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1
Moderator
- 注册
- 2003-04-20
- 消息
- 2,646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台湾以行政命令方式限制从大陆进口,导致从上世纪80年代迄今大陆对台累计贸易逆差达近2500亿美元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章舒伢报道 根据海关总署在其网站发布的最新进出口主要国别(地区)总值统计中,今年1到7月,大陆对台湾出口71.1亿美元,台湾在出口最终目的地中排位第8;同期
,大陆从台湾进口361.7亿美元,台湾在大陆进口原产地排名中位列第2,仅次于日本,高于美国。7个月里,大陆对台贸易逆差达290.6亿美元。
这样的贸易逆差是怎么形成的呢?两地间如此明显的贸易不平衡又该如何解决呢?《国际先驱导报》为此采访了贸易问题专家周世俭。
行政命令致大陆巨额逆差
《国际先驱导报》:近年两岸贸易逆差是否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
周世俭:根据中国大陆海关统计,上半年的对台贸易逆差已经超过了2001年全年对台逆差总额。逆差增长速度很快,从2000年的204.5亿美元、2001年的223亿美元、跳到2002年315亿美元和2003年的403.6亿美元。仅最近两年半,逆差就达到963亿美元;21世纪头4年半达1391亿美元,平均每年约309亿美元。从上世纪80年到现在,大陆对台累计贸易逆差2474.68亿美元。
《国际先驱导报》:逆差的根源是什么?
周世俭:根源在于台湾地区当局以行政命令方式限制大陆产品的进口。在加入WTO之前的1999年,台湾的10610项进口品种中对大陆开放的只有5640项,占台湾开放商品总数的53.2%;在两岸加入WTO后,为应对加入WTO要求、缓解岛内工商界的压力,2002年2月,台湾“经济部”公报开放2058项大陆商品进口。至此,台湾允许进口大陆农工商品也仅占台湾开放商品总数的72.6%。
台湾经济受制政治考虑
《国际先驱导报》:对从大陆产品进口进行限制,台湾是出于哪方面的考虑?
周世俭:我看主要是政治考虑。比如,台湾除了就近买大陆的煤,也不辞劳苦进口澳大利亚的煤――尽管运费很高。它害怕一旦有事被封锁,也担心过分依赖大陆。它的所谓“南进政策”就是类似考虑的体现。其实,台湾的产业等级比我们高,其产品和我们占优势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间的竞争并不明显。
这种政治考虑自欺欺人。过去它不进口大陆中药,如当归、红枣等,结果很多台湾中医治妇科病时没法开药。台湾当局最终还是得从香港进口大陆产药材。
《国际先驱导报》:大陆对从台湾进口有什么限制吗?
周世俭:没有。
《国际先驱导报》:台湾当局的限制难道不影响其经济和民众的生活吗?
周世俭:首先,任何贸易双方都应争取互惠互利的格局。记得2001年,中国政府要求韩国解决对华存在的119亿美元贸易顺差。2002年初,韩国就承诺增加从中国的煤炭进口,减少澳大利亚的份额。当初,韩国的谈判代表就耿耿于怀地提醒我:“你们最大的贸易逆差来自台湾啊!”
另外,台湾对来自大陆的进口进行限制,固然对大陆不利,但对台湾也没好处。很明显的一点是,它如果进口大陆物美价廉的日用消费品,将有利于降低它的通货膨胀指数――1997年起草中美贸易白皮书的时候,我曾指出,美国进口中国物美价廉的日用消费品有助于缓解美国的通货膨胀。当初有些人担心我说“过”了。结果,2001年,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关于给予中国永久最惠国待遇问题而到国会作证时,就说了同一句话。
而且,日用消费品需求弹性比较小,台湾不从价格相对低廉的大陆进口也得从别的地方进口,所以取消限制有利于台湾人民;对台湾企业来说,大陆大量出口的半成品、原材料,比如煤、焦炭,都是台湾企业需要的。
状告台湾理由充分
《国际先驱导报》:那么,两岸可以通过什么渠道解决呢?
周世俭:首先争取谈判,双边磋商。但目前希望不大,因为渠道不畅。
而以商会名义进行沟通也无济于事。2000年,太原钢铁公司要起诉台湾不锈钢在内地的倾销,但被外经贸部驳回。而后,台湾钢铁协会也置我(时任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签署的公函于不顾,它根本不理睬我方的警告。
此事一直拖到2002年。两岸入世后,我们政府相关部门在WTO的框架内对台湾钢铁进行反倾销调查。
《国际先驱导报》:两岸贸易不平衡也应在WTO框架内解决?
周世俭:我认为,台湾现在对大陆产品进口进行限制违背了WTO的三大基本规则:一是非歧视性原则,即未给予大陆普遍的、无条件的永久最惠待遇;二是市场准入原则,它使用的手段还不是普通的关税、进口许可证等壁垒,而是以行政命令控制贸易,这绝对违背市场准入、市场开放;三是公平贸易,公平竞争的原则,因为它根本不让部分大陆产品进去。
WTO会作出有利判决
《国际先驱导报》:在WTO框架内解决问题,存在政治上的障碍吗?
