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直门交警

~流浪的狮子~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2-18
消息
1,345
荣誉分数
1
声望点数
0
大家好!俺是一名交警――不,应该说曾经是一名交警。俺现在已经辞职不干了,
> > > >
俺当了八年交警,立过五次一等功,九次二等功。可是俺前两天辞职不干了,因为领导
> > > > 要派俺去西直门。
> > > >
西直门刚改造好的时候,马师傅被派去负责那里,大伙儿都挺羡慕他,因为那是北
> > > >
京最气派的立交桥。可是过了仨月,局里接连接到投诉,说马师傅业务不熟练,乱指
> > > >
路。想去安定门的让他给指到了动物园,想去动物园的让他给指到了蓟门桥,想去蓟门
> > > >
桥的让他给指到了金融街……最夸张的是有一位司机哭诉说他想去八达岭长城,按马师
> > > >
傅说的一直走结果到了保定。局里把马师傅调离了西直门,可是马师傅多倔呀,每天一
> > > >
下班儿就骑着自行车到西直门一通绕,非要把这路都搞清楚不可。后来局里让他休假
> > > >
了,他就干脆整天泡在西直门,一边儿绕圈儿一边嘴里念念有词……直到他搬进安定医
> > > > 院我们都不知道他嘴里念叨什么呢。
> > > >
马师傅调离之后,牛师傅接了他的班儿。要说牛师傅不愧是业务骨干,就是心细,
> > > >
他花了几个月时间把西直门摸了个透熟,熬了几十个晚上练习画图。后来,甭管谁问
> > > >
路,他掏出纸笔几分钟就把路线图画出来了。后来他被北大数学系一位老教授请走了,
> > > >
说他解决了数学界一大难题――徒手绘制七元八次方程组的解集图。他被请去给全国各
> > > >
地数学系讲课。牛师傅哪儿会讲课呀,他只会画图,上来就画,黑板画满了就往墙上
> > > >
画,教室里画,家里画,白天画,晚上画……后来安定医院所有的白墙也都让他画满
> > > >
了――除了马师傅那间病房,因为马师傅一看见牛师傅画的图就浑身哆嗦。
> > > >
牛师傅之后,小杨师傅接了班儿。一天,他正在指挥交通,一转身儿,看见那边桥
> > > >
底下停着一辆汽车,司机坐在车里东张西望。小杨师傅有点儿纳闷儿,因为他印象里好
> > > >
像从来没在这个位置看见有车,今儿头一回,这司机还怪模怪样。小杨便走过去,让司
> > > >
机赶紧把车开走,司机死活不走,说他只要一动就违章。小杨四下一看,可不。前面桥
> > > >
上挂着禁止驶入,地上画着左转线,可是一旦左转就是逆行,右转呢?不行,也是禁止
> > > >
驶入。那就掉头吧?嘿,人家都替你想到了,左边就戳着个禁止调头的牌子。那也不能
> > > >
就这么停着呀,因为右边还立着个前后200米内禁止停车的牌子。小杨问司机是怎么开
> > > >
到这儿来的,司机说刚才在路口地面标线和路边的指示牌不一致,他就按地面标线开,
> > > >
结果就开到这儿来了。小杨发了一会儿呆,用步话机通知了附近的同事,然后他自己骑
> > > > 着摩托车直接就开进了安定医院,说什么也不出来了。
> > > >
小杨之后,局里就派俺来接班儿。对了,俺姓朱,叫俺小朱好了。俺在西直门呆了
> > > >
一天,就知道这不是人干的活儿,赶紧托人找工作。没过几天,一哥们儿给介绍了西城
> > > >
环卫局的一份儿工作,俺立马辞了职,到清洁队报到去了。俺负责一段儿长安街的保洁
> > > >
工作,干了两天,感觉好极了!俺每天把清洁车往路边儿一搁,然后就坐在马路牙子上
> > > >
看着川流不息的车,又宽又直的马路,心里这叫一个痛快。在西直门呆久了,差点儿认
> > > >
为汽车都是爬着走的呢。看着看着,俺不知不觉高兴得都笑出声儿了。昨天,上头领导
> > > >
来检查工作,检查到俺这儿,俺正坐在马路牙子上看着车流笑呢,领导刚要发火儿,俺
> > > >
队长赶紧小声说:他就是那个西直门……那个交警……领导立马多云转晴,微笑着对俺
> > > > 说
> > > >
:小朱啊,汽车好玩儿吗?俺白了他一眼,又吐了他一口吐沫,没搭理他。切,当俺是
> > > > 傻子呀,俺能没见过汽车吗?俺也当过交警呢,西直门交警。
 
夸张了点吧,兄弟! :) 不过这也差不多了,据说前些时候那个烂桥的设计者实在憋不住了,出来解释说当时给她提供的原始和预测数据不准,没有考虑到北京能有那么多车,就按照30万的数量来的.而她设计的时候北京就20万辆车.

所以按照这个弱智的设计者和统计方面的更加弱智的预计,北京早晚会出现瘫痪,等确实将国家领导堵几次后才有可能发生质的变化.
 
