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孤独的支教者

xiao123

新手上路
注册
2004-07-07
消息
83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11月8播出《社会记录》,以下是本期节目文字脚本。

主持人阿丘:晚上好,今天我要跟大家讲的是一篇有点奇怪有点特别的文章。这篇文章从来没有在报刊上正是发表过,这篇文章的作者也只是一个化名,甚至不知是男是女;但是就是这么一篇文章,两个月来,惊动了一位省委书记,改变了几百名孩子的命运,牵动了成千上万人的心,同时也引起了激烈而持久的争议,而且一直持续道今天;这篇文章也很长很长,长到什么程度?它从4个月前的7月11日开始写,一直写到今天,据说这个人还没写完,并且还有很多人帮他一起写。

这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篇文章?我给您看看。

就是它,一个好像是看图说话似的帖子,它发表在一个网上论坛里。文章的标题很朴实,叫《两所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但到目前为止,这篇文章的点击率已经达到25万多次。也就是说在短短的一个多月里,在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对这么一个既没有美女又和金钱、政治无关的文章,有25万7千多人次来看过,还 有接近2000人次参与了讨论。

我告诉您啊,到现在由于内容太多太长,您的电脑要是内存不够大,都很难打开这个帖子了,就是打开了,从头到尾看一遍也至少需要5个小时!

写这篇帖子的人,在网上的名字叫南湖居士,这篇帖子最早出现的时间,是7月11号上午9点54;我仔细看了一下,在7月11日上午9点45开始,一直到下午6点21分宣布全文完成为止。整整9个小时里,这个名叫南湖居士的人一直守在电脑前打字,而且上传了将近100张照片。

几天前我花了5个多小时读完了全文,《两所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标题,要说这文章的内容和它的标题一样,也不新鲜,只是我们很熟悉的,一个学生到西部农村支教的事情。

可为什么就这么一个普通、熟悉、不新鲜的文章,却有25万7千次的点击,这是什么概念。我看了这网站上其它帖子的点击率,一般是几百次。为什么这普通、熟悉、并不新鲜的文章,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http://article.tianyaclub.com/2004/20040907001.htm
 
看了,感动中!

国内不是有许多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吗?是否应该组织他们上山下乡锻炼一到两年?全凭自愿.来帮助贫穷落后地区的教育师资问题.

和那个毕业找不到工作后自杀的四川人比起来,真是一天一地啊.

自愧不如啊...
 
our 山东人好样的!强烈支持!!!
 
"我们可以造出数十亿元的国家大剧院,我们每天可以搞出那么多歌舞升平、国泰民安的盛大活动,为什么就解决不了这些孩子上学的问题?民脂民膏啊!"


"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年代还能够建立这样一所小学,我们共产党难道就不能把它搞好.”

丑陋的政党
 
时差0小时

2003年以前一直在岩洞里的一所小学。
 
时差7小时

深圳市委副书记李意珍女儿李倩妮(妞钮)
 
几个月前看过,徐本禹的确是条汉子,偶一直有这个想法,但是却没有行动……:blowzy:
 
发个妞妞的照片干什么?
不过看着胸倒是挺大的!嘿嘿!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