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187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A2Z:都人的这个书评虽带有明显的倾向性,但也不妨一读?
我在97年读这本书时我的一个学政治学的朋友很是讥笑了我一番。受他导师的影响,他觉得HUNTINGTON本人与其说是一个教授还不如说是一个流氓政客。但客观地讲这本书的容量还是很大的。很可惜当年我的帖子都找不到了。
----------------------------------------------------------
评《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再造》(一)
-都 人-
1993年夏季美国极有影响的《外交事务》杂志刊登了哈佛大学政治学教
授塞缪尔・亨廷顿的雄文《文明的冲突?》,引起各界的广泛注意和讨论。去年
(1996)亨廷顿将他的论点扩充成一本三百余页的专著,改题为《文明的冲
突和世界秩序的再造》,由美国 Simon & Schuster 出版社出版。由于亨廷顿是
美国政治学“泰斗”(曾任美国政治学会主席,有名的《外交政策》杂志创始人
兼主编),他的理论代表西方政界和“学界”对未来世界政治局势的重要看法,
对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国家的国际战略,尤其是西方对亚洲迅速上升的“非西方文
明”国家的政策会产生重大影响。
国际政治说到底,是利益和实力的博弈。所谓“道德原则”,若非幌子,便
是游戏手段之一。另一要点是国际形势的动态特性:强弱、利弊、敌友均在不断
变动。称职的国家领袖和政治家无不“高瞻远瞩”,从变化发展的眼光考虑和制
定外交政策,以维护自身长远利益。笔者介绍过的“抑强扶弱”正是这种动态考
虑下的外交策略之一,基辛格公开承认其为美国国际关系原则。亨廷顿的大作也
是一项“前瞻性”外交策略研究。对于这些西方外交策略材料,自然可以从“道
义”原则和“西方列强受害者”角度痛加鞭挞,但于实事毫无裨益,只觉迂腐,
甚至辛酸。正如有人指出,早已日薄西山、实力远逊于中共的英国却能在外交上
频频胜出,中共则未能知己知彼,尽管在道义上收复殖民地理直气壮,却在外交
和宣传上常常陷于被动,让英国处处占尽便宜,令人深思。笔者因此认为有必要
对亨廷顿的近作加以客观述评。
在苏联瓦解、冷战结束之后,欧美颇有一股认为西方“自由民主主义”和自
由经济已在全球获胜,天下将从此“大同”的想法。然而冷战时被长期压抑的各
种区域民族冲突随之泛起,特别是海湾战争和西方文明的“后院”中南斯拉夫内
战爆发之后,大家看到冷战后的世界不比美苏核对峙时更太平。另外随着亚洲尤
其中国大陆经济迅速增长,西方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来日无多。在这种背景
下,亨廷顿慧眼独具,在1993年提出未来世界形势将是文明之间的冲突一说
,论证西方文明将面临的严重挑战。亨廷顿去年的专著更将其1993年文章题
目中的问号改成句号,表示文明的冲突是一个毋庸再置疑的论题。
亨廷顿的主要论点大致如下:世界上存在七八种主要文明体系,属于基督教
有西方文明(西欧,北美,澳洲等),东正教文明,拉丁美洲文明,此外有伊斯
兰回教文明,亚洲则有华夏(Sinic)文明,日本文明和印度文明(亨廷顿在书中摒
弃儒家文明一词,并将日本单列的动机以后详评),另外还有撒哈拉以南的(黑
)非洲文明。这些主要文明各自常由一个“核心国家”领导或代表:
西方文明的“核心”美国当仁不让,华夏文明的核心是中国(大陆),东正
教文明的核心是俄罗斯,等等。缺乏“核心”的文明不稳定而且麻烦多多,以伊
斯兰为其代表。
亨廷顿的其他主要论点:牛仔裤和汉堡包这些肤浅的表象并不是真正的西方
文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并不等于西方化;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导致宗教的复兴,
等等。所以随着经济的发展,每个非西方国家都将逐渐演变成维持自身文化和宗
教价值的现代化社会,继续与西方文明格格不入。亨廷顿并认为冷战以后的国际
冲突不再围绕意识形态,而是针对种族、宗教和文化,其中宗教和文化更是决定
