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约早晨6点多钟的时间,我又被那个警报声吵醒了。
警报声不知从何处飘来,但感觉其声波足以覆盖全平壤市,听来像战争期间的空袭警报,给这个肃静的城市陡添紧张的气氛。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2003年7月27日,朝鲜战争停战五十周年纪念日。
看看天,中雨。
我电话朝方的同志说,我生病了,不跟你们走了。
估计他们已经出发,我下楼,到前台要出租车。前台的男同志马上拨电话,几分钟后,小V来了,问我要到哪里去。
是这样,那好吧,我哪儿也不去了,这么大雨,哪儿都不想去了。
小V说她今天留下只为陪我,让我有事随时电话她。
回到了房间,过了一会儿,我给小V打了个电话,胡乱问了些话,确认她在她的房间,然后又下了楼。
我从羊角岛宾馆向外走的时候,感觉那宾馆大楼的每一扇窗户都是一双眼睛,在盯着我的背。
V同志每20分钟会打电话到我的房间,发现我不在,她会着急。
V同志是朝鲜社劳青的工作人员,很年轻,大约大学刚毕业的年龄。按照纪律,朝鲜方面的同志不能进入我们的房间,因为客房能看到中国大陆和香港凤凰台的电视节目,那是花花世界的坏信息。知道我生病了,V同志只能不断打电话检查我是否在房间里卧床。
雨继续下,估计了一下走出大楼视线的距离和速度,我加快了脚步。
……………………
羊角岛宾馆坐落在大同江的一个小岛上。大同江穿越平壤市的中心区,江中央的小岛上很空旷,仅有宾馆和体育馆两个灰色建筑,没有民宅。
穿过通向市区的铁桥,走入居民楼群,我松下一口气。
看起来处心积虑,其实并无目标,只是想自由地走走。
街上的人少,穿戴得素净,表情也素净。路上的车也少,公共汽车站排队的人很多,排队的人很有秩序。
马路中央的交通警是平壤的一景。
交通警都是年轻的女性,看得出来,女交通警察是经过严格遴选的,因为她们都很漂亮,高矮适中,短裙高靴,连外面套的透明雨衣都是有款式的,相比起一般的朝鲜女性,她们浓妆艳抹。
走过市区的中央火车站,发现前面的楼下有很多人在排队,队伍大约有100多米长,拐到楼房的另一侧去了。楼上悬挂着布制的巨幅宣传画,画上是一双巨手揪着一名白种男性的脖子,从下面“7.27、50”等字样上看,当是纪念战胜美帝国主义战争胜利50周年的意思。
我隔着马路拍照,巨幅标语下面,是平静的一队平壤市民,构图很好。队伍中很多人看我,我就不再拍。还是有人看我,想了想,大概是我的伞有问题,伞上的是黑白英文报纸的图案,英文,乃敌国的文字,不妥。一会得赶紧想办法换钱买件当地的雨衣穿。
楼下的队伍越来越长,突然,队伍涌动,楼下的那扇门开了,人们很急切地向里挤,秩序有点乱。我插队挤进去,进去后发现,原来这是个商场,里面又高又大,一多半是空的,没有什么装修,好像毛坯房。涌进商场的人很快就聚集到右侧的货区,人太多,看不清里面卖什么,我登上附近的楼梯向人群里看,原来货物是塑料脸盆、黑铁锅一类的生活用品。
商场还有二层和三层,我便上楼。
…………………
商场的二楼和三楼货物很少,90%的空间空着,几乎没有顾客。二楼的货架上放着几种学习文具,有学生的作业本,是一种很粗糙的纸,发黄。
三楼是一点工艺品,有大红大绿的民族服饰,像演出服。
出了商场,向着不远处的一座高楼走去。那座楼是平壤的第二家涉外饭店。
在饭店里换了一些朝鲜货币,出来后就继续找商店。
