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7月26日。
武昌。军委统帅部接到九江守军总指挥李汉魂将军电话:守军与敌人激战三天三夜,予敌大量消耗以后,已撤离阵地,转移到南浔铁路一线。日军占领了九江。
得到这个消息,蒋介石,陈诚似乎很平静。苏军顾问(1938年7月,德军顾问团撤走后,根据中、苏协议,苏军顾问团派驻中国军队)却沉不住气了,哇啦哇啦地叫个不停,建议蒋介石立即反攻。
蒋介石似笑非笑说:“顾问阁下,现在的情况,已经不同于十多年前北伐军打中国的军阀了。日本军阀可不比北洋军阀好对付呀!当年,我曾到日本东京振武军事学校研习日本军事,毕业后又入日本上官学校当士官候补生,对日本人的战略战术,教育训练,武器装备、总之对日本军队的战斗力等等,虽不敢妄称日本通,但不客气他说,我对他们是很了解的。”
蒋介石也有些激动起来,继续说:“如果一能达成速战速决,能有效地大反攻,我何尝能容忍倭寇的铁蹄践踏我神圣领土的一寸一步!彼我的战力,决定了我军的战略方针。如果几个月前,我在徐州图个痛快,不将主力撤退转移,现在,日军也可能不是在武汉外围苦战,而是在重庆街头列队行进!”
顾问无言以对。
其实,蒋介石和陈诚、何应钦等人早就定下了在江南反攻敌人的计划,不过不像顾问先生们所主张的那样简单。
冈村宁茨的第11军占领九江之后,按原计划从南岸配合海军沿江西进,仰攻武汉的路就行不通了。因为在他们的前头瑞昌至富池口,这几十公里的地段上,集结着一股中国的精锐部队,这个精锐集团计有孙桐萱第3集团军;关麟征第32军团;汤恩伯第31集团军和孙相堂的第12军。这些部队曾在华北、上海、台儿庄等会战中战功卓著,威名赫赫。
冈村宁茨的部队还受到来自九江南面庐山地区的威胁。因为九江地区的中国军队主力,都转移到了庐山地区,他们随时可以向九江出击,切断长江交通。
冈村宁茨因此决定改变原计划。以一部兵力从庐山西麓,沿南梁铁路南下,占领德安重镇,消除九江侧背威胁;同时,再以有力之一部兵力,从德安地区向西攻进,迂回到孙、关、汤军侧后,配合海军,拔掉这个钉子。
冈村宁茨的打算,正中蒋介石下怀。
第九战区第一兵团司令薛岳将军,奉蒋、陈之命早已将第25、第70、第8、第4、第64、第74、第66七个军的兵力,埋伏在德安、庐山地区山岳丛林地带,摆下个反八字形的阵势,等待敌人。
薛岳将军说:“我这个反八字形阵势,如袋捕鼠,又如飞剪,敌犯右则中左应。犯左则中右应,敌若钻进来,就很难逃出去。”
玄乎!颇有些诸葛亮八阵图的神秘感。
7月底。日军第106师团全部,从九江沿南浔路南下,进至庐山西麓马回岭附近,立即被薛兵团第9集团军各部重重包围。薛岳却非畏首畏尾的庸将。作为机动兵团,从开进武汉战场的第一天起,他就在等待时机,在机动中狠敲日本人一下。他急电南浔、德星方面的第4、第74军及第187、第139师,从东面包围万家岭日军,切断其可能回缩的退路。同时,再电瑞武线的新13师、新15师、第91、142、60及预6师,包围万家岭西半面。
12个师10余万中国大军飞调万家岭,把淞浦师团1万多人团团包围在10平方公里的山岭中。
淞浦师团偷袭不成,反而陷入四面楚歌的绝境。
薛岳年轻气盛,胆量惊人。在武汉外围各战场且战且退之际,毅然定下歼灭日军106一个整师团的决心。
南昌战区长官部,陈诚权衡利弊,坚决地站在了薛岳一边。大战之际,陈诚尊重下属的意见,并有担起失败责任的勇气。应该承认,这是他身为将帅的一个优秀品质。靠这一条,他多次赢得部属的信赖。
8月20日。
日军第101师团渡过鄱阳猢,在星子地区强行登陆,企图救援第106师团。该敌进至庐山东南麓,被薛兵团之叶肇第66军,王敬久第25军,以及陈安宝第29军死死咬住,亦陷入重围,不能自拔。
8月8日至24日。
日军陆、海军配合强攻瑞昌阵地,与守军孙相堂第12军等部激战半个月,夺取瑞昌。
为了救援重围中的第106、第101师团,日军第9、第27两个师团和波田支队等部,在40多艘舰艇和大批飞机的配合下,猛攻码头镇、宫池口一带守军阵地。陈诚的精锐嫡系第54军,在军长霍揆彰,参谋长郭汝瑰将军指挥下。与敌接战,守军官兵冒着敌施放的大量毒气,奋勇杀敌,激战数日给敌以沉重打击。汤恩伯又指挥其他各军轮番出阵,将敌消耗近半。然后,第54军等部撤出阵地,在富水河东西两岸布防,严阵以待,阻敌西进。
日军第9、第27师团经过兵员补充,火速向南深入,意图解救被困于庐山地区之敌。
第9师团一部突破王陵基第30集团军阵地、进至马回岭附近,遭到黄维第18军和俞济时第74军拦阻围攻,在此进退困难。
第27师团主力沿瑞武公路南进,企图占领武宁,向东策应被困之敌。却在德安西南方的麒麟峰、张古山、万家岭一带陷入薛岳兵团和川、滇军的重围。
至此,冈村宁茨的第11军主力各师团,几乎都陷进南浔路山岳水网地带,机械化优势完全丧失,分别被第九战区各军包围攻击。
1938年9月中旬。
陈诚带着苏军总顾问切列潘诺夫,顾问卡里亚金奇若夫和布尔科夫等人,来到南浔路前线,在第九战区第2兵团总司令张发奎将军的陪同下,一同走上山头阵地。举目远眺,山岳屹立。河川纵横,到处都传来战斗的枪炮声。
切列潘诺夫似有所感,忽然问陈,“你准备要干什么?”
