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丑闻层出不穷 布什焦头烂额

moyuer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3-12
消息
10,204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随便翻开一份美国报纸或杂志,你现在看到的不是美国人如何反恐,而是美国企业如何造假帐,布什总统如何焦头烂额。更有媒体发出警告:资本主义要毁在资本家手里!美国企业到底怎么了?布什总统能平安跨过“企业门”吗?

  选民:“必须有人负责”

  最近进行的多项民意调查都显示,美国人对股市急跌及其对经济的负面影响,都感到非常焦虑。一名47岁的公司中层管理人员便向《华盛顿邮报》记者说:“你想知道经济状况会如何影响我在中期选举中怎样投票吗?我告诉你,要是股市继续不振,必须有人负责。”

  《华盛顿邮报》称,最近调查似乎显示,公众对经济的忧虑,极可能盖过恐怖主义,成为年底美国中期选举的最重要议题。盖普洛7月初的调查便发现,35%的受访者认为经济是国家目前的头号问题,比6月的24%有了明显增加。《邮报》的民调还显示,有97%的人认为经济是当前的重要问题,比视恐怖主义为当前重要问题的人还要多三个百分点。

  近日布什政府官员加紧为将萨达姆赶下台放风,不少分析家认为布什可能想在11月中期选举之前,不断重提“出兵反恐”以转移国人的视线,令国人再将“人身安全威胁”放在“经济安全威胁”之前。

  布什手下无大将

  事实上,布什总统何尝不想早点摆脱目前的经济“危机”?只是对经济事务一知半解的他最需要有一些强力人物给他出谋划策,令人遗憾的是,他的身边没有这样的定海神针。

  在布什内阁中,前企业行政高层人数之多是自五十年代艾森豪威尔政府以来所未有的,可是多项调查都显示,美国人对布什政府处理经济和企业诈骗的手法,感到愈来愈忧心,布什的民望也伴随股市一起下跌。

  7月19日,美国股市暴挫400点、股民信心濒临崩溃,身为财长的奥尼尔却身在偏远的中亚小国吉尔吉斯,继续他到罗马尼亚、乌克兰、乌兹别克和格鲁吉亚等东欧和前苏联小国的访问。事实上,5月底出访过非洲的奥尼尔,还将准备于近日到拉丁美洲访问。

  奥尼尔辩称他的外访行程,使他可以“更好地理解全球经济”,可是,有的媒体指出,奥尼尔在近月国家经济陷入动荡之际经常“缺席”,已使华尔街和美国政界更觉得布什的经济班子不知轻重,没有恰当地对愈来愈大的政治经济压力作出反应。奥尼尔的言论,有时不仅无法稳定人心,甚至使市场乃至白宫方面更紧张。至于布什另外两位经济重臣白宫预算管理局长丹尼尔斯和首席经济顾问林赛,也遭到党内外抨击。

  一个亲共和党团体的主席穆尔便警告,若股市不出现大幅反弹,而政府又坐视不管,共和党将会在中期选举失势,布什甚至会重蹈老布什在1992年竞选连任失败的覆辙。当年老布什就因为被指轻视国内经济问题,最终败给了克林顿。

  保守派经济学者巴勒特称,美国现在的最大问题,是布什政府在经济政策上缺乏一位可压住阵脚的重量级人物,如克林顿时代的财长鲁宾、里根时代的贝克等,能稳定人心,让公众相信政府的经济政策肯定会奏效,政府完全有能力处理当前危机。一名共和党经济学家哈萨特便直言:“白宫那儿存在一个内部真空,人们不知道经济这一摊到底归谁管。”

  一名共和党说客也表示,本来副总统切尼可在经济事务上扮演带头发言定调、使公众相信布什政府正控制着经济大局,可是他现在却因为其前公司哈利伯顿作假帐调查而成众矢之的,必须保持低调。

  “软力量”胜过“硬力量”

  在九十年代,美国常教训其他国家:在这个市场主导、军事力量可用空间有限的年代,一个国家的影响力很大程度和财政信誉挂钩。在亚洲金融风暴期间,美国便常训斥印尼、韩国等国属于“裙带资本主义国家”。

  那时的美国百业兴旺,经济强劲,人人都相信美国大企业,当然想不到现在会“屋漏偏逢连阴雨”。若如当年所言,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不仅系于军力,还系于市场重信誉而不讲裙带腐败,那么美国过去十年如日中天的国力,是否因当前的企业丑闻而从此走下坡?美国是否会因为“裙带资本主义”而付上外交政治代价,就像印尼和日本那样?

