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间杂谈
因为在“国有大企业”工作,午餐时间便成了一群中国同胞的例行聚会时间。大家在一起说说笑笑,交流信息,谈天说地,指点风流。其间许多趣闻轶事,都是真人实事,听起来颇有意思。现辑录于此,供诸位做饭间谈资。
一、回国
小王暑假要带孩子回国,是这几天的热门话题。我禁不住问一句:“回家带东西吗?”小王慢悠悠地回问:“我敢不带吗?”大家脸上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美国佬工资高,这是现代常识。假洋鬼子们就算比不上比尔・盖茨,荷包满满似乎也顺理成章。既然是美国回来的,不意思意思怎么够意思呢。亲戚朋友见面,全盯着看你该出手时出不出手哩。心说你工资那么高,给个两参的还不跟玩似的。他就没想到工资高消费还高呢,这两两参参的花起来,可不怎么好玩。其实如我等这般拿工资吃饭的小中产阶级,哪有多少闲钱。工资发下来,交税、养老加保险至少先去掉三分之一,剩下的钱买房子,养车子,生儿育女,吃喝穿戴,别说无钱可剩,还得欠一屁股债。你要是死了,儿子还没来的及哭,债主先得吼叫着找上门来。这点道理,许多开放富裕地区的人都明白。可较为偏僻落后地区的人,就不那么清楚了。
小王的婆婆家,是内地城市的,不穷不富,颇以儿子在外为荣。现在小俩口要回去,自然打电话问一下家里想要点什么。老婆婆说了:“你们回来也不用买什么,就给我带一个数码摄像机吧。”儿子孝顺,答应下来。过了两天再打电话去请安,老婆婆又说了:“听说美国的手机很好,你也给我带一个回来吧。”儿子心想,不是都说国内的手机即便宜又好吗?可这时候说什么都只有反效果,还是买一个带回去吧。又过了几天,老婆婆打电话过来了说:“你不给你弟弟妹妹带点东西也不好,你就给他们一人买台数码照像机吧。”儿子无奈,咬咬牙也同意了。小王一听不干了,说都给你们家带,也不能把我们家落下吧。当然,丈母娘这边也得孝敬,这一下子就是好多台数码相机。大家笑说你这是搞批发呀,弄个货柜回去吧。再过了几天,老婆婆又打电话来了,说再带点名牌衣服回来,国内的名牌都是假货。还有口红化妆品什么的,也是国外的好,多带点。这下子儿子受不了啦,和老娘吵了起来,说你们还有什么是不要的吗?我开玩笑说:“国内不是汽车热吗?还好没问你们要汽车。”小王平心静气地说:“要啦。说你弟弟可能快下岗了,你就给他买辆汽车吧。以后也可以跑一跑出租什么的。”大家笑了好半天。
我认识一个人是福建乡下来的,回国结婚时带了上万元的金货,结果没住满时间就逃回来了,说快被别人骂死了。没送金子的自然骂,送了的也骂,说我跟你怎么亲怎么近,你送我的金戒子怎么能跟谁谁谁的一样大呢,太不是东西了。新闻里又说,一对小俩口回国探亲,老丈人嫌女儿女婿东西给的少,半夜拿斧子把他俩给劈了。小王他们已经回国了,包包里装了那么多东西,应该可以安全回来吧。
二、“共产党”
殷老师在另一个地方工作时,同事中有一个尼伯尔人。他能说流利的中文,而且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最崇拜的是伟大领袖毛主席,能把《毛泽东选集》倒背如流。他认为“农村包围城市”及“论持久战”等革命理论,是尼伯尔革命的指路明灯,并坚信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指导下,尼伯尔革命一定会取得成功。在他面前,谁也不准说中国的坏话,更不准说共产党的坏话,连“人民日报”都常提的“贪污”、“腐败”、“一言堂”之类也不准讲,否则他就跟你没完没了的辨论。后来把大家都搞怕了。他一走过来,大家就交首相告:“共产党来了!”于是一片歌功颂德之声。
