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版情人
Moderator
- 注册
- 2002-05-21
- 消息
- 7,248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上官天乙综合报道:新华社消息称,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原董事长朱小华因牵涉财务贿赂,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决定给予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
据悉,朱小华曾经是中国总理朱熔基的爱将。出身上海,家庭毫无背景。因在朱熔基担任上海市市长时得到赏识,从此平步青云,先后升任人民银行副行长,光大集团董事长。
朱小华妻子早已逃往美国,但随后又自杀身亡,女儿也因此发疯。
收巨额贿赂
BBC据新华社消息报道,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调查指出,朱小华在担任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期间利用职务便利,先后收取巨额贿赂数百万港元。
朱小华在1999年被解除董事长职务之后从不在公众场合出现。 新华社的报道说,这是一起典型的高级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朱小华将面临法律的制裁,但是报道中没有提供更多细节。另外新华社还引用纪委的声明说,"朱小华身为高级领导干部,收受巨额贿赂,工作严重失职,给国家和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所犯错误情节严重,性质恶劣"。
评论说,中共当局担心,人们对计划经济转换成市场经济的支持会遭到高级官员的腐败行为的负面影响。 光大银行的一名发言人指出,"对朱小华的指控与他在过去的行为有关,而现在银行中一切都很正常。"
朱小华在1996年成为光大董事长,但三年后被政府解除职务。香港的媒体当时报道称,他在接受有关自己在93到95年期间任国家外汇局局长期间的一些"不正当做法"的调查。但是新华社对此没有任何相关交代。
光大银行是中国第六大商业银行。
两条罪名?
朱小华缘何下马,众说纷纭,有传闻说,朱小华被“双规”的罪名,是八亿元人民币的银行贷款不翼而飞,数字太大,使朱熔基没有办法保住朱小华。但是后来证实八亿元是子虚乌有,因为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移交下来朱小华的犯罪事实,准备起诉,却是另外两条:一是收受香港某控股公司股票三十六万股;一是夥同其妻收受深圳某集团公司董事长港币三百万元。
香港信报报道说,因朱小华案子的两条罪名并非完全事实,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不敢贸然开庭。
其一,收受某公司股票三十六万股,是朱小华在双规时向中纪委的办案人员主动交代。但检察人员到香港取证时,却找不到物证。
第二项收受三百万港元,是一九九八年年初香港光大集团同深圳某公司开展业务往来时,朱小华的妻子向该公司董事长邱晴借来的,写有借据。据悉,朱小华对此并不知情。
案发后,身在美国的朱小华妻子自杀身亡,留有遗书说此事害了朱小华,对不起他,朱小华的女儿也因此发疯。估计这笔钱是她们拿到美国生活的花费。
曾经逃离北京
有报道说,朱小华在被捕之前,有逃跑之嫌。当他于一九九九年八月在香港被召回北京,之后在北京被中纪委实行“双规”期间(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交待问题),成功避开了监视人员,逃离北京,到达上海,并用他人的名字购买了去日本的机票。只是在他企图登机出境前被追缉的人员发现,将其扣押并送回北京。其妻子则成功离开中国。
朱小华企图逃出国的事件牵连了很多人,因朱小华是在许多人的协助下才得以成功逃离北京,其妻子也是在多人协助下成功出国。其妻子逃出国外,给有关案件的调查造成了很大麻烦。
朱小华被押回北京后,中纪委当即决定直接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防止他可能再度逃走,
朱熔基赏识
上海出身的朱小华,家庭毫无背景,一九六六年以知识青年身分下乡,调到北大荒开垦,一九七七年调回上海,进入工商银行做柜员,并入读上海财经学院金融专业等及外语系。
他冒起的契机,是在上海任人行副行长时,获当时的上海市市长朱熔基赏识,从此平步青云,其后获委任人民银行副行长,再调往国务院的光大集团任董事长。
多维社引据明镜出版的《远华案黑幕》透露,朱熔基因为反腐败,触痛了不少人的利益,有些人怀恨在心,便有人绕过中纪委,瞒著朱熔基,通过李鹏的内线,将一份检举朱小华的材料(指朱小华造成20-30亿港元损失)送到江泽民的手中。江泽民看完材料批示,“这八个亿(指朱小华借给福建商人刘锡永八亿元人民币,刘后来没有归还此款)到底是不是国有资产。如果是,我认为此人应该抓起来。”并在批示后注明:请通知熔基同志。
香港信报则指出,朱小华一九九六年十月到香港,接替邱晴担任光大集团董事长。时值香港主权交接前夕,金融市场炒风甚盛,光大集团的几家公司,因朱小华同北京总理朱熔基的关系,更是炒家的重要目标,有的甚至被炒到令人咋舌的地步,朱小华不能免俗,也卷入炒风中。因此,金融危机爆发时,政敌也就容易从某些暴露出来的问题中打开缺口。
独断独行 元老不满
知情人士指朱小华作风较独断独行,「他好聪明,学好快,但未必肯听意见。」他东征西讨四出收购上市公司,往往不召开董事会,一个人说了算,令不少前朝元老不满。三代不倒翁,光大二号人物孔丹,便曾对朱小华行事作风有微言,指投资用的是国家钱,应该事先商量一下。
朱小华主政下的光大,还入股不少上市公司,收购策略却无迹可寻,既有办公室设备供应商其士商业,又有电器产品经销商华利资源,还有买卖黄金的庆丰金,投资可说杂乱无章。孔丹曾向朱熔基投诉,只是没有充足证据,被朱熔基打回头。朱熔基还在九七年「十五大」召开期间,向一众「金手指」表明态度,给朱小华三年时间做好光大,其间朱小华不用向他汇报,他亦不想听其他人说三道四。
据悉,朱小华曾经是中国总理朱熔基的爱将。出身上海,家庭毫无背景。因在朱熔基担任上海市市长时得到赏识,从此平步青云,先后升任人民银行副行长,光大集团董事长。
朱小华妻子早已逃往美国,但随后又自杀身亡,女儿也因此发疯。
收巨额贿赂
BBC据新华社消息报道,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调查指出,朱小华在担任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期间利用职务便利,先后收取巨额贿赂数百万港元。
朱小华在1999年被解除董事长职务之后从不在公众场合出现。 新华社的报道说,这是一起典型的高级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朱小华将面临法律的制裁,但是报道中没有提供更多细节。另外新华社还引用纪委的声明说,"朱小华身为高级领导干部,收受巨额贿赂,工作严重失职,给国家和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所犯错误情节严重,性质恶劣"。
评论说,中共当局担心,人们对计划经济转换成市场经济的支持会遭到高级官员的腐败行为的负面影响。 光大银行的一名发言人指出,"对朱小华的指控与他在过去的行为有关,而现在银行中一切都很正常。"
朱小华在1996年成为光大董事长,但三年后被政府解除职务。香港的媒体当时报道称,他在接受有关自己在93到95年期间任国家外汇局局长期间的一些"不正当做法"的调查。但是新华社对此没有任何相关交代。
光大银行是中国第六大商业银行。
两条罪名?
