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4-07-18
- 消息
- 46,223
- 荣誉分数
- 20,198
- 声望点数
- 1,393
前天看<<加拿大生活周报>>,吓一跳,这:
http://www.comefromchina.com/newbbs/showthread.php?s=&forumid=3&threadid=292242
今天看方舟子的文章,又吓一跳。看来当今中国,办大事要“假大空”。看看出了多少假货!
------------------------------------
标 题:方舟子:如此“蛋白质科学”
消息源:新语丝
我在2002年曾经揭露过中国科学院新科院士贺福初多年来种种弄虚作假的行为,他的所谓学术成果,无一不是他的自我吹嘘,甚至根本就是捏造的:把国外科学家早就发现并克隆的蛋白质改一个名称重新发表,就谎称是他本人“在国际上首次发现”;胡吹自己“在国际上首先发现分子水平上发育与进化相互关系与统一的‘发育相关进化’规律”;在全国性重大奖励申报材料中虚报论文的数量和档次。他吹嘘自己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期间如何征服美国知名分子免疫学专家,“为祖国争光”,经我向该美国生物学家求证,贺福初确实曾经在其实验室工作过3个月,但是所说的事迹纯属捏造。该生物学家对贺福初评价很低,认为他不过是一名相当平庸的生物学家,对他目前在中国获得的地位和荣誉感到惊讶。
但是两年来,我的揭露对贺福初毫发无损。这位专业无能、造假有方的“成功人士”是越来越“成功”了,在中国获得的地位和荣誉越来越高。最近《中国青年报》报道说,有11名海外华人科学家向中国政府高层建言慎行生物大科学项目,针对的就是政府拨款一百亿元(第一期25亿元已到位)的“蛋白质研究计划”,而该“大科学项目”的主持人正是贺福初。我在中国科学院网站见到贺福初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做的学术报告《蛋白质科学与技术发展动态及中国的对策》(2004年6月14日发表),从其题目看,可当成“蛋白质研究计划”的重要性论证报告。但是在这篇“学术报告”中,我们看不到有何“学术”可言,并没有见到贺院士对“蛋白质科学与技术发展动态”有任何具体的介绍和深入的分析,也见不到贺院士对“中国的对策”有任何具体的建议和计划。我们所见到的,是一如既往的套话、假话、大话、空话、骗人的话。林“副统帅”有句名言:不说假话,办不了大事。贺院士就是这句名言的忠实实践者和典型获益者。我举这篇“学术报告”的两句话为例:
“蛋白质是所有生命活动的载体和功能执行者。”
这话怎么听上去像是推销某种含蛋白质保健品的广告词?有贺院士这句话,所有不搞蛋白质的中国生物学家都得改行搞蛋白质接受“蛋白质科学首席科学家”贺院士的领导了。请问,遗传信息的传递是不是生命活动?它的载体是核酸还是蛋白质?莫非贺院士还生活在20世纪40年代遗传物质被发现之前?即使在细胞、分子的层次上,与蛋白质无关或蛋白质不起功能执行者作用的生命活动也有的是,例如RNA的自我剪接、肽链的合成。其实,贺院士如果在“所有生命活动”之前加个 “几乎”之类的形容词,别人也就不好和他较真。但是习惯于说假话、大话、空话蒙人并不断尝到甜头的人是喜欢把话说绝的,这样才容易唬住外行。
“蛋白质是极为重要而又有限的生物战略资源,蛋白质科学与技术亦因此逐步成为本世纪各国争夺最激烈、最重要的战略制高点。”
这话听上去和贺院士几年前鼓吹“基因武器”一样的骇人听闻的。请贺院士解释一下,这话究竟是什么意思?是所有的蛋白质都如此,还是某种蛋白质如此?是不是我打翻一杯牛奶就相当于浪费了一杯“极为重要而又有限的生物战略资源”?吃一个鸡蛋就相当于耗费了一个“极为重要而又有限的生物战略资源”?朝贺院士脸上吐一口唾液也是相当于赠送了贺院士一点“极为重要而又有限的生物战略资源”?贺院士把国外科学家早就发现的一种蛋白质改个名称就做为“国际上首次发现”发表,是不是泄露了“极为重要而又有限的生物战略资源”?
