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found this in DuoWei news:
http://www2.chinesenewsnet.com/cgi-...Forums/BackStage/Thu_Sep_12_13_19_26_2002.htm
【多维新闻社13日电】多维社记者黄琨报导/多维前曾报导在美国新泽
西州著名制药企业Johnson & Johnson公司工作的赵庆香夫妇回
国被父亲砍死的惨剧,引发读者热烈讨论,但由于中外媒体对这一悲剧
中有关人士的情况披露太少,讨论发言难免有“隔山买牛”、“隔靴搔
痒”之叹。正当多维设法组织深入采访报导之时,有署名为“雷蕾”的
网友,于9月11日向“大家论坛”送交文章《我知道的魏斌和赵庆香》
(魏斌是赵庆香的丈夫,以前报导没有提到他的姓名),为这一惨剧提
供了难得的视角和?索。(chinesenewsnet.com)
从文中看,雷蕾应是魏斌和
赵庆香夫妇的密友,不仅与
赵庆香相识近五年,一起求
学,而且深受魏赵信任,
98年12月委托他/她将孩
子带回国内。
(chinesenewsnet.com)
海内外媒体的报导和网民和
讨论,一律称赵庆香为“博
士”,但雷蕾澄清说,并非
如此,赵庆香是硕士,看来
以前人们是根据赵庆香父亲
赵玉令的说法。 (chinesenewsnet.com)
有网民谴责女儿不孝、女婿不恭,雷蕾文章说,感觉赵的性情比较内向
柔弱,魏是赵的精神支柱,魏“略有大男子作风,但绝非横不讲理之
人”。 (chinesenewsnet.com)
雷蕾的文章对他们的生活情况描绘较为详细。称:“从他们日常生活看
来决不宽裕,都是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住房食宿能省则省。魏98年申请
入学转F1读化学,银行存款证明是从几个朋友处借零碎银子凑起来
的。”还转述说魏自称“弹尽粮绝,人困马乏”。他们“来美国四,五
年,从未外出旅游,遑论回国”。(chinesenewsnet.com)
雷蕾称因自己毕业,到了Houston继续读书,与赵魏夫妇于99年7月
分别,联系不太频繁了。但后来他们曾来看过自己。
(chinesenewsnet.com)
雷蕾文章中还特别澄清说:他们夫妇“绝非什么看不起农民的高级知识
分子”。两人都很纯朴传统,何况二十几年在国内,生活观价值观哪是
那么容易就变的,更别说他们过的是什么寒酸封闭的美国日子。
(chinesenewsnet.com)
但雷蕾文章中也提到若干不解之处:“相识五年,赵从未主动提到过她
山东的家人。即令说起,也一笔带过”。雷蕾猜测说:“他们和山东的
关系可能一直不是很好,积怨久蓄,一朝引燃。……她父母从未见过外
孙,这事我也很觉有问题。后来听朋友说赵曾说过其父是个大孝子,我
猜赵父的为人,大概极其耿直,容易偏激,眼里不能揉一粒沙,何况有
自尊心/虚荣心的因素在。”(chinesenewsnet.com)
雷蕾的文章在网上贴出后,引起网民注意。署名为“安魂曲”的网友发
帖,“建议多维在显著位置刊载此文”。(chinesenewsnet.com)
但安魂曲认?:“我的感觉,继续调查下去,只会加大此事的悲剧成分,
比如赵女童年生活的家庭不和睦,不幸福等等”。
(chinesenewsnet.com)
安魂曲说:赵父如果在农村中能有"是个大孝子"名声的话,那就几乎可
以肯定他一定是个极其重视自己儿子尤其是儿子婚姻的人(这是为他本人
父母祖宗传宗接代,尽"孝道"的必然选择)□□而当为自己家族传宗接代
的(女儿出钱可能是他为儿子娶媳妇的唯一机会)希望被自己本来就不怎
么重视的女儿所拒绝后,"大孝子"的所有"孝心"就终于向"杀不孝之女
以向祖宗表白自己无法完成之孝心"的邪恶方面转化了,这显然是深刻愚
昧才可能结成的恶果。(chinesenewsnet.com)
无论怎样,人不当死,我相信(雷蕾)此文讲的事情应当基本靠得住
(当事人已死,不是出于良心和正直,谁还可能为他们的家庭自残悲剧
说话?),这样的话,指责这对夫妇不孝的一条重大依据□□他们还算
宽裕的经济收入状况就需要重新考量;何况还有"是个大孝子"等意味深