对于他的纯真,大家只是哭笑不得,却并不讨厌,毕竟他是爱中国而不是恨中国。比起那些恨祖国的“民运”们,可爱多了。共产党整治过你,你骂共产党就是。中国人民生你养你一场,可没有对不起你的地方。为什么你专跟中国过不去呢?世贸不让进,奥运不让办,整天喊制裁,提起台独藏独比爹娘还亲。这样的人,谁说起来都是不屑,他还自以为是“领袖”呢,真是不知脸红。
依大伙的经验,那些不喜欢中国的美国人,大多是从报纸上得来的印象,其实并没有去过中国。凡是到过中国的,往往对中国的感觉还不错。许多美国人也挺理解中国的问题。满大街都是人,大多数没受过多少教育,以前又那么穷,能混成现在这样也不容易了。大事不求速成嘛。再象苏联当年那样一下子崩溃,这个世界的麻烦会更多。据说恐怖分子手中可能有苏制核武器,要是中国乱了,美国挨了原子弹还得查是哪国制造的。中国明显在变化,让它保持稳定,慢慢变好,其实对谁都有利。
至于台湾问题,大多数美国老百姓既不太懂,也不关心。我所碰到的大陆人中,没有一个是支持台湾独立的。台湾来美的老一代,虽不喜欢共产党,但大多也不希望中国分裂。年轻一代则似乎分歧很厉害,支持统一的坚决支持,要求独立的死活要独立。这也折射出了台湾社会的泛政治化、情绪化。台湾人的政治热情之高、感情色彩之强,多少有点象大陆的文化大革命,比起西方民主的冷静、理性和坚韧,还有不短的距离。
我曾经碰到过一个台湾小姑娘,不仅自己土生土长,祖宗八代也是台湾人。聊了没几句,她便问我:“你们大陆会打过来吗?”我说:“大伙都忙着发财。只要台湾不独立,大陆就不会打。”她说:“你们要是打过来了,我马上打白旗投降。我最怕打仗了。”边说边优雅地做了一个举旗的动作,看的大家都笑起来。后来又跟她聊过几次。她说她还没有去过大陆,以后一定要去。她妈妈去过桂林。桂林山水甲天下,真的是漂亮极了。她说起大陆多么大,长江多么长,黄山多么美,如数家珍。那双大眼睛里所闪现的深情和向往,真的非常美丽。我怕她期望太大,以后会失望,提醒她说大陆也有许多问题,可是她听都不要听。唉,小姑娘,您走好,愿您大陆之行快乐圆满。
三、异族通婚
身在号称民族大溶炉的美国,有人“溶解”进去就不是一件奇怪的事。大概是绍君遗风,女同胞自愿“和番”的并不少见。大多是嫁美国白人。无论从经济、身份还是“成就感”,都是不错的选择,无可非厚。也有嫁给印度人、拉美人甚至非洲人的,这就得来点“伟大的爱情”才行了。相对于女性而言,出国的男人就保守的多。能就地解决就就地解决,不行的就回国“速成”,认识十天八天结婚的有的是,带来一瞧,往往还条件优越,面目皎好,看的我等眼红心酸不已。也听说有洋妞追一个中国学生,那哥们也同意,可是家里死活不接受,最后他俩只好黯然分手。还见过一个蛮好看的印度女孩追中国男孩。这兄弟犹犹豫豫地不敢应承,总觉得心灵深处爆发不出“革命”来,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当然,许多人对异族通婚还是心怀疑虑,因为无论他们多么要好,语言水平多高,不同的文化背景,还是会带来一些微妙的隔阂,伴随着一种挥之难去的寂莫感,因为心灵深处的总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确实是很难用语言交流的。不象中国夫妇在一起,一丝微笑,一抹眼神,一个手势,彼此就可以清楚地理解对方的意思,就算打架也势均力敌,吵嘴也不会有误解。
不过,爱情的力量有时候也大的令人惊奇。我的一个朋友曾经给一个中国打工崽当过日语家教。他娶了一个日本妻子,有一个小女孩已经6岁了。现在第二个孩子要出生了,丈母娘要来看他们,他只好跑来赶学日语。问他,夫人会中文吗?不会。又问,你们夫妇俩会多少英语?一点点。好嘛,人家这不也过来了吗?而且还过的不错,从来不吵架。
对待儿女婚姻的态度,那就更不好说了。你要是娶了克林顿的女儿,那当然好办。你要是敢娶了一个黑姑娘,看老爹不大嘴巴抽你!殷老师讲了一个故事,情况却完全不同。