陈诚狡拮地笑笑,“反攻!现在才应该反攻!”
切列潘诺夫赞道:“哦,你和蒋总司令原来是胸有成竹呀!绝妙的战场,乌拉!”
陈诚下达全线反攻命令。
参加南浔路大反攻的计有二十万大军。
9月24日。
川军王陵基第30集团军一部向麒麟山之敌发动强攻。川滇两军与日军在麒麟山反复冲锋争夺,敌我双方死伤累累。日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向川军阵地发动反冲击,在情况危急之时,集团军总司令王陵基将军,亲率六个营的预备队赶到,拼死堵住夹围的日军,许多山头阵地都在进行惨烈的肉搏厮杀。9月29日午后2时,川滇两军向麒麟峰最高点发动攻击。日军的工事全被中国军队的炮火摧毁,他们以尸体垒成工事进行顽抗,对冲锋的川军施放大量毒气弹。川军将士冒着日军猛烈炮火和浓烈的毒气,在满山遍野的喊杀声中,不顾一切地向敌人的尸阵扑去。下午4时许,攻占了主峰。
此后,全歼日军铃木联队。
10月2日起,到达万家岭地区的中国10万大军四面出击,开始向困在核心的淞浦师团各部展开攻击。其中:
第4军欧震军长亲率90师向大小金山、万家岭及东北方向攻击;
第74军冯圣法之58师向狮马崖、墩上郭、王家山之敌攻击;
第142师附新15师1个团向石堡山之敌攻击;
预6师附91师1个旅进攻斗姆岭、马鞍山、凤凰山以东地区,在友军配合下,向石堡山北端王家岭之敌攻击;
第91师协助预6师之攻击,断敌北溃通路;
新13师以1个团绕袭石堡山西北之敌侧后;
各路大军在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斗志旺盛。各攻击部队都颇有收获,步步向前推进。包围圈在一步步缩小。
但在这同时,薛岳也尝到被逼上绝路的淞浦师团的厉害。这其中,尤以薛岳当初抗命留下的俞济时74军冯圣法的58师损失最大。
10月初旬。
久困于庐山地区的敌第106、第101师团各一部数万人,从德安附近拼死向西突围迂回,企图与敌第27师团会合,在万家岭地区又遭到欧震第4军,俞济时第74军和叶肇第60军主力的包围。三军将士密切协同,向敌发起猛攻,战况顿呈白热化。
第74军冯圣法的第58师的战斗至为关键。
日军为了摆脱困境,以一个旅团的兵力向58师阵地拼死突围,大批敌机接连出动,轮番轰炸,并投下硫磺燃烧弹,将58师阵地上的树木草丛吞噬一光。该师将士在毫无藏身隐蔽的光秃秃的山坡上,顽强阻击,打退敌人数次反扑。但自己的伤亡也特别惨重。此时,另一股日军从庐山方向赶来接应救援,致使腹背受敌,全师官兵伤亡殆尽。师长冯圣法蹲在阵地上的一个弹坑里,抱着电话向俞济时军长痛哭求援。俞济时手里已无预备队可用,只得把警卫营的两个连也拉了上去增援冯圣法师,才扎住了那个缺口,将万家岭之敌牢牢地关在铁围中。74军毕竟是嫡系。
武汉三镇,日本人的飞机还是在昼夜不停地空袭。街头巷尾,沙包路砦、林立的岗哨和横卧街边无人认领的死尸,都使这座城市透出令人恐怖的战争气息。
国民政府除军委会留下部分机构外,各部门几乎都走光了。武汉人这时不再怀疑城市将不久于中国人之手,蒋介石也准备下达市民撤出武汉的命令。战争进行到这一步,既在中国人意料之外,又在他们意料之中。
战败的愁云惨雾笼罩着江城武汉,笼罩着坚守在这里的每个中国人的心。
10月初,在国民政府“双十”国庆日前夕,武汉阴霾的天空上,现出了一线阳光。久受阴云困扰的武汉军民,心头不禁又升起一线希望之光。
中国军第九战区部在德安会围日军一个整师团,薛将军正率部合力围歼的消息一传出,就轰动了整个武汉三镇。当日,武汉各大报纸争相报道,大肆渲染。想象力丰富的记者甚至提前开出了前线大捷的支票。
军委会留汉指挥机构对此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只是保持沉默。他们更关心、更着急地是巴望着德安前线的战争能使这张支票兑现。
消息披上了神秘的面纱,越传越神,越传越远。重庆、西安。昆明等内地大城市又开始了狂热的祝捷。就是美国、英国、香港等地,未经证实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薛岳的围歼战打得至为艰苦。这一点早在兰封时他就领教过了。日军毕竟装备精良、火力凶猛、官兵战斗素质高。尤其当他们陷入背水一战的死地,发挥出“武士道”的疯狂邪劲时,也着实令占有优势的中国官兵伤透了脑筋。
战斗的激烈、残酷超过了任何一次作战,各路攻击部队以一个团、一个师去攻击一个小山头、一个村庄。日军已无退路,每个山头、村落都成了双方反复争夺的焦点。艰苦的拉锯战使一块块不大的阵地频繁易手。每次控制权的转换。都使双方成百上千的官兵陈尸荒坡、村野。万家岭几平方公里的土地被血水浸透,被尸海填满。
德安西南山沟里,薛岳司令已连熬了几个通宵了。40出头的薛岳到底年轻,精力过人。他没日没夜地守在电话机旁,既催督着万家岭地区的攻击部队一口一口地“啃骨头”,又密切注意着德安以东、瑞武路方向的防御。虽说淞浦的106师团已被他攥在手心里,但他一刻也不敢放松。
(火田)俊六为解淞浦之围拼出了老本,调用了几乎可以调用的部队,组成了一股强大的增援部队。
宁贺支队,是刚由日本国内训练出来,调入华中战场现地实习的近3000名补充兵为基干组成的新锐。(火田)大将打算救出淞浦师团后就将该部补充给淞浦中将。
佐枝支队,原属106师团,兵力不少。(火田)俊六又另从27师团中抽出3个步兵大队加强给佐枝,使该部兵力几乎达到一旅团之众。
