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苍天 天生我材何处用:

william11

新手上路
注册
2004-01-16
消息
193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问苍天 天生我材何处用:

一位失意博士的愤懑呼喊

新移民在枫叶国中辛酸故事讲不完,写不尽,每个异乡求生者都有一段艰难的故事,就如人们常说的「失业博士、硕士满街走」,在这里早已不是笑谈,而是现实。无意於借他人的伤感去博取任何同情,但当遇到这样一位在美国寒窗十年再移民加国的博士,他的满腔愤懑,如同火山般爆发,揪心苦困,不禁将之纪录下来。自然每一个读者对其经历完全可能有不同的解读,甚至未必都会如其般的愤世嫉俗,也无人可以为其预设未来的道路,但希望通过他的故事,让读者更珍惜现在生活所拥有的一切,也更深思社会的责任感。

在加拿大无用武之地

以为身怀两把枪,但怎么想到在加拿大根本无用武之地

鲁健(应当事人要求,隐去真名)在2年多前由美国移民加拿大时,根本没想到有今日的结局,在他即将面临失业,感到已至山穷水尽的地步,他不知48年人生怎么会过得如此冤。

鲁健在国内完成硕士学位,并在南方一所著名高校任教,十年前到美国深造,并获得分析化学博士学位,恰好当时电脑业火旺,他於是转攻电脑学,苦读之下也如愿获得硕士学位,当年意气风发,两项所学皆实用性很强,「双枪还不能走南闯北?」。

然后时运不济,学成之后才让他「大开眼界」,「我那时才真正知道什么叫一泄千里、势如破竹、兵败如山倒,就见那公司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间间倒,2年间我换了几份工作,年薪虽然从最初的4万5千到6万千美金,但做的时间最长的都做不过一年,最后连一点工作机会都找不到,而在美国的工作签证也不可能再延了,H1 签证现在已很难拿了,呆不下去就办移民加拿大,心想自己有两把枪在手,英语又没有问题,怎么可能不能生存?但结果就是面临没办法活下去。」

2001年的圣诞节前一天,鲁健驾车由华盛顿抵达多伦多,正式入境移民,回想当日鲁健非常伤感的说,「当时大雪纷飞,路上都不见行人,女儿在车上不断的问,为什么要移民加拿大,我就告诉女儿,爸爸实在是在美国呆不下去了,女儿还是很不理解,一脸不高兴。」

鲁健全家住进了事先从网上联络的一家专门服务新移民的住房,原本开价一晚35元,但也是大陆人的房东看到一家四口来住,就马上提价至50元。两天后因妻子在美国仍有工作,女儿在美国上大学,所以全家又回到华盛顿。鲁健忙於从网上找寻加拿大工作机会,终於在发出无数求职信后,他得到了PETRO CANADA的一封面谈电邮,他马上按约定时间驾车来到多伦多。

「面谈的人说,他们只是找一个博士的职位,你是从200名申请者中挑中20个人之一,从中再选2个人,最后挑出1人。但当时他提出一个有机化学的问题,因只是以前用
过不太熟悉,即刻不容分说就停止了面谈。」

申请工作泥牛入海 处处留难

因为移民身份的问题,鲁健隔了两月只身来到多伦多定居,希望能先找到工作,再接家人过来。但迎接他的是强烈的失落感,「在这里根本就没有专业工作机会,加拿大人自己都不够职位。在美国去一份求职信,人家还会给个回音,在这里你发几百份简历,如同泥牛入海,听人介绍,就按电话薄一个个打,但接电话的都是接待员,根本没用。」

此时华人房东就介绍他做很时兴的传销生意,他也投下了2千多元,最后也退了出来,「那是在社会不正常之下,中国人说「贫穷生贼盗」,人人想冒险发财,骗来骗去,
但根本刚来到的新移民都没有人际渠道,做传销根本不可能。」

