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镀金不一定能“成佛”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nevir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nevir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6-27
消息
2,989
荣誉分数
1
声望点数
0
作者: 王兆军 | 来源: 《留学生》

毫无疑问,留学是需要花钱的,而且是大把大把地花钱。这个钱,最起码启动资金需要家长出。既然有了投入,就要考虑产出。不说是全部但确确实实在相当一部分家长心目中存在这样一个逻辑:花钱――出国――镀金――“成佛”――赚更多的钱。

显然,这个命题不能为真。花钱不一定能出国,出国不一定能镀上金,镀上金不一定能“成佛”,……也就是说,从投资学角度分析,回报途径上存在的不确定因素相当复杂风险相当大。

在对待孩子出国与否的事情上,我冀们家长的误区太多。我个人以为,期通过留学投小钱赚大钱是个最大最大的误区,这个误区得不到有效解决,将对学生本人及家庭带来相当严重的不良影响。

先一步发达起来的家庭不是我们这篇文章讨论的范畴,他们就是希望孩子能够接受到世界上最优秀的教育,至于能不能接受到那是另外一件事。孩子有着较强的独立性,获得全额奖学金后还能够打工上学两不耽误的,那是我们褒扬的对象,也不讨论他们。至于,父母纯属工薪阶层生活一般在没有重大经济支出情况下小有积蓄的家庭就需要掂量掂量了。孩子又没有全奖,又舍不得“身份”去刷盘子,谁来支付这笔费用?

曾流传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名30好几的青年在亲朋好友的支持下,搭上洋插队的末班车。数年之后,大包小包的他回来了。不用说,亲朋好友们都收到一份厚礼,自然要比当初付出的多得多。但是,谁又能想到,这些礼物是他用自己一个肾换来的?

可能有演绎的成分。但我们必须指出,有不少人包括家长,存在这么一个心理:留学读书不是目的,打工赚钱才是我的所需。这就是许多人长期滞留语言学校的原因,也是国外语言学校能够持续红火的原因。其结果是造就了一批“黑工”和“留学垃圾”。

还有一种心理,国外的文凭含金量高,值钱,有了它就能找到好工作。殊不知,在现代社会,完全凭一纸文凭吃饭早就成为历史。人们看重的是能力,实际能力。还有,国外那些大学就比我们的北大清华强吗?也不见得。事实早已证明,美国的月亮和中国的一样亮。何况,我们许多人去得并不是哈佛剑桥,而是那些需要我们在地球仪上找半天才能找到的国家和闻所未闻的学校。

现在,对待留学问题上有个不良倾向,说得不好听点,饥不择食。无论哪所大学要我,我都去,只要不是中国的就行。身边有个朋友,女儿一个劲地想出国,刚考上北大就做准备,托福,GRE还考得不错。毕业时,学校保送她免试读研放弃了,就是要出国。申请了若干个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学校都没有回音。就在灰溜溜地四处应聘时,美国终于有个回音,一所大学愿意录取她了。全家瞪大眼睛趴在美国地图上找了好几遍,才找到这所大学所在的城市。

前不久,国内媒体盛传,留学归国学子身价剧跌,甚至找不到工作。仔细分析,找不到工作,或者薪水低的,都是从那些教育小国和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出来的。从来还没有听人说,哈佛麻省的学子没有人要。

早知如此,花那冤枉钱干吗?
 
最初由 nevir 发布
作者: 王兆军 | 来源: 《留学生》

毫无疑问,留学是需要花钱的,而且是大把大把地花钱。这个钱,最起码启动资金需要家长出。既然有了投入,就要考虑产出。不说是全部但确确实实在相当一部分家长心目中存在这样一个逻辑:花钱――出国――镀金――“成佛”――赚更多的钱。


Not true. If you are good enough, you'll be offered scholarship that can cover all your expenses during the years of study.
 
就看出国留学镀的是真金还是假金了。镀假金那是白费钱,即使镀的是真金,由于个人能力方面的差异,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Re: Re: 出国留学:镀金不一定能“成佛”

最初由 heckler 发布


Not true. If you are good enough, you'll be offered scholarship that can cover all your expenses during the years of study.

It's impossible for undergraduate international student.
 
出国后对个人的心理,修养,素质,价值观有很大的提高
岁月不留情,1年就是1年,在国外的人生经历的价值对自己而言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其实就是个人人生观看法的不同
中国人在骨子里就有一种农业社会所积累下来的小农意识,文章的作者就是个典型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