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224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HTML>中国摄影2001-3新品评介 NEW PRODUCTS
佳能PowerShot G1数字相机试用报告
文 / 沈铬#
PowerShot G1(图1)是佳能公司2000年晚些时候推出的一款300万像素级的数字相机。有些IT刊物的文章认为,G1应当是PowerShot Pro 70的后继产品。但是,笔者以为,G1虽然具备佳能先期产品技术上的延伸特点,但它更多地是一个全新系列的开始。它的近期目标主要是填补佳能非专业300万像素级数字相机的空缺。
G1的基本特点
G1的体积(约117×63×78mm)比稍早发表的DIGITAL IXUS要大许多,甚至比新型35mm袖珍相机还大一些。G1的基本造型很大程度上借鉴了经典旁轴结构的特点,操作系统则更多地融入了EOS的特色。当G1与传统相机摆放一起时,风格上表现出了少有的一致性(图2)。
从基本性能看,G1装备了一只7~21mm f/2.0~2.5的大口径镜头,焦距范围相当于35mm的34~102mm。1/1.8英寸的CCD传感器作为该机的感光元件,可以获得最高分辨率为2048×1536像素的照片,并且具有良好的信噪比。相机所使用的存储媒体为CF卡,随机配有一块16(或15)MB的原厂CF卡。除内置闪光灯外,机顶预留了热靴插座,允许使用佳能EX系列闪光灯。G1的电源是一块7.4伏特/1100毫安时(BP-511)专用锂电池。
G1的1.8英寸LCD(彩色液晶屏)在设计上别具风格,它采用了折合结构,这种结构和掌中宝式摄像机上常用的LCD如出一辙,它可以水平展开达180度转角、还能垂直旋转180度上翻或90度下翻(图3)。尤其是180度上翻,LCD屏面被翻向正前方,影像在90~180度之间时会瞬间作出180度的旋转调整,避免了影像出现倒置现象。这一功能使G1的取景位置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比如特低机位、手持高角度拍摄以及提供正前方遥控监视等等。
G1的其它特点还包括必要的扩展功能。如佳能公司专供的若干种外接镜头,包括广角、远摄和微距。G1随机还附带了一个微型红外遥控器,可以通过相机前方取景器旁的红外接收窗口,在5米范围内实现对相机的遥控操作。
G1的操作特色
G1的设计师充分考虑了操作部分的布局,大部分按键被安排在拇指可以方便触及的机背上(图4); 主控盘和变焦开关布置在机顶右侧,左侧是显示数据的液晶屏,这种布局几乎和传统方式一样(图5)。
主控盘是G1的核心操作部件,它由模式盘和同轴的状态选择开关(拍摄/回放/连接个人电脑/电源开关)组成。以模式盘的自动挡(AUTO)为界,上半部分是为专业摄影人士设计的曝光模式,有P(标准程序)挡、TV(速度优先)挡、AV(光圈优先)挡和M(手动)挡。除P挡以外,其它曝光模式需要启用机背右上角的十字按钮,TV挡或AV挡时,揿动左右向水平键即可调整速度或光圈。M挡时,十字按钮的水平键可调节快门时间值(范围8~1/1000秒),垂直键可调节光圈值(范围F2.0/2.5~F8.0); 自动挡的下半部分是为非专业人士设计的程序曝光模式,有用于拍纪念照的广角模式(此程序下任何焦距段都将恢复为广角状态,变焦功能被取消)、人像 模式、风景模式和夜景模式。除此之外,还有B&W(黑白片)模式、环拍模式(用接片方式模拟环形摄影)和动态影像模式。
G1的变焦拨杆包围在快门钮的外侧,相当美观,但实际使用时似乎不及拇指操控的变焦拨杆来得方便。主控盘右边的自拍/包围曝光按键可以让使用者获得更多的控制权,不过,包围曝光只有在专业模式(P-M范围内)下才生效。G1的微距模式比较特殊,它由机背上的一个单独按键切换,而不是分布在模式盘上。机内闪光灯开关设计在相机的左上角。取景目镜左侧拨杆的作用是用来调整屈光度的。
机背十字按钮下方的SET和MENU两个揿纽十分有用。摄影状态下,当打开LCD屏幕时,通过揿动MENU揿钮可以在屏幕上调出控制菜单,并借助十字按钮进行选项和参数调整。Set up则是常规设置菜单,象日期设置、影像制式设置、语言种类设置等等都安排在这一菜单中,此时,SET揿键对部分选项生效。如果相机处于播放状态时,揿动MENU揿纽可以调出Play Menu(播放菜单),象Single Erase(单幅删除)、Erase all(全部删除)、Protect(写保护)等,都在该菜单中,SET揿钮配合十字按钮可以实现一系列相应功能。