又一条小街上的一家小店里面很温暖,虽然停电,屋里有些黑,但这里的货物似乎多些。有小收音机,收音机样子实在简单,模样粗糙得像块小砖头,有两个士兵想买,售货员就拿出来让他们看。
售货员都是中年妇女,也是浓妆艳抹,民族服饰,耳朵边插着花儿。
我买了一件雨衣。
平壤最高的建筑是柳京国际饭店,高得吓人,据说比纽约的世贸大厦还高上几米。因设计方面的原因,它只盖好了外形就停工了,目前没有任何功能,但占据了这个城市的制高点。
柳京饭店的外形像一把尖细的匕首插向天空。云雾绕在楼腰,在乌云密布的天气里,它是黑色的。
我沿着一条大路向这个建筑。越接近他,越感觉恐怖和阴郁。
想起了欧洲的歌特式建筑,那种强烈刺向太空的线条,是一种撕扯着的、变了形的神秘崇拜。
因为它太高,人就被衬得无比的渺小了。
你必须皈依了它,才会有内心的安全。
一个建筑,一旦伸展到了某种空间高度,它就具备了神学的意义。从视觉上看,它与天成为一体。由建筑而形成的神权威慑,只有被某种信仰催了眠的人才设计得出来。
哥特式建筑在欧洲最兴盛的时期,一切圣咏都只对天而发。
二十世纪新文明带来的崇高症,纽约双子塔座成了象征财富生殖能力的阳具,它也具备哥特精神,暗示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威慑和牵引着周围方圆数百里内的子民。
走在平壤,在这个城市的任何地方,你都能在不经意地一瞥中看到那个建筑,无论你走到哪里,它始终都会在你余光中出现,因此,它就留在了你的意识里。
你总能被它俯视,你被它牢牢地注视,你无处躲藏……
在一个小理发店的窗前,我停了下来,里面有人在理发,我想进去拍两张照片。
在平壤住了几日,我有个发现:这里人们的衣服虽然简单,可是女人们的头发却大多有款有型一丝不苟。街头的商店少,商品奇缺,理发馆倒随处可见,差不多每条街都有。
想到前几天我一举起我那破傻瓜相机,就总有人制止。拍摄纪念性建筑没问题,如果掉转镜头对着周围的街道,朝方的同志就要挥手制止。这回得快照快撤。
进了理发店,有些中老年妇女正在做头发,她们并没有太注意我,只有一个年级偏大的女理发师走过来对我说话。
我对她笑了笑,算是礼貌了一下。 然后举起了相机,照了两三张照片。
相机的闪光灯,把大家都惊动了。所有的人都看过来,工作人员也傻在了那里。
我又礼节性地对大家笑笑,准备离开。女理发师走近,说了一些话,口气急了些,猜是不让我走的意思。
我转回身,所有的人都聚了过来,围住了我。
女理发师快速地说话,手也挥舞起来了。
这时候我真感觉有些抱歉,因为女性在整理发型的时候属于装修尚未完工的时期,往往是不愿意展示给别人的。我未经允许,擅自拍照,这的确不合适。
但我无法用语言来解释,比划了一阵子,她们明白我来自中国。中国两个字,在朝鲜被念着“葱锅”。知道了我是葱锅人,大妈们也并没态度好起来,说着说着,不知怎地越来越亢奋,把我的相机也抓过去了。
我站累了,就找了个凳子坐下,继续听她们声讨,反正也没什么事。
几个大妈到另一边分析敌情,一位同志被派了出去。
过了一会儿,派出的同志带回了两位女交警。女交警进了屋,像两个太阳照亮了灰暗的小理发室,她们因为漂亮,顾盼之间,透出高人一等的矜持。
和女交警对谈,仍是什么也说不清楚,女交警出门,不大一会儿又带进一个男同志。
这男人一定是警察,人长得精瘦干练,穿了一身深褐色的化纤衣服。后来我知道,这衣服是街头便衣或安全部门人员的工作服,因为后来的几天总有穿这种服装的人找我谈话,在宾馆外国人多的时候,大厅也布满了穿这种服装的人。这类人表情都差不多,平淡得像是参过禅。不穿这种衣服的人对他们表现得特别恭敬。
