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uer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2-03-12
- 消息
- 10,204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足球报特约《每日新报》记者赵勇、赵睿报道)孙培彦,现在在足球圈里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他之所以能够在圈内达到“通吃”的境界,与他颇为复杂的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记者印象 讲义气很随和
今年年初,记者随天津泰达队在海南集训时曾与孙培彦有过一面之缘。当时孙培彦给人的印象还不错。虽然当时就有人说他“腰缠万贯”,但在其穿着上却丝毫不能印证这一点,一件旧式的阿迪达斯运动外衣、一双最普通不过的布鞋便是他的行头。而且,孙培彦为人也较随和,他说话的语速不紧不慢,条理清楚,给人的印象比较好。在那之后不久,听到圈内的一则传闻,说孙培彦到昆明海埂推销外援时,正好赶上某甲 B俱乐部的球员因俱乐部拖欠工资而闹“兵变”,由于孙培彦和这家俱乐部的老总私交甚好,所以他当时就拿出了40万元现金借给这位老总。虽然此传闻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但“讲义气”却是所有和他熟识的人对他的评价。
央视同事不错的电视人
1994年,央视准备创建《足球之夜》节目时,急需要一名外语水平比较高、又对国际足球比较内行、具有一定编辑水准的翻译人员。就这样,孙培彦从原先的国际新闻节目转到了体育节目,正是得益于他早期在部队打下的英语基础,也使他成为《足球之夜》的创办者之一。一位著名主持人因为工作的缘故和孙培彦有过近距离接触,在评价那个时期的孙培彦时说:“聪明,能吃苦,肯钻研,也挺仗义的。”
这位名嘴介绍说,孙培彦平时虽然不太爱说话,但与同事的关系比较融洽,有时候同事有困难他都慷慨帮助。名嘴介绍了当时的一件事情,有一次和孙培彦一起搭档的一个女孩,因为疏忽没有按照要求完成自己的分内工作,差一点就耽误了节目的直播。虽然这个责任是女孩的,但领导不知道责任究竟是谁的,所以他俩一块挨了批,但孙培彦没有吭声,后来还做了检查。
谈起孙培彦后来调到中国足协裁判委员会工作,再后来涉嫌为黑哨充当中间人的事情,名嘴表示他不清楚孙培彦这段的情况,但颇为惋惜地说:“孙培彦如果继续在电视台工作下去,凭他的聪明和用功程度,也许会是一个不错的电视人。”
在记者的再三“套瓷”下,名嘴还是谈了他对孙培彦遭警方通缉的一些看法,并强调这仅仅是非常肤浅的分析。他说:“孙培彦涉嫌充当黑哨中间人的这种行为,并不能只怪罪孙培彦本人的道德价值取向发生了问题,应该放在中国足球的大环境里去看待。”名嘴认为,孙培彦的本质是好是坏先不要过分强调,但中国有句古话:近朱则赤,近墨则黑。再好的人整天和一帮有钱又有求于你的大款们打交道,也会应验了另一句话:常在河边站,没有不湿鞋的。“我想孙培彦不会一上来就充当中间人,肯定是某些人千方百计找到他软磨硬泡,他驳不开面子答应帮帮忙,由此一步步地在斜路上越走越远。所以说,那些当初有意或无意拉孙培彦下水的人,比孙培彦更值得有关部门去惩治,我这里指的不仅仅是现在还继续‘玩’足球的人。”
昔日密友 都是孙培彦干的
警方通缉孙培彦一事在足球圈里炸了营,心中忐忑不安的老板们虽然对外嘴上强硬,但有几位私下里还是表示了不同程度的担忧,这其中最忧心忡忡的要数原西南某俱乐部老总。据孙培彦的一位密友判断,孙培彦和这位老总有过不下五次交易,1998年的时候,“帮忙”做一个主场价格大概五千到一万,1999年时涨到两万左右,有时客场的关键比赛还要翻番,但孙培彦有没有收取“好处费”、收多少就不清楚了。1999年孙培彦给这支实力并不算太突出的球队派出了三位“比较好说话”的主裁判,全是该球队需要抢分的关键场次。而记者在向这位人士求证其他俱乐部的现任老总、或已经卸任老总有无和孙培彦交易时,该人士叫记者一一列举出来,当记者脱口说出1999年的“悬案”时,他当时肯定地说:“有!全有!”
