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报告分析:中国崛起不威胁他国

盗版情人

Moderator
注册
2002-05-21
消息
7,248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大洋网讯 胡祖六等将全球各界对中国崛起的忧虑总结为五个方面,通过罗列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发现,这些担忧没有根据!


鉴于近一两年,国际投资者、学术界,以至各国政府官员,均对中国的崛起感到不安,部分国家甚至将其国内经济低迷、通缩等问题都归咎中国,高盛证券近期发布题为《有关中国和世界的五个神话》(TheFiveGreatMythsAboutChinaandtheWorld)的系列研究报告,将全球各界对中国的忧虑总结为五方面,通过罗列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发现,国际各界对中国“神话”的担忧没有根据。

中国经济成就被过分夸大


这份由高盛(亚洲)董事总经理胡祖六和执行董事安德森联名的报告,第一部分是阐释“中国将接管全世界”的神话。

报告认为,尽管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但中国经济仍远远称不上是经济超级大国(globaleconomicsuperpower);中国急速转向市场经济,但以外贸表现而言,中国不过是众多亚洲国家成功的一例而已,中国的成就被过分夸大了。

胡祖六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经济过去20年高速增长,但这只是重复过去亚洲国家的增长模式而已。中国20年的平均增长率,只相当于20世纪50至80年代的日本,相当于20世纪60至90年代的韩国、台湾和新加坡。因此,中国经济高增长,并不是前所未有的经济奇迹,并不会对亚洲各国构成压力。

从贸易额计算,中国贸易总额仍低于日本35%,但中国的人口是日本的十倍。

报告的第二部分则探讨中国“世界工厂”的神话。国际社会认为中国走向工业化将挖空制造业并窒碍其他国家发展。报告指出,上述担忧是没有事实根据的。中国经济发展异于其他国家的是,中国较早开放市场,而且是少数进口与出口同时有双位数增长的国家。高盛甚至预计中国在三至五年内将出现贸易逆差。目前中国的贸易顺差,只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1%至2.5%。更重要的是,中国不但出口,也同时把自己庞大的国内市场向全世界开放。

报告指出,中国制造业并非重点发展高增值产品取代亚洲国家或发达国家的地位;同时,外界也误解中国制造业渗透发达国家的步伐;其实,有很多数据都是重复计算。

中国不少制造业都以来料加工形式进行,实际上在庞大的出口额中,中国真正赚取的加工费很微薄。

第三个中国经济神话是认为中国工资偏低,人民币币值被低估,为中国创造了竞争力,因此人民币应该升值。七大工业国也认为中国廉价产品进口急速上升,使国内制造业雪上加霜,因此应该讨论调整人民币币值低估的问题;同时日本政府也多次要求人民币升值。但高盛的报告认为,人民币币值只是轻微被低估约10%,国际社会对人民币低估的好处过分夸大。当然,中国也应该考虑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

正本清源消除误解


报告的前三部分的一些内容已陆续在海外媒体披露,未披露的第四和第五部分则探讨了中国“向海外输出通货紧缩”和“产业对周边国家造成压力”的两大神话,结论是中国虽然存在着严重的通货紧缩,但并不对周边国家和地区构成威胁,更谈不上输出。而产业方面也并不是所有产业都对周边国家和地区构成竞争,需具体产业具体分析。据胡祖六对《财经时报》记者透露,报告的第四、第五部分内容将于今年9月间发表。

胡祖六还表示,高盛在研究有关课题时,事先没有预设立场,上述五份报告,只是对国际投资者最担心和最关注的问题进行研究。他指出,高盛撰写这份报告是鉴于公司在过去一段时间拜访各国政要、与国际投资者会面时,他们很多都提出相近的问题。

胡祖六说,目前全球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感到不安,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是神话,中国最终将吃掉全世界。但根据高盛证券的上述研究分析,中国经济的崛起不会威胁亚洲或其他国家,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全球经济将是双赢的。他希望上述报告的发表有助于正本清源,消除国际投资者及各国政府官员对中国的误解。(财经时报 肖力)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