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情形下的信任圈 (写毕于心理研讨交流协会6月6日对此的座谈会)

牛江河

新手上路
注册
2003-08-17
消息
72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不同情形下的信任圈
(写毕于心理研讨交流协会6月6日对此的座谈会)
牛江河

作为一种中介,信任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一种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作用。在信任
的基础上,不同的关系、不同的行为才得以由此产生。信任就象一种纽带存在于人
与人之间(比如学生与老师之间,孩子与家长之间,病人与医生之间),群体与群体
之间(比如合唱团和舞蹈团之间,老张家和其所在社区之间,中国人和加拿大人之间
),人与群体之间(比如小王和排球队之间,某雇员和公司之间), 同时也存在于不
同的行为之间(某人之所以借某人钱,某人之所以嫁娶某人)。如果人们之间没有彼
此的信任,恐怕家不成其为家,群体不成其为群体,社区不成其为社区。如果一个
人总是怀疑、猜忌别人的话,日子一定会很难过。如果没有对教授、对系、对学校
的信任,那么很难有师生间的关系,同学间的关系,甚至没有关系、没有教育。

信任是对善意、对好心的一种期待,它相信别人未来的行为将会是有益于,或至少
是无害于自己的。信任是人们之间相互作用从而建立各种关系的第一步。信任里有
三种东西,信任者A、信任对象B以及所信任的东西。信任与社会认知和社会关系有
关。信任是对他人的这样一种期望:他人的所作所为将会有利于、或至少不有害于
我们。人们往往关心、关注着别人将会怎样对待他们,一旦他们认为别人会对他们
好,这就是信任。信任就是这种一种对他人的积极的、正面的期待。信任也是一种
心理状态,包含了一种对他人积极态度和行为有所期待的倾向。

在有风险的情况下,信任显得尤其重要。可以这么说,风险是产生信任的前提。风
险和信任互为关联,风险提供了信任的必要性,倘若事情的发生和进行没有一丝一
毫的风险,百分之百的保险,恐怕也没有了信任的意义。也就无所谓信任不信任了。
不知道他人会怎样对待自己就是一种不确定性,一种风险的源泉。当人们相互作用
时,人们往往要面对社会不确定性这一问题,当人们缺少足够的信息去预测他人的
行为时,当他人可能会有不利于自己的言行时,即无法把握他人言行的方向时,这
时就可称为不确定性。信任产生的第二个前提是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在这两个前
提下,信任得以产生。

信任可以分为很多种,比如关系信任:一种基于彼此间关系的信任;团体信任:这
种信任涉及到团体成员,基于信任者和被信任者都同属于同一个团体的信任。认同
信任:这种信任有赖于彼此间的同一认同,还有一般信任,特别信任等等。

心理学家们作了许多有趣的实验来研究信任。举个例子来说,为了搞清人们通常是
更容易信任本团体的人呢还是本团体以外的人,他们让被试(某大学学生)在两个
人中选一个来对他/她分配一定数量的钱,这笔钱的多少完全听凭这个分配者的意
愿,这两人中,一个是同一个大学的,一个是另一个大学的。实验结果表明更多的
被试选择同一个学校、而不是另一个学校的分配者,也就是说人们倾向于更信任同
属一个团体的人。

另外一个例子,被试被分别分在一个三人小组和七人大组,在他们收到实验者给他
们的钱后,他们每一个人都被要求从中捐献出任意数目的钱大家可以平均收益。如
果你不相信别的人也会慷慨解囊的话,你也就舍不得贡献出你的钱。结果发现在小
组的人要比在大组的人信任多些,在小组的人比在大组的人捐的钱多。

人们还发现男上司、男下属之间的信任不及女上司、男下属之间的信任。上级的教
育程度越高,越容易得到信任。当下属的教育程度高于或等于上司时,彼此之间的
信任就不如相反的情况。日本人对他人的信任合作明显不如美国人对他人的信任合
作。澳大利亚的经理比中国的经理更信任下属等等。

一个人通常不会、也不可能信任所有人,一个人通常不会、也不可能只信任他/她自己,这就是说这个人通常会信任一些人,形成一个信任圈。你往往信任许多人,而
我往往信任很少的人,于是你我的信任圈有大小不同。还有,你信任三个人,我也
信任三个人,似乎信任的人一样,然而你信任的是家庭成员,我信任的是朋友,还
是有不一样吧。倘若用一个“信任圈”这一比喻的说法来形容这些被信任的人的话,
可以这么讲,“圈”反映了两种意思,一是被信任的人的多少,圈大人多,圈小人
少。二是被信的人的类别,家庭成员、邻居同学、亲戚朋友还是老板。