殷老师的老板是纯种白人,女儿也是金发碧眼。她跑到加州去呆了两年,不知怎么就嫁了一个非洲人。她老爹不但不反对,反而大加赞许。问题是这位黑先生并非老虎・伍德,而且连身份也不黑不白,靠捣鼓点小买卖为生。过了没几天不知犯了什么事,被移民局捉了去,要把他遣送回国。这下可把老丈人急坏了,发动群众,四处拉人,往移民局猛写信,担保这黑哥们大大的好人,留下来绝对有利于美国的国家利益。因为那是“9・11”之前,移民局下手还不狠,没有把他驱逐出境,只是身份注消了事。这哥们没法再工作啦,只能在家呆着。老丈人怕女儿女婿顶不住,每年都寄一大笔钱去,这在美国可算是开了先例。后来他们搞全家聚会,女婿没证件无法旅行,老丈人便坐飞机到加州,租辆车把女婿载上,开了三天过来,聚会完后又开三天车把他送回去,自己再乘飞机回来。不仅如此,女婿家兄弟姊妹多,上不起学,他便寄钱去非洲把他们全包下来了。在此之前,他也资助了好多非洲小孩,简直就是世界版希望工程。
听完这个故事,大家都觉得,殷老师的老板好人真是好人,就是好的有点傻了,给钱可以,女儿嘛……
四、生与养
说起洋人的怪异,总有许多话题。有一天宋老师讲了一件轶事。他在另一个城市时,有一个女同胞来求他给介绍个对象。此女30多岁,在国内离了婚,还有一个6、7岁的小女孩。拖油瓶的半老徐娘,找中国人是不可能的了,除非这男的也是离过十次八次婚,还得是穷困潦倒。宋老师办公室正好有一个洋王老五,也是30多岁,他便抱着姑且一试的态度,跑去撮合这异国天仙配。咱们老祖宗总说洋人都是眼睛发直,腿不会打弯,这洋哥们就是这样。兴高采烈地跑去相亲,并且一见钟情,马上订婚。更可笑的是这洋鬼子的父母,不但毫不反对,一听说不用费事就捡来一个现成的孙女,更是高兴的象中了彩票似的。他们要来小孙女的照片,放大后贴的满墙都是,谁来了都拉着人去看,一个劲地夸她多么可爱多么漂亮,当然介绍到最后还得加一句,这小姑娘还在中国,他们尚未见过。没见过也没有关系,他们想方设法找些理由给孙女送礼物。这漂洋过海的花费,可比礼物贵多了。小女孩刚到美国时,看到两个奇形怪状的大块头呼啸着向自己赴来,吓得直往妈妈身后躲。等过了几个月再去看,她爷爷奶奶一个劲地叫,一会搂搂这个,一会抱抱那个,把俩个老人哄得团团转。小孩子其实很敏感,谁对他好他清楚的很。
不过,这世界山高林子大,什么鸟人都有。殷老师有感而发,说她的一个邻居,曾收养了一个男孩,都大学毕业了,一听说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马上弃父母而去。生而养之,乃已之责任,非生而养之,其更恩重如山。含辛茹苦几十年,说踹就踹,一声谢谢没有,兄弟你也真有魄力。有一天你也会有孩子,当你半夜三更爬起来给孩子换尿布的时候,当你哑着啜子学唱儿歌的时候,也请想一想自己是怎么长大的,二十多年前的同一个晚上,养父母在做什么?
五、抗日战争
马老师慈眉善目的,以前在国内是教授,现在全家都在美国。她和老头在这里工作,两个儿子在外地,都很有出息。与媳妇关系很好,跟孙儿孙女很亲,国内也置办好了房子,准备过两年回国过舒坦日子。什么叫幸福美满,看一下马老师就知道了。
马老师吃饭时喜欢讲故事说笑话。她的老板是个日裔美国人,来美已经三代了,除了还会歪歪扭扭写下自己的日本名字,其它的一概不知。可是他的亚洲面孔有时还会闹出笑话。他见了马老师总是怪声怪气地叫声Ma,美国佬们一听就奇怪了,说原来你和你妈咪在一个实验室工作,这个美国化的日本人就笑嘻嘻地回答说,是。
象许多美国人一样,这“日本鬼子”也很少谈政治。偶然聊天时说起中国坏话,马老师就跟他辩论,还说日本才坏呢。由于她老板与日本的关系跟人类与猿的关系差不多,所以也不在意。其实除了那几个靠骂祖国骗洋人钱的不肖子之外,咱们这些人的心态都差不多,说起中国来就象说自己的孩子,自己说什么都可以,别人说不好听的就是不行,哪怕你是我老板也不行。
马老师不喜欢日本,可不是读报纸看电影得来的,也不是谁窜改了教科书,人家那是亲身经历。下面就是马老师给我们讲的她的故事。我在这里稍微整理了一下叙述的次序,所有细节无任何改动。