铃木支队,几乎把华中方面军17师团铃木旅团原封搬来。少将旅团长铃木春松指挥的这个支队下辖步兵第53、54联队,无疑是三支增援部队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铃木也被临时指定负三个救援支队的指挥之责。
(火田)俊六为救出淞浦不惜血本,三个增援支队论实力甚至超过了被围的淞浦师团。薛岳立刻感到了一股强大的冲击。
铃木少将饱读兵书,看来对中国几千年前兵学鼻祖孙子“围魏救赵”的精旨领悟得既深且透。他放着频频呼救的淞浦于不顾,不率他的三个支队去解万家岭之围,而是沿永武路及其北侧,全力向东进攻。
中国军阻击部队不但有陷入两面受敌,被敌突破的危险,而且有二三个军被敌吃掉的可能。万家岭战场混乱的场面,一时更加混沌。
10月6日,柘林以北地区已出现铃木救援部队的身影。薛岳再没有犹豫徘徊的时间了。当下咬牙从包围攻击淞浦的部队中抽出新13师、新15师、第60师、第91师和预6师共5个师南下布阵,阻击铃木的增援部队东进。为掩护万家岭侧翼,薛岳又把李觉的70军放在柘林地区修水南岸占领了既设阵地,策应北岸作战。
中国军攻击力量被大大地削弱了。
(火田)俊六从南京伸出的枯手确实有力,解了淞浦一时之急。万家岭激烈的争夺复又陷入僵持的对抗中。
武汉,蒋介石急得直跺脚,恨不能变成一条巨龙,飞到万家岭把淞浦的残兵吃个精光。可他办不到,他觉得万家岭的好梦正变成越来越多的泡沫,漂浮着离他而去。
万家岭,武士的挽歌在悲鸣
10月上旬这10天,对薛岳来说既艰难悲壮、却又充满辉煌。他拼尽气力在通向胜利的峭壁上攀援而上,时刻都在承受着跌落深渊的风险。
(火田)俊六、冈村直至淞浦,给他出了太多的难题,设置了太多的障碍。军委会、蒋介石和一兵团支系杂乱的部队又给了他太大的压力,10多天了,他没达出过兵团部充作指挥室的那座不大的民房。伴着他的,只有几部响个不停的电话、张旧帆布行军床和伴着死神的日军炸弹。他不怕死,但他怕失败。
他指挥的泰然若定在大战、恶战时,往往最能淋漓尽致地显现出来。从他那间不大的指挥部里,一份份电担、一个个电话传向第一线部队。他的指挥镇定、调度得当传染给了前线,尽管各攻击部队死伤巨大,但没有慌乱者,士气始终压住了对手淞浦师团的官兵。
万家岭之战是武汉战场上战斗最激烈、最惊心动魄的一战。自然也是战果最辉煌的一场战斗。
74军是薛岳留下来围歼淞浦师团的绝对主力。长岭、张古山是薛岳突向万家岭核心的两大障碍,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俞济时下了死命令,损失了数千官兵才攻克长岭,但张古山却象道难以逾越的高山,挡住了74军的去路。
俞济时给51师王耀武师长一句话:两天后你要保证我能在山上向薛长官报告胜利。
王耀武少将硬攻了几次,可还没接近山头日军主阵地。部队就被敌人猛烈的炮火和密如雨帘的枪弹打下山来。
王耀武眼望丢盔弃甲被打下山来的部队,狠狠地骂。骂归骂,张古山还得夺。无奈之际,他召来了手下的旅、团长们,商量对策。
可商量来商量去,结论令王耀武沮丧:地势太险,没有重炮,张古山没法拿下。
这时,坐在后排的一个瘦削精悍的青年站起来开了口:“师座,张吉山并非不可取,但不可硬攻。三国时,邓艾能偷渡阳平攻取西蜀,我们今天为什么不能绕过正面,从山背偷袭。
一口浓重的关中腔说出一席与众人相反的话,够王耀武注意的了。说话的人是唐生海旅305团长张灵甫上校。
王耀武见张灵甫有些主意,一时又兴奋起来。他器重张灵甫,认为他作战很有本事。
“钟灵。说说你有什么打算?”
“师座。如果我们挑选一些精干官兵组成突击队,从张古山背面爬上去,然后两面夹攻,我想能拿下张古山。”
“嗯。主意是不错,你们说呢?”王耀武说完。看了看众旅、因长。
王耀武实际上已在心里接受了张灵甫的主意,征询众人意见,实际是在点将。众人嘁嘁喳喳,说什么的都有,就是没人自告奋勇。”
张灵甫看明白了一切,又开了口:“师座,如果方案可行,又不嫌弃卑职的活,我愿率突击队进攻。”
张灵甫又提建议又自告奋勇,众将佐自然皆大欢喜。方案顺利通过。
返回部队,张灵甫挑出几百精兵,当夜出发,踏上了人烟绝迹的崎岖峡谷。
偷袭极其成功,张灵甫首先登上了张古山。以后的几天里,尽管日机炸弹和日军炮火把张古山翻了个个儿,但他还是与友军各团顶住了日军无数次的反扑。张灵甫拖着受伤的瘸腿一直坚持到最后。他为自己争了口气,也为王耀武、为蒋介石争了光。
战至10月8日,淞浦师团仅剩数千残兵,被压缩在万家岭、雷鸣鼓、田步苏、箭炉苏等可数的几个据点里。淞浦师团已陷入绝境,虽然(火田)俊六亲自组织向万家岭地区空投了200多名联队长以下军官,但战局仍令淞浦透不过气来。
一次空投数百名军官,这是日军在中国战场上绝无仅有的事,也足见淞浦已到了何种穷途末路的境地。
胜利对薛岳、对中国军似乎只有一步之遥。可这一步,薛岳和他的10万将士再也迈不动。
随着10月10日的一天天临近,沉闷的武汉三镇又起了些许变化。人们的脸上又有了一丝节日来临的松快,数月来饱受日机轰炸而残破萧条的街道广场上,行人又多了起来。更引人注目的,还是突然间出现在建筑物、广场、主要街道两旁的那一面面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国旗。这国旗,在不屈地迎风招展,猎猎飘扬。
“双十”国庆日在即,望着象征着国家、民族主权的国旗,武汉军民的眼中滚动着不屈的泪水。
被日机炸得残破不堪的军委会地下室里,蒋介石阅过国庆日对全国军民的演说稿,信手丢在一边。必须在战场上拿出些东西。
他吩咐侍从叫来了军令部长徐永昌:“薛伯陵的进攻现在怎么样了?”