性因素,因此在频度、深度和广度上,同一文明内部的冲突将远逊于不同文明之
间的冲突,而今后的世界大势主要便是前述几大文明之间的冲突较量。亨廷顿书
中其他内容便是在“文明冲突”这一架构下为维护西方文明献谋划策。
亨廷顿曾出任卡特政府公职,但毕竟不是专业政客,另外他又是“学术权威
”,不必顾忌其言论的“政治正确性”。传统的西方文化偏见之外,亨廷顿行文
颇为直露,并无太多政客的伪善语言,例如对西方早先消灭殖民地土著文明的行
为便直言无忌,将此视为北美文明优于拉丁美洲文明的原因之一。亨氏将目前西
方上层许多并不“高尚”的内心想法及策略和盘托出,这可说是该书的一大特点
。从这个角度,本书不妨说是当今西方文明的政治白皮书。它公开承认:
甲:西方的权势已经盛极而衰,在其他文化的挑战之下,西方文明不仅无法继续
支配世界,连其自身的生存都成问题。
乙:非西方国家民主化之后,只会加深对西方的敌对;而西方的“天下大同”思
想和多元文化主义损害西方实际利益。
丙:西方文明的“内忧”是各成员国的团结(是否向“核心”美国靠拢)和在非
西方移民浪潮冲击下西方社会的文化和种族“一体性”。
丁:西方文明的“外患”主要有二: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伊斯兰的宗教政治,中国
的强盛因此有违美国的传统利益。
值此“危急存亡之秋”,亨廷顿为西方提出以下“救亡八策”:
一,加强欧美各国政治、经济和军事一体化,保持步调一致以免为人各个击破;
二,吸收原共产阵营中的“西方”国家(所谓 Visegrad 和波罗的海诸国,还有
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
三,鼓励拉丁美洲的“西方化”;
四,抑制伊斯兰国家和华夏国家的常规及非常规军力发展;
五,拖延日本与西方的离异和日本向中国的靠拢;
六,承认俄国为东正教核心国以及它在南部边界区域的“正当安全权益”;
七,保持西方在技术和军事上对其他文明所占的优势;
八,不干预属于其他文明之间的事务,以避免导致全球冲突。
对于亨廷顿理论的各种漏洞、偏见和他的“救亡八策”,笔者将陆续逐项评
论。无庸讳言,亨廷顿的大作决不是其个人心血来潮的一家之论,不管你喜不喜
欢,我们在美澳接近、“澳洲被黄种人淹没”、俄国车臣危机中的西方态度、“
中国威胁论”、钓鱼岛事件和美日安保条约的新解释等等中都可以看见亨廷顿理
论和策略的影踪。将该书形容为西方政治白皮书并非过誉。
亨廷顿是越战过来人,本属“鹰派”。在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越战“逐步升
级”年代(1961-1967),他积极支持美国国策,“阻止共产党攫取东
南亚”,是个标准的“多米诺”论客。及至美国陷入泥潭,其个人威信也颇受打
击。1967年,美国国务院急需“鹰派”学者的支持,特聘亨廷顿赴南越作实
地调查。根据去年(1996)十二月二十日美国全国公共电台播出的专访,亨廷
顿回顾说他当年万里归来,摇身一变,成为十足“鸽派”;其报告书坦言:除非
改变政策,美国必败,要解决越局,和(南越)越共妥协是唯一出路。亨公自称
其急变大出美国政府要员意料,华府一时满城风雨。然根据当年报刊资料,事实
并不如此简单,至少到1968年七月亨廷顿仍在《外交事务》杂志上撰文为约
翰逊政府的越南政策辩护,声称南越政府军获胜有望,亨廷顿在近日专访中的自
诩不无事后为己粉刷之嫌。但当(1968)年约翰逊的副总统Hubert H. Hump
hry与尼克松竞选总统,亨公为其外交政策主谋,曾以“鸽派”立场提出用无条件
停炸北越作为竞选纲领确是事实。不得不承认亨廷顿对挽救自己学术地位、避免
了越战黑锅,确有一套聪明过人的手段。这对亨廷顿后来出任卡特政府(197
7-1981)负责国家安全计划的要职不无其因。这段历史可证亨公惯于根据
国际局势发展见风转舵,“高瞻远嘱”,故能在美国政治学界数十年几乎“独领
风骚”。
顺便说一下,五十年代时,中共民生初定,境内太平,以刘少奇为首的务实
派提出“阶级斗争熄灭论”以休养生息,毛泽东却说“在拿枪的敌人被消灭之后
,不拿枪的敌人依然存在”,惟恐天下不乱,大陆人民此后所历有目共睹,不必
多说。苏联解体之后,两强核大战的阴影终于过去,当时美国国务院也有学者福
山写出《历史的终结》一书,以为国际主要矛盾消失,西方的“民主”体制取得
