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之福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3-08-19
- 消息
- 750
- 荣誉分数
- 2
- 声望点数
- 0
《反对素食――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珍惜生命的我一生都在想办法长寿,方法试了一大堆,但都没有为期一周的吃糠咽菜工程让我深恶痛绝。在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里,每顿半碗米饭、一盘青菜、一碟咸菜,满桌子决不沾半点荤腥。几天下来,我四肢软弱无力,整日心慌意乱,闻到食堂传来的饭香就坐立不安,心如猫抓,这真不是人过的日子啊!算了!爱谁谁吧!我把贴在办公桌旁边的长生计划撕得粉碎,食堂也不去了,公司对面四川馆子,大吃一顿火锅,美味妙不可言!
切身痛处让我不得不对那些仍在水深火热中的素食者说出我的肺腑之言:素食到底有什么好?食色,性也,人之大欲,如果连口腹之欲自己都不能做主,那活着还有什么劲?人不可一日无肉,每次闻到肉肉的香味,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做吞咽动作,每次饱餐一顿后更是身心俱醉,飘飘然如沐春风。心满意足时更是慨叹那些正在吃青菜萝卜的人傻瓜一个,首先是不能满足日益敏锐的味觉,吃饭变成了吃药,其次是他们追求的所谓素食长寿也早已被科学验证了其荒谬:据科学实验表明,人的寿命由长寿基因控制,与遗传有关,与吃素、拼命锻炼均无关!
哈哈,让吃素的人后悔去吧,白白浪费了本就不多的生命。肉肉在前面带路,风儿吹向我们……
■文/肉肉
《素食节日》
我们的节日总少不了肉食。但我的梦想是,过一个清净的、素食的节日。以下是我的素食梦想。
生平我见过三个素食者,一个是我的僧人朋友,一个是聪明无比后来看破红尘而出家的女孩子,一个是富豪。面对他们,自己简直是无地自容,世界上真有吃素的,真的有人坚决地放弃了这一物质人生中最重要的享受之一。
如果不从佛教的素食要求来看待我们的生活的话,而是从生活中的所有来看,素,即朴素的,纯洁的,不是声色犬马,不是吃喝玩乐,不是烟花柳巷。由此,我验证了我的另一个人生的认识。比如说,时下流行的保龄球便让我不屑一顾,让我没有丝毫兴趣,想起来也就是童年时和玩伴们鼓捣的游戏,对面立上一排整砖,玩者每人手中拿半块砖,轮流砸过去,有个计分法,击中多者为胜。惟一的区别是保龄球由机器来扶起打倒的瓶子,砸倒的砖却要由自己来一块块地扶起,玩法中,保龄球为荤,砸砖为素。我这样想。
我从未玩过高尔夫球。恐怕今后也不会有太大的兴趣,童年时邀上几个朝夕相处的玩伴,寻一块操场,用玻璃球在地上摁一个坑,大家站远了,各执一个玻璃球(那时候的方言叫弹子),玩法很多,但最终谁先打进那个洞者为赢,恐怕是全国的规则,天知道,为什么全中国的孩子都用这样的规则玩,那时候,从没有体委或是什么什么指导中心普及这项运动,有时候因为家里实在太穷,连一个玻璃球都买不起的时候(或者弹子全部都输光了),干脆就用黄泥搓一个,或者去寻一个轴承,俗称铁弹子。由此,我认为,高尔夫球是荤,打弹子是素。
据说有一样名菜,叫做狸唇,就是狐狸的嘴唇,我想,做上一盘,无论如何也得有个几只狐狸,亏了人想得出来,迟早有一天我们要拿孔雀眼皮做道菜。倘若不是天灾将恐龙灭绝了,也得被人吃到断子绝孙。我的一个朋友从家里带饭,中午一热就是午餐,和所有中国没设食堂的单位一样。有一天一个初来乍到的德国人分享了他的午餐,被其中的一个肉丸子感动得不能自已,实在不能理解为什么中国人做出的肉丸子竟然这样好吃。可是我的朋友轻描淡写地对这个德国人说“这东西我天天吃”。德国人又是一通惊讶,觉得做个中国人简直太幸福了。
事后我的朋友告诉我,一个小小的肉丸子就大大地满足了自己的民族虚荣心。
掉头一想,一个德国人也许会轻描淡写地对路边的一辆奔驰车说,这玩意我天天开。
吃是中国的强项,一个旅居新西兰的荷兰籍艺术家对我为他点的甲鱼赞不绝口,问我这是什么,我说这是ROUND FISH, 他说这是他生平见过最奇怪的FISH,也是世界上最好吃的FISH,并且问我为什么会这样的好吃,我瞧出他不是客气,是真想问个究竟,仔细一想,却发现实在无法解释这王八在中国的含义,就像无法翻译中医里的气血两亏。其实我自己也不懂得王八的起源,也不大理解气血两亏。但我和这老外一样知道这FISH实在好吃得要命。只好挥舞着筷子,做热情状:快,趁热吃,别客气,别客气!
