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注意这样的行为!!!!!!!!!!!!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Gar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Gar

新手上路
注册
2003-07-28
消息
64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最近大家理论的话题之一是回国发展的问题.可以说对这一问题的看法相去甚远,褒贬不一.我有时也来这里看看.然而,看了一些帖子,(如"海归"边"海带", 国内的机会怎么怎么的少等),对那些想回国发展的人来说,肯定心理不好受.但是大家要注意的是,有些人在这里故意恶做剧.这样的一些贴子真是mis-leading,有些是国内的人故意杜撰的. 他们的目的及伎俩等你看完以下的分析你就全明白了...
请看我的发现... 请看这个 michelle_3chr 是什么角色,在这里在杜撰什么,在做什么...
看了之后你就明白了...
(1)michelle_3chr 于 May-21-04 16:58 在 "海归也为三千元月薪“竞折腰”",把海归说的一钱不值.
连接: http://www.comefromchina.com/newbbs/showthread.php?s=&threadid=253767
(2) 他于May-21-04 16:58 在"工作交流"栏目发表了"来自中国.上海的信息
海归求职难:海归为何变“海带”
http://www.comefromchina.com/newbbs/showthread.php?s=&threadid=256725
可是你想知道他是干什么的么? 请看:
(3)他于Apr-16-04 14:49 发表在"工作交流"上的帖子 "中国国内的高级职位招聘",
............你就会明白原来他是猎头公司......
http://www.comefromchina.com/newbbs/showthread.php?s=&threadid=241840
哈哈哈哈, 原来"新闻"是这样捏造出来的.....
请大家要格外的注意这样的行为,免得给你生活带来不必的worry....
Please enjoy it.
Thanksssssss.
 
为了怕他把以前的帖子删了或编辑了,不好对比, 我把他的贴子 cut and paste here!!!!!!!!
(1) his post at May-21-04 16:58

海归求职难:海归为何变“海带”

  洋文凭求职有点“烦”

  在澳洲留学7年获得MBA文凭的小孙最近回上海了,他去猎头公司、人才市场、招聘网多方求职,却屡屡碰壁,只能在家待业。看到昔日的中学同学一个个事业有成,他无奈地感叹:原以为自己是一只抢手的“海龟”,没想到却成了一条没人要的“海带”。

  最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海归”成“海待”的现象在沪上并不鲜见。伟业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今年以来已接到了300多份“海归”求职申请,其中约有一半难以找到合适的职位。外地还出现了“海归硕士百封求职信石沉大海”的新闻。

  “海龟”库存成“海带”
  

  “海归”何以成“海待”?首先是因为“海归”不再“物以稀为贵”。上世纪90年代,“海归派”身价很高,国企、外企、民企纷纷以聘到一名“海归”为荣。而现在,出国留学越来越平常。到目前为止,已有13万人学成归国,而且归国人数每年都在不断增长。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归国潮中,许多留学人员发现,“海归”的名片并不能让他们成为招聘市场中的抢手人才。

  “海龟”不如“土鳖”实惠
  

  一些“海归”对自己的定位不准,对薪资待遇的期望值太高,开口就要月薪8000元、10000元。而现在许多单位更注重实际工作能力,给“海归”的起薪不过3000元左右。另外,国内高校培养的高质量人才也越来越多,许多优秀学生不需要出国就可以拿到国际上认可的资格证书。很多进军中国的国外公司也都加快了人才本地化的进程,面对缺少工作经验而要价颇高的“海归”,宁愿选择有经验的“土鳖”。

  此外,本身素质参差不齐也是海归派求职不顺的一个原因。

  “镀金”“真金”受检验

  其实,部分“海归”变“海待”也是一件好事。它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上海集聚人才高地的战略已初见成效,“海归派”多了,市场选择余地大了。同时,也说明国内企业更为务实,“重能力不重背景”,不再以拥有多少“海归”数量往脸上贴金。而对于留学归来的人们,是“镀金”还是“真金”已经到了接受严格检验的时候。“海归”们应该重新估计自己的价值,在市场中寻找合适的定位。

CFC中文网 - www.comefromchina.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自中国最大规模的猎头公司
 
Re: Re: 大家注意这样的行为!!!!!!!!!!!!

最初由 Gar 发布
为了怕他把以前的帖子删了或编辑了,不好对比, 我把他的贴子 cut and paste here!!!!!!!!
(3) his " 中国国内的高级职位招聘 " at Apr-16-04 14:49

中国国内的高级职位招聘
我们是中国.上海规模最大,操作体制最完善的人才猎头公司,非常愿意为远在他乡的你们提供国内外最“新鲜”最“有效”的招聘讯息,以下是我们最急需的职位,愿意回国拿高薪吗?有考验自身价值的勇气吗?

行业:生物制药
该生物公司主要发展业务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物芯片,功能基因组,生命的科学研究。这一块他们的实力比较强。
2、临床医学诊断,药物诊断,人类血清制品
3、食品安全微生物检测
4、药物筛选的研究
目前他们需要引进后三个业务的研发组的负责人,他们的需求主要集中在这一块。
>
具体要求:
1、生物化学,蛋白质化学,蛋白质工程,临床诊断学,或免疫学专业的 博士或同等高级职称
2、5年以上的博士后经验,或实践经验,学术成就被国内外承认。有1-2个上市的产品
3、独当一面的工作能力,从理论设计到实验,结果分析等,能独立完成。要有理解市场和产品的能力,并以此为指导开发出上市产品。
4、团队精神,能团结一组人去为一个目标奋斗。
5、必须有5年以上工业界的工作经验。

中国上海才聚咨询有限公司
www.3chr.com
Michelle Lu

CFC中文网 - www.comefromchina.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自中国最大规模的猎头公司
 
Re: Re: 大家注意这样的行为!!!!!!!!!!!!

