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来美国的日子 [万维网, 新大陆]

hxp417

知名会员
注册
2002-04-14
消息
2,398
荣誉分数
2
声望点数
148
初来美国的日子----大华府浙江同囔?金子

我来美国后经常回忆自己的过去,也经常拿美国的生活和中国的生活作对比,也许我刚来美国的时候生活太一帆风顺,不需要打工就可以享受舒适的生活,因此我没有经历过许多留学生和新移民经历过的那种辛苦。在我眼里,美国的确是个富饶强大的国家,每个人都为着各自的梦想奔波着,同时也在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悠闲生活,周末常常可以看到公路上一辆辆的车子后面拖着一条船,或着是顶着滑水板和山地车;一般的社区里都有免费的图书馆和网球场等公共设施,所有的公共场所都设有特殊照顾残疾人的通道、停车位及洗手间设备等等,这些设施从细节上也反应出了这个国家的实力。对我来说,美国和中国相比好像天堂一样,环境很干净,空气很清新,有很好的免费的公共设施,又有很好的礼节,有很好的秩序,什么都是有条不紊、彬彬有礼的。美国是很能容纳外人的一个国家,美国人身上的一些优点让我们这些新移民感到稳定和安全,他们单纯诚实,他们基本上都能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和美国人办事,他们给你签一个字就可以办了,不像在国内办事,盖上几个公章还是没有下文,还要挖空心思去寻求“关系”才能解决问题。

在美国,人与人之间的生活空间比较大,即使是在人群聚集的公共场合,人与人之间身体的接触也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最具明显对比的例子就是温家宝总理访问美国期间,在新闻照片中,华人团体或学生夹道欢迎的场面和在中国毫无二致,人挤人,甚至要靠专人来维持秩序。而在白宫的南草坪上,只是用护栏拉了几条线,围出一个象征性的限制范围区域,看起来也只是防君子不防小人,从线下钻过去或从线上跨过去轻而易举,但是观看温家宝总理欢迎仪式的人们都很自觉地站在线外,人与人之间都保持着一定距离,没有任何身体接触,在我看来,处处都有空隙,尽管我头脑里总是想抢占有利地形好便于拍照,但就是不好意思钻进去,怕遭人白眼,因为身处这样的氛围自然而然地约束了自己,不管你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

来美国的前半年,基本上是“添乱”的阶段,经常在家里搞“破坏”,不是擦掉了锅和烤箱托盘表面的“膜”,就是弄坏了老公的工具,洁白的炉盘靠近炉眼周围的部分被我烧成了棕褐色,绿草茵茵的后院被我开出了一大块儿自留地,后来才从Home Depot了解到草坪的价格远比我收获的蔬菜价格高……但是我不能吃草只能吃蔬菜呀!所以还是乐此不彼地当我的农妇,而且还得寸进尺地在老公种的花草间套种了西红柿和辣椒!所以老公经常抱怨,自我来了以后,不仅侵占了他的衣橱空间,现在连他的花草都没有生存空间了!

在国内时我原是一个教师,我的生活目标也很简单,就是“过好日子”!对我而言, “好日子”的标准就是无忧无虑地捧着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或者斜倚在沙发上读书,旁边有一包话梅或者瓜子一类的零食足矣。所以出国之后我从没有想过在美国打天下,只想拥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一个爱我的丈夫,十足是一个“胸无大志”的女人,因为我不喜欢过有大风大浪的日子,我希望过一种有满足感的平静的生活,在平静的生活中偶尔有些刺激也就心满意足了,没想到这些愿望在我到美国的四个月之内竟全部实现了!在来美国后的前3个月中参加为我而举行的欢迎Party和参加老公朋友们的聚会已经忙得我不亦乐乎,但这些还算是“小刺激”,最大的刺激是来美国后的第四个月,十天之内竟有三次机会去了白宫,不仅有幸见证了为温家宝总理举行的欢迎仪式这样的历史时刻,还有幸和总统布什夫妻合了影!所以说2003年12月是我一生中最兴奋和最刺激的一个月!现在想起来还感觉异常兴奋!

2003年12月6日傍晚,白宫对白宫职员及其家属开放,老公是总统行政办公室的官员,我就自然沾光啦!当时虽然距圣诞节还有半个多月,但是白宫内外已是一派节日的气氛,底层的外宾接待室、瓷器室、金银器室和图书室,一楼的宴会厅、红厅、蓝厅、绿厅和东大厅都布置得富丽堂皇。金银器陈列室里各种精致的英、法式镀金银制餐具和镶金银器,精美的工艺令人惊叹!大厅中央的桌子上摆放着各种造型的糕点,巧克力糖制作的精致的宝塔和宫殿,如果不是从这些精美的食品中散发出来香味,你还真的不敢相信它们都是可食用的呢!

