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版情人
Moderator
- 注册
- 2002-05-21
- 消息
- 7,248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上官天乙综合报道:新华社消息称,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原董事长朱小华因牵涉财务贿赂数百万港元,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决定给予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并将面临法律的制裁。
据悉,朱小华曾经是中国总理朱熔基的爱将。出身上海,家庭毫无背景。因在朱熔基担任上海市市长时得到赏识,从此平步青云,先后升任人民银行副行长,光大集团董事长。
香港星岛日报报道说,根据中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七条,国有公司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可对其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五年以徒刑;另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国家工作人员个人贪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徒刑或无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处死刑。
北京消息人士向香港东方日报表示,朱小华案再拖下去既对朱槠基不利,也会影响中共十六大之後的人事更迭,况且朱槠基也不想朱小华案留给下任总理处理。消息人士并指朱案在十六大前便会审结宣判,重判也是意料中事。
收巨额贿赂
据新华网北京8月15日电,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通报了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原董事长朱小华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结果。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央纪委、监察部决定给予朱小华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
经查,朱小华在担任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董事长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先后收受巨额贿赂达数百万港元;违反规定,个人决定、批准将数亿港元贷给他人,给光大集团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新华网报道说,朱小华身为高级领导干部,收受巨额贿赂,工作严重失职,给国家和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其所犯错误情节严重,性质恶劣,是一起典型的高级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鉴于朱小华的行为已触犯刑律,检察机关已经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星岛日报报道,朱小华是在一九九九年七月从香港返回北京时,被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双规”(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交代问题)的,并於去年五月被正式逮捕。据说,要求从严处理朱小华案是国家主席江泽民亲自下达的指示。
光大银行是中国第六大商业银行。
北戴河决定结案
明报报道,据消息人士透露,中央是在近期召开的北戴河会议上,决定了结朱小华案。在上周末,北京金融界已盛传中央将在一周之内公布金融大案。在此之前,朱小华一直被软禁在北京西苑饭店。
消息人士称,朱小华自一九九六年南下香港担任光大集团董事长期间,於光大系上市公司的多次收购活动中,屡次受贿共逾五百多万港元,但其中一项涉及收购某陶瓷上市公司的活动中,因交易发生变故而夭折,导致该上市公司走上破产之路。光大系在当时的收购行动可谓大小通吃,朱小华一度被市场人士称为股坛“收买佬”。
朱小华不仅多次於光大系的收购行动中受贿,其一度任职於光大集团旗下公司的太太,後来更乾脆离职,全职炒股,经常到申银万国证券“上班”,专炒光大系而从中获巨利。
至於新华社指朱小华在港期间曾违规放贷数亿港元一事,消息人士称,朱小华主要是向一名在港开设地产公司的刘姓高干子弟放贷。由於朱小华与该名刘姓高干子弟关系良好,故贷款没有任何抵押品。该刘姓高干子弟亦随亚洲金融风暴的出现、香港地产泡沫的爆破而失踪。