“委座,万家岭双方损失都大,谁也无法取得决定性进展。不过再拖下去,薛长官所部怕是越来越不利。箬溪、隘口两方面,冈村军的27师团和101师团都在拼命猛攻,欲解万家岭之围。薛长官实际上已没几天时间了。”
“那怎么才能吃掉淞浦残部呢?能不能再调上些部队。”
“恐怕不行。一来远水难解近渴,二来也无部队可调。”
望着蒋介石渐趋失望的面孔,徐永昌又补上句:“除非,除非让薛长官拼尽气力,不留预备队,全部投入反攻,或许尚有获胜的机会。这最后的5分钟是至关重要的,我军难,日本人也几乎趴下了,这时就比谁意志更强。”
蒋介石沉思片刻,命令徐永昌道:“好吧,你以军委会名义命令一兵团薛长官。着各军、师组成敢死队,向万家岭发起最后攻击,务于10月9日24时前全歼该敌。”
德安前线,薛岳也在为此事徘徊。实际上,这是最后击败淞浦的唯一办法。军委会的命令,无疑使他下定了最后的决心。
9日,在薛岳的死命令下,万家岭地区各师,都组成了数百人的敢死队,向万家岭、雷鸣鼓、四步苏、箭炉苏等最后几个据点发动了全面攻击。
最后5分钟,对两个搏斗得精疲力竭、伤痕累累而倒在地上的人来说,与其说比战力,不如说是在比意志。薛岳这最后一击,在气势上彻底摧垮了淞浦。
当晚,欧震的第4军、叶肇的第66军占领了万家岭、雷鸣鼓两要地,毙敌2000多人、俘30多人,缴获轻重机枪近百挺、步枪1000多支、马匹数百。
十分遗憾的是,第4军前卫突击队曾突至万家岭淞浦师团部附近不过百米,但天色太黑,加之审俘不利,未能及时发觉淞浦中将,结果放走了这个最大的猎物。
听听战后俘虏的供词,就更叫人觉得遗憾。俘虏说;“几次攻至师团部附近,司令部勤务人员,都全部出动参加战斗,师团长手中也持枪了。如果你们坚决前进一百公尺,淞浦就被俘或者切腹了。”
淞浦虽没被俘或者战死,但逃至田步苏后已成惊弓之鸟,无心恋战。10日凌晨,他率领数百残兵逃至甘木关。恰遇突破中国军阵地前来救援的铃木支队,终于摆脱了灭顶之灾。
至此,除个别据点少量日军残兵死守待援外,淞浦的第106师团被全歼,被歼人数多达1万多人。
薛岳兰封兵败后卧薪尝胆,终于赢得了万家岭大捷,洗雪了前耻。这一仗,既奠定了他抗战中“百战名将”的地位,也为他日后统领第九战区数万数万地歼敌开了个好头。
10月10日,国民政府国庆日。蒋介石收到陈诚转来的万家岭大捷电报后,脸上笑开了花。在一片祝贺、颂扬声中,他口授电报给前线的一兵团诸将士:
“查此次万家岭之役,各军大举反攻,歼敌逾万,足证各级指挥官指导有方,全体将士忠勇奋斗,局胜嘉慰……”
武汉三镇大挂青天白日旗,以示庆祝国庆;也庆祝南浔路大捷。
薛岳的故交叶挺将军闻讯后,也赞不绝口地称道:“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盛名当垂不朽。”
薛岳全歼日军一个整师团,这是奇迹。整个武汉会战,虽然日军在全局上一直占据主动,甚至有过成兵团合围中国军的机会。但自始至终,他们也没能建制地消灭过一个中国师。争功意识导致各部协调不利,证明了日军的短视。依仗匹关之勇,他们能收局部的胜利,但他们不可能有大的作为。
武汉会战,是中国抗战的战略转折点。从这一天起,日本政治、军事、经济上的百端漏洞所带来的战争颓势,已提前敲响了侵略者战败的丧钟。
武汉会战,终以其宽广的作战地域,空前庞大的作战兵力,惨烈无比的浴血厮杀和特殊的历史意义,在中国抗战史辉煌的画卷上,留下了壮丽的一笔。此役,战火燃遍豫、皖、鄂、赣四省,波及长江、淮河流域的广大地域。双方直接参战兵力高达150万,死伤逾50万。
中国抗战史上从未有过如此剧烈的大战!
侵华日军从未付出过如此惨重的伤亡代价!
中国军从未取得过如此巨大的战绩,也从未付出过如此巨大的牺牲!
战后统计,大战期间,日军补充兵员达四五次之多,死伤20万人,另有15万人病倒而失去战斗力。日军军力受到空前消耗。
而中国军装备寡劣,伤亡倍之于敌。其中,无数血性男儿血洒大别山麓,长江两岸,不留姓名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据日本华中派遣军战后统计,东久迩宫第2军掩埋中国军未及收回的尸体就达5.2万具,冈宁第11军掩埋的甚至高达14.35万余具。
20万尸体足以染透青山,浸透江河,他们为保卫大武汉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凯旋日不见英雄还,胜利时可见英雄泪”。没有人确切地知道他们的名姓,也没人知道他们的葬身之处。他们融入了青山,融入了江河,只有青山翠谷、滔滔江水,伴着他们长眠疆场……
中国人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忘记这些民族英雄的!
