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 新闻摄影记者谈数字摄影(ZT)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guest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guest

Moderator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10-07
消息
402,225
荣誉分数
76
声望点数
0
<HTML>中国摄影2001-6数字空间 DIGITAL SPACE

新闻摄影记者谈数字摄影

Digital Photography in the Eyes of Photojournalists

编者按: 速度与效率是数字技术带给摄影的最显著的特点,而这一点正好为新闻摄影在传播信息时所倚重,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在前些年数字摄影器材还比较昂贵,还不那么普及的时候,不少新闻摄影记者就已经涉足数字领域。据我们所知,如今在北京的各大报社、通讯社,数字相机的普及率几乎是百分之百。谈到数字技术对新闻摄影的影响,摄影记者们感慨良多。

“在摄影的所有门类里面,新闻摄影最容易接受数字技术”

王文澜 (《中国日报》摄影部):相比而言,我是进入数字摄影领域最晚的,但改变是最彻底的。数字技术最大的特点是让影像的制造更加在我们的控制之中。我是比较传统的人,开始接触数字相机的时候,我不习惯,还是喜欢胶片,觉得有底片,心里踏实。逐渐习惯数字之后,最近在拍摄新闻方面,我没再用过胶片。我只在傻瓜相机里装胶片,不过这只是因为我还没有数字傻瓜相机。在摄影的所有门类里面,新闻摄影是最容易接受数字技术的。在最开始数字技术还无法达到广告摄影、艺术摄影需要的清晰度而不被接受的时候,新闻摄影却接受了数字技术,因为数字技术可以提供新闻传播所需要的快捷。以前我担心数字相机拍摄的黑白照片效果不好,现在看来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

有人说传统摄影永远不会过时,我觉得这要看从什么角度来理解。其它领域也存在类似的变化,比如在音乐领域,以前用胶木唱片,后来用磁带,现在用CD。CD已经为人们普遍接受了,但是有一些音乐发烧友还在收集胶木唱片。我想,传统胶片的不会过时,应该是在这种意义上来说的。

武治义 (《中国日报》摄影部):我是在1998年开始使用数字相机的,用的是佳能D2000。数字相机确实很方便快捷。1997年香港回归的时候,举行仪式是在凌晨1点,报纸截稿是在凌晨2点。用胶片拍摄,然后冲洗,根本赶不上当天的发稿。现在用数字相机能够在拍摄之后很短时间内就把照片传回报社。使用数字技术,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资料的保存和检索比以前简单得多、方便得多。

“数字摄影取代传统摄影只是时间早晚的事情”

贺延光(《中国青年报》摄影部):《中国青年报》摄影部现在只有两台数字相机。当读者看到我这篇发言时,我们另外5位摄影记者都已经配备上数字相机了。

在开始接触数字相机的时候,我曾不以为然。一方面是习惯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当时的数字技术还存在许多不足,比如体积大、速度慢,笔记本电脑不普及等。这两年,我采访的时候,传统相机和数字相机都带,但带传统相机只是为防止拍摄中途数字相机没电了。可经常是,采访结束了,我的传统相机的胶片计数器上还是“1”,一张胶片都没有拍。

我认为数字摄影不仅在新闻领域会取代传统摄影,在摄影的其它领域恐怕也是如此,这只是个时间早晚的问题,如同火车必然替代牛车,汽车必然替代自行车。虽然发达国家也有自行车,但使用的意义多是为锻炼身体。当然,这个过程的快慢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 关,与电脑的普及程度有关。数字相机迅速普及的原因,除了方便快捷和它的影像精细程度与胶片完全可以媲美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环保”。传统的银盐胶片会污染环境,这一点是非常致命的。数字相机的磁卡可以反复使用,有利于资源的保护,而且成本要低得多。据我所知,在人像摄影、广告摄影中也有人开始使用数字相机了。某些胶片公司宣传说传统胶片永远不会过时,那只是商家的营销策略而已,因它现在还在生产胶片嘛。事实上,像柯达公司对数字技术的研究是非常积极的,惟恐落伍。

讨论摄影是光化学过程还是光电子过程,这是相机制造者的问题。对使用者来说,摄影的兴趣在于拍摄过程和拍摄结果。我觉得,传统摄影给我带来的乐趣,在数字摄影那里都有。所谓暗房技术,PHOTOSHOP软件也几乎都能体现它的功能,且白光操作又不难掌握。而对读者来说,重要的是照片本身的表现力,并非照片拍摄的过程,就像一支乐曲是否动听,与作曲家谱曲时使用的是鹅毛笔还是钢笔没有多少关系一样。

也有人顾虑,说运用数字技术拍摄新闻照片太容易弄虚作假了。但在此之前,通过拍摄过程和暗房操作弄虚作假的新闻照片还少吗?可见,这根本不是技术自身的问题,而纯粹是一个从业规范和职业道德问题。

