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社记者综合报导/新华社七月二日凌晨零时五十八分发出新闻稿,引述中联办负责人批评7.1大游行使用的一些口号「不恰当」及不符港人求稳定和谐的心愿,并促请组织游行的人士应顺应市民心愿,在维护香港稳定繁荣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chinesenewsnet.com)
新华社的报道称:「一些游行组织者在游行中使用的标语、口号是不恰当的,也不符合香港市民求稳定、求发展、求和谐的普遍心愿。」报道并无提及是哪些口号不恰当,但近月来不少中方官员及本港左派人士均指游行人士不应叫喊「还政于民」这句口号,并将此口号与港独扯上关系。(chinesenewsnet.com)
较早前,新华社发出一段关于游行、全长仅五句的稿件,简单地表示香港有人组织了一次游行。外交部发言人章月。一日在例行记者会上,没回应香港的7.1游行;她强调港人已享有真正和史无前例的民主,又指中国政府和人民有能力、有信心、有智慧处理好香港事务,外国不应干预中国内政。(chinesenewsnet.com)
前港督、现任欧盟对外事务专员彭定康在印尼谈及港人7.1再上街时称,港人的诉求和七年前回归时毫无分别,仍然要求更大自决空间。「如果他们(中方)相信港人,最终会令到香港更成功……中方在作出一些经济方面的决定时很有智慧,我只希望中方可以用相同的智慧处理香港问题。」(chinesenewsnet.com)
美国驻港总领事馆发言人回应7.1游行时,指香港民主化的进程是由港人和港府共同决定。(chinesenewsnet.com)
台湾和海外传媒一日都大篇幅报道7.1大游行。英文《TaipeiTimes》的社论指中国承诺港人在一国两制下可享有五十年不变,但这承诺只维持了不足七年。该报又引述台湾行政院发言人陈其迈指,香港的经验反映中方可以随时食言,故一国两制根本不能在台湾实施。(chinesenewsnet.com)
美国《华尔街日报》的一篇分析文章指出,由在香港出现要求民主的大规模游行可见,回归七年,北京仍未能获取港人的心。由于北京担心泛民主派在九月的立法会选举中有机会取得大量议席,因而先发制人防止○七、○八年出现普选的机会。但事实上,中方只是被他们的消息渠道所误导,禁制普选反而促使更多人上街抗议。(chinesenewsnet.com)
新加坡《海峡时报》指7.1游行将本应是回归庆祝日的焦点,转移至游行人士及各类政治诉求。(chinesenewsnet.com)
(chinesenewsnet.com)
此外,新华社一日傍晚五时五十六分发出一则报道七一游行的新闻稿,全文三百多字,形容香港一些市民一日下午在港岛游行,但报道既没提及游行目的,亦没提及游行人数,只表示游行队伍经过主要道路时,部分公共交通因此停驶或改道。报道又称,截至新华社昨午近六时截稿为止,游行队伍仍未散去。(chinesenewsnet.com)
新闻稿又补充,一日是香港回归七周年纪念日,特区政府和香港社会各界举行一系列庆祝活动;一段时间以来,中央政府为维护香港繁荣稳定,振兴香港经济,加速落实内地与香港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开放个人游等,受到香港广大市民的普遍好评和拥护。(chinesenewsnet.com)
至晚上九时半左右,新华社罕有地发出两张市民参与七一游行的图片,一张拍摄游行队伍途经湾仔轩尼诗道,巴士站贴上因游行要改道停用巴士站的通告;另一张则显示队伍正通过金钟道情况,两张图片的说明均指出公共交通因游行而要停驶或改道。 (chinesenewsnet.com)
附标语口号万花筒: ■小湾鳄 要自由(chinesenewsnet.com)
■还政医民(chinesenewsnet.com)
■求同志平权 存社会公义(chinesenewsnet.com)
■还证于民(居港权)(chinesenewsnet.com)
■同心关怀平权梦(chinesenewsnet.com)
■中电裁员 财阀无良 无理解雇 欺骗补偿(chinesenewsnet.com)
■社福同工喊晒口 捱生捱死□报酬 瘦身削资唔能够(chinesenewsnet.com)
■给同志一个平等机会(chinesenewsnet.com)
■支持零七/ 零八普选 保护妇幼免招损(chinesenewsnet.com)
■工作苦 无尊严 无人权 无工作权(性工作者)(chinesenewsnet.com)
■医护人员 你们辛苦了(chinesenewsnet.com)
■我要教好孩子 请你尊重教师(chinesenewsnet.com)
■家务助理日忙碌 将来退休食白粥(chinesenewsnet.com)