据传闻,1999年某队最后时刻冲上甲 A的“杰作”就是出自孙培彦之手。记者再一次求证时,这位人士并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我得好好想想,事情并不那么简单。”这则传闻的矛头直接指向孙培彦,是因为不但那场比赛的主裁判和球队主教练私交甚好,而且对方球队的几名队员也和孙培彦有交情,另一场比赛的主裁判听了孙培彦的招呼,对本极有希望冲 A成功的某队“看管”甚紧,最终某人如愿以偿。这位人士分析警方通缉孙培彦的原因时一针见血地说:“现在警方掌握一大堆证据,左面有假球,右面有黑哨,都等着孙培彦去作证。”由此不难判断,孙培彦涉嫌犯罪的事实不仅仅是为黑哨充当中间人,某些俱乐部打假球也有他一份“功劳”在里面。
北体老师 印象不深但不坏
日前,记者来到了位于颐和园附近的北京体育大学。据了解,孙培彦被中国足协辞退后,于2000年下半年就读于北京体育大学,攻读足球专业的硕士学位。但天有不测风云,仅仅过了半年左右,孙培彦就由于脚部严重受伤而不得不辍学。
由于正值暑期,所以北体大显得格外的冷清。在学校行政楼内的学生处里,一位正在值班的教师接待了我们。虽然这位教师在北体大有着近二十年的教龄,但由于现在距孙培彦退学有近两年时间了,所以这位教师对孙培彦并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但随着谈话的深入,再加上记者对孙培彦的详细描述,该教师还是多多少少回忆起了一些往事。据他介绍,当时孙培彦所在的足球硕士班的学生人数并不多,而且孙培彦的年龄比其他同学要大一些,所以他留给老师们的印象也挺深刻的。那时的孙培彦显得情绪不是很高,反映在与同学们的日常交往中就显得有一些独来独往,“他平时的话不是很多,而且也没和哪位同学走得很近,除了上课的时间,大家基本上很少见到他。不过这个人的心眼倒不坏,他在校的半年里,没听谁说过他的不是。”
记者印象 讲义气很随和
今年年初,记者随天津泰达队在海南集训时曾与孙培彦有过一面之缘。当时孙培彦给人的印象还不错。虽然当时就有人说他“腰缠万贯”,但在其穿着上却丝毫不能印证这一点,一件旧式的阿迪达斯运动外衣、一双最普通不过的布鞋便是他的行头。而且,孙培彦为人也较随和,他说话的语速不紧不慢,条理清楚,给人的印象比较好。在那之后不久,听到圈内的一则传闻,说孙培彦到昆明海埂推销外援时,正好赶上某甲 B俱乐部的球员因俱乐部拖欠工资而闹“兵变”,由于孙培彦和这家俱乐部的老总私交甚好,所以他当时就拿出了40万元现金借给这位老总。虽然此传闻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但“讲义气”却是所有和他熟识的人对他的评价。
央视同事不错的电视人
1994年,央视准备创建《足球之夜》节目时,急需要一名外语水平比较高、又对国际足球比较内行、具有一定编辑水准的翻译人员。就这样,孙培彦从原先的国际新闻节目转到了体育节目,正是得益于他早期在部队打下的英语基础,也使他成为《足球之夜》的创办者之一。一位著名主持人因为工作的缘故和孙培彦有过近距离接触,在评价那个时期的孙培彦时说:“聪明,能吃苦,肯钻研,也挺仗义的。”
这位名嘴介绍说,孙培彦平时虽然不太爱说话,但与同事的关系比较融洽,有时候同事有困难他都慷慨帮助。名嘴介绍了当时的一件事情,有一次和孙培彦一起搭档的一个女孩,因为疏忽没有按照要求完成自己的分内工作,差一点就耽误了节目的直播。虽然这个责任是女孩的,但领导不知道责任究竟是谁的,所以他俩一块挨了批,但孙培彦没有吭声,后来还做了检查。
谈起孙培彦后来调到中国足协裁判委员会工作,再后来涉嫌为黑哨充当中间人的事情,名嘴表示他不清楚孙培彦这段的情况,但颇为惋惜地说:“孙培彦如果继续在电视台工作下去,凭他的聪明和用功程度,也许会是一个不错的电视人。”