机背上DISPLAY揿钮主要在播放状态下使用,它可以调出拍摄时间/拍摄次序、光圈/快门时间等,也可以取消数据显示。另外,目镜旁的放大专用开关可以实现两级放大,并利用十字按钮来寻找要观察的部分。
G1的拍摄效果
笔者在常规环境下拍摄了一批照片,并选择其中一部分加以观察。从实际拍摄效果来看,大致上可以归纳出如下一些特点 :
(1)镜头的像差
我们对数字相机的像差主要针对畸变进行一般性评价。G1在长焦端的像差似乎修正得很好,在对比所摄的矩形物后没有发现枕形畸变 ;广角端存在少量的桶形畸变(图6),这种畸变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相应软件进行修补。
(2)色彩记录
尽管笔者采用了色彩深度24比特.jpg格式的文件方式引入G1所摄影像,但是,G1的色彩记录能力的确十分出色。中关村地区常见大气环境被G1如实记录到(图7)。
(3)混合光效果
无论何种混合光源,G1均能敏感地记录不同光谱成分的细节(图8)。有些是肉眼难以察觉到的光效果,在G1的照片中却一览无遗。
(4)微距效果
G1可以实现全段微距摄影,不过多数情况下一般还是采用长焦端,因为这时的畸变最小。微距的景深很明显较小,所以应当避免拍摄较厚物体。但是,如果忽略景深要求的话,微距摄影的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图9a、b)。
(5)常用模式的效果
AUTO(自动)档可能是常用模式中不可缺少的,在这一模式下可以获得大部分影像正常的照片,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图10)。有些时候,为了实现闪光灯强制补光,P档可以作为首选,它可以实现相机预制的包括防红眼在内的闪光方式,效果很好(图11)。外出旅游时,广角模式亦可能成为一种选择,事实上这种模式状态就象在使用一架广角相机,它能获得必要的景深范围,使得前后景物保持相对较宽的清晰点(图12)。人像模式对于拍摄半身像十分有效,他可以 将焦点锁定于被摄对象,通过大光圈程序曲线来减少背景对主体的干扰(图13)。
(6)闪光摄影
大部分低照度情况下,G1闪光灯可以满足2米以内的拍照需求(图14),超过2米时,必须使用外置闪光灯或人造光源。笔者发现,G1的闪光摄影可以获得比较清晰的影像,但是,有可能会丢失必要的层次。
(7)现场光摄影
如果照度不是低到出现杂波,最好还是采用现场光拍照,从而得到真实的环境气氛。但要注意,数字相机比传统相机更难持稳(图15)。总的感觉是,数字相机的快门时间好象偏长。这一点,可能是由于低照度情况下缓慢的调焦过程和快门释放滞后累积公差造成了与使用者的持稳期不同步。解决办法是使用三脚架。
(8)视觉印象
事实上,G1使用1024×768点的影像分辨率就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机用可视影像。用最高分辨率拍照时,文件信息量达到9MB,因此可以获得必要的剪裁(图16)。在标准色调的电脑上观察影像,就会发现照片的明锐效果普遍较好。即便1:1情况下观察,G1的影像质量也值得称道。但是,象其他数字相机一样,G1未能有效解决高光层次丢失的问题。而且,在强光下拍照时,容易使照片反差过强,从而造成先天缺陷(图17)。
总体评价
PowerShot G1相机大量沿用了传统相机的操作方式,因此直观便捷。对于不太熟悉新型数字相机的使用者来说,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已知知识的作用,加之良好的影像分辨率,G1在同档产品中占有自身的优势。一般使用状态下,中等分辨率就可以满足包括发布新闻照片在内的必要的技术要求。高分辨率状态时,可以满足大部分除高级画册以外的出版印刷的要求。缺点是自动调焦速度较慢、存在高光层损失和快门滞后,尤其是快门滞后可能会限制它在新闻领域里的有效应用。而数字影像的特点恰恰是传输快捷,从而形成一对隐性矛盾。但是,对于办公和个人使用来说,G1的性能在目前还是比较理想的。