恰此时一位同屋房客介绍一家西人职业介绍公司,称有99%的命中率,他於是就去一试,对方仪表堂堂,非常尊敬有礼,且不断介绍公司的信誉,并称工作机会85%由他
们找,15%由自己去找,鲁健心想讲得也合理,双方共同努力效果会更好,於是签约,先付了5百多元首期费用。然而在公司三次简单面谈,完成了一份连鲁健都大为不满
的履历表。最后,公司就给他一张表,上面要求他每周找30个工作职位,填写清楚什么公司,以何途径联络,回音如何等,每周寄回公司,鲁健心想现在找工如此困难,怎么可能自己找到30份工作职位,但无奈之下也只有照办。可从此就没有此公司的任何讯息,也就等去了夏天找工最黄金的几个月。於是他找去介绍公司理论,但对方反指他不遵协议,没有每周自己找30个工作职位向公司汇报。

「这真是岂有此理,应当是他们服务向我汇报,怎么现在变成我自己找工向他们汇报。我要告他们,公司说你告不了我,后来让律师看了合约,上面小字是写找工培训计划,而不是工作介绍,他们事先根本就没有提这点,本来以为西人信誉会好一些,但一样在骗不懂的人。」

看著由美国带来数千美元生活费就要用完,还要负担女儿美国上学的高昂海外学生学费问题,鲁健只有看报纸广告,找到华人的职业介绍所找寻机会。「第一份介绍工作是要求能举重50磅,爬高20米的仓库工作,不仅需要在家中随叫随到,而且还要自己买保健用品,这个工作还是西人介绍所给二道的华人介绍所,七扣八扣工资已经很低。后来介绍去了家日本寿司厂作杂工,处理如小山般的一大堆纸箱,还要整芥末,弄得眼泪、鼻涕流不停,因自己懂日文,日本老板希望我做下去,但回到家中就心想在美国做过比这再苦的活,但那时是学生,还有希望在盼望,但现在是做苦工,没有前途可盼,我有双枪,但偏偏卡了壳,晚上我自问「WHO ARE YOU」,人生不能没有目标,所以我情愿被介绍公司扣了押金,决定不再做下去。」

免费试用 暂入大学研究

为了重新踏进科研大门,他向加国大学发出义务工作的求职信,终於获得本地一所名校的「收留」,但做了2个月研究义工后,并无任何下文。此时恰好另一家大学招聘博士后职位,他以才学一试即中,光明的前景似乎又再出现。

「进去时已讲明年薪3万多元,第一次半个月收到扣税后的支票,有900多元,心想还能维持生活,暂时也不错。但几个月后,人事处找来说薪金发错,年薪3万是包括福利,於是倒扣回一年6千多元的福利费用,剩下能有多少?而且越是工作难找,越是看人脸色,什么都要做,不能做的也要你完成,压力很大。当时签约1年,到8月份就没有工作了,不知道该怎么。可能只有申请失业金。」

「有一次去渥太华,住在一个西人家中,原来他也是美国名牌大学经济学博士毕业,但回到加拿大就一直没有找到过工作,问他政府是不是知道这种失业情况,他说完全知道,但政客们不会去关心这种事,当听到他这么说,我真的泄气泄尽了。」

「现在还有不少大陆来的教师、硕士、博士走投无路,无家可归,有的住进政府临时庇护所,他还见到有个很有才学的青年,整天带著被子游走,晚上就睡在公园内。还有人只有在街头贩买小商品,或在华人超市中卖菜,与他们读书毫无关系,这是加拿大在浪费人力资源。以前读书人讲骨气,「不为三斗米折腰」,现在是读书人脊梁都断了,而且在美国无论如何都是一群留学生、学者在一起,这里你只有与最底层的人在一起生活,你会很伤感。」

半百学究 回国内创业也难

如鲁健般有学识正当年的学者,为何不能回国再创事业?
鲁健说得更是戚惨,「10年前我已是名牌大学的老师,10后我毕业学成两门专业,但年龄已是48岁了,国内重点大学现在请的都是45 岁以下的年轻教授。我也申请国内南方的大学职位,而且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大学,但都没有回音,有人就劝我去大西北再试试机会,以前南方人都不愿去风沙滚滚的大西北,但现在只有那种地方还有机会,想来也心酸。」