另有消息称,朱小华曾收受香港某控股公司股票三十六万股,同时伙同其妻收受深圳某集团公司董事长港币三百万元。
据星岛日报报道,朱小华被指控夥同其妻收受三百万港元贿款。但有消息称,这是朱小华妻子私下借来的款项,朱小华对此并不知情。朱小华被捕前,他妻子收到风声,已携同女儿潜逃美国。案发之後,朱小华妻子感到对不起他,已自杀身亡,朱小华的女儿也因此精神失常。
传曾经逃离北京
东方日报报道,朱小华去年五月二十五日被正式逮捕,在他被捕之前,据说他有逃跑之嫌。当他於一九九九年七月在香港被召回北京之後,在北京被中纪委实行“双规”(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交代问题),却成功避开了监视人员,逃离北京,到达上海,并用他人的名字购买了去日本的机票,但被追缉的人员发现,在他企图登机出境前将其扣押并送回北京,不过其妻子则成功离开中国。
朱小华企图逃出国的事件牵连了很多人,因朱小华是在许多人的协助下才得以成功逃离北京,其妻子也是在多人协助下成功出国。
朱小华被押回北京後,中纪委当即决定直接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对其进行逮捕,防止他可能再度逃走,同时中纪委也决定对两名任职商业银行分行行长的官员予以逮捕,其中一人是珠海一家银行行长,他曾在朱小华任职外汇管理局局长时任其秘书,另一人则当时任外汇管理局其中一个司的司长,他们均涉及朱小华的案件。
朱熔基赏识
上海出生的朱小华,家庭毫无背景。据明报报道,朱小华祖籍浙江,一九六六年以知识青年身分到东北北大荒开垦荒地,七七年调回上海,进入工商银行,并入读上海财经大学金融专业及外语系。他冒起的契机,是九十年代初任职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时,获时任市长的朱槠基赏识。
九三年,时任副总理的朱槠基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全面整顿金融。当时担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经济部副部长的朱小华连升三级,获委任央行副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独断独行 元老不满
多维社报道,知情人士指朱小华作风较独断独行,“他好聪明,学好快,但未必肯听意见。”他东征西讨四出收购上市公司,往往不召开董事会,一个人说了算,令不少前朝元老不满。三代不倒翁,光大二号人物孔丹,便曾对朱小华行事作风有微言,指投资用的是国家钱,应该事先商量一下。
朱小华主政下的光大,还入股不少上市公司,收购策略却无迹可寻,既有办公室设备供应商其士商业,又有电器产品经销商华利资源,还有买卖黄金的庆丰金,投资可说杂乱无章。孔丹曾向朱熔基投诉,只是没有充足证据,被朱熔基打回头。朱熔基还在九七年“十五大”召开期间,向一众“金手指”表明态度,给朱小华三年时间做好光大,其间朱小华不用向他汇报,他亦不想听其他人说三道四。
自我监督愈反愈贪
明报16日刊发秦胜评论:自我监督愈反愈贪。
文章一开头就说,朱小华,一个曾经被视为总理朱槠基爱将、政治前程十分看好的中国副部级官员,一个曾经在香港政商界炙手可热的人物,如今却沦为贪渎犯,面临被判重刑的可能,实在让人不胜唏嘘。
总理朱槠基以自身清廉和反贪坚决出名,民众故而对他身边的人或他所看重的人,多少还抱存一线希望。可惜的是,朱小华东窗事发,却再次让人看到,要指望中共官员不贪实在太难。
文章认为,只要中共还是奉行自己监督自己的原则,不愿建立外界监督中共的机制,不愿推行政治体制改革,其反腐败的结果也只能是愈反官员愈贪,愈反贪官愈多,愈反贪官愈大。
第六名出事的红筹高层
香港大公报报道,北京有业内人士感叹说,如何对国有金融企业的组织制度进行创新,还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他认为,以目前国内金融界的管理体制,很难避免金融家错误的发生。因各家金融机构竞争不够充分,无法形成有效率的内部与外部监管机制。金融界现在主要还是实行传统的政府管理体制,激励约束机制非常薄弱,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
据不完全统计,朱小华已是第六名出事的红筹高层,在他之前就有首钢香港董事长周北方、上海万国董事长管金生、中信嘉华银行名誉董事长金德琴、东方有色董事总经理方大成及广南集团董事长黄晓江等。
杀鸡警猴
美国之音报道,美国经济研究机构会议委员会的高级经济师陶祥安认为,朱小华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具有象征意义,说明中国领导层决心整顿金融界的腐败。他说:“中国政府试图通过对他的刑事起诉来杀鸡警猴,以鼓励更好的商业行为,改进责任制度和道德规范。”
美国俄亥俄州博尔州立大学的中国经济专家郑竹园教授指出,腐败不仅是中国银行界的一个大问题,也存在于中国其它经济领域。他说:“不只朱小华,中国银行纽约分行前些时候也出了毛病。大陆贪污的情况相当普遍,不只银行,国营企业、海关都有贪污的现像。当然银行是最容易贪污的,因为钱是他们管的。”
