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上Match网站: 斯坦福女MBA上网搞定男朋友的全过程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CD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CD

传说中的靖王爷
注册
2002-03-30
消息
7,100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稿件来源: 北谷




倍可亲网讯 海归遇到了逆向文化震惊,又找不到老公,转了一圈儿又回到了硅谷。回硅谷之后,一切要从零开始。头等大事是找工作找老公。硅谷这个地方象乡下,天一黑开车到哪都是黑鼓隆冬的,文化生活单调,也没什么夜生活,很适合结婚生孩子,不适合单身贵族。所以觉得找老公要比找工作重要得多。

回来之前,女朋友就对我说,Match交友网站现在最火,一定要上Match网找男朋友。并向我列举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在Match网上找到如意郎君的成功故事。回来之后,在朋友的一再劝说和鼓励下,花了一个周末,把自己的简历和照片放在Match上,想想瞎猫碰死耗子,撞撞运气吧。

加入Match的第一个星期,邮箱暴涨,每天都收到很多邮件,让我忙得不亦乐乎。幸好没有工作,可以专职在家交友。找朋友跟找工作一样,第一步是 resume screening,简历筛选。收到Match网友的邮件后,先看看他的profile. Match 上的profile包括年龄,身高,胖瘦,种族,教育背景,婚史,收入情况 (收入分几类,比如年收入在七万五到十万美元之间,十万到十五万美元之间,以及十五万美元以上) ,邮编 (通过邮编可以知道住得远近) ,以及个人兴趣爱好等。我心里有一些大致条件,所以很容易筛选。通常每个人的profile上都附近照,这样长相这道筛选也很容易,看着不顺眼就不回对方的email好了。Profile 筛选 之后,就可以进入下一步email 筛选了。大家先通信,看看是否谈得来,如果email谈得来,就可以考虑是否通电话或是见面了。

从email到见面是一个实质性的突破,最好做好失望的心里准备。因为通常本人没有照片好看 (贴在Match上的照片都是精挑细选的,恨不得把明星照都贴上去了) ,面对面交谈也不一定比email交谈好。写email可以花很多心思字斟句酌,而面对面说话就要看即时发挥了。比如说我在Match上认识一个美国人,年纪和我差不多大,每次都给我写很长的email,写得也很有趣, 一看就是用了很多心思的。个人背景很有趣,是个律师 (法学博士),又读了计算机硕士,还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工作过,我都不知道他年纪轻轻怎么拿了这么多学位,又干过各种各样毫不相干的事。他对我说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所以什么都试试,看看哪一行最合适自己。当时我觉得这个人挺有意思的,所以同意和他见面。我们约好周六在一家西餐馆吃中饭. 我觉得第一次见面吃中饭比吃矸购茫?酝矸固??剑?蟹贡冉纤姹阋恍??奔湟捕桃恍??当然对男士来说花销也小些) ,如果不合适可以及时抽身。说到及时抽身这点其实喝咖啡最好,省钱省时间,经济实惠,不合适十分钟就可以走人了,不用等到把一顿饭吃完。如果满怀希望等到的却是失望,还要硬着头皮和一个没话说的人吃完一顿饭其实是件挺痛苦的事。和这个老美还好,不至于绞尽脑汁找话题,可是一顿饭下来,还是很失落,在把个人背景经历都介绍完了之后就不知道下次见面还能说什么了,看来email和现实还有挺大的差距,想想还是不再见为妙。

我在Match上算是很运气的,把自己的Profile贴出去后第一个星期乔就给我回email了. 对乔感兴趣的原因很简单,他的经历和我太相似了,乔也是北京人,大学比我高两届,一样也是到美国来先读硕士,工作几年后又读MBA, 我脑子里理想对象的条条框框,比如身高啦,学历啦,年龄啦, 乔都符合,从profile 筛选到email 筛选到电话筛选,每一步都很顺利,见面成了很自然的事。

乔也是个谨慎的人, 第一次见面提议吃中饭, 时间是周五,地点在圣马刁的小四川,离乔当时就职的公司很近。小四川是湾区赫赫有名的正宗川菜馆,正宗得能辣得你流鼻涕流眼泪的。中餐馆从来不是浪漫的去处,川菜就更不用说了,又是星期五吃中饭,感觉象是工作午餐,如果不合适起码能交个朋友,毕竟硅谷中国人MBA的圈子很小,不用六度分离, 隔三个人肯定能找到共同的朋友。乔已经不是我在Match网上认识的第一个名校的MBA了,前面认识了两个哈佛和沃顿的MBA, 觉得用Match网社交找工作倒也不错。既然双方都没什么思想负担,见面之后交谈就很自然,一聊天儿才发现我商学院的三个同学还曾经是乔的同事,原来我们俩之间只有一度分离, 世界就是这么小。最有趣的是和乔认识的第二天,是我商学院一个好朋友在斯坦福教堂的婚礼,而我和乔不约而同都被邀请参加这个婚礼,因为我的好友也是乔过去的同事。生活有时候真象戏剧,所有意想不到的巧合都会在同时发生。既然都要去参加明天的婚礼,我住的地方对乔来说又正好顺道儿,我就对乔提议,不如一块去吧。

