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中国大学更名换姓的混乱:从“交通大学”说起

Parker

新手上路
注册
2004-04-06
消息
64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1896年,津海关道、太常寺少卿盛宣怀筹款在上海徐家汇创办了南洋公学,
隶属招商、电报两局。民国成立后,学校改隶交通部,并易名为交通部上海工业
专门学堂。1920年12月,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
学校、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北京邮电学校合并成一所学校,定名为交通大学。
1921年8月,上海工业专门学校改名为交通大学上海学校。交通大学和交通并没
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它是隶属民国交通部的大学,所以才被称为交通大学的。
“交通大学”四个字也不是可以随便滥用的,它有特定的历史原因,据说正因为
叫交通大学,后来唐文治校长确定校庆的时候,就定于4月8日,取自交通是为了
“四通八达”的意思。

  “交通大学(Jiao Tong University,旧名Chiao Tung University)”在
中国一直以来是个特定名称,并不是类别名,这和工业大学、理工大学、科技大
学、师范大学、农业大学、矿业大学等的称法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属于行业名
称,尽管现在很多的行业大学都是多科性大学,但总是以本行业学科或相关学科
为主。而交通大学却不是行业大学,这个从交通大学一直沿用的英文名(Jiao
Tong University)就可看出,而尤其对于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是两所不搞交
通的交通大学。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交通”两字一旦和“大学”组合在一起,
是一个特定的名字,这和清华、复旦、同济等名称是一样的。因历史渊源沿用交
通大学并同属交通大学大家庭的共有5所: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
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台湾新竹交通大学,这5所交大都被海内外校友广泛
认同,尤其一些海外的校友会,很多都不直接分哪个交大,直接称为交通大学校
友会,各所交大校友情同手足,这也是交大校友会在全球颇有影响力和人气的原
因之一。

  综观近年的高教发展不可说不快,由于扩招,大量中专升格为大专和学院、
学院升大学以及大学的易名随处可见。大学的更名从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学校的发
展和吸引生源,本来只不过是学校发展的正当措施。不过,要是改得不恰当,就
像是商业竞争的冒牌产品,有伪冒之嫌了。最近最有争议的莫过于众多“交通大
学”在中国大地上雨后春笋般地出现。

  前一段时间,兰州铁道学院更名为兰州交通大学,不仅如此,还将其英文名
升格为Jiao Tong University,又找来毛体字(毛泽东曾题“交通大学”四字),
咋一看,真是惹眼,像极了正牌的交大,一时间引来许多非议。虽然兰州铁道学
院称与原交大有历史瓜葛,北京交大和西南交大还发去贺信,但终究不能被原交
大校友总会承认为嫡系。其实在历史上,尤其在50年代的院系大调整,老交大下
过不少蛋,也有无数的大学曾与交大有过瓜葛(参看
http://www.jtu.org/jtu/hist/hist_a4.html
)。而前几年同样升格为大学的华东交通大学(位于江西),其英文名也是Jiao Tong,不知道这所1971年成立的
学校会和原交大会有什么“瓜葛”。最近听闻原大连铁道学院经教育部批准更名
为所谓“大连交通大学”,相信它也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会把英文名字改为
Jiao Tong。而最让人气愤的还是重庆交通学院,其学校网络域名为
www.cquc.edu.cn ,原来的英文名为Chongqing University of Communication,
然而其主页抬头已经赫然写着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如此大胆,教
育部怎么能不管,据说它也很快要升为大学,当然英文名已经先期横空出世了。

  既然这些学校原来都是铁道学院,改名为铁道大学似乎更合乎常理,但为何
要改为交通大学呢,从英文名称的使用上,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学校有其不正当利
益所驱动。退一万步讲,你改成交通大学也就算了,为何连英文名也要盗用成
Jiao Tong University?或者干脆翻译成Univ. of Transportation(或
Communication),这并不是不可行。我们没见过有哪个工业大学把学校翻译成
Gongye University的,或者农业大学翻译成Nongye University,显然,行业大
学应该遵照字面的原意翻译才利于国际交流和理解。很明显,它们是想利用交大
在海外形成的知名度。

  交通大学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盛誉,交大的牌子和名气是历经一个多世纪在
世界各地的校友拼搏得来的,是5所交大共同奋斗的结果。交大的命不好,为国
家作出很多贡献的同时,在历史上却搞得四分五裂,5所交大在“交通大学”四
字前冠以地名已相当委屈,这并不是交通大学的本意。中国的高等教育史才一个
多世纪,能形成像交通大学这样的品牌的并不多,教育部应该给以保护。这也是
我们国家拥有的大学品牌的无形资产,我们不希望有一天发生这样的事情:老外
和我们交流时总问起:“为什么中国有十几二十所Jiao Tong University?”,
而且还要解释本来的5所和其他的并没有多少关系。

【本文网址】http://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32017.html
 
还有个交通大学是西安公路交通大学,是从原西安公路学院改过来的,纳闷它为什么不叫西安公路大学,而叫西安公路交通大学?

