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01-30
- 消息
- 11,781
- 荣誉分数
- 578
- 声望点数
- 273
孙继海自传《我的太阳》第4节:爸爸成体能教练
我刚进体校的时候,父亲有点失落,他知道他的田径梦在我的身上是彻底破灭了,我走上了另外一条运动道路,一条他原来并没有想到要我走的道路。不过,父亲很快就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我说过,我爸是一个很优秀的运动员,后来又是一个很优秀的田径教练,他有经验,又有科学理论。从我开始踢球的那天起,我爸就成了我的体能教练,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停过,而且,还摸索出了一套训练方法。我觉得我爸的训练很管用,这么多年,我的体能一直很好,我觉得和我爸的训练是分不开的。2002年,我参加韩日世界杯回来,体能极差,在大连就又跟着我爸训练,回到曼城后,立即征战英超,没有丝毫的疲惫感,体能储备是完全够了。所以,我说我很幸运,比别人少走了许多弯路。
我爸的训练方法是很奇特的,有许多和一般人的思维完全相反,比如说,要练左脚,就应该先练右脚;要练下肢力量,就应该先练上肢力量。我爸特别注重篮球训练,我爸说,篮球最能训练一个人的爆发力、弹跳力和协调性。在我爸的理论中,各种运动项目都应该是相通的,而一个人身上的各个部位也都相互关联,不能把它们简单地割裂开来。我后来把我爸的理论说给一个朋友听,我那个朋友沉思了一会,说我爸很懂辩证法。我不知道爸爸是不是懂辩证法,但我知道我爸是一个很会思考的人。小时候,我爸一直鼓励我打玻璃球,我爸说玻璃球最能锻炼一个小孩的灵敏性和反应能力,不但能调动人身上的全部肌肉和神经,而且,能练人的手感,手有感觉就会促进脚的感觉。乒乓球也是这样,打球时左右扣杀、远近腾挪,也会带动脚步的灵敏。那时我不懂这些,只是一听到让我打乒乓、打玻璃球,我就很高兴。现在,我的小侄子还很小,我爸已经在屋里支上了一张小乒乓桌,天天教他打乒乓球。
我跟我爸训练,从来没有感觉枯燥过,小时候是这样,大了也是如此。我想这可能和我爸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有关系。
我爸的训练理论大致是这样的:
4岁??10岁:我爸认为在这个阶段,主要应该培养孩子的体育兴趣,乒乓球、篮球、玻璃球……,应该尽量鼓励孩子去玩各种“体育运动”,千万不能让孩子产生厌倦情绪。而在培养过程中,仔细观察孩子更适合哪一种运动。我在这一阶段中,我爸就发现我的跳跃性特别好,所以他当时就有意识地把我往跳远等田径运动项目上引导。小时候,我练过许多田径项目,400米跑、100米跑、跳远、跳高、跨栏、篮球、乒乓球,等等。我后来发现,这些运动对足球都很有帮助。
10岁??16岁:我爸认为在这个阶段,各种动作都要快,动作是所有专项运动的基本条件。而这个阶段,也应该是孩子选项的时候,可以明确未来的专业运动方向了。我选择了足球以后,我爸就针对足球运动的特点开始对我进行专业训练。着重训练我的弹跳力和爆发力,尤其是对我的速度训练,按照我爸对现代足球的理解,认为这项运动必须建立在速度基础上,所以我以后的跑动速度一般都能保持在100米/11秒左右。但是我爸认为,在这一阶段,不能进行大力量训练,因为这一阶段正是孩子的发育时期,这个时候如果进行大力量训练,就有可能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尽管有时候大力量训练也会收到一些效果,但是我爸还认为,这个时候一个孩子的力量突然过大,很可能会影响他的速率感,而速率感对一个足球运动员是极为重要的。
16??20岁:这个阶段,孩子的发育已经完成,这时候就应该加强爆发力和力量训练。尤其是现代足球,对抗性越来越强,没有力量没有爆发力,就根本无法适应比赛要求。
20??26岁:这一阶段应该是一个足球运动员的成熟时期,也是他的黄金时期,但也正是这个时期,很可能就是一个球员的“瓶颈口”。要突破这个“瓶颈口”,一是球员要自律,尤其不能放松训练;二是要连续加大力量训练,增加肌肉力量;三就是要动脑子,进一步完善各项技战术要求,等等。
当然,这些阶段的年龄划分,只是一个大致的限定,不是那么明确的。
家庭对一个球员的投入实际上是非常大的,尤其是一个普通家庭,有时候真是难以维持。所以,在每一个球员的身上,都凝聚了他的父母家人的心血,那是一种爱,一种无私的巨大的爱。所以,我们会看到,在场上,一旦球员进球,就会立即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有许多动作就是献给家人的,那是一种对家人的感激,一种对爱的回应。
小时候,我家的条件并不算太好,父母收入一般,而我又特别需要营养,所以家里一直过得很拮据。我们回到大连以后,我记得家里就没有添过什么象样的东西,只有到了过年过节,妈妈才会给哥哥姐姐买一件新衣服。那时候,姐姐已经大了,到了爱美的年龄,可是我从来就没见过姐姐向妈妈要这要那。我一直在穿哥哥的旧衣服,一直穿到我进了成年队。可是在我的营养上,家里却特别舍得花钱,我到现在还记得家里的那只小冰柜。
我记得有一天我从体校回来,见家里突然多了一只小冰柜,那时候,冰柜还是一样很稀罕的东西。我看了很新鲜,左瞧瞧,右摸摸,就问妈妈,俺们家干嘛要买个小冰柜?妈妈说:“你爸说了,得给你增加营养,人家都说,海参是个好东西,赶明儿,出去多买点,有个小冰柜,东西放着新鲜,不会坏”。那时候,大连附近的长海县的海参最好,爸爸妈妈就经常赶到那儿去买,去一次总得花上上千元。而从那以后,我家的小冰柜就没断过我的食品和营养品。那时候,哥哥姐姐也大了,可是,我从来就没见过他们和我争过东西吃,吃饭的时候,他们总是把桌上最好的菜让给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能比这样的亲情更为珍贵?