这样乔就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在婚礼上的护花使者,本来在婚宴上我和乔是被安排在不同桌的,乔和领班小姐说了点好话,把我调到了他坐的那桌。同一桌的都是乔的同事,成双成对的,不知大家怎么猜想乔和我的关系。其实当时我都不知道怎么定义我和乔的关系,这是我们俩认识第二天,见面第二次。宴会上碰到我商学院的众多好友,大家开玩笑问我说乔是不是我的男朋友,我连忙否认,于是大家就问那你怎么不和我们坐一桌,一个人坐到乔那桌去了呢?我就无言以对了,是啊,乔是这桌我唯一认识的人,让我不免觉得有些落寞。好在乔对我照顾还算周到,他在和同事寒暄之余,总不忘给我斟酒。乔还算懂得一点倒葡萄酒的规矩,酒不能斟满,小半杯就好了,倒完之后,他还不忘了手握着酒瓶,很艺术性地在杯口上方旋转一周,目的是确保瓶口不再滴酒。不知为什么,乔给我倒酒这个小小的动作,让我对他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好感,这种好感不知不觉把我和乔的距离拉近了。从高中的时候我就喜欢北京男孩,喜欢北京男孩的爽气,喜欢北京男孩的调侃,但是我对北京男孩最大的担心是通常北方男人不如南方男人细心体贴,懂得疼老婆。从乔倒酒这个小小的的动作,女人的直觉告诉我说,乔是一个细心的北京男人。这让我觉得心里踏实了很多。和乔好了之后,我把这个倒酒的的细节告诉他,他笑着说,原来你就这么好骗啊。

第三次和乔见面,约好一起去登山。加州冬天的雨季刚刚过去,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每天都是阳光明媚的,桃花、梨花、樱花玉兰花都争相怒放。乔提议去离他住的地方不远的Chabot湖。没想到在远离旧金山的东湾也有这么大的湖,春天的阳光尽情地撒在一望无际的湖水上,波光鳞鳞,象是小孩子调皮的眼睛。湖面上很多人在划电动船,或是独木舟,一副很惬意的样子。我和乔在环绕 Chabot湖的山上漫步。我觉得和乔在一起最大的感觉就是自然,也许是因为我们之间有太多的相同之处吧,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对方,彼此之间有一种心灵深处的默契。我问乔,你觉得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呢?他的回答很简单,他说,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平常的人,只想找一个我喜欢也喜欢我的人,一起过一个平常的生活。二十岁的时候,听到这样的回答,可能会很不以为然,还可能觉得这个男人胸无大志。三十岁的时候,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终于明白了平平淡淡才是真的道理后,听到乔这句话,觉得意味深长。是啊,这不就是我想要的么?

和乔的恋爱就这样开始了。如果高中的单相思也算恋爱的话,那么谈恋爱已经谈了十几年了,曾经伤过男人的心,也曾为男人伤心过,爱情对我来说不算陌生,可我觉得在人生每一个阶段的爱情,都有每一个阶段不同的风景。十六七岁的初恋,象一颗青苹果,等不到成熟的季节,就情不自禁地摘下来吃,所以甜蜜之中总挥不去那丝淡淡的苦涩和淡淡的伤感。长大了之后不再想吃青苹果了,可是那种第一次拉男孩子手的触电的感觉,却是终生难

在商学院的一位印度好朋友K,毕业加入麦肯锡旧金山分公司,因为工作签证要到期了,所以申请去麦肯锡悉尼分公司工作一年。中间回来度假,大家周末在旧金山的一家中餐馆吃早茶。饭后我送他去机场,路上和他说起来我和乔的感情,我对他说,“我和乔在一起觉得很自然,我们进展很快,因为觉得我们俩没有什么理由不会在一起。” “我和你有同感,” K对我说,“我现在和Sharon在一起也觉得很自然。我觉得两个人在一起,如果真能百分之百都适合,感觉就很自然,在一起也会很轻松很幸福。最怕的是 80/20的感情,那百分之八十好的地方让你割舍不下,而偏偏就有那百分之二十不好的地方又让你不能终生相许。那种感情实在是一种折磨。” 他接着说道,“比如我和Catherine,我们的感情百分之八十都是很好的,可就有那百分之二十让我不能完全接受,比如说我受不了她生起气来就对我破口大骂。我们虽然深爱对方,可最后还是免不了要分手。” K读书的时候一直和Catherine在一起,毕业没多久就分手了,分手的时候,K对我说,他哭了整整一个星期。象K这样外表这么坚强的男人,可以为一个女人这么伤心,我就知道他曾经爱得有多深了。

