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风暴”迄今无官员辞职 媒体呼吁“四不放过”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xyh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xyh

Moderator
注册
2002-03-07
消息
1,118
荣誉分数
13
声望点数
168
“审计风暴”迄今无官员辞职 媒体呼吁“四不放过”


(from: 2004/07/27, www.china.cn)

“审计风暴”是一块试金石

6月23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提交一份令人触目惊心的审计清单,在清单上,一些中央部委赫然在目,长江堤防的“豆腐渣”工程以及部分金融机构的重大违规行为也都被揭露出来。审计报告立即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由此带来舆论的强烈反响和人们思想上的巨大震荡,媒体形象地称之为“审计风暴”。

如今,“审计风暴”已经有一个月多了。在这一个月多的时间里,审计署在等待,公众在等待,大家似乎都在心照不宣地等待一个结果:审计清单上的那些违规违法者会不会被追究责任?涉嫌腐败犯罪者会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相应地,人们很自然地想到,这一个月以来,审计署和审计长李金华一定面临着空前沉重的压力,前去狡辩的、交涉的、说情的、探听虚实的,也许一天都没有消停过。人们无法不为李金华捏一把汗,担心“审计风暴”将把他推向一个危险的境地,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新华网近日联合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中,有76%的人担心李金华可能遭受打击报复。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人们同样有理由担心:审计署和李金华会不会在这场较量中败下阵来?正像《中国青年报》上一篇文章所形容的,“一嘴难辩众口,双手难敌四拳,审计署能不焦头烂额吗?”(《中国青年报》7月22日)审计署和李金华一方,依仗的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力,同时有舆论和公众的支持作为坚实的后盾,当然,还有李金华自己承认的,“我当上审计长都六七年了,从总书记到总理,到各位副总理、中央的其他领导,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位跟我打招呼,说这个事你不能审,那个事你不能报”,这里的不干预其实就是最大的支持。但另一方面,经验告诉人们,在“潜规则”的作用下,问题单位和问题人物被“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审计风暴”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告终,并非全无可能。如果出现这个结果,将是李金华的失败,将是审计的失败,也将是公众的失败。

有人曾建议给审计署以及地方审计部门“升格”,让他们从行政级别上高于其他的政府组成部门,利用级别优势对其他部门构成监督的强势(《新京报》7月9日)。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项俊波近日也撰文提出,应设立与国务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相平行的审计院(即一府三院制),使审计署隶属于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彻底从国家行政职能中脱离出来,专司立法机关监督行政机关的职能,以真正体现“政府花钱,人民监督”的本质(《新京报》7月21日)。两种思路是否可行尚待考察,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其实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人们对当前审计署的“能力”的担心,亦即对审计会不会失败怀有挥之不去的忧虑。

按说,仅凭审计署现有的地位与权力,他们依法行使审计权,依法公布审计结果并给纪检监察机关提供查处材料,也绝没有败下阵来的道理,更何况他们还有舆论和公众的支持,有中央领导的“不干预”。以此观之,今年的“审计风暴”可以说是一块试金石,从“审计风暴”的最终结果中,人们可以真切地看到,到底是权大还是法大,是人治有效还是法治更有效,是“潜规则”的作用大,还是依法治国方略和依法行政原则的希望更大…… (潘多拉)

“风暴”之后人们期待什么?

最近,李金华审计长在人大常委会会议上的审计报告,掀起了一场“审计风暴”。这场“风暴”带来了什么?令人稍感意外也颇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我们不仅没有看到有谁根据《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而引咎辞职,不仅没有听到有谁依《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该《条例》对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对于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等,都作出了详细的专章规定)而受到处分,甚至连有关责任人道歉之类的表态也极其罕见;除了沉默之外,相反的,倒是听到看到一些相关单位的人士站出来“辩解”。

作为被审计单位,在审计中发现了问题,有则改之,堵塞漏洞,以防后患,这是积极而应有的态度;如果审计结果真的与事实不符,也可以澄清真相,作些解释工作。可仔细考察就会发现,这些所谓的“辩解”,有的百般推诿,有的矢口否认,有的避重就轻,有的则无疑于“指责”和“要挟”,而惟独不是针对问题本身。出现这样的一些“怪现状”,难免让人如鲠在喉,甚为不快。而多数公众担心审计长会遭报复这一消息,就更让人们由“不快”而“不安”了。

由此想到前不久的另一场“风暴”。人们清楚记得,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一些地方连续发生了几起重大的安全事故。这些事故能否严肃处理,以儆效尤,当时有些人是有疑虑的。2月16日,温家宝总理在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进一步加强安全工作时,以异常坚定的语气表示,对已经发生的重大事故,要按照“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得不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的原则,查明原因,严肃处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以维护法制和纪律的严肃性,对国家和人民负责。之后,按照“四个不放过”的原则,一批官员和责任人先后引咎辞职或受到处分,有的还被追究法律责任。媒体称之为官员“问责风暴”。这一场“风暴”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也受到了公众的一致好评。

人们注意到,对于这次审计报告揭露的问题,6月28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依法行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明确要求,国务院各部门和直属机构要带头遵守审计法,对发现的问题要认真整改,坚决纠正,对违法违纪人员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目前,有关部门也已经成立专项调查小组,对审计报告中涉及的问题进行查处。国务院还将在今年年底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全面整改情况。追究责任,严肃处理,全面整改,这些,都是人们所翘首以盼、拭目以待的。

国务院近期颁布实施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依法行政必须坚持“责权统一”的原则,并将这一原则明确表述为“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法治政府即是责任政府。“四个不放过”,实质上体现了“责权统一”的行政理念。“惩前”才能“毖后”,“治病”才能“救人”,“权责统一”才能“服众”和树立权威。那么,试问一下,对此次“审计风暴”所涉问题,包括对于一些相关责任人,同样来一个“四个不放过”,怎么样?(范伟)

学习时报 2004年07月27日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