</HTML>
[%sig%]
佳能PowerShot G1数字相机试用报告
文 / 沈铬#
PowerShot G1(图1)是佳能公司2000年晚些时候推出的一款300万像素级的数字相机。有些IT刊物的文章认为,G1应当是PowerShot Pro 70的后继产品。但是,笔者以为,G1虽然具备佳能先期产品技术上的延伸特点,但它更多地是一个全新系列的开始。它的近期目标主要是填补佳能非专业300万像素级数字相机的空缺。
G1的基本特点
G1的体积(约117×63×78mm)比稍早发表的DIGITAL IXUS要大许多,甚至比新型35mm袖珍相机还大一些。G1的基本造型很大程度上借鉴了经典旁轴结构的特点,操作系统则更多地融入了EOS的特色。当G1与传统相机摆放一起时,风格上表现出了少有的一致性(图2)。
从基本性能看,G1装备了一只7~21mm f/2.0~2.5的大口径镜头,焦距范围相当于35mm的34~102mm。1/1.8英寸的CCD传感器作为该机的感光元件,可以获得最高分辨率为2048×1536像素的照片,并且具有良好的信噪比。相机所使用的存储媒体为CF卡,随机配有一块16(或15)MB的原厂CF卡。除内置闪光灯外,机顶预留了热靴插座,允许使用佳能EX系列闪光灯。G1的电源是一块7.4伏特/1100毫安时(BP-511)专用锂电池。
G1的1.8英寸LCD(彩色液晶屏)在设计上别具风格,它采用了折合结构,这种结构和掌中宝式摄像机上常用的LCD如出一辙,它可以水平展开达180度转角、还能垂直旋转180度上翻或90度下翻(图3)。尤其是180度上翻,LCD屏面被翻向正前方,影像在90~180度之间时会瞬间作出180度的旋转调整,避免了影像出现倒置现象。这一功能使G1的取景位置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比如特低机位、手持高角度拍摄以及提供正前方遥控监视等等。
G1的其它特点还包括必要的扩展功能。如佳能公司专供的若干种外接镜头,包括广角、远摄和微距。G1随机还附带了一个微型红外遥控器,可以通过相机前方取景器旁的红外接收窗口,在5米范围内实现对相机的遥控操作。
G1的操作特色
G1的设计师充分考虑了操作部分的布局,大部分按键被安排在拇指可以方便触及的机背上(图4); 主控盘和变焦开关布置在机顶右侧,左侧是显示数据的液晶屏,这种布局几乎和传统方式一样(图5)。
主控盘是G1的核心操作部件,它由模式盘和同轴的状态选择开关(拍摄/回放/连接个人电脑/电源开关)组成。以模式盘的自动挡(AUTO)为界,上半部分是为专业摄影人士设计的曝光模式,有P(标准程序)挡、TV(速度优先)挡、AV(光圈优先)挡和M(手动)挡。除P挡以外,其它曝光模式需要启用机背右上角的十字按钮,TV挡或AV挡时,揿动左右向水平键即可调整速度或光圈。M挡时,十字按钮的水平键可调节快门时间值(范围8~1/1000秒),垂直键可调节光圈值(范围F2.0/2.5~F8.0); 自动挡的下半部分是为非专业人士设计的程序曝光模式,有用于拍纪念照的广角模式(此程序下任何焦距段都将恢复为广角状态,变焦功能被取消)、人像 模式、风景模式和夜景模式。除此之外,还有B&W(黑白片)模式、环拍模式(用接片方式模拟环形摄影)和动态影像模式。
G1的变焦拨杆包围在快门钮的外侧,相当美观,但实际使用时似乎不及拇指操控的变焦拨杆来得方便。主控盘右边的自拍/包围曝光按键可以让使用者获得更多的控制权,不过,包围曝光只有在专业模式(P-M范围内)下才生效。G1的微距模式比较特殊,它由机背上的一个单独按键切换,而不是分布在模式盘上。机内闪光灯开关设计在相机的左上角。取景目镜左侧拨杆的作用是用来调整屈光度的。
机背十字按钮下方的SET和MENU两个揿纽十分有用。摄影状态下,当打开LCD屏幕时,通过揿动MENU揿钮可以在屏幕上调出控制菜单,并借助十字按钮进行选项和参数调整。Set up则是常规设置菜单,象日期设置、影像制式设置、语言种类设置等等都安排在这一菜单中,此时,SET揿键对部分选项生效。如果相机处于播放状态时,揿动MENU揿纽可以调出Play Menu(播放菜单),象Single Erase(单幅删除)、Erase all(全部删除)、Protect(写保护)等,都在该菜单中,SET揿钮配合十字按钮可以实现一系列相应功能。