生命科学研究是否适宜搞“大科学”,中国是不是该拨款上百亿元搞“生命大科学项目”,算是个学术问题,对此已有11名海外华人科学家在争论,犯不着我插嘴。但是如果中国真要搞“生命大科学项目”,该由什么样的人来主持,却不只是个学术问题了。一百亿元经费就砸在学术骗子手里,中国的生命科学研究还会有出头之日?这是值得每一个真正关心中国生命科学的前途,而不是想乘机分一杯笼的人好好想想的。
附:贺福初:蛋白质科学与技术发展动态及中国的对策
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学术报告
院士工作局
http://www.cas.ac.cn/html/Dir/2004/06/05/8931.htm
随着人类基因组全序列测定的完成,人类基因的注释与确认已成为生命科学面临的最重要任务之一。人类基因组中绝大部分基因及其功能有待于蛋白质水平上的揭示与阐述。蛋白质是所有生命活动的载体和功能执行者。生命体的繁衍、进化、发育、生老病死的奥秘都可以而且必须从蛋白质上找到证据和答案。生命科学的突破有赖于从整体角度,在分子、细胞、组织与器官等不同水平认识蛋白质。蛋白质科学是研究生物体蛋白质的表达、修饰、定位、结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方式的科学,旨在揭示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蛋白质技术包括蛋白质基础、应用研究与产业化发展等领域的系列关键技术,其发展与突破将极大推动蛋白质科学研究的进程、带动以生物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战略高技术的突破与革命。蛋白质科学与技术已经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重要战略前沿,是生命科学突破与生物技术创新的必由之路,是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引领自然科学与技术的龙头。
蛋白质是极为重要而又有限的生物战略资源,蛋白质科学与技术亦因此逐步成为本世纪各国争夺最激烈、最重要的战略制高点。蛋白质科学与技术是建立现代生物技术与产业的基础,将促进医药、环境、农业等新的生物经济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其研究成果可以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工业、食品加工、环境保护以及新型资源、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为国民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强大动力,将成为实现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以促进中华民族古老梦想“丰衣足食,健康长寿,安居乐业,天下太平”目标的实现。
纵观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史,一个国家要实现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对关键科学技术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必须形成科学技术的原创性积累。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和地域大国,在知识经济时代,要实现整体振兴的战略目标,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不能也不可能全部依赖别国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来发展自己的应用技术,必须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形成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知识产权。当今的蛋白质科学与技术研究属于大科学研究范畴,我们如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及时有效地组织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域的科研协作,必将大幅度增加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科学突破与技术创新,形成系列独占性的极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与战略技术,培育一批能够占领国际市场的大型跨国企业;必将打破西方国家在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领域的垄断格局、开创中国引领世界战略技术发展的新局面,实现我国从科技边缘国到科技大国的转变,为进而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必将大大增强我国的科技竞争力与综合国力,在国际上牢固树立科技大国形象;必将培养与造就能开辟重要研究方向、组织重大国际计划、作出突破性历史贡献的国际领军人物与一批享誉国际的高级专家;必将建设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家科技重镇,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与原动力。
http://www.comefromchina.com/newbbs/showthread.php?s=&forumid=3&threadid=292242
今天看方舟子的文章,又吓一跳。看来当今中国,办大事要“假大空”。看看出了多少假货!
------------------------------------
标 题:方舟子:如此“蛋白质科学”
消息源:新语丝
我在2002年曾经揭露过中国科学院新科院士贺福初多年来种种弄虚作假的行为,他的所谓学术成果,无一不是他的自我吹嘘,甚至根本就是捏造的:把国外科学家早就发现并克隆的蛋白质改一个名称重新发表,就谎称是他本人“在国际上首次发现”;胡吹自己“在国际上首先发现分子水平上发育与进化相互关系与统一的‘发育相关进化’规律”;在全国性重大奖励申报材料中虚报论文的数量和档次。他吹嘘自己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期间如何征服美国知名分子免疫学专家,“为祖国争光”,经我向该美国生物学家求证,贺福初确实曾经在其实验室工作过3个月,但是所说的事迹纯属捏造。该生物学家对贺福初评价很低,认为他不过是一名相当平庸的生物学家,对他目前在中国获得的地位和荣誉感到惊讶。
但是两年来,我的揭露对贺福初毫发无损。这位专业无能、造假有方的“成功人士”是越来越“成功”了,在中国获得的地位和荣誉越来越高。最近《中国青年报》报道说,有11名海外华人科学家向中国政府高层建言慎行生物大科学项目,针对的就是政府拨款一百亿元(第一期25亿元已到位)的“蛋白质研究计划”,而该“大科学项目”的主持人正是贺福初。我在中国科学院网站见到贺福初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做的学术报告《蛋白质科学与技术发展动态及中国的对策》(2004年6月14日发表),从其题目看,可当成“蛋白质研究计划”的重要性论证报告。但是在这篇“学术报告”中,我们看不到有何“学术”可言,并没有见到贺院士对“蛋白质科学与技术发展动态”有任何具体的介绍和深入的分析,也见不到贺院士对“中国的对策”有任何具体的建议和计划。我们所见到的,是一如既往的套话、假话、大话、空话、骗人的话。林“副统帅”有句名言:不说假话,办不了大事。贺院士就是这句名言的忠实实践者和典型获益者。我举这篇“学术报告”的两句话为例:
“蛋白质是所有生命活动的载体和功能执行者。”
这话怎么听上去像是推销某种含蛋白质保健品的广告词?有贺院士这句话,所有不搞蛋白质的中国生物学家都得改行搞蛋白质接受“蛋白质科学首席科学家”贺院士的领导了。请问,遗传信息的传递是不是生命活动?它的载体是核酸还是蛋白质?莫非贺院士还生活在20世纪40年代遗传物质被发现之前?即使在细胞、分子的层次上,与蛋白质无关或蛋白质不起功能执行者作用的生命活动也有的是,例如RNA的自我剪接、肽链的合成。其实,贺院士如果在“所有生命活动”之前加个 “几乎”之类的形容词,别人也就不好和他较真。但是习惯于说假话、大话、空话蒙人并不断尝到甜头的人是喜欢把话说绝的,这样才容易唬住外行。
“蛋白质是极为重要而又有限的生物战略资源,蛋白质科学与技术亦因此逐步成为本世纪各国争夺最激烈、最重要的战略制高点。”
这话听上去和贺院士几年前鼓吹“基因武器”一样的骇人听闻的。请贺院士解释一下,这话究竟是什么意思?是所有的蛋白质都如此,还是某种蛋白质如此?是不是我打翻一杯牛奶就相当于浪费了一杯“极为重要而又有限的生物战略资源”?吃一个鸡蛋就相当于耗费了一个“极为重要而又有限的生物战略资源”?朝贺院士脸上吐一口唾液也是相当于赠送了贺院士一点“极为重要而又有限的生物战略资源”?贺院士把国外科学家早就发现的一种蛋白质改个名称就做为“国际上首次发现”发表,是不是泄露了“极为重要而又有限的生物战略资源”?
生命科学研究是否适宜搞“大科学”,中国是不是该拨款上百亿元搞“生命大科学项目”,算是个学术问题,对此已有11名海外华人科学家在争论,犯不着我插嘴。但是如果中国真要搞“生命大科学项目”,该由什么样的人来主持,却不只是个学术问题了。一百亿元经费就砸在学术骗子手里,中国的生命科学研究还会有出头之日?这是值得每一个真正关心中国生命科学的前途,而不是想乘机分一杯笼的人好好想想的。
附:贺福初:蛋白质科学与技术发展动态及中国的对策
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学术报告
院士工作局
http://www.cas.ac.cn/html/Dir/2004/06/05/8931.htm
随着人类基因组全序列测定的完成,人类基因的注释与确认已成为生命科学面临的最重要任务之一。人类基因组中绝大部分基因及其功能有待于蛋白质水平上的揭示与阐述。蛋白质是所有生命活动的载体和功能执行者。生命体的繁衍、进化、发育、生老病死的奥秘都可以而且必须从蛋白质上找到证据和答案。生命科学的突破有赖于从整体角度,在分子、细胞、组织与器官等不同水平认识蛋白质。蛋白质科学是研究生物体蛋白质的表达、修饰、定位、结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方式的科学,旨在揭示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蛋白质技术包括蛋白质基础、应用研究与产业化发展等领域的系列关键技术,其发展与突破将极大推动蛋白质科学研究的进程、带动以生物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战略高技术的突破与革命。蛋白质科学与技术已经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重要战略前沿,是生命科学突破与生物技术创新的必由之路,是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引领自然科学与技术的龙头。
蛋白质是极为重要而又有限的生物战略资源,蛋白质科学与技术亦因此逐步成为本世纪各国争夺最激烈、最重要的战略制高点。蛋白质科学与技术是建立现代生物技术与产业的基础,将促进医药、环境、农业等新的生物经济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其研究成果可以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工业、食品加工、环境保护以及新型资源、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为国民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强大动力,将成为实现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以促进中华民族古老梦想“丰衣足食,健康长寿,安居乐业,天下太平”目标的实现。
纵观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史,一个国家要实现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对关键科学技术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必须形成科学技术的原创性积累。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和地域大国,在知识经济时代,要实现整体振兴的战略目标,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不能也不可能全部依赖别国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来发展自己的应用技术,必须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形成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知识产权。当今的蛋白质科学与技术研究属于大科学研究范畴,我们如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及时有效地组织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域的科研协作,必将大幅度增加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科学突破与技术创新,形成系列独占性的极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与战略技术,培育一批能够占领国际市场的大型跨国企业;必将打破西方国家在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领域的垄断格局、开创中国引领世界战略技术发展的新局面,实现我国从科技边缘国到科技大国的转变,为进而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必将大大增强我国的科技竞争力与综合国力,在国际上牢固树立科技大国形象;必将培养与造就能开辟重要研究方向、组织重大国际计划、作出突破性历史贡献的国际领军人物与一批享誉国际的高级专家;必将建设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家科技重镇,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与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