如果不是西安交通大学已经存在的话,西安公路学院会改成什么呢?你说呢?
 
最初由 Parker 发布
 1896年,津海关道、太常寺少卿盛宣怀筹款在上海徐家汇创办了南洋公学,
隶属招商、电报两局。民国成立后,学校改隶交通部,并易名为交通部上海工业
专门学堂。1920年12月,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
学校、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北京邮电学校合并成一所学校,定名为交通大学。
1921年8月,上海工业专门学校改名为交通大学上海学校。交通大学和交通并没
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它是隶属民国交通部的大学,所以才被称为交通大学的。
“交通大学”四个字也不是可以随便滥用的,它有特定的历史原因,据说正因为
叫交通大学,后来唐文治校长确定校庆的时候,就定于4月8日,取自交通是为了
“四通八达”的意思。

  “交通大学(Jiao Tong University,旧名Chiao Tung University)”在
中国一直以来是个特定名称,并不是类别名,这和工业大学、理工大学、科技大
学、师范大学、农业大学、矿业大学等的称法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属于行业名
称,尽管现在很多的行业大学都是多科性大学,但总是以本行业学科或相关学科
为主。而交通大学却不是行业大学,这个从交通大学一直沿用的英文名(Jiao
Tong University)就可看出,而尤其对于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是两所不搞交
通的交通大学。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交通”两字一旦和“大学”组合在一起,
是一个特定的名字,这和清华、复旦、同济等名称是一样的。因历史渊源沿用交
通大学并同属交通大学大家庭的共有5所: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
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台湾新竹交通大学,这5所交大都被海内外校友广泛
认同,尤其一些海外的校友会,很多都不直接分哪个交大,直接称为交通大学校
友会,各所交大校友情同手足,这也是交大校友会在全球颇有影响力和人气的原
因之一。

  综观近年的高教发展不可说不快,由于扩招,大量中专升格为大专和学院、
学院升大学以及大学的易名随处可见。大学的更名从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学校的发
展和吸引生源,本来只不过是学校发展的正当措施。不过,要是改得不恰当,就
像是商业竞争的冒牌产品,有伪冒之嫌了。最近最有争议的莫过于众多“交通大
学”在中国大地上雨后春笋般地出现。

  前一段时间,兰州铁道学院更名为兰州交通大学,不仅如此,还将其英文名
升格为Jiao Tong University,又找来毛体字(毛泽东曾题“交通大学”四字),
咋一看,真是惹眼,像极了正牌的交大,一时间引来许多非议。虽然兰州铁道学
院称与原交大有历史瓜葛,北京交大和西南交大还发去贺信,但终究不能被原交
大校友总会承认为嫡系。其实在历史上,尤其在50年代的院系大调整,老交大下
过不少蛋,也有无数的大学曾与交大有过瓜葛(参看
http://www.jtu.org/jtu/hist/hist_a4.html)。而前几年同样升格为大学的华
东交通大学(位于江西),其英文名也是Jiao Tong,不知道这所1971年成立的
学校会和原交大会有什么“瓜葛”。最近听闻原大连铁道学院经教育部批准更名
为所谓“大连交通大学”,相信它也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会把英文名字改为
Jiao Tong。而最让人气愤的还是重庆交通学院,其学校网络域名为
www.cquc.edu.cn ,原来的英文名为Chongqing University of Communication,
然而其主页抬头已经赫然写着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如此大胆,教
育部怎么能不管,据说它也很快要升为大学,当然英文名已经先期横空出世了。

  既然这些学校原来都是铁道学院,改名为铁道大学似乎更合乎常理,但为何
要改为交通大学呢,从英文名称的使用上,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学校有其不正当利
益所驱动。退一万步讲,你改成交通大学也就算了,为何连英文名也要盗用成
Jiao Tong University?或者干脆翻译成Univ. of Transportation(或
Communication),这并不是不可行。我们没见过有哪个工业大学把学校翻译成
Gongye University的,或者农业大学翻译成Nongye University,显然,行业大
学应该遵照字面的原意翻译才利于国际交流和理解。很明显,它们是想利用交大
在海外形成的知名度。

