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版情人
Moderator
- 注册
- 2002-05-21
- 消息
- 7,248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大洋网讯 他是一个38岁仍窝在父亲身边的无业游民,却是中东巴以和谈中举足轻重的密使;作为以色列人,他是父亲坚定的拥护者,却无法不崇拜巴勒斯坦领袖阿拉法特;他支持以军对巴领土的入侵,却又永远会在生死关头下令以军放过巴高层领袖―――他就是以色列总理沙龙的儿子奥马利・沙龙。
慈母生孝子 生活无目标
奥马利生于1964年8月,是沙龙与其妻莉亚的长子。而在此之前,沙龙原本与莉亚的长姐玛格丽特结合并生有一子,但玛格丽特因车祸不幸丧生。独立拉扯孩子的沙龙,被性格活泼、热心温柔的莉亚打动,终于向这位小姨子求婚,婚后生下了奥马利和另一名儿子杰拉德。现在,奥马利与女友诞下一个女儿,今年已经4岁,但两人并没有举行婚礼。
奥马利与沙龙长相酷似,无论魁梧的身形、锐利的双眼还是宽阔的额头,都大有乃父之风。不过他性格温和,虽然与父亲一样被人称为“像牛一样坚韧的男人”,却几乎没有遗传到令沙龙在中东各国声名狼藉的刚愎自用、狂妄自大那一套。在接受英国《卫报》记者独家专访时,奥马利就是蹬着山地车,车后座还安着一个给小女儿的座垫,出现在记者面前的。
他对2年前去世的母亲念念不忘,声称“我一直在努力,想达到母亲那种生活境界。可我不知道,母亲对我有怎样的期望,我追求的究竟是怎样的未来?我仍在寻找之中。”
政见虽不同 惟父命是从
事实上,与其说奥马利是“以色列总理”沙龙的支持者,不如说他支持的仅仅是身为“父亲”的沙龙。父子俩的政见具有根深蒂固的分歧,但恪守孝道的奥马利往往最终屈服父亲的意愿,维护父亲的权威。最明显的例证,莫过于激发巴以最近一轮流血冲突的导火索、沙龙强行参观圣殿山穆斯林圣地一事。
圣殿山位于耶路撒冷老城区,伊斯兰教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及以金顶闻名的岩石清真寺都耸立其上。虽然自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老城区就被以色列占领,但出于宗教情结和同情因素,以政府一直默认圣殿山归阿拉伯穆斯林社团管理。2000年9月,仍是一介国会议员的沙龙,不顾巴勒斯坦领袖的警告,出动1000名防暴警察护驾,戴着墨镜参观了圣殿山上的清真寺,“行使以色列公民自由行走的权利”。从此,巴勒斯坦人的流血反抗风起云涌,自杀袭击组织阿克萨烈士旅随之诞生。
奥马利从一开始就对父亲的“参观”计划忧虑重重。据《卫报》记者透露,奥马利回忆当时的情形时说,“我不确定这事(参观)会成功,我告诉父亲我不赞成他这么做,但他告诉我,他已经决定了。事情就这样发生了。”但随着巴勒斯坦人反抗的激化、沙龙势力的膨胀及登上总理宝座,奥马利却渐渐接受了父亲的主张:“我发觉自己错了,父亲所做的才是正确的,他只是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而他所思所想无疑是正确的。《圣经》告诉我,身为人子,应该尊敬父母,我想我正在这样做。”
密谈祈和平 赢得老阿心
根据以色列法律,总理的亲眷不应出任政府公职,垄断政府权力,因此奥马利一直闲散在家。但他在中东和平,尤其是巴以和谈中的地位却举足轻重,因为没有巴勒斯坦领袖能否认沙龙之子代表的势力,沙龙也决不会怀疑自己的儿子。鉴于奥马利在沙龙竞选总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出色策划能力,沙龙对奥马利的信赖和倚重从未降低分毫。今年伯利恒圣诞大教堂巴以对峙的窘局,就是凭借奥马利的暗中谈判调停,才得以解开。实际上,奥马利参与了沙龙的每一项决策,而从不接受外界采访或发表讲话。他破例接受《卫报》采访后,开口也极其勉强。
据悉,自沙龙登上总理宝座后不久,奥马利就代表父亲与巴勒斯坦领导层展开秘密接触,多次密会巴勒斯坦领袖阿拉法特。双方的初次碰面是在2001年4月,地点位于阿拉法特驻约旦河西岸总部拉姆安拉。
当时,沙龙“绝不在(巴以)交火状态下谈判”的竞选口号言犹在耳,一旦被发觉他竟与巴勒斯坦秘密谈判,后果不堪设想。但在奥马利的苦苦劝说下,沙龙终于承认和平需要对话,谈判必须进行。奥马利随即主动请缨,担任和谈密使。
他对父亲承担的风险和自己的使命深感自豪,在多次换车和迂回奔波后,先抵达会面地点的他对阿拉法特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不是代表我个人,而是代表我父亲来的。在安全事务上,以色列人民相信我父亲。”
阿拉法特态度温和地接待了这名多次扬言一有机会必杀自己的宿敌之子,竭尽东道主之谊。奥马利不肯对外透露,阿拉法特与他谈了些什么,甚至不肯证实两人有没有握手,因为在错综复杂的巴以和谈中,任何微小动作都会被媒体大肆渲染成政治的风向标。但据巴勒斯坦高层消息人士透露,阿拉法特当时表现出罕见的激动情绪,居然拥抱了奥马利!