警察同志很和蔼,向大妈大嫂们了解情况。
女同志们来了精神,争先恐后地哇哇哇。
警察一看情况似乎复杂,就掏出了纸和笔,我看了一眼那纸,差点笑出来,真没见过这么粗黄的纸。女同志们一边说,警察一边记。
最早跟我打招呼的女理发师话最多,激动得不行,还把相机递了上去,越说越激动,向我指指戳戳的,表情委屈和愤怒,好像遭遇了强暴。
警察同志听完收起纸,让我跟他走。
走出理发室没有多远,五分钟不到,拐进了一个居民区,居民区里有一个两层的小楼,大铁门,门口有警徽标志。
里面真干净,有的房间敞着门,能看见有长条桌,桌子上极其规整地放着两排警帽。
被带入一个空房间,和警察同志说话,警察反复说“猴胎儿、猴胎儿”,我想大概是问我住得是哪家HOTEL吧,就拿出宾馆的房卡,警察同志见了,就到另一个房间去了。
过了很久,警察同志又带来了一个人,也是警察。他们之间叽哝了一会儿,把相机递给我,还对我做出了手势:你可以走了。
咦,这么着就没事儿了?
唉,真是一点惊险都没有……
走出了小楼,快拐出居民区的时候我回头一看,在小楼的门口, 两位警察还站在哪里呢,表情呆滞。
………………
走到战争纪念广场的时候,雨已经停了。
纪念广场刚刚举行过盛大活动,人已快散尽。还有三三两两的中学女生向外走。女中学生穿着朝鲜民族服装,上白下黑,文静好看。
广场中心的纪念牌下,十余个高级老军人正拥在一起拍纪念照。说他们高级,是从服装上判断的,肩章盖帽,上乘的衣料,胸前都挂满了勋章,年龄均在七十以上,气派非凡。
广场侧面排着一队黑色高级轿车,老将军们照罢相,被秘书们簇拥着一一上车,呼啸而去。
广场空了,在周围巨型雕塑之中,我像一只瘦弱的蚂蚁。雕塑造型是一组朝鲜人民前赴后继鏖战杀场的雄姿。是典型的早期苏维埃式美术语言,肌肉发达到让健身房的教练需惭愧的地步。
正在感叹平壤的纪念性建筑气势辉宏,远处有个传深褐色涤纶裤褂的人向我走来。那人走到跟前,向我严肃地问话,我比划着说自己是“葱锅人”,他明白了,严厉的表情略略缓解,挥挥手,示意我赶紧走人。
正待要穿过马路,劈头一声哨响,像被抽了一鞭子。哨声干硬严厉,抬头一看,原来美丽女交警正指着我,示意我立刻退回去。
平壤的马路都很宽,据称是为战争而设计,可在战时充作飞机跑道。
继续前行,来到了千里马雕塑的脚下。千里马是平壤的著名象征性雕塑,大约和纽约的世贸大厦同期建造。千里马也是十分上扬的线条,倾斜地伸向前方,显示出勇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巨型雕塑下有一组绘满革命宣传画的墙壁,这种宣传画随处可见,因为正值7.27纪念日,所以壁画多为打击美帝的内容,另外还有工农兵奋勇前进和万众一心热爱领袖等主题,画风 和咱们文革中的造型一样。
几天前刚入境朝鲜,看到这种宣传画大家都很欣喜。我对朝鲜的K同志说,这种画我闭着眼睛都能画,它在中国的美术圈内还在时尚着,不过把玩它的都是另类人士,吸麻听迷幻摇滚一族,跟红色革命并不挨边。
宣传画多,大标语也多,从前我跟一个来自汉城的朋友学过朝鲜拼音,所以户外的巨型标语我大约能念出十之八九。比如:“伟大领袖金日成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和“二十一世纪太阳金正日将军万岁!”。这两条标语是最常见的,在火车穿越朝鲜的时候,他们频频出现在远山之上,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共存。
