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举债打造“公交第一车”到底值不值?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X.1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X.1

Moderator
注册
2003-04-20
消息
2,646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新华网吉林频道 策划:周长庆 文字:李泽、马扬 图片:李泽 制作:邵守志


笔记本电脑、车载电话、电子显示屏,这些高科技设备出现在吉林省长春市一辆公交车上。这辆车的司机--长春市劳模张国栋自费在车上安装这些设备的本意是为了方便乘客,没想到他的举动却在社会上却引起了不小的议论。自身家庭困难还举债两万多元打造全国“高科技公交第一车”,到底值不值?对于他的做法,家人表示支持,领导表示肯定,但社会上却有另外一种声音:超越自身经济条件去做好事,虽然出发点很好,却有些不现实,不值得提倡。


劳模自费打造“高科技公交第一车”

今年34岁的张国栋是长春巴士公司一车队04包车组的驾驶员,他开公交车已经11年了,开现在的62路巴士也已经有两年半了。据熟悉他的人说,张国栋人不错,平时非常乐于助人。从1998年起,他就一直资助一名长春大学的贫困生,每月100元,直至他毕业。在张国栋的提议下,一车队所有职工还共同资助了东北师大附中的3个贫困学生,并和长春市的一些贫困社区搞连线,帮助下岗伤残人士创业。

张国栋1996年入党,从1995年起,每年都是公司的红旗标兵。2002年10月,张国栋被评为长春市的劳动模范,他随后把自己因获市劳模而获得的1200元奖金捐给了敬老院。

说起张国栋的“爱车”,真可谓现代化装备一应俱全。张国栋这车上有三大“法宝”。其一是笔记本电脑。这是张国栋花4000多元买的。里面输入了铁路、公路、民航客运的车次、班次和时间,长春市各大企业的门牌号和市内各大旅游景点的介绍。另外还有长春市内各线路的首末车时间和站名。其二就是移动IC卡电话机。这个电话是移动通讯公司免费给张国栋安装的。当时张国栋想要在车上安装一个可以使用的固定电话,找到了移动通讯公司,而移动通讯公司正好也在推广这种移动IC卡电话。通过有人担保,就免费给他安了一部。后来张国栋自己花100元买了两张电话卡,供乘客使用。其三就是电子站牌显示屏。每到一站,显示屏上的站名就一闪一闪地提醒乘客,非常醒目。

打造“第一车”就是想方便乘客

张国栋说,他打造“全国高科技工交第一车”的目的就是想为乘客,特别是年老、伤残乘客和外地乘客服务。他说:“这些乘客在乘车时会遇到比一般乘客多的不便,我就想通过安装这些设备来更好地方便他们。”

xinsrc_160201040854835262705.jpg


张国栋的爱车


xinsrc_170201040854185136846.jpg


张国栋和他的笔记本电脑


据张国栋介绍,2001年8月他就开始有了打造“第一车”的想法。当时他从电视上看到上海公交车内为乘客准备了报纸、书刊、旅游地图册,还有暖水瓶和水杯,感觉非常好,就琢磨怎么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打造出不同于别人的公交车,更好地为乘客服务。他说:“我想到现在的企业、工厂都用高科技现代化的手段管理,自己为什么不能把这些高科技的设备安装到公交车上呢?于是就在2003年5月份,为方便聋哑乘客,首先在车上安装了电子站牌显示屏。”2003年8月,张国栋又在车上安了笔记本电脑和显示器。“当时安这个主要是因为62路的一个终点站是长春站,很多乘客问我火车的时间,再就是有些外地乘客想要去什么地方,也来问我。这么多信息,我不可能全记住,要是哪一点记错了,会给乘客造成很大的不便。于是就想怎么能准确地解答乘客的问题。正好有人向我提议说笔记本电脑方便快捷很适合,于是我就买了一台,把乘客能够问到的问题都输了进去,并且还把‘三个代表’、‘十六大精神’和‘十个坚持’等也都输到了里面。”张国栋说,“后来为了方便没有手机或是手机没电的乘客,我又和移动通讯公司联系,给车上安了一个移动IC卡电话,免费供他们使用。现在这100元话费基本上快用完了。”

“其实,我能有今天这种做法,很大程度上是受了田贤民的影响。”张国栋说。田贤民是何许人?张国栋说,他刚开车时,田贤民是车上的乘务员。“那时他是市劳模,十大杰出青年。为了方便乘客,他在车上准备了方便袋,为孩子准备了玩具,并且还把长春各大院校和企业的门牌号制作成册,方便乘客查询。我现在用笔记本电脑为乘客查询信息,就是把他这种做法和高科技结合在一起。”张国栋说,“当时我已经交了入党申请书,我想共产党员就应该像他这样为人民服务。于是,以后我就留意田贤民的一言一行,用心向他学习。可以说没有田贤民就没有今天的我。”

xinsrc_170201040854506313167.jpg


车上的移动IC卡电话方便了乘客

xinsrc_170201040854796254698.jpg


这就是张国栋车上的站名电子显示屏


物质上的贫穷者和精神上的富裕户

张国栋的家庭非常困难。他64岁的老母体弱多病,大弟弟患股骨头坏死,不能从事体力劳动,他们基本上是靠张国栋来养活。二弟弟已经结婚,但一直没有房子,靠给人打零工维持生计,生活也比较困难。张国栋现在和岳父母、大舅哥一家,共八口人住在60多平米的岳母的家。本来公司看他住房困难给他一套13.2平方米的房子(只是让他暂时居住),但他让给了母亲和患病的弟弟。张国栋的岳父3年前得了脑血栓,每天只能躺在床上,靠人伺候。妻子下岗也已经4年了,为了照顾这个家,一直没再找工作。女儿还在读小学一年级。张国栋每月只有1000多元的收入,养活这个家已经非常吃力,并且每个月还要拿出一部分钱还外债。家里一年到头吃的最多的就是土豆、白菜、豆腐等,还经常要靠岳父的退休金来补贴家用。

