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jo1006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4-12-18
- 消息
- 154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中国“愤青”何以反感日本?
http://www.csonline.com.cn 2005年01月12日09时19分 星辰在线
中国与日本,看起来很近,一衣带水,却又似迢迢相望,隔阂甚深,尚未散尽的历史风云留下了太多的恩怨纠缠,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万千重,谁能说得清,道得明这其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头绪呢?如何直面过去,与日本共同走向新的世纪,迎来亚洲的崛起,这恐怕是每一个中国人心头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27岁的宋阳彪(音译)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每月领着一份他父母做梦也没想到的薪水,他受过良好的教育,见多识广――可以说他过着中国历史上最优裕、最富足的青年人的生活。如果因此而让你认为他对一切心满意足,那你就错了。他并不开心,或者应该说他很愤怒。
他每天花5个小时在网络上宣泄自己的不满,不仅如此,他还建立了一个网站供成千上万与他有着同样感觉的年轻人宣泄愤怒。他们的人数如此众多,势力如此庞大,中国的媒体将他们命名为“愤怒青年”,简称“愤青”。
民族主义情绪在网上快速传播
上世纪50年代的英国也曾出现过这样一群“愤怒青年”,与他们一样,中国“愤青”也是在一个社会飞速转型期出现的特殊群体,他们对未来的期望很高,历史和当前的实际情况却令他们屡屡受挫。从个体角度来说,他们的愤怒是一种理想主义的体现,表现在很多方面。但从群体来说,这种愤怒则通常是一种通过网络BBS表现出来的民族主义情绪。
中国网民的数量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中国政府认为这有利于广开言路,体现民主。虽然一些政治和宗教网站被官方屏蔽,但像宋阳彪所热衷的这类网站则得到了政府的默许。
每天,网民们都会在这个名叫“我眼中的日本”的BBS上发帖,报告日本的一些最新动态。很多人发表评论说中日军事冲突在所难免,他们当中一些人甚至对此期待不已。有人这样说道:“我今年30岁了,我的心中有一团怒火在熊熊燃烧,只有战争才能将它熄灭。”
尽管这样表达个人愤怒的网站在世界各国比比皆是,但中国的这些网站所表现的绝不是个案,而是民族情绪的整体反映。在过去的两年中,中国的仇日情绪极度高涨,仇日消息通过网络和手机短信不断在人群中传播。
宋阳彪认为这种仇日情绪是很正常的,因为日本没有能够正视历史,并弥补它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错误。他说:“仇日情绪主要是在20世纪70至80年代出生的人当中。我们的祖国尽管发展很快,变得越来越强大,但是我们还是不能够抹去历史留下的屈辱。日本一直到今天都没有承认他们的罪行,杀害中国人的刽子手不仅逃脱了惩罚还过着舒适的生活。就算政府能够接受这个事实,我们也决不能够。”
这种观点在中国的年轻人中很普遍,官方的态度也在某些方面与之不谋而合。目前,中日经济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日本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双边贸易额在2003年比上年增加了30%。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亚洲最有影响力的两个国家,中日政治关系降到了近10年的最低点。
由于反对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中国领导人自从2001年起就拒绝与其进行常规峰会。中国外交学院的周永生(音译)教授说:“这样重要的两个国家的领导人竟然连续3年互不来访,只在国际会议上见面,这是很反常的。”
经援:日本对二战的折中态度
导致这一局面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日本战后的对外关系政策。二战结束后,日本与周边国家陆续恢复外交关系,但日本所持的态度并不是忏悔,而只是折中――它选择了经济援助而非战争赔款,因为赔款意味着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这对中国中央领导人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他们可以用日本的经济援助来修建水坝、桥梁和其他一些大的工程,但绝大多数中国老百姓对此一无所知。在过去25年中,中国从日本获得了价值150亿人民币的无偿援助或低息贷款。
但在过去4年,日本每年向中国提供的贷款已经逐渐减少,2004年11月,小泉表示,日本向中国提供的经济援助将会最终停止。而日本的《国防白皮书》中也首次将中国列为地区安全的威胁因素。一位日本的安全分析家指出,中国政府有意煽动公众的仇日情绪,并说中国民间的反日情绪本来已经变淡,是中国政府将它在全国范围内再一次点燃。
过去,中国民间“保钓人士”必须由香港租船前往钓鱼岛,但现在,他们可以直接从中国前往钓鱼岛。此外,对待在北京日本大使馆外抗议人员,也不会像过去一样立刻被警察驱散,媒体报道也在不断增加。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公众生活的现状,但也有许多观察家认为中国政府有意将公众的不满通过仇日情绪这一渠道发泄。
