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uer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2-03-12
- 消息
- 10,204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互联网内容收费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从网络游戏、网上音乐、网络邮箱,再到网络新闻,网络内容收费让网民们应接不暇。那么,作为互联网最基本的新闻信息也开始实行收费,是否意味着互联网的免费时代终结呢?
新闻开始收费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ABCNews8月1日开始向在其网站ABCNews.com上观看新闻节目的用户每月收取4.95美元的费用。对其网站上的新闻内容进行有偿服务,ABCNews.com并非第一家。去年9月16日韩国著名的新闻网站“I新闻24”(www.inews24.com)宣布,将对网站的部分内容实行有偿服务。
国外网站如此做法,国内网站自然也不甘落后。自2001年11月起,香港《壹周刊》网络版开始尝试性收费,订户每月只需支付4.2港元,《苹果日报》网络版从今年6、7月份起,每月向网民收费数十元。不仅香港,国内多家网站浏览新闻信息也需要注册付费。千龙新闻网近来动作频频,启动新域名后全新改版,与众多中小网站结盟。千龙明确提出了“新世纪全球华人新闻网”的发展目标,并将目前的盈利点定位于信息收费等方面。
对新闻信息收费并非第一个有偿服务的网站内容。之前电子邮箱、网络游戏、网上音乐都步入了收费领域,并且正在逐渐进入轨道。各大网站都推出收费邮箱,美国四大门户网站AOL、微软MSN、雅虎以及Lycos也都在原来的内容和服务基础上增加了收费服务,以此来抵销在线广告收入下滑带来的影响。国内网站对邮箱收费也不加承让,263直接废除免费邮箱,5月21日全部实行邮箱收费。新浪、网易、163等走革命的中间路线,采取两项并存,平稳过渡。
网络游戏方面,2000年6月,联众游戏推出了游戏增值服务项目“联众俱乐部”,俱乐部采用年费120元的会员制。“万王之王”等游戏则以游戏点数卡来向用户收取费用。在美国,从1998年开始实施“千年数码版权法案”之后,免费网络音乐的大旗mp3.com和Napster相继被砍倒。mp3.com向各大唱片公司支付了1.5亿美元的赔偿金……
如此众多的互联网内容都进行有偿服务,特别是免费的“旗帜”电子邮箱以及互联网最基本的新闻信息的服务收费,不禁让网民们发出这样的疑问,互联网免费时代结束了吗?
网络新闻为什么收费
互联网经济作为一种刚刚崛起不久的新的经济样式,已经和传统的经济样式一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消费点。而第1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更说明了互联网经济正在不断地发展壮大,逐渐成长为新的主流经济。
既然传统的经济行业造就出来的产品要收取费用,为什么互联网经济的产品不能够收费呢?其实,任何网站经营者们经营网站,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盈利,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都必须靠盈利生存下去。为此,经营者们在互联网不同的发展阶段采用了不同的策略,来实现盈利的目标。当原先以“免费”大旗来吸引“眼球”,进而吸引在线广告的做法无法适应如今的形势,经营者们当然要另想办法来维持网站的运转了。直接向“眼球”收费成了最直接的,最可行的方式了。原因有以下二点,
一、网民的队伍在不断地壮大。CNNIC 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到今年上半年,我国上网计算机总数已经达到1613万台,上网用户总数达到4580万人。因此,把这些网民变成直接的收费来源,是网站运营商所希望的,也是必然要进行的。
二、网民们的观念正在发生变革,互联网上的服务消费已经逐渐地为网民所接受。之前的互联网上的游戏收费、音乐收费、特别是电子邮箱收费,已经为此做了最好、最充分的演练了。以当初邮箱收费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263网站为例。他们对所有邮箱实行有偿服务以来,263邮箱的用户已从2000多万锐减到59万。虽然多数网民因为对“免费”到“收费”转变的不适应而无法立即接受,但是愿意付费的网民还是大有人在的。网民们观念的变革也为互联网新闻收费提供了一个先决条件。