青山依旧,江水长流,恨不能为抗日死……
武昌。军委统帅部接到九江守军总指挥李汉魂将军电话:守军与敌人激战三天三夜,予敌大量消耗以后,已撤离阵地,转移到南浔铁路一线。日军占领了九江。
得到这个消息,蒋介石,陈诚似乎很平静。苏军顾问(1938年7月,德军顾问团撤走后,根据中、苏协议,苏军顾问团派驻中国军队)却沉不住气了,哇啦哇啦地叫个不停,建议蒋介石立即反攻。
蒋介石似笑非笑说:“顾问阁下,现在的情况,已经不同于十多年前北伐军打中国的军阀了。日本军阀可不比北洋军阀好对付呀!当年,我曾到日本东京振武军事学校研习日本军事,毕业后又入日本上官学校当士官候补生,对日本人的战略战术,教育训练,武器装备、总之对日本军队的战斗力等等,虽不敢妄称日本通,但不客气他说,我对他们是很了解的。”
蒋介石也有些激动起来,继续说:“如果一能达成速战速决,能有效地大反攻,我何尝能容忍倭寇的铁蹄践踏我神圣领土的一寸一步!彼我的战力,决定了我军的战略方针。如果几个月前,我在徐州图个痛快,不将主力撤退转移,现在,日军也可能不是在武汉外围苦战,而是在重庆街头列队行进!”
顾问无言以对。
其实,蒋介石和陈诚、何应钦等人早就定下了在江南反攻敌人的计划,不过不像顾问先生们所主张的那样简单。
冈村宁茨的第11军占领九江之后,按原计划从南岸配合海军沿江西进,仰攻武汉的路就行不通了。因为在他们的前头瑞昌至富池口,这几十公里的地段上,集结着一股中国的精锐部队,这个精锐集团计有孙桐萱第3集团军;关麟征第32军团;汤恩伯第31集团军和孙相堂的第12军。这些部队曾在华北、上海、台儿庄等会战中战功卓著,威名赫赫。
冈村宁茨的部队还受到来自九江南面庐山地区的威胁。因为九江地区的中国军队主力,都转移到了庐山地区,他们随时可以向九江出击,切断长江交通。
冈村宁茨因此决定改变原计划。以一部兵力从庐山西麓,沿南梁铁路南下,占领德安重镇,消除九江侧背威胁;同时,再以有力之一部兵力,从德安地区向西攻进,迂回到孙、关、汤军侧后,配合海军,拔掉这个钉子。
冈村宁茨的打算,正中蒋介石下怀。
第九战区第一兵团司令薛岳将军,奉蒋、陈之命早已将第25、第70、第8、第4、第64、第74、第66七个军的兵力,埋伏在德安、庐山地区山岳丛林地带,摆下个反八字形的阵势,等待敌人。
薛岳将军说:“我这个反八字形阵势,如袋捕鼠,又如飞剪,敌犯右则中左应。犯左则中右应,敌若钻进来,就很难逃出去。”
玄乎!颇有些诸葛亮八阵图的神秘感。
7月底。日军第106师团全部,从九江沿南浔路南下,进至庐山西麓马回岭附近,立即被薛兵团第9集团军各部重重包围。薛岳却非畏首畏尾的庸将。作为机动兵团,从开进武汉战场的第一天起,他就在等待时机,在机动中狠敲日本人一下。他急电南浔、德星方面的第4、第74军及第187、第139师,从东面包围万家岭日军,切断其可能回缩的退路。同时,再电瑞武线的新13师、新15师、第91、142、60及预6师,包围万家岭西半面。
12个师10余万中国大军飞调万家岭,把淞浦师团1万多人团团包围在10平方公里的山岭中。
淞浦师团偷袭不成,反而陷入四面楚歌的绝境。
薛岳年轻气盛,胆量惊人。在武汉外围各战场且战且退之际,毅然定下歼灭日军106一个整师团的决心。
南昌战区长官部,陈诚权衡利弊,坚决地站在了薛岳一边。大战之际,陈诚尊重下属的意见,并有担起失败责任的勇气。应该承认,这是他身为将帅的一个优秀品质。靠这一条,他多次赢得部属的信赖。
8月20日。
日军第101师团渡过鄱阳猢,在星子地区强行登陆,企图救援第106师团。该敌进至庐山东南麓,被薛兵团之叶肇第66军,王敬久第25军,以及陈安宝第29军死死咬住,亦陷入重围,不能自拔。
8月8日至24日。
日军陆、海军配合强攻瑞昌阵地,与守军孙相堂第12军等部激战半个月,夺取瑞昌。
为了救援重围中的第106、第101师团,日军第9、第27两个师团和波田支队等部,在40多艘舰艇和大批飞机的配合下,猛攻码头镇、宫池口一带守军阵地。陈诚的精锐嫡系第54军,在军长霍揆彰,参谋长郭汝瑰将军指挥下。与敌接战,守军官兵冒着敌施放的大量毒气,奋勇杀敌,激战数日给敌以沉重打击。汤恩伯又指挥其他各军轮番出阵,将敌消耗近半。然后,第54军等部撤出阵地,在富水河东西两岸布防,严阵以待,阻敌西进。
日军第9、第27师团经过兵员补充,火速向南深入,意图解救被困于庐山地区之敌。
第9师团一部突破王陵基第30集团军阵地、进至马回岭附近,遭到黄维第18军和俞济时第74军拦阻围攻,在此进退困难。
第27师团主力沿瑞武公路南进,企图占领武宁,向东策应被困之敌。却在德安西南方的麒麟峰、张古山、万家岭一带陷入薛岳兵团和川、滇军的重围。
至此,冈村宁茨的第11军主力各师团,几乎都陷进南浔路山岳水网地带,机械化优势完全丧失,分别被第九战区各军包围攻击。
1938年9月中旬。
陈诚带着苏军总顾问切列潘诺夫,顾问卡里亚金奇若夫和布尔科夫等人,来到南浔路前线,在第九战区第2兵团总司令张发奎将军的陪同下,一同走上山头阵地。举目远眺,山岳屹立。河川纵横,到处都传来战斗的枪炮声。
切列潘诺夫似有所感,忽然问陈,“你准备要干什么?”
