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01-16
- 消息
- 9,686
- 荣誉分数
- 5
- 声望点数
- 0
--------------------------------------------------------------------------------
8日 11:12 东方军事
俄罗斯自6月21日开始向印度提供最新型和多用途的苏-30MKI歼击机。第一批两架歼击机已由安-124“鲁斯兰”运输机从伊尔库茨克飞机制造厂运抵印度。近几周内,将有10架苏-30MKI歼击机起运。这是根据印俄之间于1996年11月30日签订的,俄伊尔库茨克飞机制造厂为印度制造8架苏-30K歼击机和32架苏-30MKI歼击机的合同的一部分。此前,根据印俄之间早前所签订的另一项合同,印方已于1999年购进了10架苏-30K歼击机。这样,印度共拥有俄制苏-30系列战斗机50架。根据合同,俄将对印度购进的全部18架苏-30K歼击机进行改造,使其达到苏-30MKI的水平。另外,根据印俄之间于2000年10月所达成了协议,从2004年起,印度凭俄生产许可证,于17年内自造140架苏-30MKI多用途歼击轰炸机。届时,印度军队将共有苏-30MKI战斗机190架,其制空制海作战能力将得到大大加强。
苏-30MKI性能如何?
苏-30系列战斗机是在苏-27的基础上改良而成的。1980年俄苏霍伊飞机实验设计局研制出第一架苏-27战斗机。1989年,在巴黎航展的飞行性能表演中,苏-27以其著名的“眼镜蛇”高攻角动态减速动作而技压群雄,并一举成名。苏-27航程远,机动性能好,适合于空战的特点倍受各国军事家们的青睐。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为适应外销的需求,俄苏霍伊设计局决定以苏-27型为基准,研发出一款新的机种,并命名为苏-27UB,后改名为苏-30。于是,苏-30战斗机应运而生。
俄研发外销的苏-30系列战斗机主要包括两种,分别为苏-30MKI和苏-30MKK。苏-30MKI是专门为外销印度而设计的,苏-30MKK则是专门为外销中国而设计的。不同机型代号有个不同的含义,其中,第一个俄文字母M代表提升型,第二个字母K代表降低性能外销型,第三个字母K表示中国,第三个字母I代表印度。苏-30MK战斗机与苏-27相比,在空中加油、导航和火控系统等方面都有所改变。其中,为印度设计的苏-30MKI战斗机采用可动式前翼、向量推力控制发动机、被动式相控阵雷达、后向雷达、强化起落架、改进型远红外线探索跟踪雷达。另外,应印方的要求,该机型还采用了其它国家先进战斗机的部分装备,如以色列EL-OP公司产的抬头式显示器,法国Sextant Avionque公司产多功能液晶显示器,西方国家战斗机普遍装备的全方面导航系统、战术导航仪和全球定位系统,以色列Rafael公司产的重型空对地远程导弹(Popeye Ⅱ)、综合式电子战攻击、支援及防护系统,英国产MK-32伴随式空中加油荚包及印度自制的飞行任务电脑系统。可见,苏-30MKI已成为一个“国际大家庭”的组合体。
据说,正是因为苏-30MKI战斗机在技术上集俄、英、法、以、印众家之长,并结合了苏-27战斗机的一些优长,与苏-27相比,苏-30MKI在操作性、机动性、续航力及火力方面都大有改进,其综合作战能力已超过苏-30系列战斗机,性能稍逊于第五代战斗机,为第四代半战斗机,技战术性能高于第四代战斗机,如俄制苏-27、美制F-15、法制“幻影”-2000等。在主要技战术性能方面,苏-30MKI战斗机的雷达搜索距离为140至160公里,对大型舰艇的最远发现距离可达300公里;其火控雷达的跟踪目标数量可达20,可同时引导攻击目标数为6个;最大航程3600公里,续航时间10小时,可实施空中加油。值得一提的是,苏-30MKI具有良好的紧急安全逃生系统。在1999年举行的巴黎航空展上,一架俄制苏-30MKI战斗机在进行低空高难度飞行表演时,因俯冲至地面距离太近而无法拉起,尾翼不慎触地,机体在弹起的瞬间着火,情况万分危急。此时,机上的两名飞行员果断及时地按动了弹射椅的按钮,二人几乎从零高度被抛入空中,尔后跳伞顺利得以逃生。苏-30MKI装备的K-36DM弹射椅也因此而名声大噪,连美国也有意购买这种弹射椅,安装在自己的F-16战斗机上。
印度因何要大量购买苏-30MKI战斗机?