“哪一年我大约5、6岁,已经记事了。我们家在冀中平原,河北省玉田县。我们村是个大村,全村都姓马。村头有一条大路。一会儿八路军过来了,一会儿鬼子兵过去了,附近经常有战斗。我们都知道八路军是朱德的部队,具体是谁指挥的不太清楚,也没听说有毛主席。”
“离我们村两里,有一个日本的炮楼,六里地外还有个大的。鬼子时不时就来围村。就跟电影上演的一样,把人都赶到空地上,用鞭子打、灌辣椒水什么的。我们村有一个人去参加了八路军。鬼子不知怎么知道了,就跑来烧他们家的房子。我现在还能记得,鬼子站在旁边的屋顶上大笑,男的笑,还有女的,也笑,可凶啦。”
“我们村头有一棵大树,就在大路旁。八路军抓了一个不知叛徒还是特务,绑在那棵树上,宣判了,然后给捅了。老百姓一看,鬼子能不报复吗,呼啦一下全跑了。当时鬼子兵、八路军来来去去,越来越多,村里人都有经验了,说这要打大仗了,就在咱这附近,快跑吧。结果全村都跑掉了。”
“我妈就躲在附近,要看着家。我们小孩跑的远,跑到山边了。那有一个小村,很小,没几户人家。我有一个亲戚,我们叫他二大爷,就住在这村,我们就躲到这来了。都说这儿很偏僻,村又小,最安全啦。没呈想最后那仗就是在这村边打的。就听见枪声越来越近,炮声越来越响,可把我们吓死了。”
“年轻的也都跑了,剩下的不是老人就是小孩。农村房子有堂屋有厢房。堂屋就是正对着门口的厅似的,厢房就是两侧的房子。仗打起来后,那个小老头,就是我们的二大爷,70多岁了,自告奋勇留在堂屋应付鬼子兵。我们一群小孩,还有几个老人,都躲在厢房里。”
“鬼子兵一批批的过。有的进来搜查一下,问几句什么的。后来又进来了一个鬼子,抓住我大姐就往外拖。我大姐那时候已经蛮大了,十几岁了。那鬼子兵就这样这样抓着她的衣袖往外使劲拉,我大姐就使劲往后挣。都拖到院门口了,我大姐猛地一挣,脱开了,回头跑了回来。我们把大姐藏在一个大簸箕底下,我们小孩就坐在上面。鬼子兵回来找,一个老太太往边门一指,那鬼子就从边门追出去了。我大姐一个劲发抖,脸煞白。”
“外面一个劲的打。中午过了好久,都到下午了,我二大爷从堂屋那边过来,问我们饿不饿,要不要弄点东西吃。我们一个劲地推他,说:‘二大爷您快到堂屋呆着吧,到晚上再说。’二大爷转身往堂屋走,刚到院子里,一群鬼子兵冲了进来。我们都在门口,我亲眼看见的呀,一个鬼子兵二话没说,上去一剌刀‘扑’的一声捅进我二大爷的肚子里,还往上一挑。我二大爷一声没吭,当时就扒在地上。人要死也不容易,那小老头又矮又瘦,在院子中间扑腾了半个下午才咽气。那是我第一次亲眼看见杀人,还是我二大爷。以后半年多我都不停地做恶梦,剌刀捅进肚子里呀,流着血在地上扑腾呀,一下子就吓醒。我现在时不时还梦见那情景。我那时才几岁呀,可能是剌激的太深了,一点也没忘掉。我现在也能记得剌刀捅进肚子里的声音,清清楚楚。”
“我们实在是吓坏了。天一黑就躲进了玉米地里,躲了三天三夜。那时候玉米老高了,已经开始灌浆。我们就吃那些嫩玉米。枪声一会近一会远,子弹时不时从头顶飞过。还有日本的飞机,飞得可低了。我大姐好几次要跳河自杀。我和我小姐使劲拽呀,就这么拽住她,不让她去。”
“一直等到仗打完了,我们才回去。我妈正在家里哭,以为我们都没了。我们身上那个脏呀,全是泥。还没洗呢,鬼子又来了。我们赶快装做烧火、收拾院子什么的。鬼子又闹了好久才走。日本人当时可凶了,真的很凶。”
旁边有人问:“那么日本投降时怎么样呢?”马老师说:“我们当然高兴啦。部队有纪律,不准打。老百姓恨呀,打,用棍子打,用石头摔。好些日本小孩带不走,就扔在路旁。有的让人捡走了,就是那些‘日本遗孤’。有的就死在那儿了。还有日本女的,跪在路边请别人收留,也挺惨。”
马老师又说:“后来讲中日友好,我一直不看日本电影电视,心里不舒服。出国后才看过几次。一个是那次杀人,再就是唐山地震,这二件事我忘不了,记得最清。这都多少年了,日本鬼子用剌刀捅我二大爷,我二大爷在地上扑腾,就跟刚见到似的,没法忘,真的忘不掉呀。”
