实地采访留学生:我堕落了 我不知该怎么办?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USD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USD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4-25
消息
3,385
荣誉分数
48
声望点数
0
实地采访留学生:我堕落了 我不知该怎么办?



实地采访留学生:我堕落了 我不知该怎么办?

摇头丸我当然听说过,还知道那是害人的东西,没想到居然自己也成了摇头一族。后来发现,在留学生中“吃药”真的是挺流行的,甚至还代表着一种个性和时尚体验。因为摇头丸,我认识了小朴,她长得很漂亮。那次在舞场我们都吃了药丸,然后不知怎么就凑到了一起,只记得她兴奋的脸像苹果一样可爱。后来,


她跟我回了住的地方,然后……

采访对象:Kevin(化名)
性别:男
个人档案:20岁,2001年夏抵加留学,来自武汉,现为多伦多某college学生。
星星生活记者:薇尘
采访时间:2004年2月16日

Kevin的故事我一直拖着没写,因为我有一种隐忧,担心从他的留学经历里会暴露出太多的不良信息,以致会给一些留学生家长们带来更多的忧虑和困扰。但是,近日看到一篇文章“留学生恋爱观:从‘速配’到租‘女友’” ,突然觉得很有必要把他的故事告诉大家,就算一种提醒和警戒也好。

直到现在,我的头脑中还萦绕着Kevin那带着哭音的自喃:我堕落了,我越来越堕落了,我该怎么办?直到现在,想起这番话还是会心悸。

他看上去和很多小留学生一样,染了头发,衣服肥肥大大,但是眼神里却透着惶恐不安,和他的“扮酷”形象很不相称。

我安慰他说,你还有良知和自省就还能自救。他像抓住救命稻草一般不断地反问着,真的吗?真的吗?带着欣喜的表情。我的心里一阵难过,这是一个乖孩子,其实他们哪一个本来不是乖孩子呢?智者啊,请给这些迷途小游子们以指引吧!

为了让他的心情平静些,我和他走出CoffeeTime,散散步。那时刚过完情人节,空气里似乎还弥漫着玫瑰和巧克力的芳香,偶有甜蜜的情侣从身边嬉戏而过。Kevin羡慕地小声说,姐姐,我好孤独,好寂寞,好想有个女朋友。可是我吃摇头丸,害一个女孩去堕过胎,我还有资格去喜欢别人吗?

在国内高考时,我落榜了,爸妈都很发愁,不知道我的未来会怎么样。国内就是这个样子,考不上大学就意味着人生的一大半是失败的。后来,人家给他们出主意,说送孩子出国吧,镀镀金,回来就前途光明了。我爸妈就心动了。

其实,我家经济条件一般,开了一个小工厂,也没赚多少钱,但是爸妈还是想尽办法把我办了出来。临走的前一晚,爸爸说,孩子你要好好学习,好好争气啊。妈妈说,也要好好照顾自己。然后他们的眼圈都红了,因为我从来没离开家,没想到这第一次离家就离得这么远。后来我爸爸告诉我,我走之前的那段时间和走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妈妈天天晚上都哭,都睡不着觉。我当时暗暗下决心,一定不要让爸妈担心,一定要拿个好成绩回报他们。

在这边,我先从一个高中读起,有的功课在国内高中都学过了,其实我的学习底子还不错,所以虽然老师讲课听不懂,但是看看书就明白意思了。第一次测验我考了个全班第一,兴奋地打电话回家,爸妈都高兴坏了。于是,我自己就有点自满了,觉得在国外读书也不过如此。我一开始住在学校宿舍里,很多同学都来找我问功课,我本来也没想太多,尽量帮助他们。后来,有次要测验了,有3个同学又来问我怎么做题,我说我也要复习,没时间给他们讲。他们商量了一会又来跟我说,我们付你钱总可以吧?他们是真着急了,我想想这也是可以的,既帮人也不亏己,就答应了,虽然我知道那样自己就要开夜车了。

他们出手挺大方,那一次我挣了450块钱,然后自己请自己去好好吃了一顿。我觉得自己也可以挣钱了,离爸妈的期望又近了一步。我在电话里告诉了他们,他们也笑了,我爸说,好小子,不愧是我的儿子!有商业头脑。我妈也高兴地说,别人家的孩子一打电话就是要钱,还是我儿子争气、孝顺。我听了别提多得意了,从那以后就经常帮同学做作业、辅导功课,一直到高中毕业,大概加起来也挣了几千块钱。倾诉热线:647-282-2188,416-491-8401,欢迎你来电讲述自己的故事

就我的了解,至少在多伦多的留学生之中,这种同学间的有偿服务并不鲜见。从辅导功课、代做作业,到代写论文、代考试等等名目也不算少。曾经有个女生很自豪地告诉我,她替人捉刀写论文已经小有名气了,每到期末,就会有学弟、学妹慕名而来,所以每个学期都能挣到1000-2000块钱。不知道那些付钱买高分的留学生家长们知道了会有什么反应,至少会很心痛吧。

但是,高中没毕业时,我也渐渐发现了自己的问题,虽然我的成绩还不错,但是我的英语却很差,尤其是听说能力,反而那些需要我帮助做功课的同学的英语却好过我很多,因为我的精力都放在赚钱上了。