我去过一间潮汕风味的蛇馆,一些有钱人是那儿的常客,熟练的杀蛇匠将铁笼中的蛇提出来摔死,扔进灶间,扒皮、剔骨、片肉、切段。剩下就是刀剐、煎、炒、炖、炸、烹。看着摔死那些可怜的蛇,然后扒皮抽筋下油锅。
在对素食的思考过程中,却意外地学会了辨别荤素,比如说生猛海鲜是荤,火腿鸡蛋是荤,葱姜蒜是荤,王八是荤,小人是荤,蛇是荤,谄媚是荤,鱼虾是荤,权贵是荤,推杯换盏是荤,狗肉、狗鞭和贪官污吏是荤;豆腐是素,青菜是素,黄瓜是素,清水是素,安步当车是素,孤舟茅屋是素,淡泊名利是素,不为五斗米折腰是素。
■文/老单
珍惜生命的我一生都在想办法长寿,方法试了一大堆,但都没有为期一周的吃糠咽菜工程让我深恶痛绝。在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里,每顿半碗米饭、一盘青菜、一碟咸菜,满桌子决不沾半点荤腥。几天下来,我四肢软弱无力,整日心慌意乱,闻到食堂传来的饭香就坐立不安,心如猫抓,这真不是人过的日子啊!算了!爱谁谁吧!我把贴在办公桌旁边的长生计划撕得粉碎,食堂也不去了,公司对面四川馆子,大吃一顿火锅,美味妙不可言!
切身痛处让我不得不对那些仍在水深火热中的素食者说出我的肺腑之言:素食到底有什么好?食色,性也,人之大欲,如果连口腹之欲自己都不能做主,那活着还有什么劲?人不可一日无肉,每次闻到肉肉的香味,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做吞咽动作,每次饱餐一顿后更是身心俱醉,飘飘然如沐春风。心满意足时更是慨叹那些正在吃青菜萝卜的人傻瓜一个,首先是不能满足日益敏锐的味觉,吃饭变成了吃药,其次是他们追求的所谓素食长寿也早已被科学验证了其荒谬:据科学实验表明,人的寿命由长寿基因控制,与遗传有关,与吃素、拼命锻炼均无关!