(未完)
大约早晨6点多钟的时间,我又被那个警报声吵醒了。
警报声不知从何处飘来,但感觉其声波足以覆盖全平壤市,听来像战争期间的空袭警报,给这个肃静的城市陡添紧张的气氛。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2003年7月27日,朝鲜战争停战五十周年纪念日。
看看天,中雨。
我电话朝方的同志说,我生病了,不跟你们走了。
估计他们已经出发,我下楼,到前台要出租车。前台的男同志马上拨电话,几分钟后,小V来了,问我要到哪里去。
是这样,那好吧,我哪儿也不去了,这么大雨,哪儿都不想去了。
小V说她今天留下只为陪我,让我有事随时电话她。
回到了房间,过了一会儿,我给小V打了个电话,胡乱问了些话,确认她在她的房间,然后又下了楼。
我从羊角岛宾馆向外走的时候,感觉那宾馆大楼的每一扇窗户都是一双眼睛,在盯着我的背。
V同志每20分钟会打电话到我的房间,发现我不在,她会着急。
V同志是朝鲜社劳青的工作人员,很年轻,大约大学刚毕业的年龄。按照纪律,朝鲜方面的同志不能进入我们的房间,因为客房能看到中国大陆和香港凤凰台的电视节目,那是花花世界的坏信息。知道我生病了,V同志只能不断打电话检查我是否在房间里卧床。
雨继续下,估计了一下走出大楼视线的距离和速度,我加快了脚步。
……………………
羊角岛宾馆坐落在大同江的一个小岛上。大同江穿越平壤市的中心区,江中央的小岛上很空旷,仅有宾馆和体育馆两个灰色建筑,没有民宅。
穿过通向市区的铁桥,走入居民楼群,我松下一口气。
看起来处心积虑,其实并无目标,只是想自由地走走。
街上的人少,穿戴得素净,表情也素净。路上的车也少,公共汽车站排队的人很多,排队的人很有秩序。
马路中央的交通警是平壤的一景。
交通警都是年轻的女性,看得出来,女交通警察是经过严格遴选的,因为她们都很漂亮,高矮适中,短裙高靴,连外面套的透明雨衣都是有款式的,相比起一般的朝鲜女性,她们浓妆艳抹。
走过市区的中央火车站,发现前面的楼下有很多人在排队,队伍大约有100多米长,拐到楼房的另一侧去了。楼上悬挂着布制的巨幅宣传画,画上是一双巨手揪着一名白种男性的脖子,从下面“7.27、50”等字样上看,当是纪念战胜美帝国主义战争胜利50周年的意思。
我隔着马路拍照,巨幅标语下面,是平静的一队平壤市民,构图很好。队伍中很多人看我,我就不再拍。还是有人看我,想了想,大概是我的伞有问题,伞上的是黑白英文报纸的图案,英文,乃敌国的文字,不妥。一会得赶紧想办法换钱买件当地的雨衣穿。
楼下的队伍越来越长,突然,队伍涌动,楼下的那扇门开了,人们很急切地向里挤,秩序有点乱。我插队挤进去,进去后发现,原来这是个商场,里面又高又大,一多半是空的,没有什么装修,好像毛坯房。涌进商场的人很快就聚集到右侧的货区,人太多,看不清里面卖什么,我登上附近的楼梯向人群里看,原来货物是塑料脸盆、黑铁锅一类的生活用品。
商场还有二层和三层,我便上楼。
…………………
商场的二楼和三楼货物很少,90%的空间空着,几乎没有顾客。二楼的货架上放着几种学习文具,有学生的作业本,是一种很粗糙的纸,发黄。
三楼是一点工艺品,有大红大绿的民族服饰,像演出服。
出了商场,向着不远处的一座高楼走去。那座楼是平壤的第二家涉外饭店。
在饭店里换了一些朝鲜货币,出来后就继续找商店。
又一条小街上的一家小店里面很温暖,虽然停电,屋里有些黑,但这里的货物似乎多些。有小收音机,收音机样子实在简单,模样粗糙得像块小砖头,有两个士兵想买,售货员就拿出来让他们看。