陈诚狡拮地笑笑,“反攻!现在才应该反攻!”
切列潘诺夫赞道:“哦,你和蒋总司令原来是胸有成竹呀!绝妙的战场,乌拉!”
陈诚下达全线反攻命令。
参加南浔路大反攻的计有二十万大军。
9月24日。
川军王陵基第30集团军一部向麒麟山之敌发动强攻。川滇两军与日军在麒麟山反复冲锋争夺,敌我双方死伤累累。日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向川军阵地发动反冲击,在情况危急之时,集团军总司令王陵基将军,亲率六个营的预备队赶到,拼死堵住夹围的日军,许多山头阵地都在进行惨烈的肉搏厮杀。9月29日午后2时,川滇两军向麒麟峰最高点发动攻击。日军的工事全被中国军队的炮火摧毁,他们以尸体垒成工事进行顽抗,对冲锋的川军施放大量毒气弹。川军将士冒着日军猛烈炮火和浓烈的毒气,在满山遍野的喊杀声中,不顾一切地向敌人的尸阵扑去。下午4时许,攻占了主峰。
此后,全歼日军铃木联队。
10月2日起,到达万家岭地区的中国10万大军四面出击,开始向困在核心的淞浦师团各部展开攻击。其中:
第4军欧震军长亲率90师向大小金山、万家岭及东北方向攻击;
第74军冯圣法之58师向狮马崖、墩上郭、王家山之敌攻击;
第142师附新15师1个团向石堡山之敌攻击;
预6师附91师1个旅进攻斗姆岭、马鞍山、凤凰山以东地区,在友军配合下,向石堡山北端王家岭之敌攻击;
第91师协助预6师之攻击,断敌北溃通路;
新13师以1个团绕袭石堡山西北之敌侧后;
各路大军在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斗志旺盛。各攻击部队都颇有收获,步步向前推进。包围圈在一步步缩小。
但在这同时,薛岳也尝到被逼上绝路的淞浦师团的厉害。这其中,尤以薛岳当初抗命留下的俞济时74军冯圣法的58师损失最大。
10月初旬。
久困于庐山地区的敌第106、第101师团各一部数万人,从德安附近拼死向西突围迂回,企图与敌第27师团会合,在万家岭地区又遭到欧震第4军,俞济时第74军和叶肇第60军主力的包围。三军将士密切协同,向敌发起猛攻,战况顿呈白热化。
第74军冯圣法的第58师的战斗至为关键。
日军为了摆脱困境,以一个旅团的兵力向58师阵地拼死突围,大批敌机接连出动,轮番轰炸,并投下硫磺燃烧弹,将58师阵地上的树木草丛吞噬一光。该师将士在毫无藏身隐蔽的光秃秃的山坡上,顽强阻击,打退敌人数次反扑。但自己的伤亡也特别惨重。此时,另一股日军从庐山方向赶来接应救援,致使腹背受敌,全师官兵伤亡殆尽。师长冯圣法蹲在阵地上的一个弹坑里,抱着电话向俞济时军长痛哭求援。俞济时手里已无预备队可用,只得把警卫营的两个连也拉了上去增援冯圣法师,才扎住了那个缺口,将万家岭之敌牢牢地关在铁围中。74军毕竟是嫡系。
武汉三镇,日本人的飞机还是在昼夜不停地空袭。街头巷尾,沙包路砦、林立的岗哨和横卧街边无人认领的死尸,都使这座城市透出令人恐怖的战争气息。
国民政府除军委会留下部分机构外,各部门几乎都走光了。武汉人这时不再怀疑城市将不久于中国人之手,蒋介石也准备下达市民撤出武汉的命令。战争进行到这一步,既在中国人意料之外,又在他们意料之中。
战败的愁云惨雾笼罩着江城武汉,笼罩着坚守在这里的每个中国人的心。
10月初,在国民政府“双十”国庆日前夕,武汉阴霾的天空上,现出了一线阳光。久受阴云困扰的武汉军民,心头不禁又升起一线希望之光。
中国军第九战区部在德安会围日军一个整师团,薛将军正率部合力围歼的消息一传出,就轰动了整个武汉三镇。当日,武汉各大报纸争相报道,大肆渲染。想象力丰富的记者甚至提前开出了前线大捷的支票。
军委会留汉指挥机构对此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只是保持沉默。他们更关心、更着急地是巴望着德安前线的战争能使这张支票兑现。
消息披上了神秘的面纱,越传越神,越传越远。重庆、西安。昆明等内地大城市又开始了狂热的祝捷。就是美国、英国、香港等地,未经证实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薛岳的围歼战打得至为艰苦。这一点早在兰封时他就领教过了。日军毕竟装备精良、火力凶猛、官兵战斗素质高。尤其当他们陷入背水一战的死地,发挥出“武士道”的疯狂邪劲时,也着实令占有优势的中国官兵伤透了脑筋。
战斗的激烈、残酷超过了任何一次作战,各路攻击部队以一个团、一个师去攻击一个小山头、一个村庄。日军已无退路,每个山头、村落都成了双方反复争夺的焦点。艰苦的拉锯战使一块块不大的阵地频繁易手。每次控制权的转换。都使双方成百上千的官兵陈尸荒坡、村野。万家岭几平方公里的土地被血水浸透,被尸海填满。
德安西南山沟里,薛岳司令已连熬了几个通宵了。40出头的薛岳到底年轻,精力过人。他没日没夜地守在电话机旁,既催督着万家岭地区的攻击部队一口一口地“啃骨头”,又密切注意着德安以东、瑞武路方向的防御。虽说淞浦的106师团已被他攥在手心里,但他一刻也不敢放松。
(火田)俊六为解淞浦之围拼出了老本,调用了几乎可以调用的部队,组成了一股强大的增援部队。
宁贺支队,是刚由日本国内训练出来,调入华中战场现地实习的近3000名补充兵为基干组成的新锐。(火田)大将打算救出淞浦师团后就将该部补充给淞浦中将。
佐枝支队,原属106师团,兵力不少。(火田)俊六又另从27师团中抽出3个步兵大队加强给佐枝,使该部兵力几乎达到一旅团之众。