记得12月9日早上去白宫的南草坪参加为温家宝总理举行的欢迎典礼,天气很泠,刚融化的雪弄得草坪有些湿漉漉的,所以我们只好移到了后面一处有坡度的草坪上,越过人们的头顶拍了一些照片,所以我都是在一群“后脑勺”上面拍摄布什和温家宝总理的照片的。欢迎仪式开始,当温家宝总理绕场一周,微笑着经过我们面前时,他看到了我手握中美两国的两面小国旗在挥舞,只可惜没有时间用照相机记录下全部激动人心的时刻……

12月15日,在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美军抓获一天之后,美国总统布什向萨达姆送去了特殊的“问候”--“可喜的解脱!”,并在白宫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下午4时,总统夫妻面带微笑参加了一年一度的总统招待会。当我们盛装进入白宫时,打算与总统合影的人们已经在绿厅的门口排成了一队。绿厅因以绿色基调装饰而得名,四壁有绿绸装饰的水彩画,还有19世纪苏格兰画家大卫•马丁画的富兰克林肖像,现在它是美国总统的客厅,总统常常在此举行正式酒会。当女警官报出我先生和我的名字时,布什总统的第一个反应是注意到了我穿的大红龙凤旗袍,赞叹我的旗袍非常漂亮,我自豪地告诉他这是中国的传统旗袍,因为我来自中国!白宫的摄影师为我们夫妻和总统夫妻拍下了这难忘的瞬间!激动得我竟忘记了应该从另一个门离开,在老公的多次暗示下也没有反应过来,那个女警官微笑着把我引到对面的那个门,看到了老公的笑脸才明白过来,我红着脸离开了绿厅进入了东大厅,开始享受真正的白宫盛筵!东大厅是白宫中最大、装饰最富豪华气派的厅堂,可容纳200多人。这里有宽敞明亮的落地长窗,光洁的橡木地板,巨型的水晶吊灯和烛台,华丽的装饰和精致的餐具,有18世纪名画家吉尔伯特•斯图亚特的传世名作(巨幅油画)---华盛顿及其夫人的全身像,此厅供美国总统举行宣誓就职仪式、记者招待会、酒会、圣诞舞会等使用。据说白宫的美食都是出自法国名厨之手,我的中国胃和世界上顶级的法国大厨师做的美味佳肴结合得非常好!只可惜“肚量不够”,真是恨不能吃遍每一种佳肴!其实光是欣赏那漂亮精致的食物甜点和精美绝伦的餐具本身就是一种享受。餐后我们又一次参观了白宫的各个房间和大厅,由于临近圣诞节,又赶上盛大的总统招待会,所以白宫内外被装饰得非常豪华和气派,圣诞树上挂满了各种饰物,彩灯交相晖映,华丽而璀璨;再次观赏悬挂在墙上的历届总统的肖像:首任总统华盛顿、悲哀的肯尼迪、慈祥的里根;当然还有总统夫人的肖像:丰腴的华盛顿夫人,身穿红衣的南希,优雅的杰奎琳……观赏之余,还忙着与相识的朋友和同事们交谈和互相介绍认识新的朋友,所以每次来白宫的感觉都不同。

第二天老公收到了白宫转来的照片后,打电话来问我,和总统拍照片时你的右手放在哪里了?我说当时太兴奋根本记不得了!就是你当时问我都不知道答案,更别说时过境迁了!原来老公的同事们正对着那张照片都在“猜测”我的右手“放在”哪儿了?还有布什总统的左手在哪儿……因为拍照时我在布什总统的左边,老公在第一夫人劳拉的右边,总统夫妇则处于中间的位置,由于拍照时我和总统靠的较近,他的左手和我的右手都隐藏在身后,引起了这些美国人无穷无尽的遐想……哈哈哈!!!现在这已经是老公的同事和朋友们之间的一个“著名” 和“有趣”的笑话了!每当有朋友来访看到这张照片时,老公都会问上一句“你注意到了她的右手在哪儿吗?“,我也会紧跟上一句“还有布什总统的左手!”,然后两人一起哈哈大笑!我的父母和家人更为我感到骄傲和自豪,因为我为中国人“露了脸”,我把中国女人美好的一面展示给了美国总统。

尽管我经常有机会进入美国的上流社会,但我并不觉得我是他们当中的一员,除了我的英语还不够纯熟外,毕竟我还是以夫为贵,我是以他妻子的身份参与的;但是美国人都很友好,在那个很好的氛围中,你会不知不觉的融合进去,所以我也根本没有中国人常说的那种“边缘人”的感觉。朋友们都说我很幸运能拥有这样生活,我也很珍惜现在的幸福,我相信好人总会有好报,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希望这块来自中国的金子能在美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美?大华府浙江同囔?
 
中国女人如果想要风光,就找个洋老头做老公。
 
送交者: 那娘的冬菜 2004年6月09日22:45:02 于 [茗香茶语]http://www.bbsland.com


茶馆崇洋媚外的女性不少,但奇怪的是,她们一方面极度推崇欧美的政治文化,一方面却又不同意俺对中国文化的二奶定位论.

