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C可以不来,此文不可以不看

sommer

新手上路
注册
2004-01-18
消息
86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本人6年来所读到的最最精辟的文章

http://chinasmile.infopop.cc/eve/ubb.x?q=Y&a=tpc&s=100092507&f=502097127&m=531108706&p=4
下面这段写得实在是太经典了:

找工-失望-振作-继续找-失望-绝望-继续找-有机会-找到

下面想聊聊找工的各个时期的状态罢。

小弟我也是个新移民,可能在这方面没多少发言权,坛子上历代大侠体会有所不同,建议大家一起来说说看。

2003年底这个时期其实并不是找工的好年代,许多人都说过了,特别是IT。以前浏览各大论坛,发现前辈们都说过,99年是IT最红火的时候,随便一个有点头脑的人,稍微参加一个培训班,或者自学一下,就能迈进这个门槛。那个时期的文章现在留下的并不多了,也没多少借鉴的地方。目前这个阶段,美国911伤口还没愈合,而IT界又纷纷往第三世界国家迁移廉价劳动力,多伦多许多IT业都依托于美国,什么事情都得跟着别人走,这种形势下,大批IT移民涌入,不用说,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导致广大IT人都赋闲在家,或者在工厂抬木头。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我相信,如果是现在拿到签证的IT人,都未必会来加拿大了,当年申请来的人,要不就是年轻人太冲动,要不就是没想好到底要过来达到什么目的。真正能拍着心口说我来加拿大有1000个理由的,而且能问心无愧能说服自己的,估计不是很多。昨天刚和一个以前一起毕业入行工作的朋友聊起,此人26岁不到,刚跳槽去一个公司,月薪是税后1万2,试着想想看,这样的人,如果拿到签证,而又对目前加国的形势调查的一清二楚的话,会来吗?来读书吗?读完书又如何呢?得到个虚名回国继续混,还是在这里开始毕业即失业的体验?小弟当年号称出国的动机是出来读书,但目前仔细想想,当时是否是为找工辛苦找个借口呢?读完书还是得面对现实生活,自己本来就不是研究学问的人,何必图那个虚名。读个part time的master也许还是值得的,这个读,不如说是买罢,实在想不出来读计算机的master还能让自己在专业技能上有何提高,唯一能说的过去的是,买个学位理论上还是能在北美这个土地上站的更直点。

所以,半年前来的时候,头半个月还思量过是否要读书,但仔细考虑之后,还是决定全力找工了。

如果为找工的各个时期画一条曲线的话,我相信是条正弦曲线。找工开始的那十几天,是有点兴奋,盼望,而有有点手足无措的感觉;有个电话面试以后就会特别高兴,信心一路上升;电话没消息后就开始郁闷,心情开始下沉,然后继续找;找了多家以后没消息,更加郁闷,曲线达到谷底;总结经验后修改简历,学习英语,继续找;开始又有电话面试,有面对面的机会面试,曲线开始上升;面试当场被据,回来悲痛欲绝;继续思考该如何找工,继续尝试;疲倦于所谓的找工游戏,身心疲惫,又一次掉到谷底;开始堕落,打游戏浪费时间,到街边闲逛;生活没着落,开始想找勒脖;找勒脖遇到困难,体力跟不上,精神不好;重新想找专业工,重新收拾专业简历;继续发简历,继续寻找突破口;长期找工没结果,开始绝望;感觉世界怎么那么黑暗,听歌,看片;黎明前的黑暗,到了绝望边缘;又有公司找上门来,但心情已经没那么激动了,平常心对待;公司面试又失败,再失败,连续几次失败;已经接近麻木,有面试就来,没有就继续找,等到没钱了就去扛木头;家庭又有矛盾,在黑暗的夜里再朦上眼睛,更黑暗;重新思考,费尽脑子思考,吃饭睡觉上厕所都在思考;想通了,人生就那么回事,该怎样还怎样;找到工,没什么特别感觉,该来的就来;继续思考。。。。

找工,整个就一折磨人,特别是对以前没受到过怎么折磨的人来说。它能催人老,也能催人脱离幼稚。最后回头想想这一个历程,象经历了很长的一个梦,恶梦。
 
如果这样就好了:
找工-找到~
 
相信现在来的,大多数还是有一定心理准备的.
 
我现在正SUFFER呢~~ 一个感觉
 
不要说了, 我开始SUFFER了
 
真!

城里人想出城,城外人想进城。
 
看过了,人为之一振,不错,好文!:cool::cool::cool: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