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士英
梁士英是锦州战役中舍身炸碉堡的孤胆英雄。他的名字,永垂青史;他的业绩,为亿万人传颂。他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塑造出了一座青春和理想的丰碑,实践了自己“革命到底”的光辉誓言。
梁士英同志,1922年11月出生在吉林省扶余县新城局乡梁家窝堡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45年冬,梁士英同志光荣入伍,开始了自己人生道路上崭新的生活。
1946年冬,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给家里的信中说:“我入了党,这是我的光荣,我要坚决革命到底”。
在苦水中泡大、在艰辛中磨练、在战斗中成长起来的梁士英,高高的身材,亮亮的眼睛,意志坚强,性格倔强。入党后,他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青春的烈火燃烧得更加炽烈。战场上,他冲锋在前,英勇顽强,舍生入死;训练中,他虚心学习,不畏困难,勇攀高峰。他说,共产党员嘛,就得起模范带头作用,要不怎能对得起这个光荣称号呢!他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对党的诺言。攻打昌图,解放彰武,四平练兵,屡立战功。
1948年9月,党中央和毛主席亲自部署了声势浩大的辽沈战役,梁士英所在部队二纵五师十五团三营,奉命南下北宁线,向辽西进军,参加辽沈战役锦州决战。10月9日,拉开了对东北国民党军队通向关内的咽喉要地锦州发起总攻的序幕。这时,梁士英被调到八连二排五班当战斗组长。八连是一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英雄连队,在这次总攻中,担任突破锦州的尖刀任务。
1948年10月14日11时,一颗绿色信号弹划破长空,锦州战役总攻开始了!在连续几十次排炮的轰击下,锦州城垣的西北角被炸开了一个个缺口。尖刀八连的勇士们,在大炮和坦克的火力掩护下,实施了连续爆破,扫清了敌人外围的铁丝网、梅花桩、地雷网等障碍,打开了冲锋道路,迅速摧毁了敌人的第一道防线,冲进了城垣的突破口。梁士英是首先登城的一个,他一人用十几颗手榴弹击退了敌人一个连以上兵力的猛烈反击,并鼓励全班同志说:“不怕敌人反击,只要有手榴弹就能解决他们!”
敌人的第二道工事是利用铁道突出地面的路基修筑的。正当我尖刀连冲到路基下,准备向城内纵深挺进时,被路基附近的一座大碉堡的强大火力网封锁住前进的道路。地堡内敌人的机枪喷着火舌,疯狂地扫射着,整个部队被压得动弹不得,连担任右侧突破任务的尖刀三连也被阻止在路基底下。排长靳文卿带战士们硬冲了几次,都被那严密的火力网压了回来。组织了几次爆破,也都失败了。在这里多呆一分钟,都会给部队增加伤亡,都会给战斗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时,大部队总攻的号声响了,我军勇士们喊着震耳欲聋的杀声,像山洪爆发一样从后面冲了上来,趴在火力网下的战士们一个个瞪圆眼睛,怒视着那正在喷着火舌的碉堡,心急如焚,恨不得一拳把它砸个粉碎。
一分钟也不能耽误了,必须立刻把它炸掉!梁士英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连长,我是共产党员,把炸碉堡的任务交给我吧!”领导是相信这机智而又顽强的战士的。“好!士英同志,要坚决勇敢,保证完成任务。”梁士英迅速脱下棉衣,把袖口朝上挽了挽,掖上两颗手榴弹,提起爆破筒,飞身向碉堡冲去。他利用左侧一个小土坎的有利地形,在机抢的掩护下,迅速地接近了碉堡。他那敏捷的一滚一跳,一伏一跃,紧紧地扣住了连排长和战友们的心弦―梁士英现在是整个部队扫除前进障碍的希望。希望他成功的不仅是被压在火力网下的战友,而且还有锦州城的全体人民,全东北的乡亲父老―他肩负着多么重大而光荣的任务啊!敌人的子弹在士英身边呼啸着,他艰难地在弹雨中前进,终于冲过了敌人的火力网,迅速地把两颗手榴弹同时投向碉堡,借用爆炸的浓烟,飞身跃到碉堡前,敏捷地揭开爆破筒的底端,侧着身子,用他那双有力的巨手,猛地将爆破筒塞进了吐着火舌的枪眼。可是正当梁士英转身撤离时,顽固的敌人把冒着白烟的爆破筒扔了出来,在地上吱吱地响着,眼看就要爆炸。
敌堡仍在吐着火舌,情况已是十分危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梁士英毫不犹豫,猛地扑了上去,抓起爆破筒,又迅速地投入了敌人的碉堡,并用双手死死地顶住,只见梁士英左腿弯曲着抵住碉堡,右腿支撑着向前倾斜的身子,像一尊钢浇铁铸的巨人,一动不动地屹立在那里。望着这英勇无畏、气贯长虹的高大形象,战友们愣住了。连长狂呼:“梁士英,快回来!”梁士英侧过脸来,高喊:“不能回去!回去就……”他的话音未落,猛然间一声惊天动地地巨响,碉堡被炸掉了,我军的前进障碍扫除了,可是我们的英雄战士,共产党员梁士英同志,却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时年26岁。
锦州战役结束后,二纵五师党委给梁士英烈士追记三大功,并授予了辽沈战役特等功臣的光荣称号。《东北日报》刊登了“攻占锦州战斗中梁士英舍身炸碉堡、扫清部队前进障碍”的报道,向全国人民宣传了梁士英烈士的英勇事迹。
1948年11月,梁士英同志的家乡,扶余县三岔河区为烈士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并把东南街命名为士英街,联合五队命名为“士英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