  交通大学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盛誉,交大的牌子和名气是历经一个多世纪在
世界各地的校友拼搏得来的,是5所交大共同奋斗的结果。交大的命不好,为国
家作出很多贡献的同时,在历史上却搞得四分五裂,5所交大在“交通大学”四
字前冠以地名已相当委屈,这并不是交通大学的本意。中国的高等教育史才一个
多世纪,能形成像交通大学这样的品牌的并不多,教育部应该给以保护。这也是
我们国家拥有的大学品牌的无形资产,我们不希望有一天发生这样的事情:老外
和我们交流时总问起:“为什么中国有十几二十所Jiao Tong University?”,
而且还要解释本来的5所和其他的并没有多少关系。

【本文网址】http://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32017.html




交通大学历史渊源关系图

http://www.njtu.edu.cn/jg/jgdbxb/danganguan/yanggetu1.htm
 
象小姐,同志这些名字没有改也变味了。
 
江西的同学都自称交大,南大.交大是华东交大,南大是南昌大学.
 
从来没有"北京交通大学",毛泽东题写校名的是"北方交通大学",
由前北京铁道学院和唐山铁道学院合并.
 
最初由 paula z 发布
从来没有"北京交通大学",毛泽东题写校名的是"北方交通大学",
由前北京铁道学院和唐山铁道学院合并.

有,楼上那张图里标了
另外去年改为北京交通大学了
 
最初由 Parker 发布
 因历史渊源沿用交
通大学并同属交通大学大家庭的共有5所: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
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台湾新竹交通大学,这5所交大都被海内外校友广泛
认同,。


北京交通大学不属老交大的范畴,本人曾就读上海和西南两所交大,90年校庆时交大校友总会只包括大陆的上海,西安,西南,和台湾的新竹(此交大由49年随国民党撤退的上海交大师生创办)。
 
北方交大是铁道部的吧?好象我们铁路中学的学生特喜欢上.
 
叫个什么名字有什么所谓??小家子气啊!常常掰手指头数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所谓“名字之争”,很无聊啊!

换句话说其实就是虚荣和浮夸的表现!

急喉喉地要和别的学校划清界限,殊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三人行必有我师,谦受益,满招损”这些古训!

近半个世纪以来,老交大治学严谨的校风都丢得差不多了;从商、经营政治、拜金的浮夸风气弥漫:
盖高楼、搞房地产、鼓吹真伪难辩的所谓“昂立一号”生物营养制剂、招生后门照顾名单丑闻,计算机系老教授不思教研,剥削利用研究生为其软件公司卖力开发...... :flaming:

赚钱,出风头,钻营,就这样“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盛誉”?!

这些病逅没有人去反思和革新,反而蝇营狗苟,沉湎于100年前的祖宗门庭,排正统,压异族,不许别人称‘交通’?!

真是令人痛心! :(
 
最初由 hxp417 发布
叫个什么名字有什么所谓??小家子气啊!常常掰手指头数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所谓“名字之争”,很无聊啊!

换句话说其实就是虚荣和浮夸的表现!

急喉喉地要和别的学校划清界限,殊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三人行必有我师,谦受益,满招损”这些古训!

近半个世纪以来,老交大治学严谨的校风都丢得差不多了;从商、经营政治、拜金的浮夸风气弥漫:
盖高楼、搞房地产、鼓吹真伪难辩的所谓“昂立一号”生物营养制剂、招生后门照顾名单丑闻,计算机系老教授不思教研,剥削利用研究生为其软件公司卖力开发...... :flaming:

赚钱,出风头,钻营,就这样“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盛誉”?!

这些病逅没有人去反思和革新,反而蝇营狗苟,沉湎于100年前的祖宗门庭,排正统,压异族,不许别人称‘交通’?!

真是令人痛心! :(

Agree. Since 1990s.
 
呵呵。和某某杯**赛有一定的思想同源性,迷信+缺少对事物内涵和时间意义价值的认识。落后,鄙视ING
这种思想下。搞品牌怎么搞的过老外!
 