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半岛,面积近300万平方公里,列世界第7位,人口达10亿,仅次于中国,列世界第2位,是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大国。自1947年印度脱离英国殖民主义统治后,谋求成为世界性的政治、军事大国一直是印度的战略总目标。但是,由于印度经济实力有限,再加上国内局势不稳,宗教冲突不断,与邻国巴基斯坦因克什米尔争端,导致两国经常处于战争的边缘,军事上长期高度紧张,所以,印度要成为一个世界性大国的战略目标与自身的有限实力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矛盾。
在这种情况下,印度政府选择了一条通过突出优先发展军事能力,成为世界主要军事强国,进而谋求成为世界性政治大国的道路。因此,快速、集中地发展军事力量成为近几年来印度军事的主要任务,如1998年5月,印度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接连进行了5次地下核试验,并宣布成为核武器拥有国;大力发展海空军武器装备,从俄罗斯购进新型的航空母舰,计划租借俄罗斯的核潜艇,加大对印度洋的控制权;加大对邻近小国的控制力度,设法将他们纳入到印度的防务体系中;对巴基斯坦奉行军事强硬政策,在克什米尔问题不让步、不妥协,两国于1999年5月再次因克什米尔问题爆发了自第3次印巴战争以来最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大肆鼓吹中国为其“潜在威胁”,以此为借口发展核力量;等等。种种迹象已表明,印度已不仅仅满足于成为南亚地区霸主的位子,而是谋求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如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9.11”事件爆发后,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导致印度在战略上也做出了局部的调整。如何以反恐为契机,既保证印度在该地区的战略利益不受到伤害,又可获得战略性的实惠,这已成为印度战略进行策略性调整的出发点。人们注意到,印度从整体上对美国的反恐战争采取支持和合作态度,这使得美印关系大大改善,美国已放松了对印度武器装备技术的出口限制,印度因而得到了实惠。同时,“9?11”事件后俄印关系发展迅速,尤其是军事合作方面,俄印之间的传统联盟关系得到了明显加强。俄罗斯向印度出售,继而允许印度生产其最先进的苏-30MKI歼击机就是俄印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标志。一时间,印度又成为美俄同时拉拢的“宠儿”,印度决不会放过这一大好战略时机,必将乘机捞取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好外。
近期以及今年10余年内,印度计划大量从俄罗斯购进高技术武器装备,尤其是海空武器装备,其直接目的是通过发展海空军,加强制空制海作战能力,进一步控制印度洋这一战略通道,并拉大与主要邻国的军事力量对比优势,从而对邻国保持强大的军事威慑力;同时,对外来的大国企图插手这一地区形成一定的军事威慑,使其不敢对印度的地区霸主地位构成威胁与挑战。印度此举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谋求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军事大国,并以此来圆其世界大国梦。
选稿:金戈
8日 11:12 东方军事
![img751843_2.jpg](/proxy.php?image=http%3A%2F%2Fmil.eastday.com%2Fepublish%2Fgb%2Fpaper264%2F1%2Fclass026400005%2Fimage%2Fimg751843_2.jpg&hash=d5e07e5aae36977254a33dd162834063)
俄罗斯自6月21日开始向印度提供最新型和多用途的苏-30MKI歼击机。第一批两架歼击机已由安-124“鲁斯兰”运输机从伊尔库茨克飞机制造厂运抵印度。近几周内,将有10架苏-30MKI歼击机起运。这是根据印俄之间于1996年11月30日签订的,俄伊尔库茨克飞机制造厂为印度制造8架苏-30K歼击机和32架苏-30MKI歼击机的合同的一部分。此前,根据印俄之间早前所签订的另一项合同,印方已于1999年购进了10架苏-30K歼击机。这样,印度共拥有俄制苏-30系列战斗机50架。根据合同,俄将对印度购进的全部18架苏-30K歼击机进行改造,使其达到苏-30MKI的水平。另外,根据印俄之间于2000年10月所达成了协议,从2004年起,印度凭俄生产许可证,于17年内自造140架苏-30MKI多用途歼击轰炸机。届时,印度军队将共有苏-30MKI战斗机190架,其制空制海作战能力将得到大大加强。
苏-30MKI性能如何?