长的细节披露。(chinesenewsnet.com)
安魂曲说:我本人以前批评过这对夫妇,现在声明收回□□这并不是因
为我批评的就一定有错,而是因为确实有可能只注意了单方面陈述的"事
实",却忽略了赵女童年生活是否受到父母基本良好照顾和他们夫妇是否
经济状况足够宽裕这两点因素□□至于"孝道"本身,我一直认为:虐待
孩子,尤其是重男轻女的父母是没有资格期望孩子长大后对自己"尽孝"
的。(chinesenewsnet.com)
现将雷蕾的文章全文转载如下:(chinesenewsnet.com)
雷蕾:我知道的魏斌和赵庆香(chinesenewsnet.com)
魏赵横死,已五六个月。本不欲再重挖旧痛,但报道失实,人们沸沸责
其“不孝”,我作为二人朋友,何忍袖手。现将我知道的情况写出,请
大家起码听一听这边的声音。(chinesenewsnet.com)
我与赵庆香相识于1997年7月,当时我们均刚到美国德州小城
Lubbock, 注册于Texas Tech University。赵的性情比较
内向柔弱,初到美国,大概经济、思想负担又都很重,97年12月便回
国一次,与魏偕归美国。那时签证情况尚好,魏很容易拿到了F2。我的
感觉是,魏是赵的精神支柱,魏略有大男子作风,但绝非横不讲理之
人。(chinesenewsnet.com)
两人经济情况我不甚了解,但从他们日常生活看来决不宽裕,都是一分
钱掰成两半花,住房食宿能省则省。魏98年申请入学转F1读化学,银
行存款证明是从我们几个朋友各处借的零碎银子凑起来的。他们98年
10月得了儿子,其时魏已转读计算机,只有赵的全奖(大约每月1100
美元)支持,两人都需读书,实在没有时间、精力去挣钱(魏那时对我
说他们是“弹尽粮绝,人困马乏”),于是98年12月托我把孩子带回
国内。他们之所以不能亲送,因为魏是F2转成的F1,担心有去无回;
赵因为产后身体不好,已多休了产假,耽误了实验进度,其导师已颇不
悦。两人作此决定,实属万般无奈,不知掉了多少眼泪。我觉得,因这
孩子成为夫妇俩未来生活的重心,对二人后来的种种起了很大作用。
(chinesenewsnet.com)
我于99年7月硕士毕业,离开了Lubbock去Houston继续读书,
与二人联系不太频繁。我知道的有关他们的事实是:
(chinesenewsnet.com)
1,两人经济状况不好。我自己单身一人,没有内债外债,从未给家里
寄过钱,在Lubbock的两年中只攒了七千余元。赵的全奖与我差不
多,魏后来也有了计算机系助教(?)的工作,但若他们要还债,要给
天津、山东的婆家娘家寄钱,当学生的四年里很可能什么也剩不下,自
己的银行户头里总要存点儿救命钱吧。(chinesenewsnet.com)
我确知他们美国四,五年,除了去Dallas办过一次事儿,顺便到
Houston看看我和另一个朋友,及去New Jersey工作之外,从未
外出旅游(我常笑他们白来美国一趟),遑论回国。若是稍微宽裕,早
就把孩子接回来了。两人在新泽西工作数月,听说仍只买了一辆旧车,
因赵告诉我魏的工作地点在宾州,每天来回要开四个小时的车。二人经
济稍微稳定,这次回去就是要接儿子回来,听说为此在附近的幼儿园排
了不知多久的队,并刚刚租了一间Town house。我不知他们有多少
存款,但若有,我相信是为一家三口的灾枝病叶和儿子打算。
(chinesenewsnet.com)
2,赵来美国是以读博士入学,但她后来是硕士毕业。据她告诉我博士
读完只有博士后一途,工资比硕士还低,何况Texas Tech的化学系
水平不高。这个细节本来无需公布于众,但所有我看到的报道都称她是
“博士”,我觉得有夸大以造成新闻效应之嫌。
(chinesenewsnet.com)
3,以我和他们接触的印象,他们绝非什么看不起农民的高级知识分
子。他们若有什么鄙视心理,其程度也绝不比网上义正词严的衮衮诸公
高。至于什么“美国化”,“美国式道德”,“二年洋”,认识他们的
人都会觉得好笑(他们给未起名的儿子买机票时只好先起英文名字,赵
说感觉好像汉奸)。两人都很纯朴传统,何况二十几年在国内,生活观
价值观哪是那么容易就变的,更别说他们过的是什么寒酸封闭的美国日