售货员都是中年妇女,也是浓妆艳抹,民族服饰,耳朵边插着花儿。
我买了一件雨衣。
平壤最高的建筑是柳京国际饭店,高得吓人,据说比纽约的世贸大厦还高上几米。因设计方面的原因,它只盖好了外形就停工了,目前没有任何功能,但占据了这个城市的制高点。
柳京饭店的外形像一把尖细的匕首插向天空。云雾绕在楼腰,在乌云密布的天气里,它是黑色的。
我沿着一条大路向这个建筑。越接近他,越感觉恐怖和阴郁。
想起了欧洲的歌特式建筑,那种强烈刺向太空的线条,是一种撕扯着的、变了形的神秘崇拜。
因为它太高,人就被衬得无比的渺小了。
你必须皈依了它,才会有内心的安全。
一个建筑,一旦伸展到了某种空间高度,它就具备了神学的意义。从视觉上看,它与天成为一体。由建筑而形成的神权威慑,只有被某种信仰催了眠的人才设计得出来。
哥特式建筑在欧洲最兴盛的时期,一切圣咏都只对天而发。
二十世纪新文明带来的崇高症,纽约双子塔座成了象征财富生殖能力的阳具,它也具备哥特精神,暗示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威慑和牵引着周围方圆数百里内的子民。
走在平壤,在这个城市的任何地方,你都能在不经意地一瞥中看到那个建筑,无论你走到哪里,它始终都会在你余光中出现,因此,它就留在了你的意识里。
你总能被它俯视,你被它牢牢地注视,你无处躲藏……
在一个小理发店的窗前,我停了下来,里面有人在理发,我想进去拍两张照片。
在平壤住了几日,我有个发现:这里人们的衣服虽然简单,可是女人们的头发却大多有款有型一丝不苟。街头的商店少,商品奇缺,理发馆倒随处可见,差不多每条街都有。
想到前几天我一举起我那破傻瓜相机,就总有人制止。拍摄纪念性建筑没问题,如果掉转镜头对着周围的街道,朝方的同志就要挥手制止。这回得快照快撤。
进了理发店,有些中老年妇女正在做头发,她们并没有太注意我,只有一个年级偏大的女理发师走过来对我说话。
我对她笑了笑,算是礼貌了一下。 然后举起了相机,照了两三张照片。
相机的闪光灯,把大家都惊动了。所有的人都看过来,工作人员也傻在了那里。
我又礼节性地对大家笑笑,准备离开。女理发师走近,说了一些话,口气急了些,猜是不让我走的意思。
我转回身,所有的人都聚了过来,围住了我。
女理发师快速地说话,手也挥舞起来了。
这时候我真感觉有些抱歉,因为女性在整理发型的时候属于装修尚未完工的时期,往往是不愿意展示给别人的。我未经允许,擅自拍照,这的确不合适。
但我无法用语言来解释,比划了一阵子,她们明白我来自中国。中国两个字,在朝鲜被念着“葱锅”。知道了我是葱锅人,大妈们也并没态度好起来,说着说着,不知怎地越来越亢奋,把我的相机也抓过去了。
我站累了,就找了个凳子坐下,继续听她们声讨,反正也没什么事。
几个大妈到另一边分析敌情,一位同志被派了出去。
过了一会儿,派出的同志带回了两位女交警。女交警进了屋,像两个太阳照亮了灰暗的小理发室,她们因为漂亮,顾盼之间,透出高人一等的矜持。
和女交警对谈,仍是什么也说不清楚,女交警出门,不大一会儿又带进一个男同志。
这男人一定是警察,人长得精瘦干练,穿了一身深褐色的化纤衣服。后来我知道,这衣服是街头便衣或安全部门人员的工作服,因为后来的几天总有穿这种服装的人找我谈话,在宾馆外国人多的时候,大厅也布满了穿这种服装的人。这类人表情都差不多,平淡得像是参过禅。不穿这种衣服的人对他们表现得特别恭敬。
警察同志很和蔼,向大妈大嫂们了解情况。
女同志们来了精神,争先恐后地哇哇哇。
