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忘记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2-05-03
- 消息
- 1,566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亚洲时报6月8日森吾撰文:连日来,大陆绿色台商风波未平,台湾本土又传出欧美外资撤出台湾市场的消息。据了解,以陈水扁为首的台湾政府迟迟不开放两岸直航,台湾当前在跨国公司的营运计划中,已失去了区域策略地位;再加上现时台湾政局的高度不稳定,大部分外籍高层主管对于台湾未来四年已不抱乐观,台湾当前经济局势可谓面临着内忧外患。
据外电报道指出,今年已经是美国商会连续第4年发表台湾应该尽速三通,不然台湾将被“边缘化”的谈话。尤其是3.20大选后,引发台湾政局动荡后,有外商总部不断询问台湾分公司负责人,台湾到底发生什么事?包括验票在内有许多的疑问,这些都需要台湾当局给予清楚的讯息,才能化解外商总部对台湾政局不稳定的高度疑虑。可遗憾的是,在过去4年台湾当局没有回应,总统大选后,以陈水扁为首的台湾政府仍是低调以对,展望未来4年也不乐观。
面对中台两岸关系的紧绷,有在台美国商会指出,美商已连续好几年期盼台湾开放两岸三通,但是一年年希望落空,很多美商不能理解,何以台湾不能拥抱大陆市场?希望台湾当局加强与大陆的经济整合。对此,在台湾的欧洲商务协会代表也赞同美商的意见,“希望台湾当局先拚经济,寻求政治稳定,尽快进行两岸人员、资金与货品的自由流动,避免外商撤出台湾市场。”
现时,美国商会批评两岸不通,已使美国商会在台会员逐渐流失,该商会又指,这样的发展,受害的不仅是外商,还有台湾。虽然目前的形势,点说台湾外商投资撤退的说法虽然有点严重,但有关数据显示,近几年外商来台投资确实在减少,台湾若不开放两岸人员、资金与货品的自由流动,中期而言,外商来台投资将会持续衰退。
有外商团体指出,要求两岸三通,将会碰到高度的政治议题,而且每次台湾当局只要碰到与中国大陆相关的议题,都会以政治来考虑,台湾当局在思考经济议题时,应该将经济议题与大陆议题分开思考,避免政治影响到经济。
“在现阶段,两岸三通可能缓不济急,不过台湾当局可以先开放两岸的人员、资金与货品的自由流动,因为大陆外商中小企业人员无法来台开会,这对台湾外资是很大的投资障碍,目前仍有2500项大陆制造的物品无法销往台湾,这都会增加跨国公司的营运成本。台湾应该先解决这些实际的两岸人员、资金与货品自由流通的问题,把政治的争议放在一旁。”
相对台湾政府的态度,中国大陆官方对于两岸三通似乎是抱着较为积极的态度。中国大陆国台办对三通的基本立场是:“搁置政治争议、寻求经贸交流,可以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北京相信,强调实现两岸直接通不仅对稳定和发展两岸关系有利,对台湾的经济发展更有好处,并在无形中对台湾内部起到民意压力。
至于美侨商会、欧侨商会多次向台湾建议尽速开放三通,外界有一种意见认为,这不排除是外资集团在两岸三通后,向中国政府论功行赏的一股筹码。希望就此达到扩大境外航运中心功能及范围,开放货品通关入出境的目的。
不过,据台湾方面公布的数据显示,两岸直航对台湾运输业将产生巨大效益,三通后台湾产业受正面影响的比率较大陆高。在海运方面,每年可节省相关运输成本约8。2亿元新台币,并减少约一半的运输时间,每航次可节省16至27个小时;空运方面,每年可节省旅客旅行成本约132亿元新台币(33亿人民币),节省旅行时间约860万小时;货运运输成本每年则节省约8.1亿元新台币(4.05亿人民币)。
而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另一项研究指出,两岸客运的空运直航,对提升台湾科技研发的竞争力,将有突破性的效果;两岸货运的空运直航,对台湾制造业主导该产业全球运筹之安排,将有关键性的效果。