子。想讨论中美文化道德的文化人,请别拿他们的例子说事儿,我替他
们感到受侮辱。 (chinesenewsnet.com)
4,我与他夫妇相识五年,赵的确从未主动提到过她山东的家人。即使
说起,也一笔带过,因此我对山东的情况一无所知。这是事实,但我不
知原因。惨事发生后我猜测他们和山东的关系可能一直不是很好,积怨
久蓄,一朝引燃。我很奇怪她跟她母亲的感情如何,女儿跟妈还有什么
不能说的吗?她父母从未见过外孙,这事我也很觉有问题。后来听朋友
说赵曾说过其父是个大孝子,我猜赵父的为人,大概极其耿直,容易偏
激,眼里不能揉一粒沙,何况有自尊心/虚荣心的因素在。
(chinesenewsnet.com)
我看过的报道都是感情上偏向赵父一边,起码有以下问题:
(chinesenewsnet.com)
1,全为赵父所述。尤其是争吵一段,可信度有多少。当女婿的魏斌不
像是说那种话的人。 (chinesenewsnet.com)
2,两人现在经济情况到底怎样,这很重要,却一句没有。如果记者持
公允报道态度,完全可以询问魏在天津的父母。因为孩子在天津,我相
信他们与天津的联系极多,魏父母对他们在美国的情况应很知情。
(chinesenewsnet.com)
3,魏赵,尤其是赵,与山东娘家的关系一向如何,孩子为何没见过外
祖父母,这也是可以采访到的,但我什么也没看到。
(chinesenewsnet.com)
4,赵父到底是否了解二人的经济情况和未来打算,如果不知,是因为
什么?这样的关键问题,报道中丝毫不提,只说“缺乏了解沟通”。
(chinesenewsnet.com)
这整件事我觉得与道德没有太大关系,因为两方面并没有极其不同的道
德观。大部分还是经济问题。我知道的情况是如此,对于其他内情则不
敢臆断。总的说来,我觉得他们是为了儿子牺牲。道德上,顶多可以说
夫妻俩在上下两代人之间,更为下一代考虑。只是没想到父母儿子之
间,前前后后只有不到两个月的缘分。事后朋友告我,赵上火车前对儿
子说,妈妈这次回来以后再也不离开你了。这应是魏的家人现场目睹。
我欲泪下!(chinesenewsnet.com)
这是我知道的事实。而逝者已矣。
http://www2.chinesenewsnet.com/cgi-...Forums/BackStage/Thu_Sep_12_13_19_26_2002.htm
【多维新闻社13日电】多维社记者黄琨报导/多维前曾报导在美国新泽
西州著名制药企业Johnson & Johnson公司工作的赵庆香夫妇回
国被父亲砍死的惨剧,引发读者热烈讨论,但由于中外媒体对这一悲剧
中有关人士的情况披露太少,讨论发言难免有“隔山买牛”、“隔靴搔
痒”之叹。正当多维设法组织深入采访报导之时,有署名为“雷蕾”的
网友,于9月11日向“大家论坛”送交文章《我知道的魏斌和赵庆香》
(魏斌是赵庆香的丈夫,以前报导没有提到他的姓名),为这一惨剧提
供了难得的视角和?索。(chinesenewsnet.com)
从文中看,雷蕾应是魏斌和
赵庆香夫妇的密友,不仅与
赵庆香相识近五年,一起求
学,而且深受魏赵信任,
98年12月委托他/她将孩
子带回国内。
(chinesenewsnet.com)
海内外媒体的报导和网民和
讨论,一律称赵庆香为“博
士”,但雷蕾澄清说,并非
如此,赵庆香是硕士,看来
以前人们是根据赵庆香父亲
赵玉令的说法。 (chinesenewsnet.com)
有网民谴责女儿不孝、女婿不恭,雷蕾文章说,感觉赵的性情比较内向
柔弱,魏是赵的精神支柱,魏“略有大男子作风,但绝非横不讲理之
人”。 (chinesenewsnet.com)
雷蕾的文章对他们的生活情况描绘较为详细。称:“从他们日常生活看
来决不宽裕,都是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住房食宿能省则省。魏98年申请
入学转F1读化学,银行存款证明是从几个朋友处借零碎银子凑起来
的。”还转述说魏自称“弹尽粮绝,人困马乏”。他们“来美国四,五
年,从未外出旅游,遑论回国”。(chinesenewsnet.com)
雷蕾称因自己毕业,到了Houston继续读书,与赵魏夫妇于99年7月
分别,联系不太频繁了。但后来他们曾来看过自己。