因为在“国有大企业”工作,午餐时间便成了一群中国同胞的例行聚会时间。大家在一起说说笑笑,交流信息,谈天说地,指点风流。其间许多趣闻轶事,都是真人实事,听起来颇有意思。现辑录于此,供诸位做饭间谈资。
一、回国
小王暑假要带孩子回国,是这几天的热门话题。我禁不住问一句:“回家带东西吗?”小王慢悠悠地回问:“我敢不带吗?”大家脸上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美国佬工资高,这是现代常识。假洋鬼子们就算比不上比尔・盖茨,荷包满满似乎也顺理成章。既然是美国回来的,不意思意思怎么够意思呢。亲戚朋友见面,全盯着看你该出手时出不出手哩。心说你工资那么高,给个两参的还不跟玩似的。他就没想到工资高消费还高呢,这两两参参的花起来,可不怎么好玩。其实如我等这般拿工资吃饭的小中产阶级,哪有多少闲钱。工资发下来,交税、养老加保险至少先去掉三分之一,剩下的钱买房子,养车子,生儿育女,吃喝穿戴,别说无钱可剩,还得欠一屁股债。你要是死了,儿子还没来的及哭,债主先得吼叫着找上门来。这点道理,许多开放富裕地区的人都明白。可较为偏僻落后地区的人,就不那么清楚了。
小王的婆婆家,是内地城市的,不穷不富,颇以儿子在外为荣。现在小俩口要回去,自然打电话问一下家里想要点什么。老婆婆说了:“你们回来也不用买什么,就给我带一个数码摄像机吧。”儿子孝顺,答应下来。过了两天再打电话去请安,老婆婆又说了:“听说美国的手机很好,你也给我带一个回来吧。”儿子心想,不是都说国内的手机即便宜又好吗?可这时候说什么都只有反效果,还是买一个带回去吧。又过了几天,老婆婆打电话过来了说:“你不给你弟弟妹妹带点东西也不好,你就给他们一人买台数码照像机吧。”儿子无奈,咬咬牙也同意了。小王一听不干了,说都给你们家带,也不能把我们家落下吧。当然,丈母娘这边也得孝敬,这一下子就是好多台数码相机。大家笑说你这是搞批发呀,弄个货柜回去吧。再过了几天,老婆婆又打电话来了,说再带点名牌衣服回来,国内的名牌都是假货。还有口红化妆品什么的,也是国外的好,多带点。这下子儿子受不了啦,和老娘吵了起来,说你们还有什么是不要的吗?我开玩笑说:“国内不是汽车热吗?还好没问你们要汽车。”小王平心静气地说:“要啦。说你弟弟可能快下岗了,你就给他买辆汽车吧。以后也可以跑一跑出租什么的。”大家笑了好半天。
我认识一个人是福建乡下来的,回国结婚时带了上万元的金货,结果没住满时间就逃回来了,说快被别人骂死了。没送金子的自然骂,送了的也骂,说我跟你怎么亲怎么近,你送我的金戒子怎么能跟谁谁谁的一样大呢,太不是东西了。新闻里又说,一对小俩口回国探亲,老丈人嫌女儿女婿东西给的少,半夜拿斧子把他俩给劈了。小王他们已经回国了,包包里装了那么多东西,应该可以安全回来吧。
二、“共产党”
殷老师在另一个地方工作时,同事中有一个尼伯尔人。他能说流利的中文,而且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最崇拜的是伟大领袖毛主席,能把《毛泽东选集》倒背如流。他认为“农村包围城市”及“论持久战”等革命理论,是尼伯尔革命的指路明灯,并坚信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指导下,尼伯尔革命一定会取得成功。在他面前,谁也不准说中国的坏话,更不准说共产党的坏话,连“人民日报”都常提的“贪污”、“腐败”、“一言堂”之类也不准讲,否则他就跟你没完没了的辨论。后来把大家都搞怕了。他一走过来,大家就交首相告:“共产党来了!”于是一片歌功颂德之声。
对于他的纯真,大家只是哭笑不得,却并不讨厌,毕竟他是爱中国而不是恨中国。比起那些恨祖国的“民运”们,可爱多了。共产党整治过你,你骂共产党就是。中国人民生你养你一场,可没有对不起你的地方。为什么你专跟中国过不去呢?世贸不让进,奥运不让办,整天喊制裁,提起台独藏独比爹娘还亲。这样的人,谁说起来都是不屑,他还自以为是“领袖”呢,真是不知脸红。