中国国家审计署估计,中国每年有150亿美元的款项被贪污。这个数字相当于中国GDP的百分之一。有人认为,中国被贪污的款项可能高达GPD的百分之四。中国官方最近透露,去年有关当局对17万4千多个腐败案件进行了调查。
据悉,朱小华曾经是中国总理朱熔基的爱将。出身上海,家庭毫无背景。因在朱熔基担任上海市市长时得到赏识,从此平步青云,先后升任人民银行副行长,光大集团董事长。
香港星岛日报报道说,根据中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七条,国有公司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可对其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五年以徒刑;另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国家工作人员个人贪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徒刑或无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处死刑。
北京消息人士向香港东方日报表示,朱小华案再拖下去既对朱槠基不利,也会影响中共十六大之後的人事更迭,况且朱槠基也不想朱小华案留给下任总理处理。消息人士并指朱案在十六大前便会审结宣判,重判也是意料中事。
收巨额贿赂
据新华网北京8月15日电,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通报了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原董事长朱小华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结果。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央纪委、监察部决定给予朱小华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
经查,朱小华在担任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董事长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先后收受巨额贿赂达数百万港元;违反规定,个人决定、批准将数亿港元贷给他人,给光大集团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新华网报道说,朱小华身为高级领导干部,收受巨额贿赂,工作严重失职,给国家和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其所犯错误情节严重,性质恶劣,是一起典型的高级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鉴于朱小华的行为已触犯刑律,检察机关已经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星岛日报报道,朱小华是在一九九九年七月从香港返回北京时,被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双规”(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交代问题)的,并於去年五月被正式逮捕。据说,要求从严处理朱小华案是国家主席江泽民亲自下达的指示。
光大银行是中国第六大商业银行。
北戴河决定结案
明报报道,据消息人士透露,中央是在近期召开的北戴河会议上,决定了结朱小华案。在上周末,北京金融界已盛传中央将在一周之内公布金融大案。在此之前,朱小华一直被软禁在北京西苑饭店。
消息人士称,朱小华自一九九六年南下香港担任光大集团董事长期间,於光大系上市公司的多次收购活动中,屡次受贿共逾五百多万港元,但其中一项涉及收购某陶瓷上市公司的活动中,因交易发生变故而夭折,导致该上市公司走上破产之路。光大系在当时的收购行动可谓大小通吃,朱小华一度被市场人士称为股坛“收买佬”。
朱小华不仅多次於光大系的收购行动中受贿,其一度任职於光大集团旗下公司的太太,後来更乾脆离职,全职炒股,经常到申银万国证券“上班”,专炒光大系而从中获巨利。
至於新华社指朱小华在港期间曾违规放贷数亿港元一事,消息人士称,朱小华主要是向一名在港开设地产公司的刘姓高干子弟放贷。由於朱小华与该名刘姓高干子弟关系良好,故贷款没有任何抵押品。该刘姓高干子弟亦随亚洲金融风暴的出现、香港地产泡沫的爆破而失踪。
另有消息称,朱小华曾收受香港某控股公司股票三十六万股,同时伙同其妻收受深圳某集团公司董事长港币三百万元。
据星岛日报报道,朱小华被指控夥同其妻收受三百万港元贿款。但有消息称,这是朱小华妻子私下借来的款项,朱小华对此并不知情。朱小华被捕前,他妻子收到风声,已携同女儿潜逃美国。案发之後,朱小华妻子感到对不起他,已自杀身亡,朱小华的女儿也因此精神失常。