麦肯锡方法那本书里提到过一条很著名的80/20理论,意思是说在研究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通常花百分之二十的时间和精力,就能抓住问题的百分之八十,而为了完善那余下的百分之二十,却往往要花百分之八十的时间和精力。所以看问题要抓主要矛盾,抓住百分之八十就够了,这样工作效率最高,没必要尽善尽美,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我觉得谈恋爱恰恰相反,80/20的理论偏偏行不通。自己曾几次陷在80/20的感情里,痛苦得不能自拔。那百分之八十美好的感情总是会让我舍不得分手,或是干脆做不到分手,可那缺少的百分之二十,却始终让我不能迈出婚姻的关键一步。想想当初选择回国,除了那份让我魂牵梦萦的中国情结和父母情结之外,是不是自己在潜意识里,想要逃避那份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呢?在孤独绝望的时候,常常扪心自问,是不是自己要求太高了呢?也许生活本身就没有完美,也许童话里那完美的幸福根本就不存在,她只不过是小说家给渴望幸福的人们编织的一个美好幻想而已。想想父母那辈儿,谈恋爱要向组织汇报征得组织批准,能有百分之五十的感情就不错了,再想想爷爷奶奶那辈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能百分之十的感情都没有,不也照样结婚生子?百分之八十总比零强吧?

和乔在一起之后,才明白了什么是幸福,明白了什么是童话里说的”Live happily ever after” 。众里寻他千百度,找了十几年,终于找到了不是百分之八十而是百分之百的幸福,现在明白童话里完美的幸福是存在的,只是自己过去一直没有找到罢了。也明白了为什么百分之九十九的美国人都会说家庭比事业更重要了。在事业上追求的每一个目标,比如说考大学,出国读博,改行读MBA,回国加入麦肯锡,在达到目标之前,心中存着万分的渴望,想象着理想实现之后自己将会多么幸福。可真正达到目标之后,那种幸福的感觉持续的时间很短,少则几天,多则几个月,成功的喜悦褪色之后,感觉的却是一种淡淡的失落,仿佛失去了一些生活的意义,所以会忙不迭地去寻找下一个能够占据自己生活的目标。而婚姻的幸福,却是持久的,这种幸福的感觉浸透在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里, 这种幸福将伴随你一生。幸福给了我留在美国的勇气和找工作的动力。所以很顺利地找到了工作。每天早晨开车上班的路上,心里总是有一种莫名的喜悦,觉得天是蓝蓝的,山是青青的,草是绿绿的,桃花是永远盛开的,生活是美好的充满希望的。在麦肯锡北京工作的时候,经常每天干到半夜,即使不需要工作,也会和同事朋友出去吃晚饭,泡酒吧,玩到睡觉的时候才回家,反正晚上一个人呆在家里看电视也没什么意思。和乔在一起后,每天晚上六点过后在办公室就呆不下去了,惦记着回家做饭。家对我来说有了一个全新的定义,家不再是冰冷的四壁,家是一个温暖的小窝,因为家里有一个爱我的人,等着我回家。

之后遇见单身的男女朋友,总是劝他(她) 们上Match网找朋友。我这个人不信命,总觉得自己一生的幸福要靠自己努力去寻找,不能守株待兔,等着天上掉馅儿饼。我觉得网上交友至少有两大优点:

其一,机会多,范围广,“广撒网,捕大鱼。” 走出校门之后,交友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多半只限于公司和朋友圈子。三十而立之后,周围的朋友都结婚生子了,每次聚会都是托家带口的,这时候就更难认识年纪相当,背景相似的单身族了。在斯坦福读书的时候,我的一个单身的日本女同学,给我讲了她的停车场理论。她说我们班的男生象停车场,如果你比别人来迟一步,那么好的停车位早已被别人捷足先占了,剩下的只有残疾人停车位了。如果想找到好位子只好耐心等待别人出来了。此话刻薄了一点,可我觉得还是蛮有道理的。对女孩子来说,年纪越大,交友选择的范围就越小,眼看着目标市场越变越小,这时候只有走出自己有限的生活空间,开拓新的市场。Match网站则是最好的开拓新市场的媒介。连家门儿都不用出,只要把自己的profile贴在网上,就可以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了。选择空间不仅大了很多,而且 diversity大大增加。比如说我在Match网上认识的那个白人律师,如果仅仅局限于我的朋友圈子,那是绝对碰不到象他这样和我背景截然不同的人的。

