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全球“最狠”女人电影排行

夏威夷果仁

新手上路
注册
2003-04-10
消息
3,563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电影从来不是男性的专利,无论是镜头外叱咤风云的导演,还是镜头内拯救人类的英雄,都并非男性专用,近年来优秀女性电影人和女性角色更是层出不穷,呈现出一股强劲的崛起势头。

  张艾嘉:四十不惑

  最狠电影代表―― 《20、30、40》 

  入选理由:作为唯一入围此次柏林电影节的华语电影,旁人拼命地替张艾嘉找着《20、30、40》铩羽而归的理由。倒是她自己说得明白,拍摄这样一部纯粹女人的影片只是自己一直的愿望。

  电影是张艾嘉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谨慎认真的态度令她不能产量太多,却建构了强烈的自我风格。她对现代女性的注解极为简洁,甚至有些田园诗式的理想化,社会大背景所形成的功利冲击在她的情丝缠绕下消弭无形,某种原始的巧合总令她和我们一起沉醉。女性主义的感性与柔和混合着导演特有的理性和冷静,组成了张艾嘉镜头下特有的清丽影像。成功是一个聪明女人的终点,但对张艾嘉来说,却远不是生活的全部。
 
李少红:我行我素

  最狠电影代表――《恋爱中的宝贝》

  入选理由:这个情人节,有点阴森,因为那部叫做《恋爱中的宝贝》的电影。

  也许跟少年时代过早地独立有关,李少红的词典里似乎总是写着“离开”二字。她不愿意停留,更不愿意怀旧,形式和内容可能性的探求激励着她的神经:从电影到电视,再从电视到电影。不知道是否出于情愿,被冠以“第五代导演”的头衔,自己却从未以此为意。因为几部风格类似的电视剧,又被赠予“唯美”的花冠,她避之不及:中国人就喜欢下定义。艺术家的盛名到了一定程度,便可以自顾信手涂抹之后等着接受朝拜,而把理解和阐释的任务丢给那些匍匐的人。李少红显然还没有到那个地步。
 
徐静蕾:摆脱清纯

  最狠电影代表―― 《我和爸爸》 

  入选理由:去年看完《我和爸爸》出来,刚好在地铁口看到徐静蕾代言的一个广告,巧笑倩兮的样子。不禁有了这样的想法,难道徐静蕾是想当最漂亮的女导演?

  鲁迅曾经说,男人喜欢看女人的小说是想知道女人的脑瓜里到底在想些什么。不知道看《我和爸爸》的男性观众中,是否也有这样的心理。但毫无疑问,这个向来以“青春玉女”的形象被人接受的女孩带给了他们一个大大的惊异?――你们把我看简单了!因为自己投资,所以能保持不俗不媚的趣味倾向;因为自导自演,所以才能将表达与表演浑然一身。
 
许鞍华:憾为女人

  最狠电影代表――《女人四十》

  入选理由:无论是从性格还是外形看,许鞍华给人的感觉都不是那么“女人”。这样的女性在生活中大多是不容易讨人喜欢的,从学生时代的读书,到后来的电影,都被许鞍华当作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

  在许鞍华的作品列表上,我们看得到的有惊悚片、伦理片、武侠片甚至纪录片,而这些恰恰并非女性的天然优势所长。难得许鞍华都能够游刃有余,在商业市场的考虑下,她的多部作品仍渗透着一以贯之的关怀:对逝去的东西的执迷、对人世飘泊的怜惜、对个人与城市变迁的纪录。拍了这么多年电影,她始终没有一个长远的计划,甚至也没有自己固定的制作班底。很多人说她的电影是商业片与艺术片结合得很好的例子,但她自己却认为那不过是错觉,她的内心一直有种挫折感。
 
凯瑟琳・布雷亚

  最狠电影代表――《姐妹情色》 

  入选理由:毫无疑问,凯瑟琳・布雷亚当然是当代最具话题性的女导演,她总以无畏的精神通过大胆的性元素挑战道德尺度,对身体亲密关系进行公开的无忌展示,乃至在不少国家屡屡被禁,多部作品都闹得沸沸扬扬。

  布雷亚偏好以青春女孩为表现对象,就是这些情窦初开的少女有着最丰富,或许也是最大胆的想象力,想象是她们探究性问题的重要方法。她的主人公经常在夏日的海滩或乡村中释放想象力,离开了学校和压抑性的社会环境,她们能够自由地表达幻梦。
 
黄真真

  最狠电影代表――《女人那话儿》

  入选理由:单凭一部电影,她就可以迈入全世界最具风格的十名女性导演之列。

 《女人那话儿》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女性电影,黄真真率领着一个纯女性的制作班底完成了这部惊世骇俗的电影。该片以纪录片形式拍摄,更找来创造性爱世界纪录的钟爱宝、导演许鞍华、大批过气艳星、名模及港姐各不同范畴女性讲述自己的性爱、爱情观等。
 
索菲娅・科波拉

  最狠电影代表――《迷失东京》

  入选理由:这部27天内完成的独立制作一夜之间将她推进了一线女导演的行列。

  这部27天内完成的独立制作一夜之间将她推进了一线女导演的行列。在谈到这部电影的创作初衷时,科波拉言语间透露出极其强烈的女性导演特色,在《迷失东京》进一步体现出她犀利的拍摄技巧和叙事手法之后,人们关心的是,这个女人还有多大的潜力。
 
萨米拉・马尔马巴夫

  最狠电影代表――《黑板》

  入选理由:萨米拉为伊朗电影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引领新一代的伊朗电影人向世界敞开胸怀。



  她一贯坚持的人性化镜头风格,也弥补了与西方电影大国相对技术上的不足。从处女作《苹果》到 《黑板》 ,再到《下午五点》。对于萨米拉而言,电影就是调动空间、时间和拍摄者的眼睛,借助多元的电影手段,通过不同的主题,来表现人,揭示个人存在的复杂性和偶然性,并从人的角度审视生活。
 
关于女导演眼中的“女权主义”

  女权永远是女性导演镜头中不逝的主题,这正好是现代女性所面临的一种艰难的困境。这种困境有两个双重标准,一方面是对男人和女人的双重标准,另一方面却要求女人在社会上取得同男人相同的成就的同时仍然是一个女人。

  除了批判男人,女人不会集体做一件事情。女人在电影里批判男人,一般都是试图描述女性在男权世界低人一等的地位和悲惨命运,以达到证明男人欺压女性的目的。但作为一个只存在两个主流性别的物种来说,这种性别声讨电影无非是让女人保护自己,让男人爱护女人。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就像男人和女人都认同的“女士优先”一样只能证明男人的绝对地位。女性越争取这样的平等,地位和视角就变得越奇怪。这也成为女性电影中几乎不可避免的一个缺憾。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