在记者的再三“套瓷”下,名嘴还是谈了他对孙培彦遭警方通缉的一些看法,并强调这仅仅是非常肤浅的分析。他说:“孙培彦涉嫌充当黑哨中间人的这种行为,并不能只怪罪孙培彦本人的道德价值取向发生了问题,应该放在中国足球的大环境里去看待。”名嘴认为,孙培彦的本质是好是坏先不要过分强调,但中国有句古话:近朱则赤,近墨则黑。再好的人整天和一帮有钱又有求于你的大款们打交道,也会应验了另一句话:常在河边站,没有不湿鞋的。“我想孙培彦不会一上来就充当中间人,肯定是某些人千方百计找到他软磨硬泡,他驳不开面子答应帮帮忙,由此一步步地在斜路上越走越远。所以说,那些当初有意或无意拉孙培彦下水的人,比孙培彦更值得有关部门去惩治,我这里指的不仅仅是现在还继续‘玩’足球的人。”
昔日密友 都是孙培彦干的
警方通缉孙培彦一事在足球圈里炸了营,心中忐忑不安的老板们虽然对外嘴上强硬,但有几位私下里还是表示了不同程度的担忧,这其中最忧心忡忡的要数原西南某俱乐部老总。据孙培彦的一位密友判断,孙培彦和这位老总有过不下五次交易,1998年的时候,“帮忙”做一个主场价格大概五千到一万,1999年时涨到两万左右,有时客场的关键比赛还要翻番,但孙培彦有没有收取“好处费”、收多少就不清楚了。1999年孙培彦给这支实力并不算太突出的球队派出了三位“比较好说话”的主裁判,全是该球队需要抢分的关键场次。而记者在向这位人士求证其他俱乐部的现任老总、或已经卸任老总有无和孙培彦交易时,该人士叫记者一一列举出来,当记者脱口说出1999年的“悬案”时,他当时肯定地说:“有!全有!”
据传闻,1999年某队最后时刻冲上甲 A的“杰作”就是出自孙培彦之手。记者再一次求证时,这位人士并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我得好好想想,事情并不那么简单。”这则传闻的矛头直接指向孙培彦,是因为不但那场比赛的主裁判和球队主教练私交甚好,而且对方球队的几名队员也和孙培彦有交情,另一场比赛的主裁判听了孙培彦的招呼,对本极有希望冲 A成功的某队“看管”甚紧,最终某人如愿以偿。这位人士分析警方通缉孙培彦的原因时一针见血地说:“现在警方掌握一大堆证据,左面有假球,右面有黑哨,都等着孙培彦去作证。”由此不难判断,孙培彦涉嫌犯罪的事实不仅仅是为黑哨充当中间人,某些俱乐部打假球也有他一份“功劳”在里面。
北体老师 印象不深但不坏
日前,记者来到了位于颐和园附近的北京体育大学。据了解,孙培彦被中国足协辞退后,于2000年下半年就读于北京体育大学,攻读足球专业的硕士学位。但天有不测风云,仅仅过了半年左右,孙培彦就由于脚部严重受伤而不得不辍学。
由于正值暑期,所以北体大显得格外的冷清。在学校行政楼内的学生处里,一位正在值班的教师接待了我们。虽然这位教师在北体大有着近二十年的教龄,但由于现在距孙培彦退学有近两年时间了,所以这位教师对孙培彦并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但随着谈话的深入,再加上记者对孙培彦的详细描述,该教师还是多多少少回忆起了一些往事。据他介绍,当时孙培彦所在的足球硕士班的学生人数并不多,而且孙培彦的年龄比其他同学要大一些,所以他留给老师们的印象也挺深刻的。那时的孙培彦显得情绪不是很高,反映在与同学们的日常交往中就显得有一些独来独往,“他平时的话不是很多,而且也没和哪位同学走得很近,除了上课的时间,大家基本上很少见到他。不过这个人的心眼倒不坏,他在校的半年里,没听谁说过他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