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新自由主义

moyuer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3-12
消息
10,204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文/吴俊刚


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出版了一本新书,《新自由主义评析》。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辩论后,官方对这个所谓「学术界、理论界、甚至政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已有了结论和共识。


谈理论和主义,原是毛泽东的专长,他的理论引领共产党革命成功,但经济失败。最后是没有理论的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打开了新的局面。邓小平的「理论」,若有的话,就是著名的「猫论」--不管黑猫还是白猫,会捉老鼠的就是好猫。还有,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这些与其说是理论,不如说是中国人的传统智慧语录。但是,不只有用,也通俗得很,连普通农民都一说就懂。


正是邓小平用这种实际的常识(common sense), 把中国从理论和主义的狂热中浇醒,中国才能有今天的崛起。然而,过去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似乎渐渐的又和理论、主义纠缠起来了。什么新左派、新权威主义,还有新自由主义,闹烘烘的,理论的论争确实热得很。


其中,受到特别关注的显然是新自由主义,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特别成立了「新自由主义研究课题组」,召集了研究经济理论、西方经济学、拉美问题、俄罗斯问题、欧洲问题和美国问题等十位专家,集中研究,提出研究报告,并举办系列相关研讨会。《新自由主义评析》挑选了专家学者所提交的25篇论文,从不同角度评析新自由主义。


「国际垄断资本的理论体系」


那么,社科院是怎样给新自由主义定性呢?上述课题小组的组长何秉孟在书的序言中指出,「关于新自由主义的本质,概括起来说就是一句话,即:新自由主义是国际垄断资本的理论体系。」


他认为,新自由主义推动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阶段过渡;新自由主义、垄断资本国际扩张、经济全球化三者紧密交织,新自由主义是垄断资本国际扩张的理论。而1990年出现的所谓「华盛顿共识」,被视为「自由主义从学术理论嬗变为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范式和政治性纲领的主要标志。」


新自由主义在经济理论方面,被认为大力宣扬「三化」--「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在政治理论方面则坚持三个否定--「否定公有制」、「否定社会主义」和「否定国家干预」。


何秉孟认为,「新自由主义并不是一般地鼓吹经济全球化,而是着力强调要推行一超级大国为主导的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即全球资本主义化。」(《中国社科院院报》)


老实说,中国实行市场开放,并不是独创理论的产物,因此,很难完全否定来自西方或美国的经济理论。因此,《评析》一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要提醒学术界「要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其(新自由主义)进行分析和研究,吸收其中可供我国改革开放借鉴、参考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绝不可照抄照搬。」


胡适:多研究问题的解决


那么,除了一些仍然有主义色彩的词汇之外,简单说,也就是回到实际,不要一见理论就昏了头,一味的往理论的牛角尖钻。的确,1980年代的拉丁美洲国家,以及后来的前苏联和东欧诸国,都因盲目照服西方经济学家所开的经济药方吃尽苦头,唯独中国在邓小平领导下,自己摸着石头过河,避免了「休克疗法」的厄运。中国是有理由继续稳扎稳打前进的。


写到这里,不禁联想到胡适的名言,「请你们多多研究这个问题如何解决,那个问题如何解决,不要高谈这种主义如何新奇,那中主义如何奥妙。」


他还说:「空谈好听的主义,是极容易的事,是阿猫阿狗都能做的事,是鹦鹉和留声机都能做的事」;「偏向纸上的‘主义’是很危险的。这种口头禅很容易被无耻的政客利用来做种种害人的事」;


「空谈外来进口的‘主义’,是没有什么用处的。一切主义都是某时某地的有心人,对于那时那地的社会需要的救济方法。我们不去实地研究我们现在的社会需要,单会高谈某某主义,好比医生单记得许多汤头歌诀,不去研究病人的症候如何能有用呢?」(《问题与主义》)


吁!新自由主义。吁!各种美丽好听的主义。Hurray!没有理论的邓小平。
 
一直想写一篇有关新自由主义的文章,半年以前就准备好资料了,可惜太忙。这片文章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只是对新自由主义的阐述太简单。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