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梨花压海棠(照片)――祝老校友杨振宁博士新婚愉快(ZT)

陨石

知名会员
VIP
注册
2003-03-18
消息
994
荣誉分数
33
声望点数
158
一树梨花压海棠――祝老校友杨振宁博士新婚愉快,早得贵子

马悲鸣

网上传来82岁的杨振宁博士将与28岁之翁小姐喜结连理,引来无数声讨与叫骂。

我是李敖和梁实秋的小学校友,杨振宁的中学校友。梁校友丧偶后续弦一韩姓演艺界少妇。李校友离异后娶一小其甚多之王姓女为妻。无人为怪。偏是杨校友续弦引来如此之多的非议。

男子无妻财无主,女子无夫身无主。只要两相情愿,外人当闭住鸟嘴,少管闲事。

杨校友原配杜致礼乃抗战名将杜聿明女公子。乃父患肾衰竭,需换肾。杨夫人慨然捐肾救父,真孝女也。今杜氏已驾鹤西去,空留杨博士鳏居。翁小姐当年曾接待杨杜夫妇,颇有往还。如果杜女士在天有灵,与其看着夫君续娶一不知根底之六十岁黄花大闺女,争如续弦所熟悉之翁小姐。

中国人太好管别人闲事。以前通奸即有罪,同性恋更犯天条。这种管人闲事之风就是文革破四旧之源。其实相爱是两人之间的私事,侬管得着吗! 书生论事,崖岸太峻,动辄老牛嫩草。其实人之情愫非只一般。男有恋母情结愿娶长妇者。巴尔扎克与初恋情人私会时,其母以为是去会邻居家女儿;不料却是去私会人家女主人。邻家女儿之母。既然男能恋母,自然女也能恋父。毕加索同居了多少妙龄女郎?

俗见以为“嫁老的,吃好的。老的死了嫁小的”。其实愿意嫁老头的,并非都图钱财。我看翁小姐嫁杨博士就属此类。

力能托住城门千斤闸之鲁国力士叔梁纥七十岁时偶过尼山丘陵,遇打柴之十七岁少女颜征再,将其放倒在尼山脚下,才有“天不生仲尼,万古常如夜”。

十七岁少女能懂多少道理?叔梁纥难逃强奸之嫌。 如今翁小姐已经二十有八,且曾结过婚,当有足够的生活经验来决断自己的私事,断无强迫或被骗之嫌。既然是两相情愿,干他人底事?

七十岁之叔梁纥与十七岁之颜征再能野合出大成至圣先师来。则安知八十二岁之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与二十八岁之翁小姐不能生出另一位比肩素王孔夫子的圣人来?

“圣人出,黄河清”。连环境治理都可以省了。全国人民就擎好吧。 干吗都去当狗崽队,干涉人家私事。
 
一树梨花压海棠――祝老校友杨振宁博士新婚愉快,早得贵子

:D 有意思的说,早得贵子:cool: :cool: 恐怕真要得了贵子,又有不少人看笑话了吧.
 
学位证书和论文与共产主义思想一样都是可以通过性行为来传播的。
 
最初由 register0001 发布
学位证书和论文与共产主义思想一样都是可以通过性行为来传播的。

深刻!又是一个%%守不守恒定理诞生了。

老杨这个海龟没有变成海带,而且财色双收,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
尤其是要回国的同志们注意学习老杨同志搞补差(difference1 = $-¥;difference2 = old lady - young lady)的技巧?
 
[东坡居士]
十八新娘八十郎,
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
一树梨花压海棠。
 
记得一个故事,解放以后一个老干部续弦,找了个小姑娘。婚礼很盛大,很多人都喝醉了。
彭总和另一个人(忘了)回家路上,那个人还在说婚礼的趣事。彭总到没人的地方抬手一个耳光:“你激动个鸟,糟踏了人家闺女!”

话说杨教授和小硕士结婚,婚礼也很盛大。一个记者回家的路上还在的瑟,同行编辑抬手一个耳光:“你激动个鸟,糟踏了人家老汉!”
 
最初由 young 发布
一树梨花压海棠――祝老校友杨振宁博士新婚愉快,早得贵子

:D 有意思的说,早得贵子:cool: :cool: 恐怕真要得了贵子,又有不少人看笑话了吧.
oh,yeah
ppl will try to guess who is the real father...
 
最初由 register0001 发布
学位证书和论文与共产主义思想一样都是可以通过性行为来传播的。

正象传播花柳病一样
但此风不可长
 
这真叫人怀疑那女的动机...实在不敢让人相信爱情的力量.
 


杨先生30岁之后,据说只用想物理,80岁之后也该从“屋里“想到“屋外“了。无可厚非,有一点,杨先生决非好色,否则,把那标价一千万的妮子那下,不成问题,好歹人家明媒正娶,肯定是要负责的,比有的人强太多了。

放心不下的还是深圳的李姓叉叉,哪一天那厮放松了学习和觉悟,加拿大又要多一个移民。渥太华的马路上,又多一辆宝马。移来移去,还是躲不过宝马和叉叉们。唉。

:blowzy:
 
看看此女的经历就知它的目的了
 
Re: 嗯

最初由 yoshida 发布
杨先生30岁之后,据说只用想物理,80岁之后也该从“屋里“想到“屋外“了。无可厚非,有一点,杨先生决非好色,否则,把那标价一千万的妮子那下,不成问题,好歹人家明媒正娶,肯定是要负责的,比有的人强太多了。

放心不下的还是深圳的李姓叉叉,哪一天那厮放松了学习和觉悟,加拿大又要多一个移民。渥太华的马路上,又多一辆宝马。移来移去,还是躲不过宝马和叉叉们。唉。

:blowzy:

恩....有道理...故作深沉的感叹下...
 
最初由 陨石 发布

翁小姐当年曾接待杨杜夫妇,颇有往还。

看看老杨自己的讲述吧,不要想当然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