奥马利向阿拉法特转达了沙龙的意思:“如果你想要和平,就给我们一段时间的绝对安宁;如果你还想要(巴以)世代的和平,就不准再杀以色列一个人!”阿拉法特与奥马利用阿拉伯语和英语密谈了良久,奥马利认真做了笔记。他们约定从那时起,每周举行一次一对一的秘密会谈。立场对立的一老一少,居然彼此惺惺相惜。
手机传密令 暗助巴领袖
此后,奥马利一直暗中保护巴勒斯坦少壮派领袖。他西裤口袋里寸步不离身的一部行动电话,除了父亲沙龙和幼弟杰拉德,就只有几名巴勒斯坦年轻领袖知道。
一旦他们被攻占西岸城市的以军包围、火力封锁、逮捕入狱,这个电话号码就是他们的生命线。因为奥马利只要一个电话,就能扭转战况的松紧程度。而他永远不会为此向巴勒斯坦人邀功,如果他与这些巴勒斯坦领袖相互交往、信赖的情况为人察觉,这批领袖将被套上叛逆罪名;同样,巴勒斯坦人对他的一句好评,也足以令他在以色列政坛身陷险境。(深圳晶报 楚风)
慈母生孝子 生活无目标
奥马利生于1964年8月,是沙龙与其妻莉亚的长子。而在此之前,沙龙原本与莉亚的长姐玛格丽特结合并生有一子,但玛格丽特因车祸不幸丧生。独立拉扯孩子的沙龙,被性格活泼、热心温柔的莉亚打动,终于向这位小姨子求婚,婚后生下了奥马利和另一名儿子杰拉德。现在,奥马利与女友诞下一个女儿,今年已经4岁,但两人并没有举行婚礼。
奥马利与沙龙长相酷似,无论魁梧的身形、锐利的双眼还是宽阔的额头,都大有乃父之风。不过他性格温和,虽然与父亲一样被人称为“像牛一样坚韧的男人”,却几乎没有遗传到令沙龙在中东各国声名狼藉的刚愎自用、狂妄自大那一套。在接受英国《卫报》记者独家专访时,奥马利就是蹬着山地车,车后座还安着一个给小女儿的座垫,出现在记者面前的。
他对2年前去世的母亲念念不忘,声称“我一直在努力,想达到母亲那种生活境界。可我不知道,母亲对我有怎样的期望,我追求的究竟是怎样的未来?我仍在寻找之中。”
政见虽不同 惟父命是从
事实上,与其说奥马利是“以色列总理”沙龙的支持者,不如说他支持的仅仅是身为“父亲”的沙龙。父子俩的政见具有根深蒂固的分歧,但恪守孝道的奥马利往往最终屈服父亲的意愿,维护父亲的权威。最明显的例证,莫过于激发巴以最近一轮流血冲突的导火索、沙龙强行参观圣殿山穆斯林圣地一事。
圣殿山位于耶路撒冷老城区,伊斯兰教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及以金顶闻名的岩石清真寺都耸立其上。虽然自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老城区就被以色列占领,但出于宗教情结和同情因素,以政府一直默认圣殿山归阿拉伯穆斯林社团管理。2000年9月,仍是一介国会议员的沙龙,不顾巴勒斯坦领袖的警告,出动1000名防暴警察护驾,戴着墨镜参观了圣殿山上的清真寺,“行使以色列公民自由行走的权利”。从此,巴勒斯坦人的流血反抗风起云涌,自杀袭击组织阿克萨烈士旅随之诞生。