最后胜利,世界从此太平。如今亨廷顿拾毛牙慧:“在‘意识形态’敌人被消灭
之后,‘文明’的敌人依然存在”,西方据此反受更大威胁。此论行其道而天下
多事矣。
我在97年读这本书时我的一个学政治学的朋友很是讥笑了我一番。受他导师的影响,他觉得HUNTINGTON本人与其说是一个教授还不如说是一个流氓政客。但客观地讲这本书的容量还是很大的。很可惜当年我的帖子都找不到了。
----------------------------------------------------------
评《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再造》(一)
-都 人-
1993年夏季美国极有影响的《外交事务》杂志刊登了哈佛大学政治学教
授塞缪尔・亨廷顿的雄文《文明的冲突?》,引起各界的广泛注意和讨论。去年
(1996)亨廷顿将他的论点扩充成一本三百余页的专著,改题为《文明的冲
突和世界秩序的再造》,由美国 Simon & Schuster 出版社出版。由于亨廷顿是
美国政治学“泰斗”(曾任美国政治学会主席,有名的《外交政策》杂志创始人
兼主编),他的理论代表西方政界和“学界”对未来世界政治局势的重要看法,
对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国家的国际战略,尤其是西方对亚洲迅速上升的“非西方文
明”国家的政策会产生重大影响。
国际政治说到底,是利益和实力的博弈。所谓“道德原则”,若非幌子,便
是游戏手段之一。另一要点是国际形势的动态特性:强弱、利弊、敌友均在不断
变动。称职的国家领袖和政治家无不“高瞻远瞩”,从变化发展的眼光考虑和制
定外交政策,以维护自身长远利益。笔者介绍过的“抑强扶弱”正是这种动态考
虑下的外交策略之一,基辛格公开承认其为美国国际关系原则。亨廷顿的大作也
是一项“前瞻性”外交策略研究。对于这些西方外交策略材料,自然可以从“道
义”原则和“西方列强受害者”角度痛加鞭挞,但于实事毫无裨益,只觉迂腐,
甚至辛酸。正如有人指出,早已日薄西山、实力远逊于中共的英国却能在外交上
频频胜出,中共则未能知己知彼,尽管在道义上收复殖民地理直气壮,却在外交
和宣传上常常陷于被动,让英国处处占尽便宜,令人深思。笔者因此认为有必要
对亨廷顿的近作加以客观述评。
在苏联瓦解、冷战结束之后,欧美颇有一股认为西方“自由民主主义”和自
由经济已在全球获胜,天下将从此“大同”的想法。然而冷战时被长期压抑的各
种区域民族冲突随之泛起,特别是海湾战争和西方文明的“后院”中南斯拉夫内
战爆发之后,大家看到冷战后的世界不比美苏核对峙时更太平。另外随着亚洲尤
其中国大陆经济迅速增长,西方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来日无多。在这种背景
下,亨廷顿慧眼独具,在1993年提出未来世界形势将是文明之间的冲突一说
,论证西方文明将面临的严重挑战。亨廷顿去年的专著更将其1993年文章题
目中的问号改成句号,表示文明的冲突是一个毋庸再置疑的论题。
亨廷顿的主要论点大致如下:世界上存在七八种主要文明体系,属于基督教
有西方文明(西欧,北美,澳洲等),东正教文明,拉丁美洲文明,此外有伊斯
兰回教文明,亚洲则有华夏(Sinic)文明,日本文明和印度文明(亨廷顿在书中摒
弃儒家文明一词,并将日本单列的动机以后详评),另外还有撒哈拉以南的(黑
)非洲文明。这些主要文明各自常由一个“核心国家”领导或代表:
西方文明的“核心”美国当仁不让,华夏文明的核心是中国(大陆),东正
教文明的核心是俄罗斯,等等。缺乏“核心”的文明不稳定而且麻烦多多,以伊
斯兰为其代表。
亨廷顿的其他主要论点:牛仔裤和汉堡包这些肤浅的表象并不是真正的西方
文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并不等于西方化;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导致宗教的复兴,
等等。所以随着经济的发展,每个非西方国家都将逐渐演变成维持自身文化和宗
教价值的现代化社会,继续与西方文明格格不入。亨廷顿并认为冷战以后的国际
冲突不再围绕意识形态,而是针对种族、宗教和文化,其中宗教和文化更是决定
性因素,因此在频度、深度和广度上,同一文明内部的冲突将远逊于不同文明之
间的冲突,而今后的世界大势主要便是前述几大文明之间的冲突较量。亨廷顿书
