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府中国政策悄然转向?台湾当局吓坏了

阿搜

搜公馆少爷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01-16
消息
9,686
荣誉分数
5
声望点数
0
文章来源: 联合报 于 2002-7-8 16:14:00:



一向对台极为友善的美国布希政府,最近的两岸政策用语出现微妙但重大的转变,台湾外交部已三度去电驻美代表处,要求了解此事;而总统府高层人士也要求进一步了解此事。

原来,美国众院军事采购小组主席威尔登,於五月底率众院代表团赴北京访问,他在拜会中国大陆国家主席江泽民时说,美国的政策是「一个中国」政策,同时也承诺美国的政策是「以和平的过程,把台湾和中国聚在一处」(bring China and Taiwantogether)。

威尔登在回美後,将他与江泽民等人的这段对话,写入报告,并且於今年六月五日将该一报告,列入美国国会记录。

由於此一说法与布希政府以往的说法完全不同,而这类代表团在出访前,向例有国务院专人简报,却仍出此言,使得总统府与外交部在得悉此事後极表重视;因而立即开始追踪,希望进一步了解。

外交部在六月十日得悉此事後,立即去电台北驻美代表处,训令查明此事。数日後,代表处第一次覆电,表示,威尔登的外交助理承认,威尔登此一说法「的确与往昔不同」,并且承诺,如果可能,可以再提出一项国会记录,把这些与以往不同的用语,再重新修回来。

但外交部并不满意,由於担心美方会不会是「其实政策己经改了,但我们还不知道」,所以仍要求驻美代表程建人应与威尔登本人面晤,进一步??清此事。外交部知情人士对此私下表示,「最怕的是美方跟我们说的是一套,但跟北京说的又是另一套」。

唯据了解,由於威尔登与程建人两人均因「公务繁忙」未能会面。且直到两周後,仍不见原先所承诺的更正的国会记录提出。

六月二十五日,外交部二度去电驻美代表处,再度要求进一步查明此事报部,经联系後,威尔登本人回函程建人,表示对於台湾有充份的好感,以及如果台湾有所需要,他将很乐意给予台湾更大的协助。外交部立即将此信转呈总统府。

但对於外交部希望了解威尔登是否五月对江泽民有所谓「把台湾和中国聚作一处」的说法,威尔登则是含混带过。外交部相关人士至此开始进一步忧心,了解内情的人士私下表示,「最让人担心的是,威尔登会不会就是因为外行,所以不小心说出了真话」。外交部於是三度去电,希望能确实了解此事的意涵为何。

其间,总统府相关人士亦得悉此事;但由於尊重分工,总统府仅以私下的管道要求了解。据指出,总统府是在六月十五日左右得悉此事,其後立即透过私人管道,要求进一步了解。

总统府相关人士要求的讯息,约在两周後传回,美方相关人士并未否认威尔登曾经说过这句话。

在总统府获致的讯息为,威尔登曾经做过此一承诺,且企图以另行解释与安抚的方式,来冲淡、转移此事的严重性。美国知情的国会助理的回复是「聚在一处做什么?这不必然意味著统一,也许只是讨论讨论?」

总统府因而深为忧心,表示必须再进一步了解美国的政策意图。外交界了解此事的人士更是表示,如此的用语去做这样的解释,完全是违反了外交上最基本的礼仪与用语,「因为这种解释连惯用的语法都不合。」

无论是总统府与外交部,现在都是以「戒慎恐惧」的心情来看此事的发展。

同日,联合报刊发记者孙扬明分析报道:布希政府调整口径不得不然。全文如下。

美国众院军事委员会军事采购小组主席威尔登率领的代表团,於五月三十日在北京对中共国家主席江泽民说出美国的政策是「以和平的过程,把中国和台湾聚做一处」相当不寻常的谈话。这是近二个月来,美国第四次在有关两岸问题上,做出不同以往的表态,其间变化的轨迹十分明显。

威尔登一行是由十三位众议员组成的代表团,其中共和党七、民主党六人。除威尔登本人一向亲台外;这十三名成员中,至少有十人是极为友台的「台湾连线」成员、或是曾经支持过「台湾安全加强法」的人士;如此背景,再加上这类国会代表团出国前,一向有国务院资深官员的简报;实在很难让人相信这只是一次「口误」。

这也难怪总统府一位高级官员会忧心忡忡地说,「美国的政策已经变了」。

事实上,布希总统上台以来在两岸政策上向台湾的倾斜,经过逐步调整,到现在唯一坚持的条件,就只剩下要求中共「不准动武」了。

这四次变化,始於中共国家副主席胡锦涛五月访美。胡锦涛在拜会美副总统钱尼时,得到「美国不鼓励台独势力的发展」的承诺。钱尼的说法,阻止了台北再利用「台湾不独、中共不武」在中间灰色地带活动的可能。

第二次变化,是美国国防部副部长伍佛维茨五月中旬在美国外国记者中心的谈话。他强调「美国无意(no intention) 也不欲(no desire) 让台湾和中国分离」;另也鼓励和平处理两岸问题的过程愈早开始愈好。值得注意的是,伍佛维茨本人不仅对台十分友善,他更是当今布希政府的亚太政策掌门人。

可以说,布希政府的政策与柯林顿时期的差距已经不大。

第三次变化,是伍佛维茨五月底再度在外籍记者中心的谈话。除再度强调这个和平解决的过程要愈快开始愈好,他明白表示,美国「反对」台湾独立,而不再是以往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的用词。他并强调,「反对台湾独立就是无意也不欲让台湾和大陆分离的一种说法」。

第四次转变,也就是威尔登在北京的承诺出现,美国政策的转向已经十分明朗了。

美国两岸政策转向有现实的脉络可循。九一一事件以来,直至近日美国在巴基斯坦的领事馆前发生爆炸、乃至美国境内出现「脏弹」来看,反恐战争势旷日持久实属必然;而美国因反恐及安全防御所需的庞大支出,以及在预算上的效应,势将对美国的外交政策造成影响。

在种种压力下,美国相关政策的调整实属必然。如果美国不想反恐战争变成为另一次越战,不想独自承担後果,它就必须在「维持独大而孤立的强权地位」和「与其他区域性强权妥协」之间作选择。当前的大环境结构,事实上是逼著美国做出它的选择,而它的选择也是很清楚的。

在这样的国内外情势交互影响下,美国在亚太政策中,对於中共的策略也出现了非修正不可的情况。两个月来美国口径的四次调整,布希政府这一连串两岸政策的修正,实在是不得不然。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