信任不是一成不变的,信任不可能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保持不变。当然信任圈也就
不可能不变。信任总是随着情形的改变而改变。你也许相信我会替你保守最为秘密
的个人隐私,但不相信我所说的购物价格。我非常相信张三对宗教的信仰,但就是
不放心他能否按时按质地做完事情、没有解释、没有借口。也 就是说信任不是一个
一成不变的量,而是一个变量,当环境、当条件、当情形变化了,比如从我们所说
的物质世界,一种有形的、外部的经济世界,改变到精神世界,一种无形的、内部
的心理文化世界,这信任也就因此不再一样了。问题的关键不是谁有多信任谁,而
是在何种情况下谁比较可信。

的确,什么样的背景会有什么样的信任。我们生活的背景丰富多采,用个最常用、
简单的分法,我们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我们的物质生活里,金钱恐怕是第一
要素,当有人向你借钱时,而你还有钱可借时,你多信任这个人就要起作用了,是
亲戚借还是男朋友借,此外,是借十块、一百块呢,还是五千块、五万块,不同的
情形组合将决定你的信任和你的信任圈。在我们的精神生活里,与别人分享、向别
人倾诉你的情感、体会、欣喜、苦恼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与中性的钱不同,这要告
诉别人的东西还有质的不同,起码有正面和负面之分,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比如好
消息和坏消息,令人耻辱沮丧的经历和令人骄傲鼓舞的经历,愉快的事情和伤感的
事情等等。性质的不同也许会影响到信任圈的大小、信任圈里的人。让你高兴得意
的事情,恐怕是知道的人越多越好,不光彩的隐私,恐怕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可
以和信得过的朋友交流的事情未必能和老公老婆交流,这取决于所要交流的事情的
性质,什么样的事情。

信任也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现象,不同文化系统下的信任的概念以及由此的信任行
为不会是相同的。文化是一种将置身于其中,而不是其外的人加以整合的系统。这
也就是为什么这种文化下的社会行为有别于那种文化下的社会行为。文化塑造了人
们的行为,人是文化的产物。中国人普遍看重家庭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关系,之所
以信任在很大程度上是看一种关系,倘若彼此有很近的关系,彼此就容易信任。西
方人依据的往往是另外的东西,比如说以往的信用史、名声、利害冲突等。中国文
化中有“家丑不外扬”的老话,中国人总是多少犹疑着要不要“外扬”那点“丑”,
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人的心理咨询总是不如老外的心理咨询红火的原因之一。

一方面,很多种社会行为会发生在几乎所有的文化,比如所有的文化里都有见面礼,全世界的人们都体会到信任。另一方面,这些社会行为又都与特定的文化联系着。人们见面时从中国的握手、日本的鞠躬到西方的拥抱,见面礼各各不同。同样地,不同民族间的信任也有不同。只要文化不同,这信任的基础就会不同。越来越多的人们从一个国家移民到另一个国家,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一个地方,从一种民族转
换成另一个民族。人们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相互作用也越来越普遍和经常。用跨文
化进行比较的方法理解别人的信任、信任圈怎样和我们不同,为何和我们不同显得
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

从理论上说,每一个民族都有其各自的文化、社会价值观、思维方法、经济、政治
系统和社会生活,都是不同的,然而有些文化之间的差异(东方与西方)恐怕会大
于有些文化之间的差异(北美与北美)。这么说吧,加拿大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
要大于加拿大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差异,从显然易见的地理位置、物理环境、历史发
展到更多靠体会出来的文化、道德、习惯、价值观、荣辱观等等。

假若我们用中国人和加拿大人作被试,以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各种各样性质不同、程度不同的组合作基础来研究人们的信任圈,探究人们的信任圈怎样因背景、情形的不同而不同,怎样因事情性质的不同而不同,怎样因文化的不同而不同该是多么
有趣,多么有意义啊。
 
good paper. It would be excellent if it has vivid examples.
 
最初由 牛江河 发布
人总是怀疑、猜忌别人的话,日子一定会很难过...

至少被骗的概率会大幅度下降.
个人觉得信任感的产生是源于自信心.
说多了无意义.你写文章老是带个感情色彩,充其量就是个品德课老师...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