最初由 Gar 发布
为了怕他把以前的帖子删了或编辑了,不好对比, 我把他的贴子 cut and paste here!!!!!!!!
(2) his post 海归也为三千元月薪“竞折腰” at May-14-04 17:17

海归也为三千元月薪“竞折腰”
  曾经是“香饽饽”的“海归”如今成了“家常”,他们和内地大学毕业生们一样穿梭于各招聘场所,为自己的饭碗奔走。职场竞争激烈,“海归”也身价暴跌,不少人甚至将月薪期待值降至3000元,不复当年风光。一些虚有其表的“海归”难以应对竞争局面,无奈沦为“海待”(海外归来的待业人士)。

  在深圳市的人才大市场,记者亲历了新年的首场招聘会,发现不少“海归”已将薪金期待值降为每月3000元人民币,这与前两年动辄几十万的年薪有天壤之别。

  

  学酒店管理、已经有过三次求职失败经历的留学生王珲告诉记者,自己在职场中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优势,相反,由于自己的教育投资高于内地大学生,使得自己对薪金的期待值也高于他们,“这反而成为求职的劣势”。

  

  迫于激烈的竞争,一直以来自我感觉良好、待价而沽的“海归”,如今只能将自己的薪酬期望值一降再降,求职心态日趋理性。

  

  “回来的人越来越多,就业岗位越来越紧俏,能找到一份相对满意的工作已经不错了,哪里还能挑三拣四的。”从日本学成归国的材料学博士王毅如是说。

  

  从事环保科技开发、留学美国的博士戴各生表示,目前的状况和两年前大不一样。“当时单位可能的优惠政策是:一百平米的公寓,外加一百万元的科研经费。而且‘海归’的职位一般都是高层,享受着物质上的高薪和精神上自由自在的生活。而现在,保有饭碗、不成‘海待’就很不错了。”

  

  据统计,在过去20年里,有近60万内地人留学海外,至今学成归国者已逾115万人。目前,“海归”正以每年50%的速度递增,激化内地人才市场竞争。

  

  据内地权威部门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200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起薪比2002年下降约四成,而根据最新统计,去年中国高校毕业生月平均起薪2000元至2500元,硕士毕业生的月平均起薪3300元至4000元,这样的市场价格无疑将给“海归”就业带来连锁反应。

  

  报导说,记者在人才市场翻阅了一家外企的招聘表,在100多个应聘者中,有8位拥有留学经历。越来越多的“海归”回国求职,对内地就业市场增添了新的压力。

  

  “作为大学扩招后的首届毕业生,212万大学生都在找工作,我们的日子已经不好过,他们干嘛还回来抢我们的饭碗?”去年毕业的中山大学中文系小雯忿忿地对记者说,“出去了有本事就别回来了。”

  

  “‘9•11’以后美国经济陷入低谷,很多有能力的留学生同样面临失业。”美国CMOS公司的总裁黄效华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是留学南加州大学的硕士,三年建立了一家软件公司,思科、英特尔等着名公司都是他的用户,公司的芯片设计技术,能将英特网的速度提高3倍。他说,失业的留学生还有一条生路就是回国。在短短半年时间里,他身边先后有5位留学生失业回国,他的公司目前只能勉力支撑,希望美国经济能够尽快复苏。

  

  深圳留学生创业园龙岗孵化中心陈逾主任表示,“海归”激增,一方面是因为各地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创业,另一方面是近两年国际经济不景气导致留学人员在当地失业,不得不回国找工作,给内地就业市场带来压力。

CFC中文网 - www.comefromchina.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自中国最大规模的猎头公司
 
他们够黑的...
我正纳闷他们的帖子怎么和我国内的朋友说的不一样呢!!!!!11
谢谢
 
是够黑的,误导了不少人.
我一个朋友就是看了不少这类消息才导致期望值大大降低.
目前在一个中等城市拿4000元的月薪还觉得幸运.
 
Re: Re: 大家注意这样的行为!!!!!!!!!!!!

最初由 Morgan1000 发布
他们够黑的...
我正纳闷他们的帖子怎么和我国内的朋友说的不一样呢!!!!!11
谢谢

请问你国内的朋友是怎么说的?

谢谢Gar!!!

$3000? 太离谱了!干吗回去?谁还去留学?
 
还都是这个michelle (米雪儿) 发的
 
这还真是个大问题, 太缺德了, 这还是人吗, 大家背井离乡怎么到头来碰到这种缺了大德的人?
 
Re: Re: Re: 大家注意这样的行为!!!!!!!!!!!!

我认识的回去的朋友说,找工作是有点难度.不过只要找到都是8000-15000/月.
最初由 FallColor 发布


请问你国内的朋友是怎么说的?

谢谢Gar!!!

$3000? 太离谱了!干吗回去?谁还去留学?
 
:cool: :cool: :cool:

不过我觉得这些东西, 不用去听别人怎么说的, 就算是真的, 每个人也是很不一样。 我很不明白人们为什么一定分海归与土bei什么的, 大家都是国人,经历不同点而已, 为什么套个海归之类的虚名。 搞得自己与大家心里都不舒服。 俺也不希汗什么海归不海归的, 只要employer把我当成正常的人就行了。找工作时大家都凭自己实力说话, 出过国的经历好一点, 英语好一点, 把这些考虑进去, 其它一律平等对待, 不是挺好的嘛。 一定冠个海归(or 海带)之类, 都觉得嗲。哎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