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01-16
- 消息
- 5,925
- 荣誉分数
- 18,522
- 声望点数
- 1,393
不论是从车款占工资总额的百分比来看,还是从绝对车价来看,在加拿大买车实在不算昂贵。一万五千加元(约合人民币八万元)就可以买到相当不错的新车,而且还可以分期付款,利息从0%到8%不等。一般说来,日本车省油耐用,保值期比美国车长得多,所以加拿大人大多钟情日本车。从马自达到凌志,是日本车就不便宜。比较流行的日本车型有两档:一档是丰田佳美(Camry)和本田雅阁(Accord),这两款同属一个档次,价格都在两万六左右。另一档是丰田花冠(Corolla)和本田思域(Civic),这两款也同属一个档次,价格在两万二左右。当然,这些报价都是税前价,真正开回家,还需要加7%的联邦消费税和8%的省消费税。
养车不是很大的负担,年保险费一千到两千加元。汽油每升大约68分,虽然每天上下波动,却也搞不到破产。我之所以选择乘坐公共汽车上下班,是因为在市中心停车实在太不方便了。从办公室的窗外看下去,班克街与劳瑞街交叉路口上的露天停车场,停车月票高达170加元,还经常没有空位。而办公大厦下面的室内停车场,撇开价格不说,仅在大厦管理处排队等一个固定车位差不多就需要一年时间!
渥太华的公共交通系统非常便利,但车票偏贵。车票分投币、小票(含日票)和月票三大类,每类又分普通票和快车票两种。以普通票为例,到笔者写文章的这一天,成人月票60.50加元,相当于330元人民币;学生月票49.75加元,老年人(65岁以上)月票25.50加元。小票可以在街边的杂货店买到,0.85加元一张。每次乘车成人用两张,6-11岁儿童用一张,5岁以下儿童免费。假如上车临时买票,则成人需投币2.50加元,6-11岁儿童需投币1.50加元。不论往票箱里投币还是投小票,都可以拿到一张转车证。一个半小时以内,可以持转车证随意乘坐同类公共汽车和轻轨。渥太华是个不大的城市,车速又快,所以出门逛逛商店,往往一张车票就可以解决问题。除此之外,还可以购买“日票”,5加元一天,不限制乘坐次数。
现在说起渥太华,泛指渥太华─卡尔顿地区和尼平、格劳斯特等周边小城镇。我住在渥太华老区的南缘,再往南,跨过亨特俱乐部街,就是格劳斯特的地界了。从我的住处到单位开车约20分钟,乘公共汽车则要40分钟。公共汽车要在小区里绕行一周,上了专用车道才快得起来。搬家以后,除了周末天天乘公共汽车,我于是也变成了“通勤一族”。英文叫作Commuter,指经常乘火车的往返者,或使用月票的乘车者。“通勤人”这个词在汉语里反倒生僻些,大概只有铁路员工熟悉。藏蓝色制服口袋里一边装着免费的通勤票,一边装着开车厢门的特制三角钥匙,那副“自家人”的得意是铁路人特有的。我这“通勤人”做得比较惨,需要自己掏腰包买330元的月票。
渥太华的公共汽车象列车一样遵守“公共汽车时刻表”。每班车都按时刻表运行,有时看到一辆公共汽车停在站上不走,那一定是前面几站开快了,在等这一站的开车时间。每个站牌都有自己的编号,乘客拨打电话560-1000,然后揿下相应的编号,就可以听到下一班车、下下一班车和下下下一班车的到站时刻。每个站牌的时刻表甚至可以按编号从网站下载到掌上电脑。这样的服务听起来近乎完美,可惜实际执行起来却并不严格,不过这种不严格是应该予以原谅的。不难想象,在繁华的街道或雨雪的天气,公共汽车要象列车一样准点该是多么困难。
好在我乘的车主要在公交专道上行驶,两边乘坐的起点又都非常接近始发站,所以我可以每天很准时地等在同一个车站,乘同一班车和同一批通勤者上下班。回来的那班车上,有一位坐轮椅的中年男子。车子停下来的时候,司机把车的前体降低,放下翻板,搭到人行道上。在“嘟─嘟─嘟─”的响声中,中年男子把轮椅顺利开上公共汽车。司机会把左边纵向的座位翻起来,将轮椅安置在空档里。车前的那两排座位本来就标明是给老弱病残孕坐的,不论人多人少,大家都很自觉。其实便民利民的措施处处可见,有些路线的公共汽车前面还装有带自行车的架子,这样离车站稍远的人也可以搭乘公共汽车。
