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新移民文学”
张波
8月14日,由加拿大《环球华报》主办的“英侨杯”第二届有奖征文比赛落下帷幕。参加此次比赛者年龄从十几岁的孩子到六七十岁的老人,职业有学生、工程师、小生意业主、家庭主妇、退休人员。从这次征文比赛可以看出,海外华文写作热潮正在兴起,“新移民文学”正在形成一种新的文学现象。
一代人命运的反映
“新移民文学”始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美国文学评论家陈瑞琳在《横看成岭侧成峰―――海外新移民文学纵览》一文中指出,在那个年代,大量学子负笈海外,生活的巨变、情感的考验、文化的冲突、人生的何去何从,在越来越多的新移民灵魂中翻腾着创作冲动的风暴,很多从不写作的人也开始借笔墨抒发自己胸中的块垒,“人们的目光已不再是个人短暂的传奇经历,而是思考这一代人在海外所面临的普遍境遇和命运。”在那一时期,曾经出现《北京人在纽约》这样的作品,在海外华裔社区乃至整个中国产生巨大反响。为什么可以激起那样大的社会反响?因为它真实反映了一代人的命运。现在的中国,出国留学、移民已经成为一种普通现象,而即使没有走出这一步的人,也对同胞在异国他乡的生活充满好奇。《北京人在纽约》、《别了,温哥华》这样的影视作品在中国获得高收视率就证明了这一点。
网络推波助澜
随着互联网的悄然出现,海外华文创作也迈向了一个新的层面。如果说过去只有少部分人的作品有幸在杂志、报章上与读者见面,现在网上数不胜数的文学论坛使每个人的随手涂鸦都可以马上发表,并且在第一时间得到反馈。北京小说家王朔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参加一次网络文学颁奖典礼之后,慨叹“文学这碗饭已经不容易吃了”。原因是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每个想当作家的人,都要经历一次次“投稿、退稿、改写、再投……”这样极其消磨人的意志的过程,所以最后成功的人不多。
在互联网出现之后,中国突然出现许多年轻的作家,他们大都是先在网络上风行一时,然后再把作品印成铅字。海外华文作家王伯庆认为,这一切都意味着,我们正处于“文学的卡拉OK时代”。互联网的出现使作者不必担心编辑退稿,而且看见自己的作品被读者阅读并且得到赞扬,对每个想动笔的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诱惑。
在此次加拿大《环球华报》征稿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作者晓?表示,他从去年开始动笔写作,曾经投稿,但由于篇幅过长,不适于报纸刊登,于是就把作品贴到了网上。没想到刚贴出去就得到网友的支持,“网上的反馈比较快,给我信心继续写下去。”他这一写下去就一发不可收拾,到现在为止已经写了七八十篇评论、小说和散文,他还计划写一部长篇小说和一部中篇小说,题材以温哥华新移民的生活为主。
近两年网络上出现了“个人博客”(Blog)这一概念。与每个人都可以发帖的论坛不同,博客是个人的空间。一位写手说,他不愿意在报刊或论坛里发表文章,因为他写的东西过于私人化,但他不介意在自己的博客发表自己的文字,因为是他自己的空间。
创作走向成熟多元
小姑娘凡星只有15岁,4年前随父母移民温哥华。凡星说,她本来不想参加征文比赛的,但是爷爷对她说,应该把来到温哥华后的经历写下来。没想到,她清新灵秀的文字使她从200多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而她自己也增强了写作的信心。
海外华文创作的内容大部分是作者移民海外后的生活,有壮志难酬的苦闷,有事业有成后的回顾,这其中不乏影响颇大的文学作品。以上世纪九十年代来说,表现海外新移民精神历程的长篇层出不穷,其中有阎真的《白雪红尘》、张慈的《浪迹美国》、雷辛的《美国梦里》、张翎的《上海小姐》、李舫舫的《我俩1993》。旅澳华裔作家王晓雨创作的《吃饱》,以两名早期留学生在衣食无着的境遇下“拼死”吃下巨人份自助餐的主线,回忆作者下乡时生产队一位“永远吃不饱”的农民的故事,表现了中华民族多年来对生存最基本要求“吃饱”的追求,幽默中充满血泪,获得世界华文作协颁发首届华文文学小说奖。
经过了20多年的洗礼,无论是社会人生的积累,还是文学意识的酝酿和崛起,新移民文学走向成熟的时代已经来临。不少作者把写作的重点从早期的“奋斗历程”转向更多元。这次比赛获得一等奖的《飞雪平安夜》写的是圣诞夜一位失业的新移民在情绪失控下杀死妻女又自杀的悲惨故事;获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寿司、水晶梨和其它》和《有点新、有点旧》写的是新移民在多元文化社会对其他族裔文化的感悟;另外一篇三等奖作品《窗外,有棵樱花树》写的是移民家庭留守的主妇对丈夫的思念。失业、接触异族文化和夫妻分隔两地对每个移民来说都似曾相识,因此这样的故事成为“新移民文学”最常见的主题。(摘自加拿大《环球华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9月8日
