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菲 新手上路 注册 2004-04-01 消息 22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2004-06-04 #1 最近几个星期我老是做恶梦.而且主题都是一样,都是我间接害死周围的朋友,然后自己惶恐和自责.这些朋友有的是我真实生活里的,有的是梦里认识的.有谁懂解梦帮我解一下. 谢谢.
洋土拨鼠 知名会员 VIP 注册 2003-04-06 消息 204 荣誉分数 25 声望点数 138 2004-06-04 #2 两种解法 有两种情况: 第一,你有什么地方做的有点对不起朋友,但又是万般无奈,不得不做。你可以想想是否存在这样的情况,然后尽量想法给朋友解释或间接弥补。 第二,你在为你的朋友增寿。而你这些在梦中出现的朋友却是你觉得多少有点别扭的地方的,比如是交往中出了问题。总之,不用特别担心。 希望能有帮助。
两种解法 有两种情况: 第一,你有什么地方做的有点对不起朋友,但又是万般无奈,不得不做。你可以想想是否存在这样的情况,然后尽量想法给朋友解释或间接弥补。 第二,你在为你的朋友增寿。而你这些在梦中出现的朋友却是你觉得多少有点别扭的地方的,比如是交往中出了问题。总之,不用特别担心。 希望能有帮助。
S seventyfive 新手上路 注册 2004-05-30 消息 50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2004-06-04 #6 最初由 陈亚菲 发布 我想应该是第二个.我没有对不起朋友. 点击展开... 就那么一做,我梦多了。就不信了。前阵子梦见和房客调情。可现实里房客是个男人。。。。。。。。。
K Kurt 新手上路 注册 2004-02-01 消息 2,044 荣誉分数 2 声望点数 0 2004-06-04 #7 Re: 两种解法 最初由 洋土拨鼠 发布 有两种情况: 第一,你有什么地方做的有点对不起朋友,但又是万般无奈,不得不做。你可以想想是否存在这样的情况,然后尽量想法给朋友解释或间接弥补。 第二,你在为你的朋友增寿。而你这些在梦中出现的朋友却是你觉得多少有点别扭的地方的,比如是交往中出了问题。总之,不用特别担心。 希望能有帮助。 点击展开... 绝对不会是第一个。 我觉得大概是楼主在朋友们交往感到有危机感,甚至觉得他们中有人要"害"你。
Re: 两种解法 最初由 洋土拨鼠 发布 有两种情况: 第一,你有什么地方做的有点对不起朋友,但又是万般无奈,不得不做。你可以想想是否存在这样的情况,然后尽量想法给朋友解释或间接弥补。 第二,你在为你的朋友增寿。而你这些在梦中出现的朋友却是你觉得多少有点别扭的地方的,比如是交往中出了问题。总之,不用特别担心。 希望能有帮助。 点击展开... 绝对不会是第一个。 我觉得大概是楼主在朋友们交往感到有危机感,甚至觉得他们中有人要"害"你。
小 小C 非一般会员 注册 2002-09-19 消息 1,905 荣誉分数 2 声望点数 0 2004-06-04 #10 最初由 陈亚菲 发布 最近几个星期我老是做恶梦.而且主题都是一样,都是我间接害死周围的朋友,然后自己惶恐和自责.这些朋友有的是我真实生活里的,有的是梦里认识的.有谁懂解梦帮我解一下. 谢谢. 点击展开... 你的头相我看了会做恶梦...
最初由 陈亚菲 发布 最近几个星期我老是做恶梦.而且主题都是一样,都是我间接害死周围的朋友,然后自己惶恐和自责.这些朋友有的是我真实生活里的,有的是梦里认识的.有谁懂解梦帮我解一下. 谢谢. 点击展开... 你的头相我看了会做恶梦...
H hxp417 知名会员 注册 2002-04-14 消息 2,398 荣誉分数 2 声望点数 148 2004-06-04 #11 最初由 rockbike 发布 第三,楼主的头像尺寸应该适当的加大 点击展开... 严格地说应该是“镜头角度加大”。
小 小C 非一般会员 注册 2002-09-19 消息 1,905 荣誉分数 2 声望点数 0 2004-06-04 #12 最初由 hxp417 发布 严格地说应该是“镜头角度加大”。 点击展开... 你不就想看看NN吗?