中其他内容便是在“文明冲突”这一架构下为维护西方文明献谋划策。
亨廷顿曾出任卡特政府公职,但毕竟不是专业政客,另外他又是“学术权威
”,不必顾忌其言论的“政治正确性”。传统的西方文化偏见之外,亨廷顿行文
颇为直露,并无太多政客的伪善语言,例如对西方早先消灭殖民地土著文明的行
为便直言无忌,将此视为北美文明优于拉丁美洲文明的原因之一。亨氏将目前西
方上层许多并不“高尚”的内心想法及策略和盘托出,这可说是该书的一大特点
。从这个角度,本书不妨说是当今西方文明的政治白皮书。它公开承认:
甲:西方的权势已经盛极而衰,在其他文化的挑战之下,西方文明不仅无法继续
支配世界,连其自身的生存都成问题。
乙:非西方国家民主化之后,只会加深对西方的敌对;而西方的“天下大同”思
想和多元文化主义损害西方实际利益。
丙:西方文明的“内忧”是各成员国的团结(是否向“核心”美国靠拢)和在非
西方移民浪潮冲击下西方社会的文化和种族“一体性”。
丁:西方文明的“外患”主要有二: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伊斯兰的宗教政治,中国
的强盛因此有违美国的传统利益。
值此“危急存亡之秋”,亨廷顿为西方提出以下“救亡八策”:
一,加强欧美各国政治、经济和军事一体化,保持步调一致以免为人各个击破;
二,吸收原共产阵营中的“西方”国家(所谓 Visegrad 和波罗的海诸国,还有
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
三,鼓励拉丁美洲的“西方化”;
四,抑制伊斯兰国家和华夏国家的常规及非常规军力发展;
五,拖延日本与西方的离异和日本向中国的靠拢;
六,承认俄国为东正教核心国以及它在南部边界区域的“正当安全权益”;
七,保持西方在技术和军事上对其他文明所占的优势;
八,不干预属于其他文明之间的事务,以避免导致全球冲突。
对于亨廷顿理论的各种漏洞、偏见和他的“救亡八策”,笔者将陆续逐项评
论。无庸讳言,亨廷顿的大作决不是其个人心血来潮的一家之论,不管你喜不喜
欢,我们在美澳接近、“澳洲被黄种人淹没”、俄国车臣危机中的西方态度、“
中国威胁论”、钓鱼岛事件和美日安保条约的新解释等等中都可以看见亨廷顿理
论和策略的影踪。将该书形容为西方政治白皮书并非过誉。
亨廷顿是越战过来人,本属“鹰派”。在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越战“逐步升
级”年代(1961-1967),他积极支持美国国策,“阻止共产党攫取东
南亚”,是个标准的“多米诺”论客。及至美国陷入泥潭,其个人威信也颇受打
击。1967年,美国国务院急需“鹰派”学者的支持,特聘亨廷顿赴南越作实
地调查。根据去年(1996)十二月二十日美国全国公共电台播出的专访,亨廷
顿回顾说他当年万里归来,摇身一变,成为十足“鸽派”;其报告书坦言:除非
改变政策,美国必败,要解决越局,和(南越)越共妥协是唯一出路。亨公自称
其急变大出美国政府要员意料,华府一时满城风雨。然根据当年报刊资料,事实
并不如此简单,至少到1968年七月亨廷顿仍在《外交事务》杂志上撰文为约
翰逊政府的越南政策辩护,声称南越政府军获胜有望,亨廷顿在近日专访中的自
诩不无事后为己粉刷之嫌。但当(1968)年约翰逊的副总统Hubert H. Hump
hry与尼克松竞选总统,亨公为其外交政策主谋,曾以“鸽派”立场提出用无条件
停炸北越作为竞选纲领确是事实。不得不承认亨廷顿对挽救自己学术地位、避免
了越战黑锅,确有一套聪明过人的手段。这对亨廷顿后来出任卡特政府(197
7-1981)负责国家安全计划的要职不无其因。这段历史可证亨公惯于根据
国际局势发展见风转舵,“高瞻远嘱”,故能在美国政治学界数十年几乎“独领
风骚”。
顺便说一下,五十年代时,中共民生初定,境内太平,以刘少奇为首的务实
派提出“阶级斗争熄灭论”以休养生息,毛泽东却说“在拿枪的敌人被消灭之后
,不拿枪的敌人依然存在”,惟恐天下不乱,大陆人民此后所历有目共睹,不必
多说。苏联解体之后,两强核大战的阴影终于过去,当时美国国务院也有学者福
山写出《历史的终结》一书,以为国际主要矛盾消失,西方的“民主”体制取得
最后胜利,世界从此太平。如今亨廷顿拾毛牙慧:“在‘意识形态’敌人被消灭
之后,‘文明’的敌人依然存在”,西方据此反受更大威胁。此论行其道而天下
多事矣。