父亲和母亲把他们全部的业余时间都放在了我的身上,那时候家里穷,不可能上外面做专业按摩,因此我每次训练回来,爸爸都会亲自给我做按摩,好让我全身的肌肉放松,这样的习惯一直保持到我离开中国。妈妈就更忙了,每天变着法子合理搭配给我做东西吃,好让我增加营养。经过多年的摸索,他们还研制出一种饮料,我们家一直把它戏称为“营养水”,不过这玩意还真管用。妈妈的身体并不好,有很严重的腰疾,发病的时候,只能在地上铺条褥子,这样才能安眠。我每想起这些,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和内疚。
我真的觉得我很幸运,不仅有我的父母家人在背后支持着我,还有许许多多的朋友在关心我,有许许多多的球迷一直在支持我,尤其是我遇上了许多的好教练,他们是我的恩师,是他们手把手地把我引上了足球之路,他们是:张斌张指导、杨宪敏杨指导、周复新周指导、赵庆和赵指导、孙连章孙指导、张群张指导、盖增圣盖指导、盖增臣盖指导、孙成耀孙指导、刘建伟刘指导……,等等,我无法在此一一列举出他们的名字,但我的感激之心永在。他们中有不少人在中国的足球史上声名显赫,我能得到他们的指点和青睐,是我的幸运,也是我一生的荣耀。
搜狐体育连载孙继海自传《我的太阳》,明日关注第5节:起步
我刚进体校的时候,父亲有点失落,他知道他的田径梦在我的身上是彻底破灭了,我走上了另外一条运动道路,一条他原来并没有想到要我走的道路。不过,父亲很快就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我说过,我爸是一个很优秀的运动员,后来又是一个很优秀的田径教练,他有经验,又有科学理论。从我开始踢球的那天起,我爸就成了我的体能教练,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停过,而且,还摸索出了一套训练方法。我觉得我爸的训练很管用,这么多年,我的体能一直很好,我觉得和我爸的训练是分不开的。2002年,我参加韩日世界杯回来,体能极差,在大连就又跟着我爸训练,回到曼城后,立即征战英超,没有丝毫的疲惫感,体能储备是完全够了。所以,我说我很幸运,比别人少走了许多弯路。
我爸的训练方法是很奇特的,有许多和一般人的思维完全相反,比如说,要练左脚,就应该先练右脚;要练下肢力量,就应该先练上肢力量。我爸特别注重篮球训练,我爸说,篮球最能训练一个人的爆发力、弹跳力和协调性。在我爸的理论中,各种运动项目都应该是相通的,而一个人身上的各个部位也都相互关联,不能把它们简单地割裂开来。我后来把我爸的理论说给一个朋友听,我那个朋友沉思了一会,说我爸很懂辩证法。我不知道爸爸是不是懂辩证法,但我知道我爸是一个很会思考的人。小时候,我爸一直鼓励我打玻璃球,我爸说玻璃球最能锻炼一个小孩的灵敏性和反应能力,不但能调动人身上的全部肌肉和神经,而且,能练人的手感,手有感觉就会促进脚的感觉。乒乓球也是这样,打球时左右扣杀、远近腾挪,也会带动脚步的灵敏。那时我不懂这些,只是一听到让我打乒乓、打玻璃球,我就很高兴。现在,我的小侄子还很小,我爸已经在屋里支上了一张小乒乓桌,天天教他打乒乓球。
我跟我爸训练,从来没有感觉枯燥过,小时候是这样,大了也是如此。我想这可能和我爸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有关系。
我爸的训练理论大致是这样的:
4岁??10岁:我爸认为在这个阶段,主要应该培养孩子的体育兴趣,乒乓球、篮球、玻璃球……,应该尽量鼓励孩子去玩各种“体育运动”,千万不能让孩子产生厌倦情绪。而在培养过程中,仔细观察孩子更适合哪一种运动。我在这一阶段中,我爸就发现我的跳跃性特别好,所以他当时就有意识地把我往跳远等田径运动项目上引导。小时候,我练过许多田径项目,400米跑、100米跑、跳远、跳高、跨栏、篮球、乒乓球,等等。我后来发现,这些运动对足球都很有帮助。