其实古往今来文化上占有优势的国家民族往往在和异族交往尤其婚姻上获得巨大的优势.
最直接的证据莫过于文化强国男性和弱国女性的通婚数量远远大与其女性和弱国男性的婚姻.

事实上,有几个没人可以否定的事实:

1)喜欢中国文化的洋人男性居多.

2)喜欢中国文化的洋人男子喜欢中国女性的比例相当为高

3)喜欢中国文化的洋人相当程度上对中国文化属于一知半解.很多所谓的友好人士对中国文化的推崇出于无知.

4)喜欢中国女子的洋人男性对于中国女性的审美观和我们中国男性存在巨大的分歧.

如果因为有了洋人老公就以为中国文化开始走向世界那是井底之蛙.俺不是妄自菲薄,但事实上中国文化也好,印度文化也罢,包括这些年被捧的有如外星文化的西藏文化,都只不过是西方世界的二奶,三奶,四奶罢了.

这就好比某些中国女性一时新鲜DATE几个洋男子,时间一长就知道喝茶终究舒服过咖啡.

强势文化国度的人喜欢弱势文化很大程度是因为新鲜感觉在作祟,这种感觉以及这些人群在西方世界没有什么人气,也从来不是主流.

有钱的美国佬家里可能挂一两幅中国字画,但怎么还是油画的陪衬.

好莱坞可能一两部电影给白灵,陈冲,杨紫琼一些重要角色,但关键还是突出白人男性的英雄气概.

日本国家虽然强大,文化上也比中国文化有地位,但也只是一个二奶角色.所以,中国文化真正要复兴,要有地位,还有相当的道路要走.

俺只能说,俺这一辈子不可能见到所谓的盛唐景象了.什么时候满街都是洋妞追汉人男儿,那说明中国文化就是主流文化了.

李白杜甫的时候西域女子算傻玩意?有几个大唐女子会为了说几句阿拉伯,波斯语就沾沾自喜说没有语言障碍?
 
Totally agree. In my opinion, it is less of strong side looking for fresh stimulus, rather the weak side actively looking for attachment.

No offense to those who want to marry westerner, it's free world. I do believe in the fundamental right of pursue for happiness. If they are happy with their marriage, good for them.

Just try to state the fact (or so I think)...

最初由 陨石 发布
送交者: 那娘的冬菜 2004年6月09日22:45:02 于 [茗香茶语]http://www.bbsland.com


茶馆崇洋媚外的女性不少,但奇怪的是,她们一方面极度推崇欧美的政治文化,一方面却又不同意俺对中国文化的二奶定位论.
...
...
李白杜甫的时候西域女子算傻玩意?有几个大唐女子会为了说几句阿拉伯,波斯语就沾沾自喜说没有语言障碍?
 
人性的低廉和虚华在卑微和无知中升华!
 
最初由 陨石 发布
送交者: 那娘的冬菜 2004年6月09日22:45:02 于 [茗香茶语]http://www.bbsland.com


茶馆崇洋媚外的女性不少,但奇怪的是,她们一方面极度推崇欧美的政治文化,一方面却又不同意俺对中国文化的二奶定位论.

其实古往今来文化上占有优势的国家民族往往在和异族交往尤其婚姻上获得巨大的优势.
最直接的证据莫过于文化强国男性和弱国女性的通婚数量远远大与其女性和弱国男性的婚姻.

事实上,有几个没人可以否定的事实:

1)喜欢中国文化的洋人男性居多.

2)喜欢中国文化的洋人男子喜欢中国女性的比例相当为高

3)喜欢中国文化的洋人相当程度上对中国文化属于一知半解.很多所谓的友好人士对中国文化的推崇出于无知.

4)喜欢中国女子的洋人男性对于中国女性的审美观和我们中国男性存在巨大的分歧.

如果因为有了洋人老公就以为中国文化开始走向世界那是井底之蛙.俺不是妄自菲薄,但事实上中国文化也好,印度文化也罢,包括这些年被捧的有如外星文化的西藏文化,都只不过是西方世界的二奶,三奶,四奶罢了.

这就好比某些中国女性一时新鲜DATE几个洋男子,时间一长就知道喝茶终究舒服过咖啡.

强势文化国度的人喜欢弱势文化很大程度是因为新鲜感觉在作祟,这种感觉以及这些人群在西方世界没有什么人气,也从来不是主流.

有钱的美国佬家里可能挂一两幅中国字画,但怎么还是油画的陪衬.

好莱坞可能一两部电影给白灵,陈冲,杨紫琼一些重要角色,但关键还是突出白人男性的英雄气概.

日本国家虽然强大,文化上也比中国文化有地位,但也只是一个二奶角色.所以,中国文化真正要复兴,要有地位,还有相当的道路要走.

俺只能说,俺这一辈子不可能见到所谓的盛唐景象了.什么时候满街都是洋妞追汉人男儿,那说明中国文化就是主流文化了.

李白杜甫的时候西域女子算傻玩意?有几个大唐女子会为了说几句阿拉伯,波斯语就沾沾自喜说没有语言障碍?

好! :cool: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