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uer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2-03-12
- 消息
- 10,204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据信息时报报道,为了解决留校贫困生的生活问题,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勤工助学管理中心每天免费为学生联系30多份家教工作,但因留校学生太多,为了抢先得到最好的工作,学生们天天都会排长龙去等候,近几天竟然出现了通霄排队的现象,个别学生为排队甚至夜半翻墙。对此,勤工助学中心的杨主任无奈地表示,唯一解决的方式就是社会能更多的关注学生,提供更多助学岗位。广东省教育厅有关人士呼吁,大学生教育是一个社会问题,不应单方面的推给学校,社会各界都应融入到对贫困生的关爱中去,也为学生社会实践提供更多的机会。
记者目击通宵排队半夜爬墙来求职
昨晚凌晨1时,记者一行来到华南师范大学校园内,只见漆黑校园内只有“桃李园”还亮着微弱的光,华师大勤工助学管理中心就设在这里。记者步入园内,果然见到中心一层的走廊上,已有约20名正在排队的同学。他们旁边摆着十多张椅子,上面放着书本、饼干和饮料。
一名学生告诉记者,为了能排在前面他从晚上8时就来排队了,现在已经排了4个多小时,看这种状况恐怕还要排到第二天中午。排在第一位的大一同学小刘对记者说:“从放假起,我们就天天有人来这里排队,刚开始还只是中午来,后来来的同学多了,大家就不自觉地将时间提前到早上,这两天竞争更激烈了,因为排在前面的,选择的机会就多些,挑的工作也是最好的,所以谁都不愿意排到最后。”小刘说,前两天他同宿舍的同学早上5时来排队,就发现已排了四五十人了。因此他晚上7时多就到这里排队。
学生表态这种现象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小刘认为,造成这种现象,都是学生自己搞出来的,“如果大家都早上才来也不会这么辛苦,可现在竞争性就是这么大。”小刘还说,每天家教中心都会将第二天的需求贴在公告栏上,这样白天来排队时,就可以选择性的约见,但现在,人人都晚上来排队,根本不知道第二天的工作是什么,有点赌运气的感觉。
就在记者与学生聊天中,不知不觉到了4点钟,这时远远走来一个学生,记者诧异地问他这么晚怎么出来时,这名同学才告诉记者,宿舍门早关了,他是翻门出来的。他说,班里42人,有20多人都是留校的,11个人都找到工作了,他翻门的经验还是从他们那里学来的!
就这样,学生们一直耐心的守候着,直到早上6时许,排队的人已由20人增加到40多人,到中午12时,已经有50多人。12点15分,排了一个通霄的同学们终于盼来了发牌的工作人员,拿到牌子看着醒目的牌号,大家都不由轻松的舒了口气。
专家说法社会应给予更多实践机会
对学生的这一现象,记者采访了校勤管中心的负责人杨主任,杨主任说,学校也不希望学生通霄排队,更不允许学生翻墙的现象发生。学校曾试着让保卫处将园区的门关闭,将学生送回宿舍,但后来发现即使送出了学生,他们也会心神不安地在校园内逛来逛去。最后就只好放他们进来,还安排了凳子。杨主任说,学校每天能安排的家教岗位也就30多个,但各院系推荐的贫困生人数却有1000多人,要想一下子解决这么多人的就业,对学校来说真是太不容易了。“我们需要更多的社会人士关注一下大学校园内的贫困生。”
广东省教育厅的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暑期学生勤工俭学难在各个高校都有反映,华南师范大学是师范类院校,在这一点上需求就更大,目前广东各高校都有完整勤工助学体系。但随着学生需求的逐步加大,仅靠学校的力量是十分微弱的。专家呼吁,其实学生从事勤工助学工作,一方面是为了增加收入,更重要是能得到一个社会实践的机会,大学生教育是一个社会问题,它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企业不应只看重经济利益,而不愿意做无谓的投入,应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记者薛冰)
记者目击通宵排队半夜爬墙来求职
昨晚凌晨1时,记者一行来到华南师范大学校园内,只见漆黑校园内只有“桃李园”还亮着微弱的光,华师大勤工助学管理中心就设在这里。记者步入园内,果然见到中心一层的走廊上,已有约20名正在排队的同学。他们旁边摆着十多张椅子,上面放着书本、饼干和饮料。
一名学生告诉记者,为了能排在前面他从晚上8时就来排队了,现在已经排了4个多小时,看这种状况恐怕还要排到第二天中午。排在第一位的大一同学小刘对记者说:“从放假起,我们就天天有人来这里排队,刚开始还只是中午来,后来来的同学多了,大家就不自觉地将时间提前到早上,这两天竞争更激烈了,因为排在前面的,选择的机会就多些,挑的工作也是最好的,所以谁都不愿意排到最后。”小刘说,前两天他同宿舍的同学早上5时来排队,就发现已排了四五十人了。因此他晚上7时多就到这里排队。
学生表态这种现象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小刘认为,造成这种现象,都是学生自己搞出来的,“如果大家都早上才来也不会这么辛苦,可现在竞争性就是这么大。”小刘还说,每天家教中心都会将第二天的需求贴在公告栏上,这样白天来排队时,就可以选择性的约见,但现在,人人都晚上来排队,根本不知道第二天的工作是什么,有点赌运气的感觉。
就在记者与学生聊天中,不知不觉到了4点钟,这时远远走来一个学生,记者诧异地问他这么晚怎么出来时,这名同学才告诉记者,宿舍门早关了,他是翻门出来的。他说,班里42人,有20多人都是留校的,11个人都找到工作了,他翻门的经验还是从他们那里学来的!
就这样,学生们一直耐心的守候着,直到早上6时许,排队的人已由20人增加到40多人,到中午12时,已经有50多人。12点15分,排了一个通霄的同学们终于盼来了发牌的工作人员,拿到牌子看着醒目的牌号,大家都不由轻松的舒了口气。
专家说法社会应给予更多实践机会
对学生的这一现象,记者采访了校勤管中心的负责人杨主任,杨主任说,学校也不希望学生通霄排队,更不允许学生翻墙的现象发生。学校曾试着让保卫处将园区的门关闭,将学生送回宿舍,但后来发现即使送出了学生,他们也会心神不安地在校园内逛来逛去。最后就只好放他们进来,还安排了凳子。杨主任说,学校每天能安排的家教岗位也就30多个,但各院系推荐的贫困生人数却有1000多人,要想一下子解决这么多人的就业,对学校来说真是太不容易了。“我们需要更多的社会人士关注一下大学校园内的贫困生。”
广东省教育厅的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暑期学生勤工俭学难在各个高校都有反映,华南师范大学是师范类院校,在这一点上需求就更大,目前广东各高校都有完整勤工助学体系。但随着学生需求的逐步加大,仅靠学校的力量是十分微弱的。专家呼吁,其实学生从事勤工助学工作,一方面是为了增加收入,更重要是能得到一个社会实践的机会,大学生教育是一个社会问题,它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企业不应只看重经济利益,而不愿意做无谓的投入,应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记者薛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