杨世忠(《中国日报》摄影部):我们现在使用的佳能D2000和柯达DCS520专业数字相机拍出来的原始数据就相当于底片一样,可以做当堂证供,这就基本解决了记者对版权问题的后顾之忧,同时也为防止破坏新闻真实性的问题提供了依据。尽管放大画幅超过50厘米而到一米时,照片素质尚不能保证,但作为一名新闻摄影记者,我觉得与其花很多钱办展览还不如出一本书,这样既不会受限于照片素质,还会有更多受众。再有一点,使用数字相机一般对于新闻单位来讲,第一笔投资很大,但对于新闻摄影记者来说,要接受数字相机,必须同时拥有完备的下载设备,才能得心应手,否则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发稿带来困难,比如,笔记本电脑、打印机、刻盘机等,一旦完备就会应用自如。

1998年我开始使用数字相机,远到西藏阿里,拍了四万多张照片,几乎已不用传统相机了,拍的胶卷不到20个,数字相机最好的一点是很直观,拍摄后可直接看效果,就像我这张《世纪末的最后一缕阳光》,当时如果用胶片拍,很难想象会“滋光”成什么样子,没有把握,但用数字相机后,可以当即观看效果,试拍后感觉可取,就可放心地去抓取瞬间了。

目前它最弱的地方是拍体育跟不上,佳能D2000是每秒三张半,在连续抓取快速动作时尚有一定局限。

“在面对高科技的时候,除了陶醉,我们应该多睁大眼睛,多保持一分警醒”

黄文(新华社摄影部):我是在1997年开始用数字相机的,当时的那部数字相机体积很大,分辨率很低,还偏色。我对这个大家伙充满了蔑视。但是现在这些技术问题已经基本上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数字影像制作受技术的局限已经越来越小。现在从数字摄影在传递信息的快捷上,它已经是无法替代的了,我本人在战争中采访时,也没少得到数字技术的恩惠。

数字化的过程不可逆转,但是反过来想这个问题,传统摄影制造影像的过程也随之消失了,这对摄影这个行业来说算不算一种损失?这是一个创造过程的损失。这还涉及到另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定义摄影。传统摄影是一个光化学过程,数字摄影是一个光电子过程。数字技术让作者对影像的改变更容易了。一幅照片在与受众见面之前,人们没有把握其原始素材是否已经被人改动过,所谓“眼见也不为实”,呈现在公众眼前的图片完全可能根本就没有存在过。 在加强行业自律之前,新闻摄影这个行业会受到巨大的挑战。

从另外一方面说,随着数字摄影的发展,今后不会再要求摄影师懂得冲洗、放大,而是要求他们懂电脑操作,这是否意味着一个行业的消亡?对这个问题我是比较悲观的。我一直觉得我们是否已经迷失在这个数字时代?在充分享受快捷的同时,传统手工艺给我们带来的享受已经不存在了。这一方面是数字技术的恩惠,读者能很快得到信息。另一方面读者来不及思考其中的这些信息。就像一句“朦胧诗”中所说的“阳光使我看不见阳光”。人们总觉得人能够支配工具,但高技术会使工具支配人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今天许多曾经执着于的传统摄影师都已经义无反顾地拥抱数字技术了,这让我多少觉得有些忧虑。我们确实越来越离不开高科技,但我感到伤感,因为我发现随之而来是人的创造力在萎缩……这在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影像制作者缺乏创造的愿望,而在于由于数字化时代的时效压迫让他们“来不及”创造而只能将先前的创作过程变成“生产”过程。在面对高科技的时候,除了陶醉,我们应该多睁大眼睛,多保持一分警醒。

“对新闻摄影来说,数字技术带来的最主要的变化是在照片的传播上”

徐京星 (《中国日报》摄影部) :我觉得对于新闻摄影记者来说不应该过分强调感受拍摄后的某一局部传统技术过程,应该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我们的成就感应该从新闻照片产生的整个过程得到。就新闻摄影领域来说,数字技术带来最主要的变化在于大大缩短了照片从拍摄到传播的过程,而传播的快捷反过来又促进这个领域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

数字技术在摄影领域的运用有很多重要的方面,数字相机大家谈得比较多,但还有另一个不可忽视的相关技术-互联网。数字技术使照片可以迅速地在网上传递,网上照片是随时更新的,《中国日报》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图片新闻网站。以前我们的记者每天报稿会前发完一两张照片就算完成了一个新闻摄影采访的过程 ;现在我们的摄影记者每拍摄一个新闻图片内容大多要立刻发到网上。如果我们自己的版面编辑不识货,好照片被其它媒体选用,本报记者因此在外"名利双收“则名正言顺”。而且,网上同一题材的照片有社内社外不同的稿源,在网站,这个无须缴纳租金的图片超市中,记者发稿的快慢,图片的优劣,各媒体编辑们选用时一视同仁,且自有取舍的道理。网络带来的这种开放式的图片采编过程,给编辑、记者带来的不仅是压力,更是一个良性循环。新闻摄影记者的工作量和工作的节奏都变了。另外,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前从事摄影之前那种较长时间的技术训练可以在短时间内被掌握,新闻摄影会变得越来越强调如何获得信息,如何在新闻现场选取独家角度,如何迅速传递信息等。我们曾因出访名额所限在采访中未派摄影记者,只是发给文字记者数字相机,让她拍摄新闻照片后传回报社,她的照片因发稿及时还被一家国内通讯社和网站采用。我们也曾经因为非本报记者用互联网传来新闻照片,速度比本报记者快,而被采用。今后这样的情况还会发生。
 
2001-6p11.jpg
</HTML>

[%sig%]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