  “企业丑闻毫无疑问正削弱我们。”哈佛大学教授奈尔说,“我们的模式(资本主义)本来不容许‘裙带关系’,看来也运作得比欧洲和日本要好。但企业丑闻已破坏了这一模式,我们的诚信也因而受损。”

  诚信受损造成的破坏可大可小,最严重的后果当然是外资流失。历史经验显示,一个国家吸引外来投资的能力跟她塑造世界的影响力有密切关系。日本就是现成的例子,当投资者先对日本企业,后对日本政府失去信心,认定他们正沉入债务和欺诈的深渊时,日本在亚太及世界事务的影响力迅速萎缩。

  奈尔称,这些构成一个国家对外影响力的非军事部分为“软力量”(soft power)。美国在九十年代的“软力量”很强大。在九十年代,强劲的金融进一步提高了美国的威望――美元坚挺、市场景气,毫无疑问美国是最安全的投资地。

  可是,如今美国“软力量”的质量却愈来愈受到质疑,情况比近代史上任何时候都严峻。“软力量”转弱的短期影响有目共睹――尽管格林斯潘一个劲地叫世界放心,美国的基调仍然良好,但外资还是继续撤离美国市场,使美元一跌再跌。

  他们成了企业的罪魁

  如果美国真的出现资金外流的可怕局面,那么被投资者形容为“骗子公司”的行政总裁――能源交易商安然创办人兼前行政总裁莱尔、世界通信公司前行政总裁艾伯斯和ImClone公司前行政总裁沃索尔,应该是其中三位大罪人。

  在辞职前的四年,莱尔的薪酬连出售公司股票共赚取了3亿美元。安然宣告破产后,调查员不断探查,发现该公司高层在银行和会计师的协助下,以层出不穷的手法粉饰业绩、隐藏庞大债务,使公司成功博取华尔街分析员和投资者的信任,使股价不断攀升。

  调查发现,安然高层擅钻会计规则漏洞,将负债扭曲成“销售额”入帐,夸大公司的盈利。

  虽然世界通讯前行政总裁艾伯斯是否涉及公司38亿美元作假帐案暂仍未有定论,但他接受公司3.41亿美元超低息贷款,是上市公司给予员工贷款中最大金额的个案之一,确有拥权自肥之嫌。

  随着世通破产,公司债权人有权要求艾伯斯提前还清款项。由于艾伯斯手上1000万股世通股份价值,由高峰期的6.4亿美元跌至今天的120万美元,其他资产又难以在短期内套现,曾风光一时的艾伯斯最终可能要宣告个人破产。

  投资者狠批企业总裁贪婪成性,天下乌鸦一样黑,但论巧取豪夺的伎俩,则高下有别,而生物科技公司Imclone前行政总裁沃索尔,应是较笨拙的欺诈者。沃索尔抵受不住名利的吸引,放弃颇有成就的医学研究工作,下海成为生科企业家。Imclone多年来主要研制一种名为Erbitux的药物,被吹捧为癌病患者的希望,并支持公司股价升值,然而去年底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否决了Erbitux的申请,这意味着药物不能再向公众发售。

  沃索尔在对外公布前预先获悉消息,立即指示经纪人抛光了手上的Imclone股票,并把这一重要信息通知了亲戚朋友。但他不寻常的指令引起证券行的注意,他本人于6月被联邦密探以内幕交易罪名上门拘捕。

  无论是莱尔、艾伯特,还是沃索尔,都曾经在企业界风光无限。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是资本主义的化身。然而,这些被美国政府和股民寄予厚望的重要人物带给美国人的却只有失望。(杨孝文)

  破产风暴

  2001年12月2日,美国能源业巨擘安然公司正式向纽约一联邦地方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破产清单中所列资产高达631亿美元,创下了美国破产案新纪录。该公司曾是世界头号天然气交易商和美国最大的电力交易商。

  2002年1月22日,资不抵债的美国零售业巨人凯马特根据《破产法》第11章申请破产保护,截止到2001年10月31日为止,该公司总资产为170亿美元。 以廉价商店起家的凯马特成立于1897年,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零售商之一,也是继沃尔玛之后的美国第二大零售商。

  2002年1月28日,美国环球电讯公司由于债台高筑,向纽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这家宽带通信公司在破产申请文件中列出的资产为224亿美元。

  6月25日,全美第六大有线电视公司Adelphia宣布,该公司及其200余家子公司已在纽约申请了破产保护。

  7月21日,在曝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财务丑闻4个星期后,世界通信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从而以1000多亿美元的资产超越安然,创造了美国最新的破产案纪录。(北京青年报)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