谈到国内人才招聘会,鲁健也是一肚子气,「去年就参加了一个国内来的招聘会,那些官员根本没有一点诚意,完全不懂专业,纯粹是出来旅游的。人人都说我卖的很便宜,因为我只要年薪4万人民币,住房有58平方米就可以了,这还是我10年前的印象,但还是没有门路。」

「人常说,十年磨一剑,我到底磨成什么剑,我常站在阳台上长叹,真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现在社会是逼良为娼,正常的人都要找违法的途径生存。女儿暑期来加拿大,但也找不到工,看到那些「请小姐」的广告,我跟女儿说,宁可要饭也不能去试。现在女儿在美国学费1万多美金,正常途径又很难转入加拿大大学,太太在美国也没有工作了,我也没办法接他们来,真是俱往已。」
 
*但当时他提出一个有机化学的问题,因只是以前用过不太熟悉,――这说明业务不精,本来就是卡壳的枪。
*后来让律师看了合约,上面小字是写找工培训计划,而不是工作介绍,――这说明英文不行,且社会经验缺乏。
*人人都说我卖的很便宜,因为我只要年薪4万人民币,住房有58平方米就可以了,这还是我10年前的印象,但还是没有门路。――连当今国内的基本情况都不清楚就想回去淘金?
所以,...................................................................
 
国内国外都找不到位置,就要找找自己的原因了。不能多念了几年书,就以为一定会穿西服,打领带,关键是要放下身段。
 
This guy is a loser in China - his native country and the world's fastest growing country.

And he is a loser in US - the world's strongest and richest country.

But he seems to blame his problem on Canada - a much smaller country economically than the above two. So what twisted logic is this ?
 
"十年前到美国深造,并获得分析化学博士学位,恰好当时电脑业火旺,他於是转攻电脑学,苦读之下也如愿获得硕士学位,"

---- 一个见异思迁的家伙!! 还搞什么学问!! 对自己的本行/专业根本就没有一种热爱,不配说自己是人才.
 
最初由 william11 发布
问苍天 天生我材何处用:

十年前到美国深造,并获得分析化学博士学位,恰好当时电脑业火旺,他於是转攻电脑学,苦读之下也如愿获得硕士学位,

Got a M.S.? Everyone could get that with reasonable efforts. But if he had earned a B.CS. he would probably have got a job already.
 
if that's the loser you mean, you will be one of losers sooner or later.

did you get Ph.D? if not you are a loser and he is a winner.

did you make $100k per year? if not, you are a loser.

did you get girl you want? if not, you are a loser.

did you invest in nasdaq last year? if not, you are definitely a loser.

too many things can make you to be a loser, that's what the loser mean by your definition?


too naive, too simple.

I saw a lot of talent lost their jobs and most of nuts are still in the office.




最初由 rchland 发布
This guy is a loser in China - his native country and the world's fastest growing country.

And he is a loser in US - the world's strongest and richest country.

But he seems to blame his problem on Canada - a much smaller country economically than the above two. So what twisted logic is this ?
 
最初由 william11 发布
问苍天 天生我材何处用:
一位失意博士的愤懑呼喊
鲁健在国内完成硕士学位,并在南方一所著名高校任教,十年前到美国深造,并获得分析化学博士学位,恰好当时电脑业火旺,他於是转攻电脑学,苦读之下也如愿获得硕士学位,当年意气风发,两项所学皆实用性很强,「双枪还不能走南闯北?」。

市场经济讲效益:会考试不一定会干活,高学历者不一定能出活。很可惜,他浪费了人类教育资源。

他还会继续上学吗? 是“学”无止境吗?
 
Re: if that's the loser you mean, you will be one of losers sooner or later.

最初由 william11 发布


I saw a lot of talent lost their jobs and most of nuts are still in the office.

:p :p :p "sour" + "loser" = a "sour loser" :p :p :p
 
Re: if that's the loser you mean, you will be one of losers sooner or later.

最初由 william11 发布


I saw a lot of talent lost their jobs and most of nuts are still in the office.