铃木支队,几乎把华中方面军17师团铃木旅团原封搬来。少将旅团长铃木春松指挥的这个支队下辖步兵第53、54联队,无疑是三支增援部队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铃木也被临时指定负三个救援支队的指挥之责。
(火田)俊六为救出淞浦不惜血本,三个增援支队论实力甚至超过了被围的淞浦师团。薛岳立刻感到了一股强大的冲击。
铃木少将饱读兵书,看来对中国几千年前兵学鼻祖孙子“围魏救赵”的精旨领悟得既深且透。他放着频频呼救的淞浦于不顾,不率他的三个支队去解万家岭之围,而是沿永武路及其北侧,全力向东进攻。
中国军阻击部队不但有陷入两面受敌,被敌突破的危险,而且有二三个军被敌吃掉的可能。万家岭战场混乱的场面,一时更加混沌。
10月6日,柘林以北地区已出现铃木救援部队的身影。薛岳再没有犹豫徘徊的时间了。当下咬牙从包围攻击淞浦的部队中抽出新13师、新15师、第60师、第91师和预6师共5个师南下布阵,阻击铃木的增援部队东进。为掩护万家岭侧翼,薛岳又把李觉的70军放在柘林地区修水南岸占领了既设阵地,策应北岸作战。
中国军攻击力量被大大地削弱了。
(火田)俊六从南京伸出的枯手确实有力,解了淞浦一时之急。万家岭激烈的争夺复又陷入僵持的对抗中。
武汉,蒋介石急得直跺脚,恨不能变成一条巨龙,飞到万家岭把淞浦的残兵吃个精光。可他办不到,他觉得万家岭的好梦正变成越来越多的泡沫,漂浮着离他而去。
万家岭,武士的挽歌在悲鸣
10月上旬这10天,对薛岳来说既艰难悲壮、却又充满辉煌。他拼尽气力在通向胜利的峭壁上攀援而上,时刻都在承受着跌落深渊的风险。
(火田)俊六、冈村直至淞浦,给他出了太多的难题,设置了太多的障碍。军委会、蒋介石和一兵团支系杂乱的部队又给了他太大的压力,10多天了,他没达出过兵团部充作指挥室的那座不大的民房。伴着他的,只有几部响个不停的电话、张旧帆布行军床和伴着死神的日军炸弹。他不怕死,但他怕失败。
他指挥的泰然若定在大战、恶战时,往往最能淋漓尽致地显现出来。从他那间不大的指挥部里,一份份电担、一个个电话传向第一线部队。他的指挥镇定、调度得当传染给了前线,尽管各攻击部队死伤巨大,但没有慌乱者,士气始终压住了对手淞浦师团的官兵。
万家岭之战是武汉战场上战斗最激烈、最惊心动魄的一战。自然也是战果最辉煌的一场战斗。
74军是薛岳留下来围歼淞浦师团的绝对主力。长岭、张古山是薛岳突向万家岭核心的两大障碍,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俞济时下了死命令,损失了数千官兵才攻克长岭,但张古山却象道难以逾越的高山,挡住了74军的去路。
俞济时给51师王耀武师长一句话:两天后你要保证我能在山上向薛长官报告胜利。
王耀武少将硬攻了几次,可还没接近山头日军主阵地。部队就被敌人猛烈的炮火和密如雨帘的枪弹打下山来。
王耀武眼望丢盔弃甲被打下山来的部队,狠狠地骂。骂归骂,张古山还得夺。无奈之际,他召来了手下的旅、团长们,商量对策。
可商量来商量去,结论令王耀武沮丧:地势太险,没有重炮,张古山没法拿下。
这时,坐在后排的一个瘦削精悍的青年站起来开了口:“师座,张吉山并非不可取,但不可硬攻。三国时,邓艾能偷渡阳平攻取西蜀,我们今天为什么不能绕过正面,从山背偷袭。
一口浓重的关中腔说出一席与众人相反的话,够王耀武注意的了。说话的人是唐生海旅305团长张灵甫上校。
王耀武见张灵甫有些主意,一时又兴奋起来。他器重张灵甫,认为他作战很有本事。
“钟灵。说说你有什么打算?”
“师座。如果我们挑选一些精干官兵组成突击队,从张古山背面爬上去,然后两面夹攻,我想能拿下张古山。”
“嗯。主意是不错,你们说呢?”王耀武说完。看了看众旅、因长。
王耀武实际上已在心里接受了张灵甫的主意,征询众人意见,实际是在点将。众人嘁嘁喳喳,说什么的都有,就是没人自告奋勇。”
张灵甫看明白了一切,又开了口:“师座,如果方案可行,又不嫌弃卑职的活,我愿率突击队进攻。”
张灵甫又提建议又自告奋勇,众将佐自然皆大欢喜。方案顺利通过。
返回部队,张灵甫挑出几百精兵,当夜出发,踏上了人烟绝迹的崎岖峡谷。
偷袭极其成功,张灵甫首先登上了张古山。以后的几天里,尽管日机炸弹和日军炮火把张古山翻了个个儿,但他还是与友军各团顶住了日军无数次的反扑。张灵甫拖着受伤的瘸腿一直坚持到最后。他为自己争了口气,也为王耀武、为蒋介石争了光。
战至10月8日,淞浦师团仅剩数千残兵,被压缩在万家岭、雷鸣鼓、田步苏、箭炉苏等可数的几个据点里。淞浦师团已陷入绝境,虽然(火田)俊六亲自组织向万家岭地区空投了200多名联队长以下军官,但战局仍令淞浦透不过气来。
一次空投数百名军官,这是日军在中国战场上绝无仅有的事,也足见淞浦已到了何种穷途末路的境地。
胜利对薛岳、对中国军似乎只有一步之遥。可这一步,薛岳和他的10万将士再也迈不动。
随着10月10日的一天天临近,沉闷的武汉三镇又起了些许变化。人们的脸上又有了一丝节日来临的松快,数月来饱受日机轰炸而残破萧条的街道广场上,行人又多了起来。更引人注目的,还是突然间出现在建筑物、广场、主要街道两旁的那一面面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国旗。这国旗,在不屈地迎风招展,猎猎飘扬。
“双十”国庆日在即,望着象征着国家、民族主权的国旗,武汉军民的眼中滚动着不屈的泪水。
被日机炸得残破不堪的军委会地下室里,蒋介石阅过国庆日对全国军民的演说稿,信手丢在一边。必须在战场上拿出些东西。
他吩咐侍从叫来了军令部长徐永昌:“薛伯陵的进攻现在怎么样了?”