除了在原有街道标明公共汽车专用车道外,渥太华还修建了完全独立于普通公路的公交专用车道。一般车辆严禁入内,违者罚款55加元。公交路(TRANSITWAY)由南北和东西两条干线构成丁字状交通枢纽,并辅以轻轨列车,几乎覆盖了渥太华所有主要街道。渥太华大学、卡尔顿大学和市中心都在这两条干线上。
除了打打瞌睡、看看书,自然免不了欣赏窗外的景色。靠近城区的草木有人修剪,高矮基本不变,只是换换枯荣的颜色,开出不同的花。郊外树林边上的野草却眼瞅着疯长起来,由齐膝到齐腰,再到一片片白色、黄色、蓝色和紫色的碎花点缀其间。
行驶在横跨丽都河的桥上,开阔的水面和两岸绿树同时收进眼底。树干还在岸上,树身却早已垂向河面。水流非常和缓,泛着细细的微波。真想驾一叶小舟,穿行在树影斜干之间。
一天在沃克利附近的转弯处,竟看到三只胖胖的土拨鼠站在路边,对我们行注目礼。一大两小,憨态可掬。忽然想起前两年听到的一个故事,在卡那塔新区,乌龟一家在马路上傲然“慢”步,车辆悄然绕行了好几天。而在车上新结识的“通勤者”则告诉我,就在我们每天经过的小树林,他亲眼看到过小鹿出没。
天天经过而又熟视无睹的道路两侧,原来溪水潺潺、草木深深、沟壑隐隐。无奈车行太速,听不到鸟鸣,嗅不到花香。幽静的天然景色,被隔离在车窗之外。只可匆匆远观,却无缘身临其境。其实要想亲近自然,完全可以自己开车出游。渥太华周围自然公园遍布,钓鱼、烧烤、划独木舟、野营足够我们玩了。这一路的树林水草,还是留给土拨鼠和它们的邻居吧,我们的车已经惊扰了它们。
坐车也有坐车的麻烦,裤袋里的东西装不住,很容易掉出去。前前后后,我在渥太华的公共汽车上丢过月票、眼镜盒、手机、雨伞和支票。幸运的是,所有丢掉的东西都如数找回。经常自己还不知道丢了东西,失物招领处就打来了电话。后来我干脆把一切可能丢掉的东西上都写上了姓名电话。有一次,一位同事去失物招领处找雨伞,对工作人员比划着说:黑色的,这么长,把手是弯的。结果工作人员笑了,说符合这样条件的雨伞,足有满满两架子。后来办公室里大家总开玩笑,一下雨,就说赶紧去失物招领处找把黑伞吧,这么长,把手是弯的。
一直想写一位老太太,一直没有机会。那是我刚来加拿大不久,在一座分户出售的公寓大楼前遇到的。老太太手里举着一面牌子,在人行道上走来走去。仔细辨认,牌子上写着:“反对建公寓大楼!”我很好奇,她这样一个人的示威,是否也需要经过有关部门批准?人数:1;线路:公寓大楼前人行便道约50米;方式:来回行走,不喊口号。
也许,正是这些微弱力量默默的展示、这些细小声音不停歇的呼喊,调整着社会的共识,规范着公众的道德,保护着生存的环境,也显示着人的尊严和权利。
养车不是很大的负担,年保险费一千到两千加元。汽油每升大约68分,虽然每天上下波动,却也搞不到破产。我之所以选择乘坐公共汽车上下班,是因为在市中心停车实在太不方便了。从办公室的窗外看下去,班克街与劳瑞街交叉路口上的露天停车场,停车月票高达170加元,还经常没有空位。而办公大厦下面的室内停车场,撇开价格不说,仅在大厦管理处排队等一个固定车位差不多就需要一年时间!
渥太华的公共交通系统非常便利,但车票偏贵。车票分投币、小票(含日票)和月票三大类,每类又分普通票和快车票两种。以普通票为例,到笔者写文章的这一天,成人月票60.50加元,相当于330元人民币;学生月票49.75加元,老年人(65岁以上)月票25.50加元。小票可以在街边的杂货店买到,0.85加元一张。每次乘车成人用两张,6-11岁儿童用一张,5岁以下儿童免费。假如上车临时买票,则成人需投币2.50加元,6-11岁儿童需投币1.50加元。不论往票箱里投币还是投小票,都可以拿到一张转车证。一个半小时以内,可以持转车证随意乘坐同类公共汽车和轻轨。渥太华是个不大的城市,车速又快,所以出门逛逛商店,往往一张车票就可以解决问题。除此之外,还可以购买“日票”,5加元一天,不限制乘坐次数。
现在说起渥太华,泛指渥太华─卡尔顿地区和尼平、格劳斯特等周边小城镇。我住在渥太华老区的南缘,再往南,跨过亨特俱乐部街,就是格劳斯特的地界了。从我的住处到单位开车约20分钟,乘公共汽车则要40分钟。公共汽车要在小区里绕行一周,上了专用车道才快得起来。搬家以后,除了周末天天乘公共汽车,我于是也变成了“通勤一族”。英文叫作Commuter,指经常乘火车的往返者,或使用月票的乘车者。“通勤人”这个词在汉语里反倒生僻些,大概只有铁路员工熟悉。藏蓝色制服口袋里一边装着免费的通勤票,一边装着开车厢门的特制三角钥匙,那副“自家人”的得意是铁路人特有的。我这“通勤人”做得比较惨,需要自己掏腰包买330元的月票。
