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1000大企业”排名出炉

moyuer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3-12
消息
10,204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大陆企业上榜数量居冠
新华社台北7月10日电(记者程瑛 范丽青) 台湾《商业周刊》从两岸三地四个资本市场(包括台湾、香港、深圳及上海股市)的3069家上市公司中,依据2001年营收大小排列出前1000家大企业,其中大陆企业上榜457家,台湾上榜333家,香港则有210家。

今天出刊的新一期《商业周刊》公布了排名结果,该杂志也专门召开记者会,就这一排名进行了说明。

根据这次调查,两岸三地营收排名第一的是大陆的中国石油化工。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大陆占3家,为中石化、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二)和中国移动(香港)(第四);香港企业占4家,包括汇丰控股、和记黄埔、利丰和国泰航空;台湾企业为中华电信和鸿海科技两家。另有一家为外资的宏利金融。

比较两岸三地企业的成绩,虽然香港企业上榜数量最少,但却是平均营收规模最高的地区,大陆企业其次,台湾最后。从几项获利指标来看,三地排名亦然。特别是大陆企业中赚钱企业比例高达九成,香港为75.8%,台湾则为70.3%。业界人士分析认为,三地企业的营收表现与本地区总体经济走向成正比。2001年,两岸三地唯一出现经济负增长的是台湾,香港持平,大陆经济则强劲增长。

《商业周刊》这次调查排出的“最会赚钱的前10大企业”中,大陆的中国石油天然气、中国移动(香港)和中石化分列第一、第三和第四位;香港企业则数量最多,占据6席,包括汇丰控股、和记黄埔、恒生银行、新鸿基地产等在内的房地产、金融和基础建设公司优势明显;而台湾仅有中华电信入围。以获利能力(税后净利率)来看,李嘉诚经营的长江实业,以高达97.4%的税后净利率夺冠,同属长实集团的长江基建及香港电灯,获利能力分别居第三及第七。

业界人士分析认为,两岸三地经济对外的依存度不同,是企业表现产生差别的主要原因。大陆对外贸易依存度仅约43%,远低于台湾和香港,因此在去年全球经济不景中所受影响并不明显。而高科技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受创,也使台湾经济显著受挫。

分析显示,中国大陆已经对亚太地区产业展现了前所未有的连动影响力。台湾经济研究院学者龚明鑫指出,中国大陆为台港企业排名带来结构性重整。10年前台湾“1000大制造业”排行榜中排名前10位的企业全部是供应岛内市场的内需型,而2001年的同一排行榜上,鸿海、台积电、华硕等以全球为市场的企业亮相,大陆已经成为他们布局的重心。有人以“马场”和“大草原”比拟台湾和大陆市场,认为台湾企业进入潜力巨大的大陆市场,是做大规模、走向国际化的必经之路。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