“委座,万家岭双方损失都大,谁也无法取得决定性进展。不过再拖下去,薛长官所部怕是越来越不利。箬溪、隘口两方面,冈村军的27师团和101师团都在拼命猛攻,欲解万家岭之围。薛长官实际上已没几天时间了。”
“那怎么才能吃掉淞浦残部呢?能不能再调上些部队。”
“恐怕不行。一来远水难解近渴,二来也无部队可调。”
望着蒋介石渐趋失望的面孔,徐永昌又补上句:“除非,除非让薛长官拼尽气力,不留预备队,全部投入反攻,或许尚有获胜的机会。这最后的5分钟是至关重要的,我军难,日本人也几乎趴下了,这时就比谁意志更强。”
蒋介石沉思片刻,命令徐永昌道:“好吧,你以军委会名义命令一兵团薛长官。着各军、师组成敢死队,向万家岭发起最后攻击,务于10月9日24时前全歼该敌。”
德安前线,薛岳也在为此事徘徊。实际上,这是最后击败淞浦的唯一办法。军委会的命令,无疑使他下定了最后的决心。
9日,在薛岳的死命令下,万家岭地区各师,都组成了数百人的敢死队,向万家岭、雷鸣鼓、四步苏、箭炉苏等最后几个据点发动了全面攻击。
最后5分钟,对两个搏斗得精疲力竭、伤痕累累而倒在地上的人来说,与其说比战力,不如说是在比意志。薛岳这最后一击,在气势上彻底摧垮了淞浦。
当晚,欧震的第4军、叶肇的第66军占领了万家岭、雷鸣鼓两要地,毙敌2000多人、俘30多人,缴获轻重机枪近百挺、步枪1000多支、马匹数百。
十分遗憾的是,第4军前卫突击队曾突至万家岭淞浦师团部附近不过百米,但天色太黑,加之审俘不利,未能及时发觉淞浦中将,结果放走了这个最大的猎物。
听听战后俘虏的供词,就更叫人觉得遗憾。俘虏说;“几次攻至师团部附近,司令部勤务人员,都全部出动参加战斗,师团长手中也持枪了。如果你们坚决前进一百公尺,淞浦就被俘或者切腹了。”
淞浦虽没被俘或者战死,但逃至田步苏后已成惊弓之鸟,无心恋战。10日凌晨,他率领数百残兵逃至甘木关。恰遇突破中国军阵地前来救援的铃木支队,终于摆脱了灭顶之灾。
至此,除个别据点少量日军残兵死守待援外,淞浦的第106师团被全歼,被歼人数多达1万多人。
薛岳兰封兵败后卧薪尝胆,终于赢得了万家岭大捷,洗雪了前耻。这一仗,既奠定了他抗战中“百战名将”的地位,也为他日后统领第九战区数万数万地歼敌开了个好头。
10月10日,国民政府国庆日。蒋介石收到陈诚转来的万家岭大捷电报后,脸上笑开了花。在一片祝贺、颂扬声中,他口授电报给前线的一兵团诸将士:
“查此次万家岭之役,各军大举反攻,歼敌逾万,足证各级指挥官指导有方,全体将士忠勇奋斗,局胜嘉慰……”
武汉三镇大挂青天白日旗,以示庆祝国庆;也庆祝南浔路大捷。
薛岳的故交叶挺将军闻讯后,也赞不绝口地称道:“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盛名当垂不朽。”
薛岳全歼日军一个整师团,这是奇迹。整个武汉会战,虽然日军在全局上一直占据主动,甚至有过成兵团合围中国军的机会。但自始至终,他们也没能建制地消灭过一个中国师。争功意识导致各部协调不利,证明了日军的短视。依仗匹关之勇,他们能收局部的胜利,但他们不可能有大的作为。
武汉会战,是中国抗战的战略转折点。从这一天起,日本政治、军事、经济上的百端漏洞所带来的战争颓势,已提前敲响了侵略者战败的丧钟。
武汉会战,终以其宽广的作战地域,空前庞大的作战兵力,惨烈无比的浴血厮杀和特殊的历史意义,在中国抗战史辉煌的画卷上,留下了壮丽的一笔。此役,战火燃遍豫、皖、鄂、赣四省,波及长江、淮河流域的广大地域。双方直接参战兵力高达150万,死伤逾50万。
中国抗战史上从未有过如此剧烈的大战!
侵华日军从未付出过如此惨重的伤亡代价!
中国军从未取得过如此巨大的战绩,也从未付出过如此巨大的牺牲!
战后统计,大战期间,日军补充兵员达四五次之多,死伤20万人,另有15万人病倒而失去战斗力。日军军力受到空前消耗。
而中国军装备寡劣,伤亡倍之于敌。其中,无数血性男儿血洒大别山麓,长江两岸,不留姓名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据日本华中派遣军战后统计,东久迩宫第2军掩埋中国军未及收回的尸体就达5.2万具,冈宁第11军掩埋的甚至高达14.35万余具。
20万尸体足以染透青山,浸透江河,他们为保卫大武汉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凯旋日不见英雄还,胜利时可见英雄泪”。没有人确切地知道他们的名姓,也没人知道他们的葬身之处。他们融入了青山,融入了江河,只有青山翠谷、滔滔江水,伴着他们长眠疆场……
中国人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忘记这些民族英雄的!
青山依旧,江水长流,恨不能为抗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