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甚么布什切尼被挖疮疤

阿搜

搜公馆少爷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01-16
消息
9,686
荣誉分数
5
声望点数
0
--------------------------------------------------------------------------------
http://www.creaders.net 万维读者网 2002年07月12日 03:17 PM

【万维读者网】香港\太阳报13日刊发陈言的专栏文章:共患难实比共富贵难。全文如下。
在二○○○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少有美国传媒就布殊和切尼的从商历史作详细报道。两年下来,风向完全逆转,美国人忽地对国家领导人的商场经历大感兴趣,究竟为甚么?

毫无疑问,这现象自然与政争有关,布殊等人被挖连串旧疮疤,背後亦肯定存在「政治目的」。但正因如此,民主党人没有在总统选举期间向这方面下苦功,便显得有点匪夷所思了。

若说布殊与切尼被挖疮疤,是近期美国连串企业丑闻的延伸,那大家便不得不承认,美国商界过去种种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经营手法,才是丑闻的真正源头。

换句话说,并非个别美国企业突然出现帐目问题,而是美国大小企业的经营手法早就腐败,大家却一直视而不见而已。看今天「美国有限公司」的两位「行政总裁」的过去,便不难明白为何美国的企业丑闻会此起彼落──就连两位正副总统都对幕後交易和粉饰帐目有如此丰富经验,其他美国企业的掌舵人又岂会给比下去?

关键在於,包括幕後交易和粉饰帐目在内的种种问题经营手法,在过去一段长时间根本就不成为问题。在经济好景的年代,人人有钱赚,一般人在金融市场内都多少捞了点好处,所以没有人会去深究企业管理层如何不择手段自肥。

但一旦经济环境逆转,在投资市场碰得一鼻子灰的人便不会那么宽容了,大家会问,为甚么我们的钱要让这批人给吃掉?为甚么我们血本无归,他们却肚满肠肥?

某程度上,这根本不是个道德问题,而是个「分配不均」带来的情绪反动。大家其实不介意有人作弊,只是不满自己在过程中吃了大亏;作弊的人和手法其实都没有变,只是周围的人变了心态而已。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