依大伙的经验,那些不喜欢中国的美国人,大多是从报纸上得来的印象,其实并没有去过中国。凡是到过中国的,往往对中国的感觉还不错。许多美国人也挺理解中国的问题。满大街都是人,大多数没受过多少教育,以前又那么穷,能混成现在这样也不容易了。大事不求速成嘛。再象苏联当年那样一下子崩溃,这个世界的麻烦会更多。据说恐怖分子手中可能有苏制核武器,要是中国乱了,美国挨了原子弹还得查是哪国制造的。中国明显在变化,让它保持稳定,慢慢变好,其实对谁都有利。
至于台湾问题,大多数美国老百姓既不太懂,也不关心。我所碰到的大陆人中,没有一个是支持台湾独立的。台湾来美的老一代,虽不喜欢共产党,但大多也不希望中国分裂。年轻一代则似乎分歧很厉害,支持统一的坚决支持,要求独立的死活要独立。这也折射出了台湾社会的泛政治化、情绪化。台湾人的政治热情之高、感情色彩之强,多少有点象大陆的文化大革命,比起西方民主的冷静、理性和坚韧,还有不短的距离。
我曾经碰到过一个台湾小姑娘,不仅自己土生土长,祖宗八代也是台湾人。聊了没几句,她便问我:“你们大陆会打过来吗?”我说:“大伙都忙着发财。只要台湾不独立,大陆就不会打。”她说:“你们要是打过来了,我马上打白旗投降。我最怕打仗了。”边说边优雅地做了一个举旗的动作,看的大家都笑起来。后来又跟她聊过几次。她说她还没有去过大陆,以后一定要去。她妈妈去过桂林。桂林山水甲天下,真的是漂亮极了。她说起大陆多么大,长江多么长,黄山多么美,如数家珍。那双大眼睛里所闪现的深情和向往,真的非常美丽。我怕她期望太大,以后会失望,提醒她说大陆也有许多问题,可是她听都不要听。唉,小姑娘,您走好,愿您大陆之行快乐圆满。
三、异族通婚
身在号称民族大溶炉的美国,有人“溶解”进去就不是一件奇怪的事。大概是绍君遗风,女同胞自愿“和番”的并不少见。大多是嫁美国白人。无论从经济、身份还是“成就感”,都是不错的选择,无可非厚。也有嫁给印度人、拉美人甚至非洲人的,这就得来点“伟大的爱情”才行了。相对于女性而言,出国的男人就保守的多。能就地解决就就地解决,不行的就回国“速成”,认识十天八天结婚的有的是,带来一瞧,往往还条件优越,面目皎好,看的我等眼红心酸不已。也听说有洋妞追一个中国学生,那哥们也同意,可是家里死活不接受,最后他俩只好黯然分手。还见过一个蛮好看的印度女孩追中国男孩。这兄弟犹犹豫豫地不敢应承,总觉得心灵深处爆发不出“革命”来,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当然,许多人对异族通婚还是心怀疑虑,因为无论他们多么要好,语言水平多高,不同的文化背景,还是会带来一些微妙的隔阂,伴随着一种挥之难去的寂莫感,因为心灵深处的总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确实是很难用语言交流的。不象中国夫妇在一起,一丝微笑,一抹眼神,一个手势,彼此就可以清楚地理解对方的意思,就算打架也势均力敌,吵嘴也不会有误解。
不过,爱情的力量有时候也大的令人惊奇。我的一个朋友曾经给一个中国打工崽当过日语家教。他娶了一个日本妻子,有一个小女孩已经6岁了。现在第二个孩子要出生了,丈母娘要来看他们,他只好跑来赶学日语。问他,夫人会中文吗?不会。又问,你们夫妇俩会多少英语?一点点。好嘛,人家这不也过来了吗?而且还过的不错,从来不吵架。
对待儿女婚姻的态度,那就更不好说了。你要是娶了克林顿的女儿,那当然好办。你要是敢娶了一个黑姑娘,看老爹不大嘴巴抽你!殷老师讲了一个故事,情况却完全不同。