朱小华缘何下马,众说纷纭,有传闻说,朱小华被“双规”的罪名,是八亿元人民币的银行贷款不翼而飞,数字太大,使朱熔基没有办法保住朱小华。但是后来证实八亿元是子虚乌有,因为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移交下来朱小华的犯罪事实,准备起诉,却是另外两条:一是收受香港某控股公司股票三十六万股;一是夥同其妻收受深圳某集团公司董事长港币三百万元。
香港信报报道说,因朱小华案子的两条罪名并非完全事实,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不敢贸然开庭。
其一,收受某公司股票三十六万股,是朱小华在双规时向中纪委的办案人员主动交代。但检察人员到香港取证时,却找不到物证。
第二项收受三百万港元,是一九九八年年初香港光大集团同深圳某公司开展业务往来时,朱小华的妻子向该公司董事长邱晴借来的,写有借据。据悉,朱小华对此并不知情。
案发后,身在美国的朱小华妻子自杀身亡,留有遗书说此事害了朱小华,对不起他,朱小华的女儿也因此发疯。估计这笔钱是她们拿到美国生活的花费。
曾经逃离北京
有报道说,朱小华在被捕之前,有逃跑之嫌。当他于一九九九年八月在香港被召回北京,之后在北京被中纪委实行“双规”期间(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交待问题),成功避开了监视人员,逃离北京,到达上海,并用他人的名字购买了去日本的机票。只是在他企图登机出境前被追缉的人员发现,将其扣押并送回北京。其妻子则成功离开中国。
朱小华企图逃出国的事件牵连了很多人,因朱小华是在许多人的协助下才得以成功逃离北京,其妻子也是在多人协助下成功出国。其妻子逃出国外,给有关案件的调查造成了很大麻烦。
朱小华被押回北京后,中纪委当即决定直接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防止他可能再度逃走,
朱熔基赏识
上海出身的朱小华,家庭毫无背景,一九六六年以知识青年身分下乡,调到北大荒开垦,一九七七年调回上海,进入工商银行做柜员,并入读上海财经学院金融专业等及外语系。
他冒起的契机,是在上海任人行副行长时,获当时的上海市市长朱熔基赏识,从此平步青云,其后获委任人民银行副行长,再调往国务院的光大集团任董事长。
多维社引据明镜出版的《远华案黑幕》透露,朱熔基因为反腐败,触痛了不少人的利益,有些人怀恨在心,便有人绕过中纪委,瞒著朱熔基,通过李鹏的内线,将一份检举朱小华的材料(指朱小华造成20-30亿港元损失)送到江泽民的手中。江泽民看完材料批示,“这八个亿(指朱小华借给福建商人刘锡永八亿元人民币,刘后来没有归还此款)到底是不是国有资产。如果是,我认为此人应该抓起来。”并在批示后注明:请通知熔基同志。
香港信报则指出,朱小华一九九六年十月到香港,接替邱晴担任光大集团董事长。时值香港主权交接前夕,金融市场炒风甚盛,光大集团的几家公司,因朱小华同北京总理朱熔基的关系,更是炒家的重要目标,有的甚至被炒到令人咋舌的地步,朱小华不能免俗,也卷入炒风中。因此,金融危机爆发时,政敌也就容易从某些暴露出来的问题中打开缺口。
独断独行 元老不满
知情人士指朱小华作风较独断独行,「他好聪明,学好快,但未必肯听意见。」他东征西讨四出收购上市公司,往往不召开董事会,一个人说了算,令不少前朝元老不满。三代不倒翁,光大二号人物孔丹,便曾对朱小华行事作风有微言,指投资用的是国家钱,应该事先商量一下。
朱小华主政下的光大,还入股不少上市公司,收购策略却无迹可寻,既有办公室设备供应商其士商业,又有电器产品经销商华利资源,还有买卖黄金的庆丰金,投资可说杂乱无章。孔丹曾向朱熔基投诉,只是没有充足证据,被朱熔基打回头。朱熔基还在九七年「十五大」召开期间,向一众「金手指」表明态度,给朱小华三年时间做好光大,其间朱小华不用向他汇报,他亦不想听其他人说三道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