2002年下半年,上了college以后,我的优越感也结束了。因为以前的那点底子都用完了,不再有学过的课程,这个时候英语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靠自己看书自学已经应付不来了,必须听懂老师讲课和做课堂笔记了。但是头两个月,课堂上我基本上是在听天书,只能靠课下反复听录音才能弄明白一些。那段时间真是身心俱疲,自信心也受到了打击。我不习惯去同学那里讨教,因为我担心对方会跟我收费,我悲哀地发现,原来我已经养成了一种商品价值观,好像生活中什么都可以买卖,当然除了亲情。偶尔硬着头皮去找旧日同学帮忙,即使是得到了回答,也常伴之以奚落,甚至有高中同学还当面嘲笑我,你不是很厉害吗?这次是不是也该付费给我们啊?我都无言以对。并再一次悲哀地发现,自己居然没有一个知心的朋友,而朋友对我们来讲却又是那么的重要。有的时候我看着别的同学亲热地打打闹闹,真是想哭。

那段时间真是很孤独,很苦闷,而这些又不敢对爸妈讲,一是怕他们担心,而是我不想打破之前带给他们的那份自豪感。

后来,英语慢慢好了一点,我也接受了以前的教训,开始和同学平等、单纯地相处交往,再也没想过赚他们的钱,因为友谊也是买不来的。过了一段时间,开始有了几个关系不错的同学,大家经常一起出去玩。我才发现自己到加拿大这么长时间了还有很深的陌生感,我觉得自己应该好好体验生活,好好享受生活。我好像突然想通了一些什么,突然像换了一个人。我越来越多地把精力放在了吃喝玩乐上,对朋友也变得越来越出手阔绰,我的自信心随着经济上的挥霍得到了膨胀。我买了车,是新的跑车,因为周围同学开的都是名车,我觉得如果自己开辆破车的话,还不如一头撞死。我经常请同学去吃饭、去玩,买单的时候连看都不看单据一眼,只潇洒地递过信用卡去。我现在想想很后悔,但是当时看着朋友们羡慕和追随的眼光,我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价值。那时,只有在打电话跟爸妈要钱的时候,才心里多少有些惭愧,但那也很快就会被满足感冲散了。还记得我说要买新车时,爸爸让我报报价钱,我说了,他在那边沉默了好一会,然后问我,必须买新车吗?我毫不犹豫地说,是啊,别人的都是新的。最后,爸爸还是同意了,但我能明显感到他的欲言又止,他的为难。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很过分,但是收到钱我还是第一时间就跑去了车行。

有了车以后,行动更方便了,那时我已经满19岁了,就开始经常在周末的晚上和同学去Bar和NightClub或是卡拉OK厅里玩,喝酒、跳舞、唱歌什么的。经常一玩就是通宵,但是我自己还认为很有道理,觉得学习压力太大,生活很空虚乏味,就应该适当放松一下。我爸妈也经常提醒我要多出去玩玩,但是我知道他们所说的玩根本就不是我这种玩法,所以我从来也不跟他们说自己都具体玩了什么。

有一次,在一个Bar里,一个朋友递给我一粒药丸,神秘地说,这可是好东西啊,吃下它保管你High得不得了。我一听这当然不能错过,就想都没想就吞下了。过了一会就有了一种很奇妙的兴奋感觉,就像喝酒喝到6分醉的时候,看什么都是美好的,都想开心地笑。那晚后来我们又去跳舞,我简直就是超水平发挥,跳得很疯狂,成了舞场上的焦点。很多女孩凑过来和我搭讪,我简直是飘飘欲仙了。我问那个朋友还有药丸吗,我说我还想吃,他说不能吃多了。我还很遗憾地踢了他一下。

但是,当第二天他告诉我,那就是摇头丸时,我却像个傻子一样呆住了。这个摇头丸我当然听说过,还知道那是害人的东西,没想到居然自己也成了摇头一族。那朋友安慰我说,这药没那么可怕的,很多人都在吃。后来,我自己也发现,在留学生中“吃药”真的是挺流行的,甚至还代表着一种个性和时尚体验。我也就又吃了几次,慢慢地就开始又点上瘾了,就开始害怕起来。尤其是听说那东西还是有副作用的,就更加害怕了。之后的一段时间,我没有再吃。

也因为摇头丸,我认识了小朴,她是个朝鲜族女孩,比我小半岁,也是留学生,长得很漂亮。那次在舞场我们都吃了药丸,然后不知怎么就凑到了一起,只记得她兴奋的脸像苹果一样可爱。后来,她跟我回了住的地方,然后发生了那种关系。那是我的第一次,什么经验都没有。后来我们又幽会了两次,我才知道她是有男朋友的,而且他们还很相爱。我很震惊,也很伤心,因为我以前总想,一定要和自己的第一个女人永远在一起的。

后来,有1个月我没有见到她,给她打电话也没人接,我难过极了,以为再也见不到她了。然后,前几天却突然接到她的电话,才知道她怀孕了,孩子是我的,她说自己当时吓坏了,马上买了机票回国,被妈妈训了一番后去医院堕了胎。她哭着说,我们不能再见面了,如果让我男朋友知道了非杀了我不可。

于是,我们再也没见过面。

告别的时候,Kevin看着我,怯怯的样子,我知道他很不安。就笑着安慰他,人生难免要犯错,关键是错了后要吸取教训,路还是会好好走下去的。他点了点头,慢慢走向他的车,留给我一个少年落寞的背影。
 
何年何月孩子才会知道心疼父母啊
 
最初由 fixer 发布
何年何月孩子才会知道心疼父母啊

Most child is not born with such understanding, especially in today's materialized environment. As parents, most important is to establish communication channel between the child and themselves, from day one!

Otherwise, it will be too late to talk about when they are youngsters. Reference article:
http://www.comefromchina.com/newbbs/showthread.php?s=&forumid=95&threadid=225197

The article talks about immigrants, but I thought that applies to all parents, wherever they are.

Once being a young visa student myself, I could somehow understand the challenge they are facing. To be frank, the first time I visited Toronto's central Chinatown about 10 years ago, I could not help asking: where the hell am I in?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