张波
8月14日,由加拿大《环球华报》主办的“英侨杯”第二届有奖征文比赛落下帷幕。参加此次比赛者年龄从十几岁的孩子到六七十岁的老人,职业有学生、工程师、小生意业主、家庭主妇、退休人员。从这次征文比赛可以看出,海外华文写作热潮正在兴起,“新移民文学”正在形成一种新的文学现象。
一代人命运的反映
“新移民文学”始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美国文学评论家陈瑞琳在《横看成岭侧成峰―――海外新移民文学纵览》一文中指出,在那个年代,大量学子负笈海外,生活的巨变、情感的考验、文化的冲突、人生的何去何从,在越来越多的新移民灵魂中翻腾着创作冲动的风暴,很多从不写作的人也开始借笔墨抒发自己胸中的块垒,“人们的目光已不再是个人短暂的传奇经历,而是思考这一代人在海外所面临的普遍境遇和命运。”在那一时期,曾经出现《北京人在纽约》这样的作品,在海外华裔社区乃至整个中国产生巨大反响。为什么可以激起那样大的社会反响?因为它真实反映了一代人的命运。现在的中国,出国留学、移民已经成为一种普通现象,而即使没有走出这一步的人,也对同胞在异国他乡的生活充满好奇。《北京人在纽约》、《别了,温哥华》这样的影视作品在中国获得高收视率就证明了这一点。
网络推波助澜
随着互联网的悄然出现,海外华文创作也迈向了一个新的层面。如果说过去只有少部分人的作品有幸在杂志、报章上与读者见面,现在网上数不胜数的文学论坛使每个人的随手涂鸦都可以马上发表,并且在第一时间得到反馈。北京小说家王朔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参加一次网络文学颁奖典礼之后,慨叹“文学这碗饭已经不容易吃了”。原因是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每个想当作家的人,都要经历一次次“投稿、退稿、改写、再投……”这样极其消磨人的意志的过程,所以最后成功的人不多。
在互联网出现之后,中国突然出现许多年轻的作家,他们大都是先在网络上风行一时,然后再把作品印成铅字。海外华文作家王伯庆认为,这一切都意味着,我们正处于“文学的卡拉OK时代”。互联网的出现使作者不必担心编辑退稿,而且看见自己的作品被读者阅读并且得到赞扬,对每个想动笔的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诱惑。
在此次加拿大《环球华报》征稿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作者晓?表示,他从去年开始动笔写作,曾经投稿,但由于篇幅过长,不适于报纸刊登,于是就把作品贴到了网上。没想到刚贴出去就得到网友的支持,“网上的反馈比较快,给我信心继续写下去。”他这一写下去就一发不可收拾,到现在为止已经写了七八十篇评论、小说和散文,他还计划写一部长篇小说和一部中篇小说,题材以温哥华新移民的生活为主。
近两年网络上出现了“个人博客”(Blog)这一概念。与每个人都可以发帖的论坛不同,博客是个人的空间。一位写手说,他不愿意在报刊或论坛里发表文章,因为他写的东西过于私人化,但他不介意在自己的博客发表自己的文字,因为是他自己的空间。
创作走向成熟多元
小姑娘凡星只有15岁,4年前随父母移民温哥华。凡星说,她本来不想参加征文比赛的,但是爷爷对她说,应该把来到温哥华后的经历写下来。没想到,她清新灵秀的文字使她从200多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而她自己也增强了写作的信心。
海外华文创作的内容大部分是作者移民海外后的生活,有壮志难酬的苦闷,有事业有成后的回顾,这其中不乏影响颇大的文学作品。以上世纪九十年代来说,表现海外新移民精神历程的长篇层出不穷,其中有阎真的《白雪红尘》、张慈的《浪迹美国》、雷辛的《美国梦里》、张翎的《上海小姐》、李舫舫的《我俩1993》。旅澳华裔作家王晓雨创作的《吃饱》,以两名早期留学生在衣食无着的境遇下“拼死”吃下巨人份自助餐的主线,回忆作者下乡时生产队一位“永远吃不饱”的农民的故事,表现了中华民族多年来对生存最基本要求“吃饱”的追求,幽默中充满血泪,获得世界华文作协颁发首届华文文学小说奖。
经过了20多年的洗礼,无论是社会人生的积累,还是文学意识的酝酿和崛起,新移民文学走向成熟的时代已经来临。不少作者把写作的重点从早期的“奋斗历程”转向更多元。这次比赛获得一等奖的《飞雪平安夜》写的是圣诞夜一位失业的新移民在情绪失控下杀死妻女又自杀的悲惨故事;获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寿司、水晶梨和其它》和《有点新、有点旧》写的是新移民在多元文化社会对其他族裔文化的感悟;另外一篇三等奖作品《窗外,有棵樱花树》写的是移民家庭留守的主妇对丈夫的思念。失业、接触异族文化和夫妻分隔两地对每个移民来说都似曾相识,因此这样的故事成为“新移民文学”最常见的主题。(摘自加拿大《环球华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