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仪赴美谈--布什总统正式会见 8项协议一天达成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X.1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X.1

Moderator
注册
2003-04-20
消息
2,646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本报驻美国特派记者 唐勇


  4月21日,参加第15届中美商贸联委会会议的双方谈判代表先后走出美国商务部大楼。
  当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出现时,站在远处的记者骚动起来。有人用中文大声问:“吴女士,谈得怎么样?”吴仪一挥手,斩钉截铁地甩出两个字―――“很好”。
  布什与吴仪在白宫握手
  中国代表团的美国之行旨在解决两国贸易争端,其结果将奠定中美关系发展的基调。因此,无论是中美两国还是其他国家,都极为关注这次谈判。为有效解决两国间的贸易争端,中方派出了一个“超级代表团”,团中有来自15个部委的70名成员,光是部长和副部长级的官员就不少。
  4月19日下午,代表团抵达纽约,美方在机场隆重接待。20日,中方人员乘火车抵达华盛顿。这一天,美国媒体谈论最多的是总统布什会不会见吴仪?见多长时间?用什么方式?媒体猜测说,21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会在白宫的办公室与吴仪会面。就在“两位铁女人”会谈时,隔壁的布什会走过来与吴仪打招呼,并与她交谈10多分钟。但这种“合理想象”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21日,美国总统布什在他的椭圆形办公室正式会见了吴仪、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外交部副部长周文重、驻美大使杨洁篪等,赖斯则全程陪同。会晤进行了30多分钟,布什对中美商贸联委会取得具体进展感到高兴,也特别感谢吴仪率团前来解决中美贸易问题。在会谈中,布什重申了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但他更感兴趣的是朝鲜领导人金正日访华的情况。在会谈中,布什多次对此表示关切。吴仪则强调,中美应在各个领域加强合作,尤其在经贸领域应该加强沟通,密切合作。由于双方会谈的气氛非常轻松,时间又延长了一些,等在白宫外面的各国记者深切感受到了布什对中国代表团的重视。中方代表上午从白宫出来,下午就进了美国商务部的会议室。双方用4个半小时达成了8项协议,可谓成果颇丰。在主要工作完成后,吴仪在周四会见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和参众两院领袖,就中美间的其他问题与美方交换意见。
  中美签署8项协议
  4月21日的谈判虽然只用了4个半小时,但涉及的议题非常广泛,包括知识产权保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服务贸易、农产品贸易等9个方面。最后,双方一致同意,在中美商贸联委会框架内,成立6个工作小组,分别研究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中美贸易补救措施、农产品检验检疫、知识产权等问题。联委会结束后,双方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吴仪与美国商务部长埃文斯、贸易代表佐利克和农业部长维尼曼共同会见了记者,并出席了中美《海运协定》换文及《联合声明》等8个文件的签字仪式。这8个文件涉及海运、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食品药品和消费品安全、动植物卫生检验检疫、中小企业合作等内容。
  新闻发布会在商务部大楼一间很小的会议室举行。由于中美之间达成了许多共识,并签署了不少协议,新闻发布会现场的气氛很轻松。吴仪、埃文斯、佐利克和维尼曼的脸上一直带着笑容。当埃文斯与一位中方女代表握手、拥抱的时候,他凑上去轻吻了一下这位女代表的面颊。在场的记者见状,都大声喊:“再来一个!”埃文斯则笑着说:“太晚了!”发布会现场笑声一片。
  虽然中美之间达成了许多协议,但美国媒体似乎还不满足。美联社的一篇报道说,尽管美方官员描述中美双方已在一系列贸易问题上取得了突破,但“在农业领域却没有获得多大进展”,原因是中国拒绝解除对美国家禽产品的禁令。中国是在美国今年2月发现禽流感后采取这一措施的。此外,中方也只同意稍微放宽对美国牛肉的进口。维尼曼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美方同中方将会继续就此事举行磋商,希望就“美国已不再有禽流感”这一实际情况达成共识。
  “很会修理美国人的中国女人”
  在中国代表团出访前,有媒体把这次访问说成“铁娘子西征”。可见,吴仪的个人魅力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被西方媒体称为“铁娘子”的吴仪以办事果断、敢作敢为著称。她早在任外经贸部副部长、部长时就开始与美国打交道。由于她立场强硬,在与美国进行商贸谈判时“寸土必争”,一度被媒体称为“很会修理美国人的中国女人”。1991年底,参加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的中方代表团团长突然生病,吴仪临时披挂上阵。谈判时,美方代表一落座,就极不友善地说:“我们是在和小偷(指中国盗版现象严重)谈判。”面对美国人的无理,吴仪毫不留情地说:“我们是在和强盗谈判,请看你们博物馆里的展品,有多少是从中国抢来的。”针锋相对的回答使对方一愣,才清楚地意识到:“这个女人不简单。”此后,吴仪“铁娘子”的称号越叫越响。10多年来,她的风格没什么改变。在2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美国劳联―产联工会前不久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提起申诉,要求对中国进行贸易制裁,理由是中国的许多工厂不尊重劳工权利。”“他们根本就不了解中国国情!”吴仪听了果断地说:“他们应该亲自到中国去看看。去跟中国的工会谈一谈。我可以亲自给他们发邀请!”
  吴仪坚毅的性格、极强的工作能力赢得了各方认同。就在代表团4月19日离开北京前往美国的当天,美国《时代》周刊评出了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100人。在领导人中,吴仪榜上有名,排在俄罗斯总统普京之后,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领导人之一”。《时代》周刊指出:“吴仪是中国最受爱戴的领导人之一。她在去年‘非典’疫情中临危受命,兼任卫生部长,努力确保疫情稳定,成就显著。”吴仪的老对手、美国前贸易代表卡迪尔说:“如果中国同国际社会有了什么麻烦,他们都会把任务交给吴仪。”
  中美经贸应避免政治化
  中美双方对这次谈判结果均表示满意,但由于今年是美国大选年,商贸问题政治化隐忧仍然存在。美国卡内基和平基金会中国研究项目负责人裴敏欣博士指出,中美贸易不平衡实际并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如果美国的失业率小于4%,它不会将中美贸易赤字问题提到这样的高度。2001年,中美之间的贸易赤字也很严重,但是由于当时美国经济好,这就不是讨论重点”。美国劳工部2004年3月公布的最新失业率是5.7%,按照裴博士的分析,这才是美国人对贸易赤字、产品“外包”等问题耿耿于怀的原因。
  面对起伏不定的中美经贸关系,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政治学教授、中国问题专家布兰特利・沃马克教授说:“归根结底,美国和中国在关系正常化后,有很多共同的利益。但是它们坐在谈判桌的两端,彼此对对方都有所顾虑。这种情况下,危机和分歧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彼此间越来越多的共同利益会限制中美间长期的危机,这种模式在未来将会持续。”
  美国的政治家们有必要重温一下这位中国“铁娘子”讲的一句话:“在中美经贸关系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摩擦和问题并不奇怪,重要的是双方都要从战略角度、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和处理这些问题。”这也是本届中美商贸联委会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


《环球时报》 (2004年04月23日 第一版)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