其二,目标明确,免得浪费时间。找工作时简历上第一行就是Objective (求职目的) ,在Match网上大家在profile上通常也明确目标。有些人说想找终身伴侣,有些人说只想找个朋友,“只要曾经拥有,不管天长地久”。双方都明确目标,以免在志不同道不合的人身上浪费时间,白白受伤。在社交场合偶尔认识感兴趣的男士,要转弯抹角搞清楚对方的背景经历,是否单身,是否有女朋友,是否想找女朋友,是想找女朋友结婚呢还是想找女朋友随便玩玩,或是干脆找一夜情。通常初次见面不好意思问太多,免得让人觉得自己desperate,要想把以上问题都搞清楚,至少要见上好几次面,每次见面还要审时度势,策略性地逐步深入打探对方底细。我的一个好朋友,喜欢公司里的一个美国同事,感觉他也是喜欢自己的,在那种总是满怀期待的,却又总是朦胧的似是而非的感情里憧憬了大半年,最后突然哭着告诉我说原来那个男孩子早有未婚妻,刚刚宣布要结婚了。当时我真想对她说,单相思这种傻事儿,还是留给二十出头还在做梦的小姑娘吧。女人过了三十,找对象开始进入倒计时,这时候真可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了。还是不要在单相思上浪费时间吧。在Match网上找朋友,即使对方在profile上不写明目标,见面也可以开门见山,问清楚再谈,不用担心对方觉得自己象查户口的,因为大家见面都抱着同一个目标 − 找朋友。

既然Match网有这样的好处,北谷鼓励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试。北谷总结了三条网上交友的tip, 与读者分享。希望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Tip之一,不要害羞,把照片贴上。在Match网上浏览搜索结果时,第一眼看的就是对方的照片。如果没贴照片,通常会被pass. 很多时候机会就这样和你擦肩而过了。

Tip之二,增加回头率。刚上Match的头一两个星期收到的邮件最多,每天至少几封。两个星期之后,邮件明显减少,一个星期零零星星只有几封。好比海归的困惑之一刚刚贴在文学城的时候,每天都有好几个回贴,一个星期之后,就很少有人回贴了。我的一个好朋友对我说,在Match网上注册,不要时间太长,比如只缴一个月月费,注册的头一星期肯定会收到很多回信,一个月之后,换一个用户名重新注册,又能有第一个星期的回头率,所谓投资回报率最大化也。我因为很快就认识乔了,所以没用上这招儿,不过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试。

Tip之三,谨防上当受骗。网上交友,最担心的就是对方不诚实。Match网上的profile都是一面之词,网上吹牛不上税,受骗上当也没处投诉,后果一切自负。女人判断男人是否真心,是否撒谎,通常靠直觉。我觉得女人的直觉多半是对的,不过再聪明的女人如果被爱情冲昏了头脑,也难免智商降低。我觉得在关系有实质性的进展之前,最好认识对方的朋友,从他的朋友口中可以间接地了解他的庐山真面目。好比说找工作的时候,公司给offer之后通常会雇一个第三方背景调查公司,核实你的学历、工作经历等,同时还要求reference check。谈恋爱不能请背景调查公司,只能从他的朋友那儿做reference check。认识乔之前,在Match网上还认识过一个法国人,在硅谷一家高科技公司做工程师,他在profile上登的年龄是三十七岁。和他见面是一个周末,反正也闲着没事儿,禁不住他在电话里一再劝说,同意和他还有他的好朋友一起去旧金山泡吧。一两杯鸡尾酒后,大家开始海阔天空随便侃。他的好朋友兴致勃勃地说起来他们俩很有缘,是同年同月同日生。我随口就问,你今年多大了?他的好友说,四十一岁了。我扭头便问这位法国老兄,你不是在Match网上说你只有三十七岁吗,怎么现在变成四十一了?法国老兄一看谎言被朋友不小心戳穿了,只好承认在Match上撒谎,并且很委屈地说,我觉得自己只有三十七岁呀。我想认识二十七八三十出头的女性,如果我写自己的真实年龄,我想要找的人多半不会理我,给我回信的人都是三十七八的女性,可我对她们又不感兴趣。我也是万般无奈啊。法国老兄还算坦诚,道出他进退两难的苦衷。在Match网上有各种各样的谎言,谎言的背后,也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比如说男人脆弱的虚荣心啦,找不到女朋友啦,或是想骗女孩子随便玩玩啦,所以认识他的朋友,有个reference check会放心很多。

我算是运气的,上Match两个星期之后就认识了乔。我也有一些朋友,在Match网上找了一年半载也没有找到归宿。每个人在寻找幸福的道路上机遇都会不同,但我觉得只要坚持不懈,用心去找,最后总能找到幸福。如果真的放弃找寻,那得到幸福的希望就真的要变成零了。我觉得幸福就象是在漫漫长夜里遥远的地方那一盏飘忽不定的灯光,如果你是一个长途跋涉的游子,如果你相信远方那一线微弱的希望,如果你不停下脚步,你总是能找到那个属于自己的温暖的小屋,你总是能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完美的幸福。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