Re: Re: [转贴] 中国大学更名换姓的混乱:从“交通大学”说起

最初由 GeorgeShrinks 发布


北京交通大学不属老交大的范畴,本人曾就读上海和西南两所交大,90年校庆时交大校友总会只包括大陆的上海,西安,西南,和台湾的新竹(此交大由49年随国民党撤退的上海交大师生创办)。



交  通  大  学   1921年夏合校
               (1921夏-1922秋) (北京:总办事处。校长驻北京)

      
      ↓                    ↓                 ↓
                                             
   交通大学上海学校             交通大学北京学校          交通大学唐山学校
   (1921夏-1922秋)             (1921夏-1922秋)          (1921夏-1922秋)
      ↓                    ↓                 ↓
   交通部南洋大学              交通部唐山分校           交通大学唐山大学
   (1922秋-1927夏)              (1922秋-1923.2)          (1922秋-1928.3)
      |                    ↓  └---------- ┘   ↓
      |                 北京交通大学            唐山交通大学
      |                 (1923.2-1928.6)          (1928.3-1928.6)
      ↓                    ↓                 ↓
  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             交通部第三交通大学         交通部第二交通大学
   (1927.8-1928.8)              (1928.7-1928.8)         (1928.7-1928.8)
      ↓                    ↓                 ↓


         交  通  大  学   (1928.9-1946.6)
               (校长驻上海本部)


      ↓                    ↓                 ↓
     交通大学
设有电机工程、机械工程、交          交通大学北平交通         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通管理三学院。                 管理学院分院            (1928.7-1928.8)
  (1928.9-1929.7) (上海)           (1928.9-1929.2)            (唐山)
      | └ ------------- ┘   ↓                 |
      |     1928年11月起,交通大  交通大学北平交通管理学院         |
      |     学改归铁道部管辖     (1929.2-1929.7)            |
      ↓                    ↓                 ↓
   交通大学上海本部           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       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
交通管理学院改为铁道管理学           (1929.7-1937冬)          (1931.7-1937.8)
院。另增设土木学院。
   (1929.7-1937.8)                             
       | |   └---------- ┘  |             |   |
       ↓ └--- -------- -----↓-------------┘    ↓
   交通大学上海本部           交通大学北平铁道管理学院       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
   (1937.8-1942.8)             (1937冬-1941.8)           (1937.8-1941.8)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        (1937冬,平院陷落,学生南下,    1937年卢沟桥战起,12月迁往
 校舍迁入法租界。1941年9月         1938.3附于唐院,在湘潭复课,     湘潭复课,1938.11月西迁。
起曾改名私立南洋大学。           后迁贵州平越。           1939.2在贵州平越复课。
       |||└-----------┘         └--------- ┐  ||
       ||└-------------------------------- ┼- ┘|
       |└-------------------┐              |   |
       ↓                    ↓              ↓   ↓
 1942.8上海租界沦陷,学校被           交通大学重庆分校        交通大学唐 山 工 程 学 院
日汪伪组织接收。校名为:          1940.9在渝小龙坎成立。1942        北平铁道管理学院
    国立交通大学             .10月迁九龙坡。             (1941.8-1942.1)
   (1942.8-1945.8)                                (贵州平越)
      |                     |                 ↓
      |
      ↓                     ↓            ┌ 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
  上海临时大学第一分班           国立交通大学重庆分校        |  (1942.1-1944.12)
  1945.8由租界区迁回徐家汇         1945.8抗战胜利后,由重庆返 ←---┤ 1944.12迁往重庆丁家坳   
   (1945.8-1946.6)                上海。          |     ↓
      |                 (1942.10-1946.5)       | 交通大学丁家坳分校
                           |            └   (1945.2-1946.6)
                                            (重庆)
      |  ┌----------------- ┘                 ↓
      ↓  ↓   
                            ↓------------- ---↓
    国立交通大学             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         国立唐山工程学院
   (1946.6-1949.5)            (1946春返回北平独立设校)      (1946.6返回唐山独立设校)
     (上海)
       ↓ └------------------|----------------|-┐
   交 通 大 学                  |                | |
   (1949.6-1959.9)                |                | |
1955年中央决定交大迁赴西安。             |                | |
1956年大部分专业、师资和设备             |                | |
迁至西安新校址。1957年分设西             |                | |
安和上海两个部分,一个学校统             |                | |
一领导。1959年两个部分分别独             |                | |
立建校。                       |                | |
                            |         ┌-------  |
       ↓---------↓          ↓         ↓         ↓
   交通大学西安部分   交通大学上海部分   北方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新竹交通大学 
   (1956.7-1959.9)  (1956.7-1959.9)    (北京)      (四川)      (台湾)
      ↓          ↓        (1970-      (1972-      (1959-  
    西安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1959.9-      (1959.9-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