渥太华的公共汽车象列车一样遵守“公共汽车时刻表”。每班车都按时刻表运行,有时看到一辆公共汽车停在站上不走,那一定是前面几站开快了,在等这一站的开车时间。每个站牌都有自己的编号,乘客拨打电话560-1000,然后揿下相应的编号,就可以听到下一班车、下下一班车和下下下一班车的到站时刻。每个站牌的时刻表甚至可以按编号从网站下载到掌上电脑。这样的服务听起来近乎完美,可惜实际执行起来却并不严格,不过这种不严格是应该予以原谅的。不难想象,在繁华的街道或雨雪的天气,公共汽车要象列车一样准点该是多么困难。
好在我乘的车主要在公交专道上行驶,两边乘坐的起点又都非常接近始发站,所以我可以每天很准时地等在同一个车站,乘同一班车和同一批通勤者上下班。回来的那班车上,有一位坐轮椅的中年男子。车子停下来的时候,司机把车的前体降低,放下翻板,搭到人行道上。在“嘟─嘟─嘟─”的响声中,中年男子把轮椅顺利开上公共汽车。司机会把左边纵向的座位翻起来,将轮椅安置在空档里。车前的那两排座位本来就标明是给老弱病残孕坐的,不论人多人少,大家都很自觉。其实便民利民的措施处处可见,有些路线的公共汽车前面还装有带自行车的架子,这样离车站稍远的人也可以搭乘公共汽车。
除了在原有街道标明公共汽车专用车道外,渥太华还修建了完全独立于普通公路的公交专用车道。一般车辆严禁入内,违者罚款55加元。公交路(TRANSITWAY)由南北和东西两条干线构成丁字状交通枢纽,并辅以轻轨列车,几乎覆盖了渥太华所有主要街道。渥太华大学、卡尔顿大学和市中心都在这两条干线上。
除了打打瞌睡、看看书,自然免不了欣赏窗外的景色。靠近城区的草木有人修剪,高矮基本不变,只是换换枯荣的颜色,开出不同的花。郊外树林边上的野草却眼瞅着疯长起来,由齐膝到齐腰,再到一片片白色、黄色、蓝色和紫色的碎花点缀其间。
行驶在横跨丽都河的桥上,开阔的水面和两岸绿树同时收进眼底。树干还在岸上,树身却早已垂向河面。水流非常和缓,泛着细细的微波。真想驾一叶小舟,穿行在树影斜干之间。
一天在沃克利附近的转弯处,竟看到三只胖胖的土拨鼠站在路边,对我们行注目礼。一大两小,憨态可掬。忽然想起前两年听到的一个故事,在卡那塔新区,乌龟一家在马路上傲然“慢”步,车辆悄然绕行了好几天。而在车上新结识的“通勤者”则告诉我,就在我们每天经过的小树林,他亲眼看到过小鹿出没。
天天经过而又熟视无睹的道路两侧,原来溪水潺潺、草木深深、沟壑隐隐。无奈车行太速,听不到鸟鸣,嗅不到花香。幽静的天然景色,被隔离在车窗之外。只可匆匆远观,却无缘身临其境。其实要想亲近自然,完全可以自己开车出游。渥太华周围自然公园遍布,钓鱼、烧烤、划独木舟、野营足够我们玩了。这一路的树林水草,还是留给土拨鼠和它们的邻居吧,我们的车已经惊扰了它们。
坐车也有坐车的麻烦,裤袋里的东西装不住,很容易掉出去。前前后后,我在渥太华的公共汽车上丢过月票、眼镜盒、手机、雨伞和支票。幸运的是,所有丢掉的东西都如数找回。经常自己还不知道丢了东西,失物招领处就打来了电话。后来我干脆把一切可能丢掉的东西上都写上了姓名电话。有一次,一位同事去失物招领处找雨伞,对工作人员比划着说:黑色的,这么长,把手是弯的。结果工作人员笑了,说符合这样条件的雨伞,足有满满两架子。后来办公室里大家总开玩笑,一下雨,就说赶紧去失物招领处找把黑伞吧,这么长,把手是弯的。
一直想写一位老太太,一直没有机会。那是我刚来加拿大不久,在一座分户出售的公寓大楼前遇到的。老太太手里举着一面牌子,在人行道上走来走去。仔细辨认,牌子上写着:“反对建公寓大楼!”我很好奇,她这样一个人的示威,是否也需要经过有关部门批准?人数:1;线路:公寓大楼前人行便道约50米;方式:来回行走,不喊口号。
也许,正是这些微弱力量默默的展示、这些细小声音不停歇的呼喊,调整着社会的共识,规范着公众的道德,保护着生存的环境,也显示着人的尊严和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