■女工苦 女工怨 女工悲 女工哀(反外判员工)(chinesenewsnet.com)
■活鸡来港少百万 壹鸡卖到过百元(chinesenewsnet.com)
新华社的报道称:「一些游行组织者在游行中使用的标语、口号是不恰当的,也不符合香港市民求稳定、求发展、求和谐的普遍心愿。」报道并无提及是哪些口号不恰当,但近月来不少中方官员及本港左派人士均指游行人士不应叫喊「还政于民」这句口号,并将此口号与港独扯上关系。(chinesenewsnet.com)
较早前,新华社发出一段关于游行、全长仅五句的稿件,简单地表示香港有人组织了一次游行。外交部发言人章月。一日在例行记者会上,没回应香港的7.1游行;她强调港人已享有真正和史无前例的民主,又指中国政府和人民有能力、有信心、有智慧处理好香港事务,外国不应干预中国内政。(chinesenewsnet.com)
前港督、现任欧盟对外事务专员彭定康在印尼谈及港人7.1再上街时称,港人的诉求和七年前回归时毫无分别,仍然要求更大自决空间。「如果他们(中方)相信港人,最终会令到香港更成功……中方在作出一些经济方面的决定时很有智慧,我只希望中方可以用相同的智慧处理香港问题。」(chinesenewsnet.com)
美国驻港总领事馆发言人回应7.1游行时,指香港民主化的进程是由港人和港府共同决定。(chinesenewsnet.com)
台湾和海外传媒一日都大篇幅报道7.1大游行。英文《TaipeiTimes》的社论指中国承诺港人在一国两制下可享有五十年不变,但这承诺只维持了不足七年。该报又引述台湾行政院发言人陈其迈指,香港的经验反映中方可以随时食言,故一国两制根本不能在台湾实施。(chinesenewsnet.com)
美国《华尔街日报》的一篇分析文章指出,由在香港出现要求民主的大规模游行可见,回归七年,北京仍未能获取港人的心。由于北京担心泛民主派在九月的立法会选举中有机会取得大量议席,因而先发制人防止○七、○八年出现普选的机会。但事实上,中方只是被他们的消息渠道所误导,禁制普选反而促使更多人上街抗议。(chinesenewsnet.com)
新加坡《海峡时报》指7.1游行将本应是回归庆祝日的焦点,转移至游行人士及各类政治诉求。(chinesenewsnet.com)
(chinesenewsnet.com)
此外,新华社一日傍晚五时五十六分发出一则报道七一游行的新闻稿,全文三百多字,形容香港一些市民一日下午在港岛游行,但报道既没提及游行目的,亦没提及游行人数,只表示游行队伍经过主要道路时,部分公共交通因此停驶或改道。报道又称,截至新华社昨午近六时截稿为止,游行队伍仍未散去。(chinesenewsnet.com)
新闻稿又补充,一日是香港回归七周年纪念日,特区政府和香港社会各界举行一系列庆祝活动;一段时间以来,中央政府为维护香港繁荣稳定,振兴香港经济,加速落实内地与香港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开放个人游等,受到香港广大市民的普遍好评和拥护。(chinesenewsnet.com)
至晚上九时半左右,新华社罕有地发出两张市民参与七一游行的图片,一张拍摄游行队伍途经湾仔轩尼诗道,巴士站贴上因游行要改道停用巴士站的通告;另一张则显示队伍正通过金钟道情况,两张图片的说明均指出公共交通因游行而要停驶或改道。 (chinesenewsnet.com)
附标语口号万花筒: ■小湾鳄 要自由(chinesenewsnet.com)
■还政医民(chinesenewsnet.com)
■求同志平权 存社会公义(chinesenewsnet.com)
■还证于民(居港权)(chinesenewsnet.com)
■同心关怀平权梦(chinesenewsnet.com)
■中电裁员 财阀无良 无理解雇 欺骗补偿(chinesenewsnet.com)
■社福同工喊晒口 捱生捱死□报酬 瘦身削资唔能够(chinesenewsnet.com)
■给同志一个平等机会(chinesenewsnet.com)
■支持零七/ 零八普选 保护妇幼免招损(chinesenewsnet.com)
■工作苦 无尊严 无人权 无工作权(性工作者)(chinesenewsnet.com)
■医护人员 你们辛苦了(chinesenewsnet.com)
■我要教好孩子 请你尊重教师(chinesenewsnet.com)
■家务助理日忙碌 将来退休食白粥(chinesenewsnet.com)
■女工苦 女工怨 女工悲 女工哀(反外判员工)(chinesenewsnet.com)
■活鸡来港少百万 壹鸡卖到过百元(chinesenews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