That's VERY TRUE. A white friend who work in Stat Canada told me that there is a guy who work there with only a highschool diploma and a class in computer science who got in Stat when the IT market is hot,even all he had was just ONE IT class. He is still working in IT in Stat.
 
Re: Re: 问苍天 天生我材何处用:

最初由 heckler 发布


Got a M.S.? Everyone could get that with reasonable efforts. But if he had earned a B.CS. he would probably have got a job already.

Is B.CS stand for Bachelor of Computer Science?

IS B.CS really better than M.S?
 
Re: Re: Re: 问苍天 天生我材何处用:

最初由 FallColor 发布


Is B.CS stand for Bachelor of Computer Science?

IS B.CS really better than M.S?


Well, if you had a B.CS., getting a M.S. is supposed to make you better in some specific areas.

For those who didn't go through B.CS courses and co-op, like Mr. Lu, getting a M.S. in canadian universities usually means 6-8 courses plus a thesis or project, while in the US, it's even possible to get a M.S. by accumulating enough course credit. What can you expect from him? In this case, B.CS. is better than M.S.
 
鲁健在国内完成硕士学位,并在南方一所著名高校任教,十年前到美国深造,并获得分析化学博士学位,恰好当时电脑业火旺,他於是转攻电脑学,苦读之下也如愿获得硕士学位,当年意气风发,两项所学皆实用性很强,「双枪还不能走南闯北?」。

he could have got the green card if he continued his speciality.

然后时运不济,学成之后才让他「大开眼界」,「我那时才真正知道什么叫一泄千里、势如破竹、兵败如山倒,就见那公司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间间倒,2年间我换了几份工作,年薪虽然从最初的4万5千到6万千美金,但做的时间最长的都做不过一年,最后连一点工作机会都找不到,而在美国的工作签证也不可能再延了,H1 签证现在已很难拿了,呆不下去就办移民加拿大,心想自己有两把枪在手,英语又没有问题,怎么可能不能生存?但结果就是面临没办法活下去。」

seems he is uncapable to maitain a professional job.


「面谈的人说,他们只是找一个博士的职位,你是从200名申请者中挑中20个人之一,从中再选2个人,最后挑出1人。但当时他提出一个有机化学的问题,因只是以前用
过不太熟悉,即刻不容分说就停止了面谈。」

seems not qualified for this position.


此时华人房东就介绍他做很时兴的传销生意,他也投下了2千多元,最后也退了出来,「那是在社会不正常之下,中国人说「贫穷生贼盗」,人人想冒险发财,骗来骗去,
但根本刚来到的新移民都没有人际渠道,做传销根本不可能。」

Tried to make money the other way.

恰此时一位同屋房客介绍一家西人职业介绍公司,称有99%的命中率,他於是就去一试,对方仪表堂堂,非常尊敬有礼,且不断介绍公司的信誉,并称工作机会85%由他
们找,15%由自己去找,鲁健心想讲得也合理,双方共同努力效果会更好,於是签约,先付了5百多元首期费用。然而在公司三次简单面谈,完成了一份连鲁健都大为不满
的履历表。最后,公司就给他一张表,上面要求他每周找30个工作职位,填写清楚什么公司,以何途径联络,回音如何等,每周寄回公司,鲁健心想现在找工如此困难,怎么可能自己找到30份工作职位,但无奈之下也只有照办。可从此就没有此公司的任何讯息,也就等去了夏天找工最黄金的几个月。於是他找去介绍公司理论,但对方反指他不遵协议,没有每周自己找30个工作职位向公司汇报。

「这真是岂有此理,应当是他们服务向我汇报,怎么现在变成我自己找工向他们汇报。我要告他们,公司说你告不了我,后来让律师看了合约,上面小字是写找工培训计划,而不是工作介绍,他们事先根本就没有提这点,本来以为西人信誉会好一些,但一样在骗不懂的人。」

sounds like he is just abroad.