10岁??16岁:我爸认为在这个阶段,各种动作都要快,动作是所有专项运动的基本条件。而这个阶段,也应该是孩子选项的时候,可以明确未来的专业运动方向了。我选择了足球以后,我爸就针对足球运动的特点开始对我进行专业训练。着重训练我的弹跳力和爆发力,尤其是对我的速度训练,按照我爸对现代足球的理解,认为这项运动必须建立在速度基础上,所以我以后的跑动速度一般都能保持在100米/11秒左右。但是我爸认为,在这一阶段,不能进行大力量训练,因为这一阶段正是孩子的发育时期,这个时候如果进行大力量训练,就有可能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尽管有时候大力量训练也会收到一些效果,但是我爸还认为,这个时候一个孩子的力量突然过大,很可能会影响他的速率感,而速率感对一个足球运动员是极为重要的。
16??20岁:这个阶段,孩子的发育已经完成,这时候就应该加强爆发力和力量训练。尤其是现代足球,对抗性越来越强,没有力量没有爆发力,就根本无法适应比赛要求。
20??26岁:这一阶段应该是一个足球运动员的成熟时期,也是他的黄金时期,但也正是这个时期,很可能就是一个球员的“瓶颈口”。要突破这个“瓶颈口”,一是球员要自律,尤其不能放松训练;二是要连续加大力量训练,增加肌肉力量;三就是要动脑子,进一步完善各项技战术要求,等等。
当然,这些阶段的年龄划分,只是一个大致的限定,不是那么明确的。
家庭对一个球员的投入实际上是非常大的,尤其是一个普通家庭,有时候真是难以维持。所以,在每一个球员的身上,都凝聚了他的父母家人的心血,那是一种爱,一种无私的巨大的爱。所以,我们会看到,在场上,一旦球员进球,就会立即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有许多动作就是献给家人的,那是一种对家人的感激,一种对爱的回应。
小时候,我家的条件并不算太好,父母收入一般,而我又特别需要营养,所以家里一直过得很拮据。我们回到大连以后,我记得家里就没有添过什么象样的东西,只有到了过年过节,妈妈才会给哥哥姐姐买一件新衣服。那时候,姐姐已经大了,到了爱美的年龄,可是我从来就没见过姐姐向妈妈要这要那。我一直在穿哥哥的旧衣服,一直穿到我进了成年队。可是在我的营养上,家里却特别舍得花钱,我到现在还记得家里的那只小冰柜。
我记得有一天我从体校回来,见家里突然多了一只小冰柜,那时候,冰柜还是一样很稀罕的东西。我看了很新鲜,左瞧瞧,右摸摸,就问妈妈,俺们家干嘛要买个小冰柜?妈妈说:“你爸说了,得给你增加营养,人家都说,海参是个好东西,赶明儿,出去多买点,有个小冰柜,东西放着新鲜,不会坏”。那时候,大连附近的长海县的海参最好,爸爸妈妈就经常赶到那儿去买,去一次总得花上上千元。而从那以后,我家的小冰柜就没断过我的食品和营养品。那时候,哥哥姐姐也大了,可是,我从来就没见过他们和我争过东西吃,吃饭的时候,他们总是把桌上最好的菜让给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能比这样的亲情更为珍贵?
父亲和母亲把他们全部的业余时间都放在了我的身上,那时候家里穷,不可能上外面做专业按摩,因此我每次训练回来,爸爸都会亲自给我做按摩,好让我全身的肌肉放松,这样的习惯一直保持到我离开中国。妈妈就更忙了,每天变着法子合理搭配给我做东西吃,好让我增加营养。经过多年的摸索,他们还研制出一种饮料,我们家一直把它戏称为“营养水”,不过这玩意还真管用。妈妈的身体并不好,有很严重的腰疾,发病的时候,只能在地上铺条褥子,这样才能安眠。我每想起这些,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和内疚。
我真的觉得我很幸运,不仅有我的父母家人在背后支持着我,还有许许多多的朋友在关心我,有许许多多的球迷一直在支持我,尤其是我遇上了许多的好教练,他们是我的恩师,是他们手把手地把我引上了足球之路,他们是:张斌张指导、杨宪敏杨指导、周复新周指导、赵庆和赵指导、孙连章孙指导、张群张指导、盖增圣盖指导、盖增臣盖指导、孙成耀孙指导、刘建伟刘指导……,等等,我无法在此一一列举出他们的名字,但我的感激之心永在。他们中有不少人在中国的足球史上声名显赫,我能得到他们的指点和青睐,是我的幸运,也是我一生的荣耀。
搜狐体育连载孙继海自传《我的太阳》,明日关注第5节: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