(chinesenewsnet.com)
雷蕾文章中还特别澄清说:他们夫妇“绝非什么看不起农民的高级知识
分子”。两人都很纯朴传统,何况二十几年在国内,生活观价值观哪是
那么容易就变的,更别说他们过的是什么寒酸封闭的美国日子。
(chinesenewsnet.com)
但雷蕾文章中也提到若干不解之处:“相识五年,赵从未主动提到过她
山东的家人。即令说起,也一笔带过”。雷蕾猜测说:“他们和山东的
关系可能一直不是很好,积怨久蓄,一朝引燃。……她父母从未见过外
孙,这事我也很觉有问题。后来听朋友说赵曾说过其父是个大孝子,我
猜赵父的为人,大概极其耿直,容易偏激,眼里不能揉一粒沙,何况有
自尊心/虚荣心的因素在。”(chinesenewsnet.com)
雷蕾的文章在网上贴出后,引起网民注意。署名为“安魂曲”的网友发
帖,“建议多维在显著位置刊载此文”。(chinesenewsnet.com)
但安魂曲认?:“我的感觉,继续调查下去,只会加大此事的悲剧成分,
比如赵女童年生活的家庭不和睦,不幸福等等”。
(chinesenewsnet.com)
安魂曲说:赵父如果在农村中能有"是个大孝子"名声的话,那就几乎可
以肯定他一定是个极其重视自己儿子尤其是儿子婚姻的人(这是为他本人
父母祖宗传宗接代,尽"孝道"的必然选择)□□而当为自己家族传宗接代
的(女儿出钱可能是他为儿子娶媳妇的唯一机会)希望被自己本来就不怎
么重视的女儿所拒绝后,"大孝子"的所有"孝心"就终于向"杀不孝之女
以向祖宗表白自己无法完成之孝心"的邪恶方面转化了,这显然是深刻愚
昧才可能结成的恶果。(chinesenewsnet.com)
无论怎样,人不当死,我相信(雷蕾)此文讲的事情应当基本靠得住
(当事人已死,不是出于良心和正直,谁还可能为他们的家庭自残悲剧
说话?),这样的话,指责这对夫妇不孝的一条重大依据□□他们还算
宽裕的经济收入状况就需要重新考量;何况还有"是个大孝子"等意味深
长的细节披露。(chinesenewsnet.com)
安魂曲说:我本人以前批评过这对夫妇,现在声明收回□□这并不是因
为我批评的就一定有错,而是因为确实有可能只注意了单方面陈述的"事
实",却忽略了赵女童年生活是否受到父母基本良好照顾和他们夫妇是否
经济状况足够宽裕这两点因素□□至于"孝道"本身,我一直认为:虐待
孩子,尤其是重男轻女的父母是没有资格期望孩子长大后对自己"尽孝"
的。(chinesenewsnet.com)
现将雷蕾的文章全文转载如下:(chinesenewsnet.com)
雷蕾:我知道的魏斌和赵庆香(chinesenewsnet.com)
魏赵横死,已五六个月。本不欲再重挖旧痛,但报道失实,人们沸沸责
其“不孝”,我作为二人朋友,何忍袖手。现将我知道的情况写出,请
大家起码听一听这边的声音。(chinesenewsnet.com)
我与赵庆香相识于1997年7月,当时我们均刚到美国德州小城
Lubbock, 注册于Texas Tech University。赵的性情比较
内向柔弱,初到美国,大概经济、思想负担又都很重,97年12月便回
国一次,与魏偕归美国。那时签证情况尚好,魏很容易拿到了F2。我的
感觉是,魏是赵的精神支柱,魏略有大男子作风,但绝非横不讲理之
人。(chinesenewsnet.com)
两人经济情况我不甚了解,但从他们日常生活看来决不宽裕,都是一分
钱掰成两半花,住房食宿能省则省。魏98年申请入学转F1读化学,银
行存款证明是从我们几个朋友各处借的零碎银子凑起来的。他们98年
10月得了儿子,其时魏已转读计算机,只有赵的全奖(大约每月1100
美元)支持,两人都需读书,实在没有时间、精力去挣钱(魏那时对我
说他们是“弹尽粮绝,人困马乏”),于是98年12月托我把孩子带回
国内。他们之所以不能亲送,因为魏是F2转成的F1,担心有去无回;
赵因为产后身体不好,已多休了产假,耽误了实验进度,其导师已颇不
悦。两人作此决定,实属万般无奈,不知掉了多少眼泪。我觉得,因这
孩子成为夫妇俩未来生活的重心,对二人后来的种种起了很大作用。
(chinesenewsnet.com)
我于99年7月硕士毕业,离开了Lubbock去Houston继续读书,