互联网经济已经发展到了收费阶段,收费条件已经成熟了。作为互联网最基本的新闻信息都开始收费,今后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产品加入收费领域,互联网的免费时代正在结束。
网民凭什么付钱
虽然新闻服务收费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但网民的钱袋不是随便可以伸手去掏的。对于网站来说,如何推出可口的“收费午餐”,并且把网民吸引到“餐桌”前,是能否成功进行收费的关键。据美国一家机构调查,17%的网民上网遭遇过收费要求,其中只有12%的网民接受了网站的要求,有一半的网民找到了别的网站来代替,36%的网民停止了他们的浏览活动。因此,想要网民们主动来到你的“餐桌”上花钱“就餐”,网站就必须保证网民所得到的服务与所付出的费用等值,甚至是超值。对于以新闻信息为卖点的网站来说,必须作好以下二个方面。
一、网站必须保证所提供的新闻信息的质量。网站虽然没有采写新闻的权利,但是完全可以充分利用所拥有的信息服务的经营权以及新闻登载权,结合互联网的优势,对旧的新闻信息进行新意的挖掘,以保证网络新闻的质量。不仅如此,还要有快速的更新,便捷的搜索。这样,就可以尽善尽美地让网络新闻突显出它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优势。
二、内容外的额外服务必须周到,让网民用户们感到服务方式既多样,而且还物有所值。以263收费后的火爆情况为例,263把邮箱等同于传统的商品来销售,对邮箱进行三项保证,即“三零”服务承诺,零购买风险――60天无条件退款,零使用风险――全时保用高性能邮件服务,零责任风险――非用户原因故障赔偿;还为用户提供多项量身定做的邮箱服务。正如263总裁黄明生所说的,“我们卖的是邮箱的品质和服务”。如此周到的服务,怎能不叫网民甘心掏钱呢!
网络新闻是网络和新闻的结合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是网络的运用,以及给新闻带来的新得变化,具有强大的优势,互联网只有发挥这些优势,尽量把优势变成胜势,才能“得势”也“得分”。
总之,新闻收费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互联网的免费时代正在终结。不仅是迫于眼前的紧张形势,更是网站长期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网站所提供的服务的深度、广度都必须随之加强。这样才能把互联网收费进行到底,为网站发展赢得灿烂美好的明天。(人民网)
新闻开始收费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ABCNews8月1日开始向在其网站ABCNews.com上观看新闻节目的用户每月收取4.95美元的费用。对其网站上的新闻内容进行有偿服务,ABCNews.com并非第一家。去年9月16日韩国著名的新闻网站“I新闻24”(www.inews24.com)宣布,将对网站的部分内容实行有偿服务。
国外网站如此做法,国内网站自然也不甘落后。自2001年11月起,香港《壹周刊》网络版开始尝试性收费,订户每月只需支付4.2港元,《苹果日报》网络版从今年6、7月份起,每月向网民收费数十元。不仅香港,国内多家网站浏览新闻信息也需要注册付费。千龙新闻网近来动作频频,启动新域名后全新改版,与众多中小网站结盟。千龙明确提出了“新世纪全球华人新闻网”的发展目标,并将目前的盈利点定位于信息收费等方面。
对新闻信息收费并非第一个有偿服务的网站内容。之前电子邮箱、网络游戏、网上音乐都步入了收费领域,并且正在逐渐进入轨道。各大网站都推出收费邮箱,美国四大门户网站AOL、微软MSN、雅虎以及Lycos也都在原来的内容和服务基础上增加了收费服务,以此来抵销在线广告收入下滑带来的影响。国内网站对邮箱收费也不加承让,263直接废除免费邮箱,5月21日全部实行邮箱收费。新浪、网易、163等走革命的中间路线,采取两项并存,平稳过渡。
网络游戏方面,2000年6月,联众游戏推出了游戏增值服务项目“联众俱乐部”,俱乐部采用年费120元的会员制。“万王之王”等游戏则以游戏点数卡来向用户收取费用。在美国,从1998年开始实施“千年数码版权法案”之后,免费网络音乐的大旗mp3.com和Napster相继被砍倒。mp3.com向各大唱片公司支付了1.5亿美元的赔偿金……
如此众多的互联网内容都进行有偿服务,特别是免费的“旗帜”电子邮箱以及互联网最基本的新闻信息的服务收费,不禁让网民们发出这样的疑问,互联网免费时代结束了吗?
