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门的世界》:现在开始直播(转载)

电话又响了

新手上路
注册
2004-10-20
消息
111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在大众传媒面前,尤其是无孔不入的电视转播面前,还有什么不能发生的呢?不可以上演的呢?俄罗斯小说家扎米亚京笔下的《我们》中,有一个老大哥,他可以控制一切,包括人们的思维,限于时代的局限,扎米亚京的想象也只是为老大哥设计一个真实的“声幕”。而近年来,西方的“老大哥”、“生存者”等淘汰制真人秀节目在一定程度上将之还原。在华语地区,倒是也有些模仿,然而几乎没有到位。而在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的某些谈话和追踪报道节目,也是一种尝试,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间隔,无法恰当评价其意义。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类节目均以打破隐私和介入为卖点,比如《TV大贱客》的旁观式介入,主持人以强烈的商业倾向来决定何时以何种方式打破窥视拍摄,并且以夸张的说教来结束节目,从而达到一种正在进行的个人历史进程的纪录和更改。在西方的真人秀节目中,参与者事先知晓和声明自己是演员,无论过程如何残酷,都不曾改变这一点。而在台湾地区的某些节目中,摄影机镜头下的主人公则在进程中知道自己是参演者,而没有哪怕是相对的发言权,形象和倾向只在于制作组的选择。以上节目在相当严重的自我证明和揭示了现代传媒的肆意性,原因自然是观众口味的愈加难以调和下的剑走偏锋。无论这类节目的效果如何,一言以蔽之,依然是传统节目的变异,而在社会学层面上虽然有一定突破,但是还难以达到“事实性虚构”。
    而在1998年的派拉蒙推出的《楚门的世界》,则在相当程度上塑造了一个恐怖的结果,海景岛成为一场日以继夜的大喜剧或大悲剧的舞台/微型乌托邦。正如电影中的传媒巨鳄的自我表扬: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摄影棚。而除了唯一的男主角楚门(这个名字的字面意思是“真人”)之外,全是演员。在事实上,他并不清楚自己的价值。楚门活在真实的虚构之间,这个幸福的人一切都被安排的井井有条而充满格式化规律。楚门生活在美丽的海岸天堂区,而海岸天堂其实是个庞大的摄影棚,在这里发生的任何事情都是预先安排好的节目。原来,楚门是一名孤儿,被一家大公司经理克里斯托收养,后者刻意策划了一个电视节目:他将楚门的生活从出生到现在持续不断地向全世界直播,而克里斯托也成为上帝式的自封僭主。电视公司也丝毫不夸张地宣称,一天二十四小时,一周七天(真是足本的肥皂剧啊,泡沫十足)。但楚门却一直蒙在鼓里,他的童年阴影、感情和隐私都是观众宣泄感情的阀门。当楚门终于有一天感到他的生活有点不对劲,并发现了事实的真相时,他感到了人生巨大的恐惧与悲哀。当他决定不计代价地逃离海岸天堂时,楚门面临生活中更大的问题――人到底应该怎样生活?在故事的最后,始作俑者和楚门作了一场最后的对话,而后者毅然决然地走出。那道门后有什么,一定是另一个世界,或许是虚构的真实。
    这个故事刚一推出,便被许多影评人认为将“为艺术形态带来革命”,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在相当长的世界内作为话题,人们反思自己在电视机面前的奴隶地位。电影为这个电视泛滥、隐私权大受侵害的时代,传递重要的讯息。电影观众作为消费者,有权利要求电视制作商提供“好看”的电视节目,正如香港电视业直接将签约艺人的上镜简明扼要地归纳为“秀”,甚至于就连义演也在现场直播中进行,从而意外也在第一时间呈现在观众面前,这观众中自然包括组织者。(在此略微跑题的稍稍抗议一下,就是中国内地观众是看“现场直播”时,往往是在看几十秒钟前发生的过去。)观众的这种投映式关注,给电视节目提供商以某种权力。电视缩短了现场和观众间的距离,现场直播技术出现后,同步的功能日益加强,并逐渐现场成为设计后的效果。摄影机在谁的控制下,事实就在他的控制下,直至他控制故事。也就是说,克里斯托并非在“篡改”历史,只不过历史是按照他的规划而前进。当他宣称楚门的妻子离开,而楚门的新生活将继续加以深入转播,包括性生活,这部分基本上已经被现实中他的同行们做到。海景岛的反转镜像则是流亡美国的索尔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同样是被窥视,不过却无人注视。
    在本片里,电影中的“楚门秀”里的配角和群众演员要适应两种不同层面的“被看”,他们既要让楚门和电视节目的观众认为是他的亲友和邻居,更要被楚门和《楚门的世界》的电影观众发现荒谬的所在,同时他们还是《楚门的世界》的演员。这种多层面的演出,就像庄子的疑问一样,我们是在做梦,还是另有大梦在外笼罩?楚门的岛屿是一个自足的小世界,如果他不曾发现“真相”,也许便是个被设计好的悲剧?还是一个更大的喜剧?在惯性和意外的生活之外,楚门处在无处不在的广告和虚假的生活里面,不管去做什么事情在电视节目观众眼中都是具有戏剧性的故事,在克里斯托眼里都是利润和影响,在商家心中都是产品最佳的代言人,而观众也大可以稳妥地交付感情。也许,我们已经部分成为这样的世界。就像前一段奥运会转播报道的通吃一切,运动员们何尝不是部分的楚门。
    楚门最终还是发现了真相,再也无法容忍身不由己的处境,闯过控制下的风雨飘摇的海洋,跨出那道门,来到相对真实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也许不再有虚假的感情,导演也试图让他和电影观众相信还有一份爱情在等待她,她毕竟是那么多演员中唯一告知他真相的人,楚门的被救赎有一定希望,然而他究竟能否适应真实而残酷的“尘世”,电影只给出了克里斯托的“警告”。但是,楚门的拒绝被保护,无庸置疑,是一种反抗,是走向真实的第一步,以后会怎样,其实不很重要,因为他会站在真实的现实之土壤上--《楚门的世界》毕竟不是《黑客帝国》,还好楚门不是一段程序。
    从楚门引申开去,现代社会中的演员也是始终处在与传媒的合谋下“演出”,一旦被抛弃出镁光,大概也就如同冯小刚《甲方乙方》中的那个矫情的女明星一样,葛优制造的“结束”,和楚门的“会怎么结束?”显然不一样,但是直面娱乐工业还是值得一赞。楚门的“斐济”成为自由的象征。这“斐济”的童话版,也许就是麦兜念念不忘的“马尔代夫”。于我,则是心灵故乡,一为老家,再为不断寻找的他乡。谁醉?谁醒?孰清?孰浊?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