:lol: 我年初回去就在西直门迷路了,出了地铁口立马就发现找不着北了。西直门附近变化太大,桥也够烂的。
 
西直门 :buttrock::buttrock::buttrock:

大学时到北京流窜多次,被告之:“下火车后转地铁,到西直门下车,然后换375,找不到375再打车。”

第一次自认是乡八佬进城...
第二次自认还是乡八佬进城...
第三次自认还是乡八佬进城...

可能根本找不到375,可能是375挤的太厉害,可能是等taxi 等半天等不上,

每次耗时40分钟到60分钟不等,才打上TAXI..:wall::wall::wall:
 
我觉得还得坐375,打的得绕半天才能回到正路上,费时费钱。

前些年有一段盛 传375路的鬼故事。 :D
 
375人太多了,多到头晕

闹不明白北京人挤公共汽车咋这么上瘾。以前10块10公里,后来1.2一公里,最近两年才有部分1.6的,计价器跳半天才30,太便宜了。

要知道广州多年来都是2.6。
 
你钱多,当然不在乎。一块钱和十块钱差好多呢,经常坐更承受不起。 北京还是老百姓多,收入有限,物价又 贵。
 
最初由 变焦镜头 发布
转一张图,大家看看

Wo YUN!

still remember in 2002, when I was back in Beijing, I took taxi going to Beijing Zoo. I thought I was very familiar with that area, because my university is in Ming2 Guang1 Cun1, and I went to Jian4 Gong1 very often. But, the taxi dropped us even before Zhan3 Lan3 Guan, because he said he doesn't know how to get to the gate of Zoo and how to get back from there:crying: So I had to walk to the zoo with my 1 and half year old daughter!

What a terrible design it has!
 
最初由 March 发布
我觉得还得坐375,打的得绕半天才能回到正路上,费时费钱。

前些年有一段盛 传375路的鬼故事。 :D

Is that one about the last bus in the night?
 
照图中的样子,一个右转弯,要连续5次360度转圈

最初由 变焦镜头 发布
转一张图,大家看看
 
最初由 March 发布
我觉得还得坐375,打的得绕半天才能回到正路上,费时费钱。

前些年有一段盛传375路的鬼故事。 :D


这其实是一个真实的凶杀案,大约十年前吧。

375路深夜一班车往郊外开出,车上只有两个乘客,一老头,一学生。

在一站上来三个人,两个人架着一个醉酒不醒的人上了车,买了票,坐最后一排。

老头突然和学生开始吵起来了!老头非说这个小年轻偷了他的钱,越吵越凶,老头非要拉学生下车去公安那儿......,年轻人气得够戗,无法之下,在一站两人下了车。

老头对年轻人说:“我救了你了!你赶紧回家吧!”

第二天,报纸上报道发生了凶杀的案情,一辆375路车翻在郊区路边沟里,驾驶和两位售票都被杀了。

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那两人上车架着的“醉酒”朋友其实是已经被害的一个死人,这两个凶手准备深夜往郊区弃尸灭迹,后来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可能被驾乘人员看破,于是大开杀戒,把驾驶和售票都杀了灭口,逃之夭夭,后来不知有没有破案。

至于那位智慧的老者,从他们上车的时候就看出了苗头不对,因为车上另外只有那个学生一人,就发善心救了这年轻人一命,至于驾乘人员,没办法了,因为他们是在岗位工作,没法把他们拉走......

[那时候通讯真是很不发达,又是在郊区,公用电话也没有。要是换了手机这么普及的今天,下车以后可以马上报警。不过,今天的犯罪分子也不会落后到要乘公车抛尸的程度。

仅仅十年之隔,咱们国家发展飞速啊!]
 
最初由 hxp417 发布



这其实是一个真实的凶杀案,大约十年前吧。

375路深夜一班车往郊外开出,车上只有两个乘客,一老头,一学生。

在一站上来三个人,两个人架着一个醉酒不醒的人上了车,买了票,坐最后一排。

老头突然和学生开始吵起来了!老头非说这个小年轻偷了他的钱,越吵越凶,老头非要拉学生下车去公安那儿......,年轻人气得够戗,无法之下,在一站两人下了车。

老头对年轻人说:“我救了你了!你赶紧回家吧!”

第二天,报纸上报道发生了凶杀的案情,一辆375路车翻在郊区路边沟里,驾驶和两位售票都被杀了。

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那两人上车架着的“醉酒”朋友其实是已经被害的一个死人,这两个凶手准备深夜往郊区弃尸灭迹,后来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可能被驾乘人员看破,于是大开杀戒,把驾驶和售票都杀了灭口,逃之夭夭,后来不知有没有破案。

至于那位智慧的老者,从他们上车的时候就看出了苗头不对,因为车上另外只有那个学生一人,就发善心救了这年轻人一命,至于驾乘人员,没办法了,因为他们是在岗位工作,没法把他们拉走......

[那时候通讯真是很不发达,又是在郊区,公用电话也没有。要是换了手机这么普及的今天,下车以后可以马上报警。不过,今天的犯罪分子也不会落后到要乘公车抛尸的程度。

仅仅十年之隔,咱们国家发展飞速啊!]
:glowface: ;) :cool: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