http://www.csonline.com.cn 2005年01月12日09时19分 星辰在线
中国与日本,看起来很近,一衣带水,却又似迢迢相望,隔阂甚深,尚未散尽的历史风云留下了太多的恩怨纠缠,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万千重,谁能说得清,道得明这其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头绪呢?如何直面过去,与日本共同走向新的世纪,迎来亚洲的崛起,这恐怕是每一个中国人心头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27岁的宋阳彪(音译)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每月领着一份他父母做梦也没想到的薪水,他受过良好的教育,见多识广――可以说他过着中国历史上最优裕、最富足的青年人的生活。如果因此而让你认为他对一切心满意足,那你就错了。他并不开心,或者应该说他很愤怒。
他每天花5个小时在网络上宣泄自己的不满,不仅如此,他还建立了一个网站供成千上万与他有着同样感觉的年轻人宣泄愤怒。他们的人数如此众多,势力如此庞大,中国的媒体将他们命名为“愤怒青年”,简称“愤青”。
民族主义情绪在网上快速传播
上世纪50年代的英国也曾出现过这样一群“愤怒青年”,与他们一样,中国“愤青”也是在一个社会飞速转型期出现的特殊群体,他们对未来的期望很高,历史和当前的实际情况却令他们屡屡受挫。从个体角度来说,他们的愤怒是一种理想主义的体现,表现在很多方面。但从群体来说,这种愤怒则通常是一种通过网络BBS表现出来的民族主义情绪。
中国网民的数量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中国政府认为这有利于广开言路,体现民主。虽然一些政治和宗教网站被官方屏蔽,但像宋阳彪所热衷的这类网站则得到了政府的默许。
每天,网民们都会在这个名叫“我眼中的日本”的BBS上发帖,报告日本的一些最新动态。很多人发表评论说中日军事冲突在所难免,他们当中一些人甚至对此期待不已。有人这样说道:“我今年30岁了,我的心中有一团怒火在熊熊燃烧,只有战争才能将它熄灭。”
尽管这样表达个人愤怒的网站在世界各国比比皆是,但中国的这些网站所表现的绝不是个案,而是民族情绪的整体反映。在过去的两年中,中国的仇日情绪极度高涨,仇日消息通过网络和手机短信不断在人群中传播。
宋阳彪认为这种仇日情绪是很正常的,因为日本没有能够正视历史,并弥补它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错误。他说:“仇日情绪主要是在20世纪70至80年代出生的人当中。我们的祖国尽管发展很快,变得越来越强大,但是我们还是不能够抹去历史留下的屈辱。日本一直到今天都没有承认他们的罪行,杀害中国人的刽子手不仅逃脱了惩罚还过着舒适的生活。就算政府能够接受这个事实,我们也决不能够。”
这种观点在中国的年轻人中很普遍,官方的态度也在某些方面与之不谋而合。目前,中日经济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日本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双边贸易额在2003年比上年增加了30%。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亚洲最有影响力的两个国家,中日政治关系降到了近10年的最低点。
由于反对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中国领导人自从2001年起就拒绝与其进行常规峰会。中国外交学院的周永生(音译)教授说:“这样重要的两个国家的领导人竟然连续3年互不来访,只在国际会议上见面,这是很反常的。”
经援:日本对二战的折中态度
导致这一局面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日本战后的对外关系政策。二战结束后,日本与周边国家陆续恢复外交关系,但日本所持的态度并不是忏悔,而只是折中――它选择了经济援助而非战争赔款,因为赔款意味着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这对中国中央领导人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他们可以用日本的经济援助来修建水坝、桥梁和其他一些大的工程,但绝大多数中国老百姓对此一无所知。在过去25年中,中国从日本获得了价值150亿人民币的无偿援助或低息贷款。
但在过去4年,日本每年向中国提供的贷款已经逐渐减少,2004年11月,小泉表示,日本向中国提供的经济援助将会最终停止。而日本的《国防白皮书》中也首次将中国列为地区安全的威胁因素。一位日本的安全分析家指出,中国政府有意煽动公众的仇日情绪,并说中国民间的反日情绪本来已经变淡,是中国政府将它在全国范围内再一次点燃。
过去,中国民间“保钓人士”必须由香港租船前往钓鱼岛,但现在,他们可以直接从中国前往钓鱼岛。此外,对待在北京日本大使馆外抗议人员,也不会像过去一样立刻被警察驱散,媒体报道也在不断增加。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公众生活的现状,但也有许多观察家认为中国政府有意将公众的不满通过仇日情绪这一渠道发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