殷老师的老板是纯种白人,女儿也是金发碧眼。她跑到加州去呆了两年,不知怎么就嫁了一个非洲人。她老爹不但不反对,反而大加赞许。问题是这位黑先生并非老虎・伍德,而且连身份也不黑不白,靠捣鼓点小买卖为生。过了没几天不知犯了什么事,被移民局捉了去,要把他遣送回国。这下可把老丈人急坏了,发动群众,四处拉人,往移民局猛写信,担保这黑哥们大大的好人,留下来绝对有利于美国的国家利益。因为那是“9・11”之前,移民局下手还不狠,没有把他驱逐出境,只是身份注消了事。这哥们没法再工作啦,只能在家呆着。老丈人怕女儿女婿顶不住,每年都寄一大笔钱去,这在美国可算是开了先例。后来他们搞全家聚会,女婿没证件无法旅行,老丈人便坐飞机到加州,租辆车把女婿载上,开了三天过来,聚会完后又开三天车把他送回去,自己再乘飞机回来。不仅如此,女婿家兄弟姊妹多,上不起学,他便寄钱去非洲把他们全包下来了。在此之前,他也资助了好多非洲小孩,简直就是世界版希望工程。
听完这个故事,大家都觉得,殷老师的老板好人真是好人,就是好的有点傻了,给钱可以,女儿嘛……
四、生与养
说起洋人的怪异,总有许多话题。有一天宋老师讲了一件轶事。他在另一个城市时,有一个女同胞来求他给介绍个对象。此女30多岁,在国内离了婚,还有一个6、7岁的小女孩。拖油瓶的半老徐娘,找中国人是不可能的了,除非这男的也是离过十次八次婚,还得是穷困潦倒。宋老师办公室正好有一个洋王老五,也是30多岁,他便抱着姑且一试的态度,跑去撮合这异国天仙配。咱们老祖宗总说洋人都是眼睛发直,腿不会打弯,这洋哥们就是这样。兴高采烈地跑去相亲,并且一见钟情,马上订婚。更可笑的是这洋鬼子的父母,不但毫不反对,一听说不用费事就捡来一个现成的孙女,更是高兴的象中了彩票似的。他们要来小孙女的照片,放大后贴的满墙都是,谁来了都拉着人去看,一个劲地夸她多么可爱多么漂亮,当然介绍到最后还得加一句,这小姑娘还在中国,他们尚未见过。没见过也没有关系,他们想方设法找些理由给孙女送礼物。这漂洋过海的花费,可比礼物贵多了。小女孩刚到美国时,看到两个奇形怪状的大块头呼啸着向自己赴来,吓得直往妈妈身后躲。等过了几个月再去看,她爷爷奶奶一个劲地叫,一会搂搂这个,一会抱抱那个,把俩个老人哄得团团转。小孩子其实很敏感,谁对他好他清楚的很。
不过,这世界山高林子大,什么鸟人都有。殷老师有感而发,说她的一个邻居,曾收养了一个男孩,都大学毕业了,一听说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马上弃父母而去。生而养之,乃已之责任,非生而养之,其更恩重如山。含辛茹苦几十年,说踹就踹,一声谢谢没有,兄弟你也真有魄力。有一天你也会有孩子,当你半夜三更爬起来给孩子换尿布的时候,当你哑着啜子学唱儿歌的时候,也请想一想自己是怎么长大的,二十多年前的同一个晚上,养父母在做什么?
五、抗日战争
马老师慈眉善目的,以前在国内是教授,现在全家都在美国。她和老头在这里工作,两个儿子在外地,都很有出息。与媳妇关系很好,跟孙儿孙女很亲,国内也置办好了房子,准备过两年回国过舒坦日子。什么叫幸福美满,看一下马老师就知道了。
马老师吃饭时喜欢讲故事说笑话。她的老板是个日裔美国人,来美已经三代了,除了还会歪歪扭扭写下自己的日本名字,其它的一概不知。可是他的亚洲面孔有时还会闹出笑话。他见了马老师总是怪声怪气地叫声Ma,美国佬们一听就奇怪了,说原来你和你妈咪在一个实验室工作,这个美国化的日本人就笑嘻嘻地回答说,是。
象许多美国人一样,这“日本鬼子”也很少谈政治。偶然聊天时说起中国坏话,马老师就跟他辩论,还说日本才坏呢。由于她老板与日本的关系跟人类与猿的关系差不多,所以也不在意。其实除了那几个靠骂祖国骗洋人钱的不肖子之外,咱们这些人的心态都差不多,说起中国来就象说自己的孩子,自己说什么都可以,别人说不好听的就是不行,哪怕你是我老板也不行。
马老师不喜欢日本,可不是读报纸看电影得来的,也不是谁窜改了教科书,人家那是亲身经历。下面就是马老师给我们讲的她的故事。我在这里稍微整理了一下叙述的次序,所有细节无任何改动。