机背上DISPLAY揿钮主要在播放状态下使用,它可以调出拍摄时间/拍摄次序、光圈/快门时间等,也可以取消数据显示。另外,目镜旁的放大专用开关可以实现两级放大,并利用十字按钮来寻找要观察的部分。
G1的拍摄效果
笔者在常规环境下拍摄了一批照片,并选择其中一部分加以观察。从实际拍摄效果来看,大致上可以归纳出如下一些特点 :
(1)镜头的像差
我们对数字相机的像差主要针对畸变进行一般性评价。G1在长焦端的像差似乎修正得很好,在对比所摄的矩形物后没有发现枕形畸变 ;广角端存在少量的桶形畸变(图6),这种畸变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相应软件进行修补。
(2)色彩记录
尽管笔者采用了色彩深度24比特.jpg格式的文件方式引入G1所摄影像,但是,G1的色彩记录能力的确十分出色。中关村地区常见大气环境被G1如实记录到(图7)。
(3)混合光效果
无论何种混合光源,G1均能敏感地记录不同光谱成分的细节(图8)。有些是肉眼难以察觉到的光效果,在G1的照片中却一览无遗。
(4)微距效果
G1可以实现全段微距摄影,不过多数情况下一般还是采用长焦端,因为这时的畸变最小。微距的景深很明显较小,所以应当避免拍摄较厚物体。但是,如果忽略景深要求的话,微距摄影的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图9a、b)。
(5)常用模式的效果
AUTO(自动)档可能是常用模式中不可缺少的,在这一模式下可以获得大部分影像正常的照片,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图10)。有些时候,为了实现闪光灯强制补光,P档可以作为首选,它可以实现相机预制的包括防红眼在内的闪光方式,效果很好(图11)。外出旅游时,广角模式亦可能成为一种选择,事实上这种模式状态就象在使用一架广角相机,它能获得必要的景深范围,使得前后景物保持相对较宽的清晰点(图12)。人像模式对于拍摄半身像十分有效,他可以 将焦点锁定于被摄对象,通过大光圈程序曲线来减少背景对主体的干扰(图13)。
(6)闪光摄影
大部分低照度情况下,G1闪光灯可以满足2米以内的拍照需求(图14),超过2米时,必须使用外置闪光灯或人造光源。笔者发现,G1的闪光摄影可以获得比较清晰的影像,但是,有可能会丢失必要的层次。
(7)现场光摄影
如果照度不是低到出现杂波,最好还是采用现场光拍照,从而得到真实的环境气氛。但要注意,数字相机比传统相机更难持稳(图15)。总的感觉是,数字相机的快门时间好象偏长。这一点,可能是由于低照度情况下缓慢的调焦过程和快门释放滞后累积公差造成了与使用者的持稳期不同步。解决办法是使用三脚架。
(8)视觉印象
事实上,G1使用1024×768点的影像分辨率就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机用可视影像。用最高分辨率拍照时,文件信息量达到9MB,因此可以获得必要的剪裁(图16)。在标准色调的电脑上观察影像,就会发现照片的明锐效果普遍较好。即便1:1情况下观察,G1的影像质量也值得称道。但是,象其他数字相机一样,G1未能有效解决高光层次丢失的问题。而且,在强光下拍照时,容易使照片反差过强,从而造成先天缺陷(图17)。
总体评价
PowerShot G1相机大量沿用了传统相机的操作方式,因此直观便捷。对于不太熟悉新型数字相机的使用者来说,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已知知识的作用,加之良好的影像分辨率,G1在同档产品中占有自身的优势。一般使用状态下,中等分辨率就可以满足包括发布新闻照片在内的必要的技术要求。高分辨率状态时,可以满足大部分除高级画册以外的出版印刷的要求。缺点是自动调焦速度较慢、存在高光层损失和快门滞后,尤其是快门滞后可能会限制它在新闻领域里的有效应用。而数字影像的特点恰恰是传输快捷,从而形成一对隐性矛盾。但是,对于办公和个人使用来说,G1的性能在目前还是比较理想的。
[%s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