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郅现象事出有因--评事实真相

moyuer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3-12
消息
10,204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最近王治郅的问题在篮球界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事件,在众人的猜测和期待中,今天中国篮协最终公布了王治郅至今未归队事实真相。

结果并不出人意料,王治郅出于自身的考虑只同意参加世锦赛,但是前提条件是只有同意他不回国,不签约,不参加亚运会,他才参加在美国的世锦赛,这种结果篮协自然是不能接受的。发生这种情况无外乎有三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中国篮球和NBA在管理体制上有着本质的不同,美国NBA的球员大部分都是从大学选拔出来的,在NBA中球员作为一种商品被球队所使用,以及以后涉及的队员转会和交换都渗透了这种商品意识。运动员只对俱乐部负责并不对国家负责,因此我们就看到了这次世界篮球锦标赛上美国梦5队的队员中很少有在NBA中叱咤的大牌出现,他们害怕因为自己的受伤影响NBA的比赛而纷纷放弃这次世锦赛,再加之参加世锦赛一旦受伤对经济收入的影响是十分可观的。

但是中国的情况就不同了,中国球员首先应该是为国家服务的然后才是为俱乐部服务的,国家为了培养一名运动员的投入是可想而知的,所以作为中国运动员是和国家的培养和投入分不开的,这也就决定了一旦遇到事关国家荣誉的关键比赛时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和国家的利益。就王治郅来讲,为个人的未来着想,本没有什么错误,但是他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做出的选择和一名现役军人的身份就显得有些有些格格不入了。比起和他同队的好友德国国手诺维斯基为了参加世锦赛自己交付巨额保险费,不知道王有何感想。

其二是以王治郅现在的状态和水平也只能作为登陆NBA的亚洲第一人,他如果这次回来很有可能将失去在NBA继续闯荡的机会,因此就他来讲,在NBA打球的每一天都是珍贵的。但是王应该认清自己在NBA中的位置,在新人涌现的NBA当中他也只能是个在垃圾时间上场比赛的三流球员。真正发展的空间应当是在国内,凭借他在NBA的经验和意识,带动国内的篮球发展,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他自身的价值。

其三是中国篮协缺乏与运动员之间的沟通和管理艺术。在这次王的问题上篮协显的过于拖沓,对于王的要求,篮协既不支持,也没明确反对,只是说“回来再商量”,这就给人一种无归属感。如果篮协能够全面的承担起对球员的责任,均衡球员自身的发展和国家的利益,并适当做一些合理的让步,这件事情可能不会发展的这步地步。有关部门也应该从这件事情中汲取教训,随着中国运动员出国转会情况的增多,这种矛盾会越来越普遍,我们就应该从长远打算,整体把握,把工作做细。

这件事情现在还没有结束,毕竟锦标赛还没有开始,我们希望看到大郅在球场上矫健的身影,也希望双方能够真正找到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这也是中国广大球迷的愿望!(Tom)
 
篮协的话连狗屁都不如。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