张国栋打造“高科技工交第一车”的两万多元钱几乎都是借来的。 

在张国栋家里记者看到,他们一家三口挤在一张双人床上。室内没什么家具,就连装衣服的柜子都是岳母的。“我和妻子结婚,就做了一张床,照了一张结婚照,其他什么都没有。”张国栋说。张国栋和妻子已经好几年没有买新衣服了,也很少逛街,孩子的衣服和文具也都是亲戚给买的。张国栋家里唯一的家电--一台TCL彩电还是公司奖励给他的,这之前,他连一台黑白电视都没有。

但是张国栋家里最多的就是各种证书和奖章:“红旗标兵”、“优秀共产党员”、“市优秀驾驶员”、“长春市劳动模范”等,总共有十多个。他对这些荣誉证书非常珍爱。

xinsrc_180201040854106237659.jpg


张国栋在悉心照料患病的岳父

xinsrc_1802010408543973219410.jpg


这就是张国栋一家三口睡的小床


众人评说“张国栋现象”

对于张国栋的这种做法,他的家人和亲属是什么态度呢?

“支持他,不光是我,我们全家都支持他。”张国栋的岳母杨玉芬对记者说,“我当时就是看国栋这个孩子心地好,热心肠,才把女儿嫁给他的。现在他为了方便乘客,虽然花了那么多钱,但那是好事,我们都支持他。像他没有钱,我那些儿子女儿都你三千我两千的借给他。其实他们也都不是很有钱,但都支持他这么做。张国栋是党员,他想方便乘客,我们家里面也不能拖他后腿是不是?”

张国栋的妻子李秋华是对张国栋支持最大的一个人。“每次钱不够时都是我去向哥、姐借。像国栋上班忙,家里照看老人,收拾家务都是我来做,所以这4年来我一直没找工作。国栋这个人好,肯帮助人,他方便乘客这件事我也很支持他。”李秋华说,“女儿对她爸爸也很理解,虽然有时候一个星期都看不到他,但是她非常羡慕他爸爸,经常把他爸爸的证书拿出来看。”

张国栋所在车队和公司的领导对张国栋的做法也很肯定。巴士公司的杜经理说,他们对张国栋的这种方便乘客的做法表示肯定,也很支持。通过他可以带动其他司机更好地为乘客服务。但是现在公司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能力有限,对张国栋也不可能提供更多的帮助,只能在技术上给他指导和帮助。“并且我们还要考虑到其他司机们的意见。”杜经理说。

家里支持,公司肯定,一些长春市民特别是一些乘客对张国栋这种为民服务的态度表示了赞扬。但也有另外一种声音。一些人提出,他应该从自身的实际出发,量力而为,举债服务别人没有必要,这种做法不值得提倡。

一位姓陈的先生认为,现在手机的的普及率这么高,在车上安IC卡电话没有必要。另外,那些打电话的也不一定全是有急事的,也不乏一些爱占小便宜的人,这样反而为这些人提供了方便。

一位姓叶的大学生说:“张师傅要想为乘客和社会服务,首先应该为家庭负责。家里的人没有照顾好怎么服务别人呢?并且就他这一辆车上有这些设备,也不会服务很多乘客,没有太大的社会价值。”

一位姓王的先生说:“现在是市场经济,任何没有市场效益的行为与这个社会都是不相适应的,借钱买装备能坚持多久,并且借的钱总不能不还的。”

一些汽车司机也提出,张国栋的想法挺好。但自己本身就很困难,再这么做就有些不实际了。学雷锋做好人好事,也得量力而行,像张国栋那样,做得也太“超前”了。

对于这些人的看法,张国栋并不在意,他有自己的打算。他说:“我就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打造不同于别人的第一车。春节后我还打算在车上安装红外线自动语音装置和宽幅显示屏,更好地为乘客们服务,为长春公交创出一个设备一流,服务一流的现代化服务品牌车。”

xinsrc_1802010408546771275111.jpg


张国栋获得的各种证书和奖章

xinsrc_1802010408549582255312.jpg


张国栋获得的市劳模证书和奖章
 
精神值得提倡,但是那些东西到底有多少实际效果?只能说这人神经病
 
有些事情必须要全民素质达到这个水平,才可以去做这些事情,对不对?比如你在一个“民风纯朴”的地方开一个“价格自己定”的饭店,能营业么??。。。我看,这位XD还是应该先把自己的家庭看好。。。
 
我觉得那些东西有些对别人有帮助。
比如电子报站器。
这已经在公交车上推广了。
但是那台笔记本电脑还有IC卡电话实在有些多余。
 
不错,不过要是把免费的IC卡电话改为使用者自己插卡,笔记本电脑改为台式的话可能会更好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