传曾经逃离北京
东方日报报道,朱小华去年五月二十五日被正式逮捕,在他被捕之前,据说他有逃跑之嫌。当他於一九九九年七月在香港被召回北京之後,在北京被中纪委实行“双规”(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交代问题),却成功避开了监视人员,逃离北京,到达上海,并用他人的名字购买了去日本的机票,但被追缉的人员发现,在他企图登机出境前将其扣押并送回北京,不过其妻子则成功离开中国。
朱小华企图逃出国的事件牵连了很多人,因朱小华是在许多人的协助下才得以成功逃离北京,其妻子也是在多人协助下成功出国。
朱小华被押回北京後,中纪委当即决定直接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对其进行逮捕,防止他可能再度逃走,同时中纪委也决定对两名任职商业银行分行行长的官员予以逮捕,其中一人是珠海一家银行行长,他曾在朱小华任职外汇管理局局长时任其秘书,另一人则当时任外汇管理局其中一个司的司长,他们均涉及朱小华的案件。
朱熔基赏识
上海出生的朱小华,家庭毫无背景。据明报报道,朱小华祖籍浙江,一九六六年以知识青年身分到东北北大荒开垦荒地,七七年调回上海,进入工商银行,并入读上海财经大学金融专业及外语系。他冒起的契机,是九十年代初任职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时,获时任市长的朱槠基赏识。
九三年,时任副总理的朱槠基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全面整顿金融。当时担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经济部副部长的朱小华连升三级,获委任央行副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独断独行 元老不满
多维社报道,知情人士指朱小华作风较独断独行,“他好聪明,学好快,但未必肯听意见。”他东征西讨四出收购上市公司,往往不召开董事会,一个人说了算,令不少前朝元老不满。三代不倒翁,光大二号人物孔丹,便曾对朱小华行事作风有微言,指投资用的是国家钱,应该事先商量一下。
朱小华主政下的光大,还入股不少上市公司,收购策略却无迹可寻,既有办公室设备供应商其士商业,又有电器产品经销商华利资源,还有买卖黄金的庆丰金,投资可说杂乱无章。孔丹曾向朱熔基投诉,只是没有充足证据,被朱熔基打回头。朱熔基还在九七年“十五大”召开期间,向一众“金手指”表明态度,给朱小华三年时间做好光大,其间朱小华不用向他汇报,他亦不想听其他人说三道四。
自我监督愈反愈贪
明报16日刊发秦胜评论:自我监督愈反愈贪。
文章一开头就说,朱小华,一个曾经被视为总理朱槠基爱将、政治前程十分看好的中国副部级官员,一个曾经在香港政商界炙手可热的人物,如今却沦为贪渎犯,面临被判重刑的可能,实在让人不胜唏嘘。
总理朱槠基以自身清廉和反贪坚决出名,民众故而对他身边的人或他所看重的人,多少还抱存一线希望。可惜的是,朱小华东窗事发,却再次让人看到,要指望中共官员不贪实在太难。
文章认为,只要中共还是奉行自己监督自己的原则,不愿建立外界监督中共的机制,不愿推行政治体制改革,其反腐败的结果也只能是愈反官员愈贪,愈反贪官愈多,愈反贪官愈大。
第六名出事的红筹高层
香港大公报报道,北京有业内人士感叹说,如何对国有金融企业的组织制度进行创新,还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他认为,以目前国内金融界的管理体制,很难避免金融家错误的发生。因各家金融机构竞争不够充分,无法形成有效率的内部与外部监管机制。金融界现在主要还是实行传统的政府管理体制,激励约束机制非常薄弱,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准则。
据不完全统计,朱小华已是第六名出事的红筹高层,在他之前就有首钢香港董事长周北方、上海万国董事长管金生、中信嘉华银行名誉董事长金德琴、东方有色董事总经理方大成及广南集团董事长黄晓江等。
杀鸡警猴
美国之音报道,美国经济研究机构会议委员会的高级经济师陶祥安认为,朱小华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具有象征意义,说明中国领导层决心整顿金融界的腐败。他说:“中国政府试图通过对他的刑事起诉来杀鸡警猴,以鼓励更好的商业行为,改进责任制度和道德规范。”
美国俄亥俄州博尔州立大学的中国经济专家郑竹园教授指出,腐败不仅是中国银行界的一个大问题,也存在于中国其它经济领域。他说:“不只朱小华,中国银行纽约分行前些时候也出了毛病。大陆贪污的情况相当普遍,不只银行,国营企业、海关都有贪污的现像。当然银行是最容易贪污的,因为钱是他们管的。”
中国国家审计署估计,中国每年有150亿美元的款项被贪污。这个数字相当于中国GDP的百分之一。有人认为,中国被贪污的款项可能高达GPD的百分之四。中国官方最近透露,去年有关当局对17万4千多个腐败案件进行了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