奥马利从一开始就对父亲的“参观”计划忧虑重重。据《卫报》记者透露,奥马利回忆当时的情形时说,“我不确定这事(参观)会成功,我告诉父亲我不赞成他这么做,但他告诉我,他已经决定了。事情就这样发生了。”但随着巴勒斯坦人反抗的激化、沙龙势力的膨胀及登上总理宝座,奥马利却渐渐接受了父亲的主张:“我发觉自己错了,父亲所做的才是正确的,他只是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而他所思所想无疑是正确的。《圣经》告诉我,身为人子,应该尊敬父母,我想我正在这样做。”
密谈祈和平 赢得老阿心
根据以色列法律,总理的亲眷不应出任政府公职,垄断政府权力,因此奥马利一直闲散在家。但他在中东和平,尤其是巴以和谈中的地位却举足轻重,因为没有巴勒斯坦领袖能否认沙龙之子代表的势力,沙龙也决不会怀疑自己的儿子。鉴于奥马利在沙龙竞选总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出色策划能力,沙龙对奥马利的信赖和倚重从未降低分毫。今年伯利恒圣诞大教堂巴以对峙的窘局,就是凭借奥马利的暗中谈判调停,才得以解开。实际上,奥马利参与了沙龙的每一项决策,而从不接受外界采访或发表讲话。他破例接受《卫报》采访后,开口也极其勉强。
据悉,自沙龙登上总理宝座后不久,奥马利就代表父亲与巴勒斯坦领导层展开秘密接触,多次密会巴勒斯坦领袖阿拉法特。双方的初次碰面是在2001年4月,地点位于阿拉法特驻约旦河西岸总部拉姆安拉。
当时,沙龙“绝不在(巴以)交火状态下谈判”的竞选口号言犹在耳,一旦被发觉他竟与巴勒斯坦秘密谈判,后果不堪设想。但在奥马利的苦苦劝说下,沙龙终于承认和平需要对话,谈判必须进行。奥马利随即主动请缨,担任和谈密使。
他对父亲承担的风险和自己的使命深感自豪,在多次换车和迂回奔波后,先抵达会面地点的他对阿拉法特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不是代表我个人,而是代表我父亲来的。在安全事务上,以色列人民相信我父亲。”
阿拉法特态度温和地接待了这名多次扬言一有机会必杀自己的宿敌之子,竭尽东道主之谊。奥马利不肯对外透露,阿拉法特与他谈了些什么,甚至不肯证实两人有没有握手,因为在错综复杂的巴以和谈中,任何微小动作都会被媒体大肆渲染成政治的风向标。但据巴勒斯坦高层消息人士透露,阿拉法特当时表现出罕见的激动情绪,居然拥抱了奥马利!
奥马利向阿拉法特转达了沙龙的意思:“如果你想要和平,就给我们一段时间的绝对安宁;如果你还想要(巴以)世代的和平,就不准再杀以色列一个人!”阿拉法特与奥马利用阿拉伯语和英语密谈了良久,奥马利认真做了笔记。他们约定从那时起,每周举行一次一对一的秘密会谈。立场对立的一老一少,居然彼此惺惺相惜。
手机传密令 暗助巴领袖
此后,奥马利一直暗中保护巴勒斯坦少壮派领袖。他西裤口袋里寸步不离身的一部行动电话,除了父亲沙龙和幼弟杰拉德,就只有几名巴勒斯坦年轻领袖知道。
一旦他们被攻占西岸城市的以军包围、火力封锁、逮捕入狱,这个电话号码就是他们的生命线。因为奥马利只要一个电话,就能扭转战况的松紧程度。而他永远不会为此向巴勒斯坦人邀功,如果他与这些巴勒斯坦领袖相互交往、信赖的情况为人察觉,这批领袖将被套上叛逆罪名;同样,巴勒斯坦人对他的一句好评,也足以令他在以色列政坛身陷险境。(深圳晶报 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