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鹰派打压中国 模糊美国真正利益

阿搜

搜公馆少爷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01-16
消息
9,686
荣誉分数
5
声望点数
0
--------------------------------------------------------------------------------
http://www.creaders.net 万维读者网 2002年07月19日 05:09 PM

【万维读者网】大公报记者王德军北京十九日报道,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时殷弘教授今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详细剖析美国鹰派近日抛出两个报告再弹「中国威胁论」的旧调。他认为,报告的出笼,反映了美国深感中国发展威胁自身的心态。两份报告均夸大了中国的军事力量和对外经济贸易领域的增长,从而将之引导至「中国威胁论」上。
时殷弘指出,该两份报告不利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他举证四点批判报告的荒谬:

一、美国现今具有史无前例的霸权性优势,这使得美国极其敏感,容易产生对其优势构成挑战的依据。在美国的逻辑概念中,任何大国,只要经济急剧增长,很容易就能推论出该国将在军事上谋求一定地位,这样就会威胁到美国的优势。特别是经济增长规模巨大、又在意识形态上与美国不同的中国,难免使美国陷入神经性自危心态中。其实美国的这个逻辑是能力决定论,而不考虑中国意识里根本没有挑战美国地位的意思。

二、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是美国鹰派势力蓄意的政策。冷战时期炮制「中国威胁论」,是为否定美国对华政策中积极的方面,从而加强保守势力对华政策的影响。布什政府上台以後,对华政策一直是防范、施压居主流地位,但右倾分子、保守派仍然心感不安。所以通过炮制「中国威胁论」,在方向上加固这个政策,并推动其向更恶劣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在台湾问题、中国入世後对外经济交流问题上,对中国多有打压,最终目的还是维护右翼鹰派势力、五角大楼及思想界、政界等的利益。《国防白皮书》是要大大加强美国相对於中国的军事优势,并加强美国对台湾的军事支持;《美中安全评估报告》则反映了美国对华政策的战略意图,通过严格限制发展中美经贸交流与发展,从而严格限制发展美中经贸交流给中国带来长远的军事好处。

三、「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後,美国面临的主要威胁是遭到恐怖性突然袭击,这一点美国大多数人已经达成共识。但总有一部分人认为这种威胁是短期的,而真正长期的、严重的威胁则来自中国。他们希望反恐很快过去,或降为次要地位,而把美国原有的「中国威胁论」放置主要地位。这部分人是没有认识到美国面临的真正威胁来自何方,试图尽早改变「九・一一」後美国安全政策的轻重缓急次序,完全混同了美国可能遭到的恐怖威胁和「中国威胁」的性质。这些言论严重干扰著美国的安全政策。

四、炮制「中国威胁论」是一些狭隘的特殊利益集团试图干扰国家真正的利益的产物。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增加防务预算、发展军事经济、拉选票。

时殷弘教授指出,「中国威胁论」最早是由《海权论》的作者、美国著名军事理论家马汉提出来的。他得出这一结论主要基於两个方面因素的考虑:一是中国规模大,人口众多;二是中国正在逐渐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大国。现今影响布什政府对华政策的美国芝加哥大学国际关系理论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基本上也持这个观点,他曾经说过:「如果中国变成一个巨大的香港,那世界将会面临巨大的威胁」,「中国的崛起对美国带来的威胁将是前所未有的,它将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和二战时的日本帝国、纳粹德国甚至前苏联。」

时殷弘认为,夸大中国军事、政治、经济势力,然後将矛头指向引导至「中国威胁论」上,这就是美国鹰派所谓「中国威胁论」的一贯逻辑,两份报告的炮制也是这个逻辑的延续。不同的是,现在美国的综合国力,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皆处於领先地位,同时又面临恐怖主义的威胁,而中国的强大,使美国认为中国将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并继续出口包括导弹技术这样的产品,从而得出中国威胁美国利益的结论。

时殷弘认为,《美中安全评估报告》是根据美国国会已有的法案提交的,是比较荒唐的,可以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所说的用心「十分险恶」来形容。它无端想像中国的经济发展、经贸发展所具有的军事含义,夸大了中国的军事力量,不正确地揣测中国会对台偷袭。因此极力鼓吹限制实际上对两国都有利的经贸关系,而且写这个报告的人并不是从人类安全的角度出发,而是代表了某些利益集团的观点。实际上,中国早在二零零零年的白皮书中就已经声明,只有台湾宣布独立才会采取军事手段。根本不存在偷袭的问题。

另一方面,《国防白皮书》则无论是从遣词造句上,还是内容上讲都相对还有一定的分寸。报告所说的某些内容,尽管给予了夸大,但仍反映了若干客观现实:由於「台独」倾向的发展,由於美国对台政策中有助於「台独」势力的发展,大陆确实在准备迫不得已时动武所必备的战略资源,包括加强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改善武器装备,如从俄罗斯购买一定数量的先进武器,这些都是事实。因为从中国军事力量面临的严重安全环境来说,美国拥有非常强大的军事势力,这无疑对华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另外,相对於美国对台湾问题干涉的可能性,这都要求中国必须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国防白皮书》夸大了这个范围和速度,而实际上这个范围和速度还不够。

也就是说,美国现在应该做的是反省自己对华和对台湾问题两方面的政策,应该考虑什么样的政策可以使中国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而不是军事力量的加强上。如果美国的政策不扭转,中国肯定还会继续加强军事力量,改善武器装备,这一点无可厚非,换做任何一个国家也会这么做的。

时殷弘认为,虽然双方都否认军备竞赛,但客观上,由於美国对华政策的倾向性错误,由於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干涉,双方螺旋型上升的武器装备竞赛已经在客观上形成了。

美国对台军售,中国就必须加强武器装备,这有助於保持台海两边和平的对立状态,否则,台湾武器如果比大陆先进太多,则「台独」气候也就形成;大陆武器先进於台湾,甚或赶上美国,则两岸统一不远矣。

另一方面,双方武器装备竞赛的升级,又加大了台湾问题的解决难度,加大了台湾问题的不确定因素,加大了美国干预台湾问题的可能性,从而使台湾问题变得更加复杂,难以解决。

时殷弘说,大陆已经意识到「阻独」是更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只要台湾不独立,台湾问题就有解决的一天。

他提醒台湾当局应该认识到「台独」的严重性,因为潜在战争的威胁对海峡两岸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要缓解这个矛盾,根本的办法就是绝不搞「台独」。中美、台海之间应更多沟通、商讨,争取缓解目前武器装备竞赛的局面,或使这种竞争规范化,从而使台海之间、中美之间增加良善气氛,增加事态的可预测性。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