周世俭:有部分人认为姑息对台贸易逆差是密切两岸关系的好办法。现在这个想法已经过时。在80年代初,这种观点可以理解。但是现在这个规模和发展趋势是大陆难以承受的;而如今的台湾当局很明显地在向独立的方向走,没有必要纵容它。
大陆可以WTO内成员对成员的姿态,借助WTO争端解决机制解决问题。
《国际先驱导报》:到WTO发起的诉讼会有什么影响?
周世俭:民进党当局、台独分子肯定会做文章,挑拨离间。但此事是它理亏在先,我们要的是公平贸易。
《国际先驱导报》:怎么挑拨?
周世俭:无非是谩骂。大陆提出这个问题完全符合国际规范。我相信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不会作出有利于台湾的判决。
《国际先驱导报》:诉讼的结果会如何?
周世俭:仅是提出这个事,台湾就受不了。台湾工商界对此也有要求,他们也希望增加从大陆的进口。
《国际先驱导报》:您认为两岸贸易的理想的状态是什么?
周世俭:未来两岸经贸合作应该符合相关规范和市场原则。按相关规范,它作为一个单独关税区,在WTO框架下,按相关规范来办。另外两岸贸易应当以平等互惠为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实施“三通”。两岸经贸合作的原动力是两岸的共同经济利益。#
【链接】大陆对台贸易逆差五特点
★由来已久。从两岸贸易始,大陆就存在逆差,因为台湾方面从一开始就进行进口限制。
★数额巨大且增速迅猛。近年来,台湾一直是大陆的最大贸易逆差伙伴。从1980年到2004年6月份,大陆总外贸顺差2085亿美元(含对台贸易),同期,对台逆差是2475亿美元。也就是说,如果两岸贸易均衡,大陆的外贸顺差将翻一番还多。预计今年全年逆差要突破500亿美元。
★产品集中。机电类,塑料橡胶制品,纺织品及制品、贱金属及制品这4类产品的逆差占90%。
★地区集中。广东、江苏、福建、上海三省一市共占逆差的90%。
★人为造成。台湾对大陆的政策是宽出严进,“台湾优先,适度放宽”。它放宽的是大陆竞争力不强的,竞争不过东盟的产品和岛内需求不大的产品。大陆具有比较优势的家电、成衣、通讯、视听、机电、轻工产品和部分农产品开放幅度比较小。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章舒伢报道 根据海关总署在其网站发布的最新进出口主要国别(地区)总值统计中,今年1到7月,大陆对台湾出口71.1亿美元,台湾在出口最终目的地中排位第8;同期
,大陆从台湾进口361.7亿美元,台湾在大陆进口原产地排名中位列第2,仅次于日本,高于美国。7个月里,大陆对台贸易逆差达290.6亿美元。
这样的贸易逆差是怎么形成的呢?两地间如此明显的贸易不平衡又该如何解决呢?《国际先驱导报》为此采访了贸易问题专家周世俭。
行政命令致大陆巨额逆差
《国际先驱导报》:近年两岸贸易逆差是否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
周世俭:根据中国大陆海关统计,上半年的对台贸易逆差已经超过了2001年全年对台逆差总额。逆差增长速度很快,从2000年的204.5亿美元、2001年的223亿美元、跳到2002年315亿美元和2003年的403.6亿美元。仅最近两年半,逆差就达到963亿美元;21世纪头4年半达1391亿美元,平均每年约309亿美元。从上世纪80年到现在,大陆对台累计贸易逆差2474.68亿美元。
《国际先驱导报》:逆差的根源是什么?
周世俭:根源在于台湾地区当局以行政命令方式限制大陆产品的进口。在加入WTO之前的1999年,台湾的10610项进口品种中对大陆开放的只有5640项,占台湾开放商品总数的53.2%;在两岸加入WTO后,为应对加入WTO要求、缓解岛内工商界的压力,2002年2月,台湾“经济部”公报开放2058项大陆商品进口。至此,台湾允许进口大陆农工商品也仅占台湾开放商品总数的72.6%。
台湾经济受制政治考虑
《国际先驱导报》:对从大陆产品进口进行限制,台湾是出于哪方面的考虑?
周世俭:我看主要是政治考虑。比如,台湾除了就近买大陆的煤,也不辞劳苦进口澳大利亚的煤――尽管运费很高。它害怕一旦有事被封锁,也担心过分依赖大陆。它的所谓“南进政策”就是类似考虑的体现。其实,台湾的产业等级比我们高,其产品和我们占优势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间的竞争并不明显。
这种政治考虑自欺欺人。过去它不进口大陆中药,如当归、红枣等,结果很多台湾中医治妇科病时没法开药。台湾当局最终还是得从香港进口大陆产药材。
《国际先驱导报》:大陆对从台湾进口有什么限制吗?