苏-30系列战斗机是在苏-27的基础上改良而成的。1980年俄苏霍伊飞机实验设计局研制出第一架苏-27战斗机。1989年,在巴黎航展的飞行性能表演中,苏-27以其著名的“眼镜蛇”高攻角动态减速动作而技压群雄,并一举成名。苏-27航程远,机动性能好,适合于空战的特点倍受各国军事家们的青睐。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为适应外销的需求,俄苏霍伊设计局决定以苏-27型为基准,研发出一款新的机种,并命名为苏-27UB,后改名为苏-30。于是,苏-30战斗机应运而生。
俄研发外销的苏-30系列战斗机主要包括两种,分别为苏-30MKI和苏-30MKK。苏-30MKI是专门为外销印度而设计的,苏-30MKK则是专门为外销中国而设计的。不同机型代号有个不同的含义,其中,第一个俄文字母M代表提升型,第二个字母K代表降低性能外销型,第三个字母K表示中国,第三个字母I代表印度。苏-30MK战斗机与苏-27相比,在空中加油、导航和火控系统等方面都有所改变。其中,为印度设计的苏-30MKI战斗机采用可动式前翼、向量推力控制发动机、被动式相控阵雷达、后向雷达、强化起落架、改进型远红外线探索跟踪雷达。另外,应印方的要求,该机型还采用了其它国家先进战斗机的部分装备,如以色列EL-OP公司产的抬头式显示器,法国Sextant Avionque公司产多功能液晶显示器,西方国家战斗机普遍装备的全方面导航系统、战术导航仪和全球定位系统,以色列Rafael公司产的重型空对地远程导弹(Popeye Ⅱ)、综合式电子战攻击、支援及防护系统,英国产MK-32伴随式空中加油荚包及印度自制的飞行任务电脑系统。可见,苏-30MKI已成为一个“国际大家庭”的组合体。
据说,正是因为苏-30MKI战斗机在技术上集俄、英、法、以、印众家之长,并结合了苏-27战斗机的一些优长,与苏-27相比,苏-30MKI在操作性、机动性、续航力及火力方面都大有改进,其综合作战能力已超过苏-30系列战斗机,性能稍逊于第五代战斗机,为第四代半战斗机,技战术性能高于第四代战斗机,如俄制苏-27、美制F-15、法制“幻影”-2000等。在主要技战术性能方面,苏-30MKI战斗机的雷达搜索距离为140至160公里,对大型舰艇的最远发现距离可达300公里;其火控雷达的跟踪目标数量可达20,可同时引导攻击目标数为6个;最大航程3600公里,续航时间10小时,可实施空中加油。值得一提的是,苏-30MKI具有良好的紧急安全逃生系统。在1999年举行的巴黎航空展上,一架俄制苏-30MKI战斗机在进行低空高难度飞行表演时,因俯冲至地面距离太近而无法拉起,尾翼不慎触地,机体在弹起的瞬间着火,情况万分危急。此时,机上的两名飞行员果断及时地按动了弹射椅的按钮,二人几乎从零高度被抛入空中,尔后跳伞顺利得以逃生。苏-30MKI装备的K-36DM弹射椅也因此而名声大噪,连美国也有意购买这种弹射椅,安装在自己的F-16战斗机上。
印度因何要大量购买苏-30MKI战斗机?
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半岛,面积近300万平方公里,列世界第7位,人口达10亿,仅次于中国,列世界第2位,是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大国。自1947年印度脱离英国殖民主义统治后,谋求成为世界性的政治、军事大国一直是印度的战略总目标。但是,由于印度经济实力有限,再加上国内局势不稳,宗教冲突不断,与邻国巴基斯坦因克什米尔争端,导致两国经常处于战争的边缘,军事上长期高度紧张,所以,印度要成为一个世界性大国的战略目标与自身的有限实力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矛盾。
在这种情况下,印度政府选择了一条通过突出优先发展军事能力,成为世界主要军事强国,进而谋求成为世界性政治大国的道路。因此,快速、集中地发展军事力量成为近几年来印度军事的主要任务,如1998年5月,印度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接连进行了5次地下核试验,并宣布成为核武器拥有国;大力发展海空军武器装备,从俄罗斯购进新型的航空母舰,计划租借俄罗斯的核潜艇,加大对印度洋的控制权;加大对邻近小国的控制力度,设法将他们纳入到印度的防务体系中;对巴基斯坦奉行军事强硬政策,在克什米尔问题不让步、不妥协,两国于1999年5月再次因克什米尔问题爆发了自第3次印巴战争以来最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大肆鼓吹中国为其“潜在威胁”,以此为借口发展核力量;等等。种种迹象已表明,印度已不仅仅满足于成为南亚地区霸主的位子,而是谋求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如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9.11”事件爆发后,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导致印度在战略上也做出了局部的调整。如何以反恐为契机,既保证印度在该地区的战略利益不受到伤害,又可获得战略性的实惠,这已成为印度战略进行策略性调整的出发点。人们注意到,印度从整体上对美国的反恐战争采取支持和合作态度,这使得美印关系大大改善,美国已放松了对印度武器装备技术的出口限制,印度因而得到了实惠。同时,“9?11”事件后俄印关系发展迅速,尤其是军事合作方面,俄印之间的传统联盟关系得到了明显加强。俄罗斯向印度出售,继而允许印度生产其最先进的苏-30MKI歼击机就是俄印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标志。一时间,印度又成为美俄同时拉拢的“宠儿”,印度决不会放过这一大好战略时机,必将乘机捞取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好外。
近期以及今年10余年内,印度计划大量从俄罗斯购进高技术武器装备,尤其是海空武器装备,其直接目的是通过发展海空军,加强制空制海作战能力,进一步控制印度洋这一战略通道,并拉大与主要邻国的军事力量对比优势,从而对邻国保持强大的军事威慑力;同时,对外来的大国企图插手这一地区形成一定的军事威慑,使其不敢对印度的地区霸主地位构成威胁与挑战。印度此举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谋求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军事大国,并以此来圆其世界大国梦。
选稿:金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