警察一看情况似乎复杂,就掏出了纸和笔,我看了一眼那纸,差点笑出来,真没见过这么粗黄的纸。女同志们一边说,警察一边记。
最早跟我打招呼的女理发师话最多,激动得不行,还把相机递了上去,越说越激动,向我指指戳戳的,表情委屈和愤怒,好像遭遇了强暴。
警察同志听完收起纸,让我跟他走。
走出理发室没有多远,五分钟不到,拐进了一个居民区,居民区里有一个两层的小楼,大铁门,门口有警徽标志。
里面真干净,有的房间敞着门,能看见有长条桌,桌子上极其规整地放着两排警帽。
被带入一个空房间,和警察同志说话,警察反复说“猴胎儿、猴胎儿”,我想大概是问我住得是哪家HOTEL吧,就拿出宾馆的房卡,警察同志见了,就到另一个房间去了。
过了很久,警察同志又带来了一个人,也是警察。他们之间叽哝了一会儿,把相机递给我,还对我做出了手势:你可以走了。
咦,这么着就没事儿了?
唉,真是一点惊险都没有……
走出了小楼,快拐出居民区的时候我回头一看,在小楼的门口, 两位警察还站在哪里呢,表情呆滞。
………………
走到战争纪念广场的时候,雨已经停了。
纪念广场刚刚举行过盛大活动,人已快散尽。还有三三两两的中学女生向外走。女中学生穿着朝鲜民族服装,上白下黑,文静好看。
广场中心的纪念牌下,十余个高级老军人正拥在一起拍纪念照。说他们高级,是从服装上判断的,肩章盖帽,上乘的衣料,胸前都挂满了勋章,年龄均在七十以上,气派非凡。
广场侧面排着一队黑色高级轿车,老将军们照罢相,被秘书们簇拥着一一上车,呼啸而去。
广场空了,在周围巨型雕塑之中,我像一只瘦弱的蚂蚁。雕塑造型是一组朝鲜人民前赴后继鏖战杀场的雄姿。是典型的早期苏维埃式美术语言,肌肉发达到让健身房的教练需惭愧的地步。
正在感叹平壤的纪念性建筑气势辉宏,远处有个传深褐色涤纶裤褂的人向我走来。那人走到跟前,向我严肃地问话,我比划着说自己是“葱锅人”,他明白了,严厉的表情略略缓解,挥挥手,示意我赶紧走人。
正待要穿过马路,劈头一声哨响,像被抽了一鞭子。哨声干硬严厉,抬头一看,原来美丽女交警正指着我,示意我立刻退回去。
平壤的马路都很宽,据称是为战争而设计,可在战时充作飞机跑道。
继续前行,来到了千里马雕塑的脚下。千里马是平壤的著名象征性雕塑,大约和纽约的世贸大厦同期建造。千里马也是十分上扬的线条,倾斜地伸向前方,显示出勇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巨型雕塑下有一组绘满革命宣传画的墙壁,这种宣传画随处可见,因为正值7.27纪念日,所以壁画多为打击美帝的内容,另外还有工农兵奋勇前进和万众一心热爱领袖等主题,画风 和咱们文革中的造型一样。
几天前刚入境朝鲜,看到这种宣传画大家都很欣喜。我对朝鲜的K同志说,这种画我闭着眼睛都能画,它在中国的美术圈内还在时尚着,不过把玩它的都是另类人士,吸麻听迷幻摇滚一族,跟红色革命并不挨边。
宣传画多,大标语也多,从前我跟一个来自汉城的朋友学过朝鲜拼音,所以户外的巨型标语我大约能念出十之八九。比如:“伟大领袖金日成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和“二十一世纪太阳金正日将军万岁!”。这两条标语是最常见的,在火车穿越朝鲜的时候,他们频频出现在远山之上,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共存。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