“哪一年我大约5、6岁,已经记事了。我们家在冀中平原,河北省玉田县。我们村是个大村,全村都姓马。村头有一条大路。一会儿八路军过来了,一会儿鬼子兵过去了,附近经常有战斗。我们都知道八路军是朱德的部队,具体是谁指挥的不太清楚,也没听说有毛主席。”
“离我们村两里,有一个日本的炮楼,六里地外还有个大的。鬼子时不时就来围村。就跟电影上演的一样,把人都赶到空地上,用鞭子打、灌辣椒水什么的。我们村有一个人去参加了八路军。鬼子不知怎么知道了,就跑来烧他们家的房子。我现在还能记得,鬼子站在旁边的屋顶上大笑,男的笑,还有女的,也笑,可凶啦。”
“我们村头有一棵大树,就在大路旁。八路军抓了一个不知叛徒还是特务,绑在那棵树上,宣判了,然后给捅了。老百姓一看,鬼子能不报复吗,呼啦一下全跑了。当时鬼子兵、八路军来来去去,越来越多,村里人都有经验了,说这要打大仗了,就在咱这附近,快跑吧。结果全村都跑掉了。”
“我妈就躲在附近,要看着家。我们小孩跑的远,跑到山边了。那有一个小村,很小,没几户人家。我有一个亲戚,我们叫他二大爷,就住在这村,我们就躲到这来了。都说这儿很偏僻,村又小,最安全啦。没呈想最后那仗就是在这村边打的。就听见枪声越来越近,炮声越来越响,可把我们吓死了。”
“年轻的也都跑了,剩下的不是老人就是小孩。农村房子有堂屋有厢房。堂屋就是正对着门口的厅似的,厢房就是两侧的房子。仗打起来后,那个小老头,就是我们的二大爷,70多岁了,自告奋勇留在堂屋应付鬼子兵。我们一群小孩,还有几个老人,都躲在厢房里。”
“鬼子兵一批批的过。有的进来搜查一下,问几句什么的。后来又进来了一个鬼子,抓住我大姐就往外拖。我大姐那时候已经蛮大了,十几岁了。那鬼子兵就这样这样抓着她的衣袖往外使劲拉,我大姐就使劲往后挣。都拖到院门口了,我大姐猛地一挣,脱开了,回头跑了回来。我们把大姐藏在一个大簸箕底下,我们小孩就坐在上面。鬼子兵回来找,一个老太太往边门一指,那鬼子就从边门追出去了。我大姐一个劲发抖,脸煞白。”
“外面一个劲的打。中午过了好久,都到下午了,我二大爷从堂屋那边过来,问我们饿不饿,要不要弄点东西吃。我们一个劲地推他,说:‘二大爷您快到堂屋呆着吧,到晚上再说。’二大爷转身往堂屋走,刚到院子里,一群鬼子兵冲了进来。我们都在门口,我亲眼看见的呀,一个鬼子兵二话没说,上去一剌刀‘扑’的一声捅进我二大爷的肚子里,还往上一挑。我二大爷一声没吭,当时就扒在地上。人要死也不容易,那小老头又矮又瘦,在院子中间扑腾了半个下午才咽气。那是我第一次亲眼看见杀人,还是我二大爷。以后半年多我都不停地做恶梦,剌刀捅进肚子里呀,流着血在地上扑腾呀,一下子就吓醒。我现在时不时还梦见那情景。我那时才几岁呀,可能是剌激的太深了,一点也没忘掉。我现在也能记得剌刀捅进肚子里的声音,清清楚楚。”
“我们实在是吓坏了。天一黑就躲进了玉米地里,躲了三天三夜。那时候玉米老高了,已经开始灌浆。我们就吃那些嫩玉米。枪声一会近一会远,子弹时不时从头顶飞过。还有日本的飞机,飞得可低了。我大姐好几次要跳河自杀。我和我小姐使劲拽呀,就这么拽住她,不让她去。”
“一直等到仗打完了,我们才回去。我妈正在家里哭,以为我们都没了。我们身上那个脏呀,全是泥。还没洗呢,鬼子又来了。我们赶快装做烧火、收拾院子什么的。鬼子又闹了好久才走。日本人当时可凶了,真的很凶。”
旁边有人问:“那么日本投降时怎么样呢?”马老师说:“我们当然高兴啦。部队有纪律,不准打。老百姓恨呀,打,用棍子打,用石头摔。好些日本小孩带不走,就扔在路旁。有的让人捡走了,就是那些‘日本遗孤’。有的就死在那儿了。还有日本女的,跪在路边请别人收留,也挺惨。”
马老师又说:“后来讲中日友好,我一直不看日本电影电视,心里不舒服。出国后才看过几次。一个是那次杀人,再就是唐山地震,这二件事我忘不了,记得最清。这都多少年了,日本鬼子用剌刀捅我二大爷,我二大爷在地上扑腾,就跟刚见到似的,没法忘,真的忘不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