现阶段,不管各方对台湾的局势做怎样的解读,有更多意见认为,台湾面对岛内外资撤出的危机,和绿色台商在大陆经商的排挤,陈水扁在两岸关系问题上也是时候向中国表明“善意”,因为依目前的形势来看,中国大陆的经济实力渐渐壮大,台湾这个昔日的四小龙慢慢被比下去。一个现实是,两岸经济实力悬殊,北京任何一个风吹草动,势必影响到台湾经济的发展和政局稳定。
据外电报道指出,今年已经是美国商会连续第4年发表台湾应该尽速三通,不然台湾将被“边缘化”的谈话。尤其是3.20大选后,引发台湾政局动荡后,有外商总部不断询问台湾分公司负责人,台湾到底发生什么事?包括验票在内有许多的疑问,这些都需要台湾当局给予清楚的讯息,才能化解外商总部对台湾政局不稳定的高度疑虑。可遗憾的是,在过去4年台湾当局没有回应,总统大选后,以陈水扁为首的台湾政府仍是低调以对,展望未来4年也不乐观。
面对中台两岸关系的紧绷,有在台美国商会指出,美商已连续好几年期盼台湾开放两岸三通,但是一年年希望落空,很多美商不能理解,何以台湾不能拥抱大陆市场?希望台湾当局加强与大陆的经济整合。对此,在台湾的欧洲商务协会代表也赞同美商的意见,“希望台湾当局先拚经济,寻求政治稳定,尽快进行两岸人员、资金与货品的自由流动,避免外商撤出台湾市场。”
现时,美国商会批评两岸不通,已使美国商会在台会员逐渐流失,该商会又指,这样的发展,受害的不仅是外商,还有台湾。虽然目前的形势,点说台湾外商投资撤退的说法虽然有点严重,但有关数据显示,近几年外商来台投资确实在减少,台湾若不开放两岸人员、资金与货品的自由流动,中期而言,外商来台投资将会持续衰退。
有外商团体指出,要求两岸三通,将会碰到高度的政治议题,而且每次台湾当局只要碰到与中国大陆相关的议题,都会以政治来考虑,台湾当局在思考经济议题时,应该将经济议题与大陆议题分开思考,避免政治影响到经济。
“在现阶段,两岸三通可能缓不济急,不过台湾当局可以先开放两岸的人员、资金与货品的自由流动,因为大陆外商中小企业人员无法来台开会,这对台湾外资是很大的投资障碍,目前仍有2500项大陆制造的物品无法销往台湾,这都会增加跨国公司的营运成本。台湾应该先解决这些实际的两岸人员、资金与货品自由流通的问题,把政治的争议放在一旁。”
相对台湾政府的态度,中国大陆官方对于两岸三通似乎是抱着较为积极的态度。中国大陆国台办对三通的基本立场是:“搁置政治争议、寻求经贸交流,可以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北京相信,强调实现两岸直接通不仅对稳定和发展两岸关系有利,对台湾的经济发展更有好处,并在无形中对台湾内部起到民意压力。
至于美侨商会、欧侨商会多次向台湾建议尽速开放三通,外界有一种意见认为,这不排除是外资集团在两岸三通后,向中国政府论功行赏的一股筹码。希望就此达到扩大境外航运中心功能及范围,开放货品通关入出境的目的。
不过,据台湾方面公布的数据显示,两岸直航对台湾运输业将产生巨大效益,三通后台湾产业受正面影响的比率较大陆高。在海运方面,每年可节省相关运输成本约8。2亿元新台币,并减少约一半的运输时间,每航次可节省16至27个小时;空运方面,每年可节省旅客旅行成本约132亿元新台币(33亿人民币),节省旅行时间约860万小时;货运运输成本每年则节省约8.1亿元新台币(4.05亿人民币)。
而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另一项研究指出,两岸客运的空运直航,对提升台湾科技研发的竞争力,将有突破性的效果;两岸货运的空运直航,对台湾制造业主导该产业全球运筹之安排,将有关键性的效果。
现阶段,不管各方对台湾的局势做怎样的解读,有更多意见认为,台湾面对岛内外资撤出的危机,和绿色台商在大陆经商的排挤,陈水扁在两岸关系问题上也是时候向中国表明“善意”,因为依目前的形势来看,中国大陆的经济实力渐渐壮大,台湾这个昔日的四小龙慢慢被比下去。一个现实是,两岸经济实力悬殊,北京任何一个风吹草动,势必影响到台湾经济的发展和政局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