与二人联系不太频繁。我知道的有关他们的事实是:
(chinesenewsnet.com)
1,两人经济状况不好。我自己单身一人,没有内债外债,从未给家里
寄过钱,在Lubbock的两年中只攒了七千余元。赵的全奖与我差不
多,魏后来也有了计算机系助教(?)的工作,但若他们要还债,要给
天津、山东的婆家娘家寄钱,当学生的四年里很可能什么也剩不下,自
己的银行户头里总要存点儿救命钱吧。(chinesenewsnet.com)
我确知他们美国四,五年,除了去Dallas办过一次事儿,顺便到
Houston看看我和另一个朋友,及去New Jersey工作之外,从未
外出旅游(我常笑他们白来美国一趟),遑论回国。若是稍微宽裕,早
就把孩子接回来了。两人在新泽西工作数月,听说仍只买了一辆旧车,
因赵告诉我魏的工作地点在宾州,每天来回要开四个小时的车。二人经
济稍微稳定,这次回去就是要接儿子回来,听说为此在附近的幼儿园排
了不知多久的队,并刚刚租了一间Town house。我不知他们有多少
存款,但若有,我相信是为一家三口的灾枝病叶和儿子打算。
(chinesenewsnet.com)
2,赵来美国是以读博士入学,但她后来是硕士毕业。据她告诉我博士
读完只有博士后一途,工资比硕士还低,何况Texas Tech的化学系
水平不高。这个细节本来无需公布于众,但所有我看到的报道都称她是
“博士”,我觉得有夸大以造成新闻效应之嫌。
(chinesenewsnet.com)
3,以我和他们接触的印象,他们绝非什么看不起农民的高级知识分
子。他们若有什么鄙视心理,其程度也绝不比网上义正词严的衮衮诸公
高。至于什么“美国化”,“美国式道德”,“二年洋”,认识他们的
人都会觉得好笑(他们给未起名的儿子买机票时只好先起英文名字,赵
说感觉好像汉奸)。两人都很纯朴传统,何况二十几年在国内,生活观
价值观哪是那么容易就变的,更别说他们过的是什么寒酸封闭的美国日
子。想讨论中美文化道德的文化人,请别拿他们的例子说事儿,我替他
们感到受侮辱。 (chinesenewsnet.com)
4,我与他夫妇相识五年,赵的确从未主动提到过她山东的家人。即使
说起,也一笔带过,因此我对山东的情况一无所知。这是事实,但我不
知原因。惨事发生后我猜测他们和山东的关系可能一直不是很好,积怨
久蓄,一朝引燃。我很奇怪她跟她母亲的感情如何,女儿跟妈还有什么
不能说的吗?她父母从未见过外孙,这事我也很觉有问题。后来听朋友
说赵曾说过其父是个大孝子,我猜赵父的为人,大概极其耿直,容易偏
激,眼里不能揉一粒沙,何况有自尊心/虚荣心的因素在。
(chinesenewsnet.com)
我看过的报道都是感情上偏向赵父一边,起码有以下问题:
(chinesenewsnet.com)
1,全为赵父所述。尤其是争吵一段,可信度有多少。当女婿的魏斌不
像是说那种话的人。 (chinesenewsnet.com)
2,两人现在经济情况到底怎样,这很重要,却一句没有。如果记者持
公允报道态度,完全可以询问魏在天津的父母。因为孩子在天津,我相
信他们与天津的联系极多,魏父母对他们在美国的情况应很知情。
(chinesenewsnet.com)
3,魏赵,尤其是赵,与山东娘家的关系一向如何,孩子为何没见过外
祖父母,这也是可以采访到的,但我什么也没看到。
(chinesenewsnet.com)
4,赵父到底是否了解二人的经济情况和未来打算,如果不知,是因为
什么?这样的关键问题,报道中丝毫不提,只说“缺乏了解沟通”。
(chinesenewsnet.com)
这整件事我觉得与道德没有太大关系,因为两方面并没有极其不同的道
德观。大部分还是经济问题。我知道的情况是如此,对于其他内情则不
敢臆断。总的说来,我觉得他们是为了儿子牺牲。道德上,顶多可以说
夫妻俩在上下两代人之间,更为下一代考虑。只是没想到父母儿子之
间,前前后后只有不到两个月的缘分。事后朋友告我,赵上火车前对儿
子说,妈妈这次回来以后再也不离开你了。这应是魏的家人现场目睹。
我欲泪下!(chinesenewsnet.com)
这是我知道的事实。而逝者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