网络新闻为什么收费
互联网经济作为一种刚刚崛起不久的新的经济样式,已经和传统的经济样式一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消费点。而第1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更说明了互联网经济正在不断地发展壮大,逐渐成长为新的主流经济。
既然传统的经济行业造就出来的产品要收取费用,为什么互联网经济的产品不能够收费呢?其实,任何网站经营者们经营网站,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盈利,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都必须靠盈利生存下去。为此,经营者们在互联网不同的发展阶段采用了不同的策略,来实现盈利的目标。当原先以“免费”大旗来吸引“眼球”,进而吸引在线广告的做法无法适应如今的形势,经营者们当然要另想办法来维持网站的运转了。直接向“眼球”收费成了最直接的,最可行的方式了。原因有以下二点,
一、网民的队伍在不断地壮大。CNNIC 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到今年上半年,我国上网计算机总数已经达到1613万台,上网用户总数达到4580万人。因此,把这些网民变成直接的收费来源,是网站运营商所希望的,也是必然要进行的。
二、网民们的观念正在发生变革,互联网上的服务消费已经逐渐地为网民所接受。之前的互联网上的游戏收费、音乐收费、特别是电子邮箱收费,已经为此做了最好、最充分的演练了。以当初邮箱收费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263网站为例。他们对所有邮箱实行有偿服务以来,263邮箱的用户已从2000多万锐减到59万。虽然多数网民因为对“免费”到“收费”转变的不适应而无法立即接受,但是愿意付费的网民还是大有人在的。网民们观念的变革也为互联网新闻收费提供了一个先决条件。
互联网经济已经发展到了收费阶段,收费条件已经成熟了。作为互联网最基本的新闻信息都开始收费,今后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产品加入收费领域,互联网的免费时代正在结束。
网民凭什么付钱
虽然新闻服务收费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但网民的钱袋不是随便可以伸手去掏的。对于网站来说,如何推出可口的“收费午餐”,并且把网民吸引到“餐桌”前,是能否成功进行收费的关键。据美国一家机构调查,17%的网民上网遭遇过收费要求,其中只有12%的网民接受了网站的要求,有一半的网民找到了别的网站来代替,36%的网民停止了他们的浏览活动。因此,想要网民们主动来到你的“餐桌”上花钱“就餐”,网站就必须保证网民所得到的服务与所付出的费用等值,甚至是超值。对于以新闻信息为卖点的网站来说,必须作好以下二个方面。
一、网站必须保证所提供的新闻信息的质量。网站虽然没有采写新闻的权利,但是完全可以充分利用所拥有的信息服务的经营权以及新闻登载权,结合互联网的优势,对旧的新闻信息进行新意的挖掘,以保证网络新闻的质量。不仅如此,还要有快速的更新,便捷的搜索。这样,就可以尽善尽美地让网络新闻突显出它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优势。
二、内容外的额外服务必须周到,让网民用户们感到服务方式既多样,而且还物有所值。以263收费后的火爆情况为例,263把邮箱等同于传统的商品来销售,对邮箱进行三项保证,即“三零”服务承诺,零购买风险――60天无条件退款,零使用风险――全时保用高性能邮件服务,零责任风险――非用户原因故障赔偿;还为用户提供多项量身定做的邮箱服务。正如263总裁黄明生所说的,“我们卖的是邮箱的品质和服务”。如此周到的服务,怎能不叫网民甘心掏钱呢!
网络新闻是网络和新闻的结合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是网络的运用,以及给新闻带来的新得变化,具有强大的优势,互联网只有发挥这些优势,尽量把优势变成胜势,才能“得势”也“得分”。
总之,新闻收费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互联网的免费时代正在终结。不仅是迫于眼前的紧张形势,更是网站长期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网站所提供的服务的深度、广度都必须随之加强。这样才能把互联网收费进行到底,为网站发展赢得灿烂美好的明天。(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