周世俭:没有。
《国际先驱导报》:台湾当局的限制难道不影响其经济和民众的生活吗?
周世俭:首先,任何贸易双方都应争取互惠互利的格局。记得2001年,中国政府要求韩国解决对华存在的119亿美元贸易顺差。2002年初,韩国就承诺增加从中国的煤炭进口,减少澳大利亚的份额。当初,韩国的谈判代表就耿耿于怀地提醒我:“你们最大的贸易逆差来自台湾啊!”
另外,台湾对来自大陆的进口进行限制,固然对大陆不利,但对台湾也没好处。很明显的一点是,它如果进口大陆物美价廉的日用消费品,将有利于降低它的通货膨胀指数――1997年起草中美贸易白皮书的时候,我曾指出,美国进口中国物美价廉的日用消费品有助于缓解美国的通货膨胀。当初有些人担心我说“过”了。结果,2001年,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关于给予中国永久最惠国待遇问题而到国会作证时,就说了同一句话。
而且,日用消费品需求弹性比较小,台湾不从价格相对低廉的大陆进口也得从别的地方进口,所以取消限制有利于台湾人民;对台湾企业来说,大陆大量出口的半成品、原材料,比如煤、焦炭,都是台湾企业需要的。
状告台湾理由充分
《国际先驱导报》:那么,两岸可以通过什么渠道解决呢?
周世俭:首先争取谈判,双边磋商。但目前希望不大,因为渠道不畅。
而以商会名义进行沟通也无济于事。2000年,太原钢铁公司要起诉台湾不锈钢在内地的倾销,但被外经贸部驳回。而后,台湾钢铁协会也置我(时任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签署的公函于不顾,它根本不理睬我方的警告。
此事一直拖到2002年。两岸入世后,我们政府相关部门在WTO的框架内对台湾钢铁进行反倾销调查。
《国际先驱导报》:两岸贸易不平衡也应在WTO框架内解决?
周世俭:我认为,台湾现在对大陆产品进口进行限制违背了WTO的三大基本规则:一是非歧视性原则,即未给予大陆普遍的、无条件的永久最惠待遇;二是市场准入原则,它使用的手段还不是普通的关税、进口许可证等壁垒,而是以行政命令控制贸易,这绝对违背市场准入、市场开放;三是公平贸易,公平竞争的原则,因为它根本不让部分大陆产品进去。
WTO会作出有利判决
《国际先驱导报》:在WTO框架内解决问题,存在政治上的障碍吗?
周世俭:有部分人认为姑息对台贸易逆差是密切两岸关系的好办法。现在这个想法已经过时。在80年代初,这种观点可以理解。但是现在这个规模和发展趋势是大陆难以承受的;而如今的台湾当局很明显地在向独立的方向走,没有必要纵容它。
大陆可以WTO内成员对成员的姿态,借助WTO争端解决机制解决问题。
《国际先驱导报》:到WTO发起的诉讼会有什么影响?
周世俭:民进党当局、台独分子肯定会做文章,挑拨离间。但此事是它理亏在先,我们要的是公平贸易。
《国际先驱导报》:怎么挑拨?
周世俭:无非是谩骂。大陆提出这个问题完全符合国际规范。我相信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不会作出有利于台湾的判决。
《国际先驱导报》:诉讼的结果会如何?
周世俭:仅是提出这个事,台湾就受不了。台湾工商界对此也有要求,他们也希望增加从大陆的进口。
《国际先驱导报》:您认为两岸贸易的理想的状态是什么?
周世俭:未来两岸经贸合作应该符合相关规范和市场原则。按相关规范,它作为一个单独关税区,在WTO框架下,按相关规范来办。另外两岸贸易应当以平等互惠为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实施“三通”。两岸经贸合作的原动力是两岸的共同经济利益。#
【链接】大陆对台贸易逆差五特点
★由来已久。从两岸贸易始,大陆就存在逆差,因为台湾方面从一开始就进行进口限制。
★数额巨大且增速迅猛。近年来,台湾一直是大陆的最大贸易逆差伙伴。从1980年到2004年6月份,大陆总外贸顺差2085亿美元(含对台贸易),同期,对台逆差是2475亿美元。也就是说,如果两岸贸易均衡,大陆的外贸顺差将翻一番还多。预计今年全年逆差要突破500亿美元。
★产品集中。机电类,塑料橡胶制品,纺织品及制品、贱金属及制品这4类产品的逆差占90%。
★地区集中。广东、江苏、福建、上海三省一市共占逆差的90%。
★人为造成。台湾对大陆的政策是宽出严进,“台湾优先,适度放宽”。它放宽的是大陆竞争力不强的,竞争不过东盟的产品和岛内需求不大的产品。大陆具有比较优势的家电、成衣、通讯、视听、机电、轻工产品和部分农产品开放幅度比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