看著由美国带来数千美元生活费就要用完,还要负担女儿美国上学的高昂海外学生学费问题,鲁健只有看报纸广告,找到华人的职业介绍所找寻机会。「第一份介绍工作是要求能举重50磅,爬高20米的仓库工作,不仅需要在家中随叫随到,而且还要自己买保健用品,这个工作还是西人介绍所给二道的华人介绍所,七扣八扣工资已经很低。后来介绍去了家日本寿司厂作杂工,处理如小山般的一大堆纸箱,还要整芥末,弄得眼泪、鼻涕流不停,因自己懂日文,日本老板希望我做下去,但回到家中就心想在美国做过比这再苦的活,但那时是学生,还有希望在盼望,但现在是做苦工,没有前途可盼,我有双枪,但偏偏卡了壳,晚上我自问「WHO ARE YOU」,人生不能没有目标,所以我情愿被介绍公司扣了押金,决定不再做下去。」

doesn't want to do labar work.

免费试用 暂入大学研究

为了重新踏进科研大门,他向加国大学发出义务工作的求职信,终於获得本地一所名校的「收留」,但做了2个月研究义工后,并无任何下文。此时恰好另一家大学招聘博士后职位,他以才学一试即中,光明的前景似乎又再出现。

「进去时已讲明年薪3万多元,第一次半个月收到扣税后的支票,有900多元,心想还能维持生活,暂时也不错。但几个月后,人事处找来说薪金发错,年薪3万是包括福利,於是倒扣回一年6千多元的福利费用,剩下能有多少?而且越是工作难找,越是看人脸色,什么都要做,不能做的也要你完成,压力很大。当时签约1年,到8月份就没有工作了,不知道该怎么。可能只有申请失业金。」

Shold thank canada accepted him and offered a job. BTW, what kind of benefit cost $6000 per year?

「有一次去渥太华,住在一个西人家中,原来他也是美国名牌大学经济学博士毕业,但回到加拿大就一直没有找到过工作,问他政府是不是知道这种失业情况,他说完全知道,但政客们不会去关心这种事,当听到他这么说,我真的泄气泄尽了。」

「现在还有不少大陆来的教师、硕士、博士走投无路,无家可归,有的住进政府临时庇护所,他还见到有个很有才学的青年,整天带著被子游走,晚上就睡在公园内。还有人只有在街头贩买小商品,或在华人超市中卖菜,与他们读书毫无关系,这是加拿大在浪费人力资源。以前读书人讲骨气,「不为三斗米折腰」,现在是读书人脊梁都断了,而且在美国无论如何都是一群留学生、学者在一起,这里你只有与最底层的人在一起生活,你会很伤感。」

It is him who choose to come to canada to start again, why compain?

半百学究 回国内创业也难

如鲁健般有学识正当年的学者,为何不能回国再创事业?
鲁健说得更是戚惨,「10年前我已是名牌大学的老师,10后我毕业学成两门专业,但年龄已是48岁了,国内重点大学现在请的都是45 岁以下的年轻教授。我也申请国内南方的大学职位,而且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大学,但都没有回音,有人就劝我去大西北再试试机会,以前南方人都不愿去风沙滚滚的大西北,但现在只有那种地方还有机会,想来也心酸。」

谈到国内人才招聘会,鲁健也是一肚子气,「去年就参加了一个国内来的招聘会,那些官员根本没有一点诚意,完全不懂专业,纯粹是出来旅游的。人人都说我卖的很便宜,因为我只要年薪4万人民币,住房有58平方米就可以了,这还是我10年前的印象,但还是没有门路。」

Even the motherland doesn't want to accept him.

「人常说,十年磨一剑,我到底磨成什么剑,我常站在阳台上长叹,真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现在社会是逼良为娼,正常的人都要找违法的途径生存。女儿暑期来加拿大,但也找不到工,看到那些「请小姐」的广告,我跟女儿说,宁可要饭也不能去试。现在女儿在美国学费1万多美金,正常途径又很难转入加拿大大学,太太在美国也没有工作了,我也没办法接他们来,真是俱往已。」 [/B][/QUOTE]

Should ask himself what's wrong.
 
不要那么苛刻吧。难道诸位面试时什么问题都答的上来吗?工作中也不需要查资料查笔记,什么都记得住吗?我做不到。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