哈哈,让吃素的人后悔去吧,白白浪费了本就不多的生命。肉肉在前面带路,风儿吹向我们……
■文/肉肉
《素食节日》
我们的节日总少不了肉食。但我的梦想是,过一个清净的、素食的节日。以下是我的素食梦想。
生平我见过三个素食者,一个是我的僧人朋友,一个是聪明无比后来看破红尘而出家的女孩子,一个是富豪。面对他们,自己简直是无地自容,世界上真有吃素的,真的有人坚决地放弃了这一物质人生中最重要的享受之一。
如果不从佛教的素食要求来看待我们的生活的话,而是从生活中的所有来看,素,即朴素的,纯洁的,不是声色犬马,不是吃喝玩乐,不是烟花柳巷。由此,我验证了我的另一个人生的认识。比如说,时下流行的保龄球便让我不屑一顾,让我没有丝毫兴趣,想起来也就是童年时和玩伴们鼓捣的游戏,对面立上一排整砖,玩者每人手中拿半块砖,轮流砸过去,有个计分法,击中多者为胜。惟一的区别是保龄球由机器来扶起打倒的瓶子,砸倒的砖却要由自己来一块块地扶起,玩法中,保龄球为荤,砸砖为素。我这样想。
我从未玩过高尔夫球。恐怕今后也不会有太大的兴趣,童年时邀上几个朝夕相处的玩伴,寻一块操场,用玻璃球在地上摁一个坑,大家站远了,各执一个玻璃球(那时候的方言叫弹子),玩法很多,但最终谁先打进那个洞者为赢,恐怕是全国的规则,天知道,为什么全中国的孩子都用这样的规则玩,那时候,从没有体委或是什么什么指导中心普及这项运动,有时候因为家里实在太穷,连一个玻璃球都买不起的时候(或者弹子全部都输光了),干脆就用黄泥搓一个,或者去寻一个轴承,俗称铁弹子。由此,我认为,高尔夫球是荤,打弹子是素。
据说有一样名菜,叫做狸唇,就是狐狸的嘴唇,我想,做上一盘,无论如何也得有个几只狐狸,亏了人想得出来,迟早有一天我们要拿孔雀眼皮做道菜。倘若不是天灾将恐龙灭绝了,也得被人吃到断子绝孙。我的一个朋友从家里带饭,中午一热就是午餐,和所有中国没设食堂的单位一样。有一天一个初来乍到的德国人分享了他的午餐,被其中的一个肉丸子感动得不能自已,实在不能理解为什么中国人做出的肉丸子竟然这样好吃。可是我的朋友轻描淡写地对这个德国人说“这东西我天天吃”。德国人又是一通惊讶,觉得做个中国人简直太幸福了。
事后我的朋友告诉我,一个小小的肉丸子就大大地满足了自己的民族虚荣心。
掉头一想,一个德国人也许会轻描淡写地对路边的一辆奔驰车说,这玩意我天天开。
吃是中国的强项,一个旅居新西兰的荷兰籍艺术家对我为他点的甲鱼赞不绝口,问我这是什么,我说这是ROUND FISH, 他说这是他生平见过最奇怪的FISH,也是世界上最好吃的FISH,并且问我为什么会这样的好吃,我瞧出他不是客气,是真想问个究竟,仔细一想,却发现实在无法解释这王八在中国的含义,就像无法翻译中医里的气血两亏。其实我自己也不懂得王八的起源,也不大理解气血两亏。但我和这老外一样知道这FISH实在好吃得要命。只好挥舞着筷子,做热情状:快,趁热吃,别客气,别客气!
我去过一间潮汕风味的蛇馆,一些有钱人是那儿的常客,熟练的杀蛇匠将铁笼中的蛇提出来摔死,扔进灶间,扒皮、剔骨、片肉、切段。剩下就是刀剐、煎、炒、炖、炸、烹。看着摔死那些可怜的蛇,然后扒皮抽筋下油锅。
在对素食的思考过程中,却意外地学会了辨别荤素,比如说生猛海鲜是荤,火腿鸡蛋是荤,葱姜蒜是荤,王八是荤,小人是荤,蛇是荤,谄媚是荤,鱼虾是荤,权贵是荤,推杯换盏是荤,狗肉、狗鞭和贪官污吏是荤;豆腐是素,青菜是素,黄瓜是素,清水是素,安步当车是素,孤舟茅屋是素,淡泊名利是素,不为五斗米折腰是素。
■文/老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