ltw 知名会员 注册 2002-06-15 消息 925 荣誉分数 6 声望点数 128 2004-06-04 #13 阿弥陀佛!由心生的劣根,由心拔掉。一念善一魔除,念念善,念念真,何来魔! --------------------------------------------------------------------------------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佛告须菩提,所有心内行的观照者,应如是降伏其心念。所谓心念,即是众生。如何降伏其心,即是如何度众生。众生即名分别心,离分别心更别无众生,即此分别名为众生。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而灭度之。”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亦即所有一切心念分别妄想之类。若飞沈乱想,若横竖乱想,若翻覆乱想,若新故乱想,若精耀乱想,若阴隐乱想,若潜结乱想,若枯槁乱想,若因依乱想,若呼招乱想,若回互乱想,若食父母想等十二类,各八万四千乱想。般若观照者应以金刚观照之力而灭度之。所谓“灭度”,是灭其虚妄,度其分别。灭五蕴妄想,度根尘识的分别。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发无上菩提心者,行深般若观照,灭无所灭,度无所度。无灭者、无灭法、无所灭者,无能度者、无能度法、无所度者,只是般若观照。般若观照,以无作妙力皆令十二类乱想归于寂静,皆令十二类虚妄分别入不分别而灭度之。“灭”是寂灭,即是无分别。“度”是度脱虚妄。“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无量即是无相,无数即是无为,无边即是无念。如是无相、无为、无念即无分别。若无分别即无众生。分别本自虚妄,虚妄分别非是实有。于如如自性中,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众生本无,何有得灭度者? 如是般若观照,如如来行,如如来不降伏其心而其心自然降伏。如是灭其妄想,度其分别,灭度无数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是指于般若观照中,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无思、无想、无分别,于一切法无所住,无所得,无有分别,只是纯然地般若观照,是故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若实有众生可灭度者,佛即不说灭度众生,因实无众生得灭度,佛才说要灭度无数无量无边众生。所谓灭度是无烦恼,是指观照者经般若观照行而得萨婆若,经萨婆若得无上菩提时的圆满妙觉境界,亦是彻底清明时所证之实相。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于般若观照中,执著名相,起心动念,即为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受者相,即名计度众生。若般若观照者计度众生,计度妄念,是以法为实,是名动心,是名起念,是名取相,是名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般若观照者,若于观照中住于诸相,则失般若观照。若失观照,即非菩萨行,即非菩提行。
阿弥陀佛!由心生的劣根,由心拔掉。一念善一魔除,念念善,念念真,何来魔! --------------------------------------------------------------------------------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佛告须菩提,所有心内行的观照者,应如是降伏其心念。所谓心念,即是众生。如何降伏其心,即是如何度众生。众生即名分别心,离分别心更别无众生,即此分别名为众生。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而灭度之。”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亦即所有一切心念分别妄想之类。若飞沈乱想,若横竖乱想,若翻覆乱想,若新故乱想,若精耀乱想,若阴隐乱想,若潜结乱想,若枯槁乱想,若因依乱想,若呼招乱想,若回互乱想,若食父母想等十二类,各八万四千乱想。般若观照者应以金刚观照之力而灭度之。所谓“灭度”,是灭其虚妄,度其分别。灭五蕴妄想,度根尘识的分别。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发无上菩提心者,行深般若观照,灭无所灭,度无所度。无灭者、无灭法、无所灭者,无能度者、无能度法、无所度者,只是般若观照。般若观照,以无作妙力皆令十二类乱想归于寂静,皆令十二类虚妄分别入不分别而灭度之。“灭”是寂灭,即是无分别。“度”是度脱虚妄。“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无量即是无相,无数即是无为,无边即是无念。如是无相、无为、无念即无分别。若无分别即无众生。分别本自虚妄,虚妄分别非是实有。于如如自性中,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众生本无,何有得灭度者? 如是般若观照,如如来行,如如来不降伏其心而其心自然降伏。如是灭其妄想,度其分别,灭度无数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是指于般若观照中,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无思、无想、无分别,于一切法无所住,无所得,无有分别,只是纯然地般若观照,是故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若实有众生可灭度者,佛即不说灭度众生,因实无众生得灭度,佛才说要灭度无数无量无边众生。所谓灭度是无烦恼,是指观照者经般若观照行而得萨婆若,经萨婆若得无上菩提时的圆满妙觉境界,亦是彻底清明时所证之实相。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于般若观照中,执著名相,起心动念,即为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受者相,即名计度众生。若般若观照者计度众生,计度妄念,是以法为实,是名动心,是名起念,是名取相,是名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般若观照者,若于观照中住于诸相,则失般若观照。若失观照,即非菩萨行,即非菩提行。
*冷裤到底* 好孩子,用功学习i ng ~ 注册 2002-11-11 消息 24,761 荣誉分数 14 声望点数 0 2004-06-04 #15 最初由 rockbike 发布 第三,楼主的头像尺寸应该适当的加大 点击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